把好“四关” 聚焦“四化”打造城市小区团建的新都样板
2022-09-26团成都市新都区委
文 | 团成都市新都区委
、、,,,,、、,,“”,“”,。
成都市新都区人口155.85 万人,拥有城市小区389 个,其中大丰街道城市小区138 个,占总数的1/3。太平社区位于新都区大丰街道东面,辖区面积0.75 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6 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 万余人,占到77%。太平社区的蓝光花满庭小区住户5105 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90%。
近年来,在推动基层团建工作中,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大丰街道,青年工作总体呈现出流动团员和青年比例高、组织融入感低活动参与度低的特征,直击基层团建阵地虚化、互动缺乏、供给不准的痛点。
按照团中央、省委、市委加强基层团的建设的要求,新都区坚持以基层团组织建设为主线,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减小组织网格、织密组织网络、做好联系兜底,以蓝光花满庭小区为试点,通过把好“四关”,聚焦“四化”,逐步开展城市小区团建的探索。
“找团员”强骨干,清单化摸清家底
聚焦清单化管理,在居民小区这个离青年最近的基本单元,通过找出团员,摸清底数,抓住关键,拉近距离,紧紧扭住服务对象。
为有效让“隐形团员”现身、“流动团员”回家,结合“返乡大学生团员青年报到”,积极开展“团团在身边,欢迎来报到”活动,通过在小区楼栋、青年之家张贴《团青们看过来》海报,引导团员青年报到并参与社区青年活动。同时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调研,走访青年937 人,找到团员38 名,其中户籍团员5 名。
在摸底调查的过程中,根据小区团员青年的活跃度,将小区团员青年分为4 类,即有联系且能参与团组织活动、有联系但不能参与团组织活动、失联团员以及有意愿积极参与活动的青年。有针对性地对有联系但不能参与的团员青年定期联系关心了解情况,为其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通过其感兴趣的活动吸引青年向组织靠拢;对于失联团员通过联系其亲属等方式,逐步消除失联人员;对于积极参与活动的青年,定期收集其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困难,积极主动联系青年办实事,形成组织影响力。
在推动小区团建过程中,积极挖掘小区青年带头人,积极动员小区团员青年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参与小区志愿服务工作。将1 名小区团员吸纳到社区网格员队伍,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居民议事。同时以兴趣为基础,挖掘青年达人,积极培育“辣妈互助”、“跑腿青年”等青年自组织4 个,有效提升“青”字品牌与小区治理的融合。
“建组织”强覆盖,扁平化延伸触角
图 | 小区团支部书记与小区“返家乡”青年一对一谈话
聚焦扁平化的组织建设目标,加强与部门联动,配齐配强小区团组织人员,通过四联工作体系,实现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划小单元格,将团的工作力量延伸到小区“最后一百米”。
加强与区社治委、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动,出台《关于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推动社区青春行动的实施意见》,构建区域统筹、条快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小区团建工作新格局。加强与镇街、社区联动,定期召开小区团建工作协调会,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给予城市小区团建试点工作经费补贴1 万元/年,提升基层团干部工作积极性。
选优配强小区团组织负责人,通过组织选派、基层选拔等方式拓宽用人渠道,鼓励小区团员青年、物业机构团员青年、大学生返乡团员担任小区团组织负责人,对于暂无合适人选的小区,由社区团组织班子成员兼任小区团组织负责人,当好小区青年的“主心骨”“顶梁柱”。
聚焦扁平化组织建设,建立“四联”工作体系,由团区委1 名机关工作人员蹲点联系1 名大学生镇(街道)兼职副书记,大学生镇(街道)兼职副书记联系小区团支部书记,小区团支部书记联系团员,团员按照楼栋分片联系本栋青年。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交流等方式,畅通团机关至小区青年的联系渠道,有效收集青年诉求13 个、分层次政策宣讲9 次、多样化开展青年活动20 余场次,搭建起服务小区青年的“连心桥”。
“优机制”强联络,系统化教育管理
聚焦系统化教育管理,通过优化三大联络机制,加强小区团管理,并积极引导小区团员青年中参与到小区建言献策中来,实现从“他治”到“自治”的转变,激发团员青年先进性。
利用智慧团建系统,严格团组织关系转接,为消除转入即失联的现象,建立“1+1”团员管理机制,即,团员报到时,由小区团支部书记和团员进行1 次面对面谈话,加入青年联系“微信群”; 由团员填写1 份团员管理承诺,明确团员2 项权利4 项义务;同时,建立团员通报机制,对于6 个月没有参加青年活动、未参加青年大学习、未及时缴纳团费的团员由小区团支部书记进行谈心谈话,并做好备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仍未改观的团员在联系群里进行通报。
线上以微信公众号“新都共青团”为主阵地,依托团中央“青年大学习”等课程持续开展网络团课,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建思想引领新阵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中发挥作用。线下以返乡大学生宣讲员走基层、“青春脑航员”等为抓手,常态化深入社区、小区,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红色基因代代传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9 场次,覆盖团员和青少年群体900 余人次。
图 | 2022 年1 月20 日,2022 年蓝光花满庭小区第一次青年联席会议在大丰街道太平社区蓝光花满庭小区邻里驿站召开
依托“四联”工作体系和走访入户发放的《致蓝光花满庭青年朋友的一封信》,小区团组织收集到青年活动阵地少、高空抛物、文明养狗等5 大类26 个问题。在小区党组织的指导和带领下,建立青年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小区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领航社工”、物业公司以及小区自组织青年代表多方共话,协商解决收集的小区阵地少等问题18 个。同时鼓励社区居民议事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广泛吸纳社会责任感强、专业技术能力突出的青年骨干参与,新增社区居民议事会青年成员2 名,大丰新市民青年代表3 名,进一步提升小区青年参政议政的话语权。
“搭平台”强服务,多元化统筹资源
聚焦多元化统筹资源,通过搭建“校地合作、社会化动员、小区‘一家一站’”三大平台,撬动各方资源参与小区共建,以项目化、品牌化运作,让青年“宅”家“不宅”。
搭建校地合作平台。整合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医学院三所属地高校资源,形成定期互访、人才交流、志愿服务的合作机制,深挖合作项目,开展志愿服务需求与高校青年的双向对接的“社治青春派”活动;招募来自复旦大学等28 所高校的48 名大学生,开展育苗蹲苗的“‘香’遇实习·筑梦新都”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动员来自川音、西南石油大学的12 名大学生开展了“青春志愿·同心防控”封控小区线上直播专场活动,观看人数约2 万人,点赞12 万人次;联合成都医学院32 名老师和学生组建封控小区专业心理咨询团队,提供心理咨询50 余人次,化解小孩抑郁自杀、癌症患者留遗书等问题7 个。
搭建社会化动员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构建社会化动员平台,建立4 个区级、4 个镇(街道)、5 个小区点位微信群,搭建塔群式快速响应机制,形成千余人的志愿者储备库。联合区青联、区青志协、区青年文体协会、区青年创业者协会,统筹艺术教育、应急救援、物业服务、早教育儿、法律援助等各类社会资源,以小区青年需求为导向,通过分类引流,将社会资源精准投放至需求小区。
搭建小区“一家一站”平台。利用物业用房、小区楼栋架空层,在小区邻里驿站建立“小区团青之家”以及“小区志愿服务站”。下沉团组织关系转接、学社衔接等团务服务事项4 项,设置红领巾读书角、青年茶话室、共享客厅等功能区,让青少年享受家门口的公共服务资源。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领航社会组织常驻小区,用活动破冰拉近与青年的距离,常态开展邻里互助、婚恋交友、网络游戏交流等活动,成立“童行志愿服务队”、“辣妈志愿服务队”、“小区跑腿青年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宣传、电信反诈宣传、心理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是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推动社区发展和进步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关键。住宅小区是青年们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在一定程度上住宅小区团组织就是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底线”,通过开展住宅小区团建,把城市领域团建从原有的抓“工作地”向“生活地”拓展,通过团员联系楼栋,进一步织密组织网络、做好联系青年的兜底工作。在发掘小区青年骨干的同时,积极培育小区自组织,引领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小区治理,不断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青年获得感和参与感,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