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书记同人民在一起的故事

2022-09-25张旭东赵超吴晶林晖朱基钗刘敏

时代邮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张卫厕所总书记

● 张旭东 赵超 吴晶 林晖 朱基钗 刘敏

“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一条条街巷、一间间村舍,见证了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一段段平易近人的家常、一句句温暖人心的问候,蕴含着总书记对百姓的真挚情谊。

从黄土地中走来,从村支书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幸福作为“国之大者”,带领14亿多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一双手

北京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一株株树木挺拔向上。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市民一起义务植树。一下车,总书记就拿起铁锹、扛在肩上,大步走向植树地点,镜头记录下这个瞬间。1989年12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与群众一同劳动,也留下一张照片,动作几乎一模一样,那时他的肩上扛的是一把锄头。

岁月更替,本色依旧。挥锹铲土、围堰浇水,总书记很快忙碌起来。毕杨当时是通州区贡院小学学生,一个细节令她记忆深刻:“给树苗浇水时,我把手放在水桶的把手下,习爷爷提醒我这样可能会被夹到手,要注意安全,随后轻轻拿开我的手。”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种地、打坝、挑粪无所不干,很快跟乡亲们打成一片。一次打坝时,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力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工夫,他的手掌上全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都磨破流血了。“不管多累多苦,他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偷懒)。”村民王宪平说。

走进中原大地的田野,托起麦穗看灌浆,总书记对老乡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湖南湘西一片柚子林中,总书记熟练地帮村民摘下柚子;在甘肃八步沙林场,总书记拿起一把开沟犁,同林场职工一同挖起来……

这双手,让人温暖。

2021年10月21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碱地大豆育种与生产示范田。沿着小路,他走进田里俯身摘下一个豆荚,轻轻捻开,仔细看了下,将一颗豆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说:“豆子长得很好。”站在总书记身旁的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一直盯着总书记的手,那一连串动作让他感觉到一股暖流。

罗守玉清楚记得,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的农场考察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这双手,给人信心。

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帐篷慰问受灾群众,他捧起一个孩子的小脸,亲吻了一下。一年多后,这个孩子住进了新家。湖北武汉,总书记在抗疫关键时刻来到东湖新城社区,鼓励隔离的群众:“一起加油,再坚持一下!”

“张卫庞,你还没有变!”2015年2月,回到梁家河的习近平总书记与昔日的“小伙伴”们寒暄,一扭头看到了张卫庞,伸手“狠劲儿”拍在他的肩上,让张卫庞感到“近平的心跟咱们还是那样亲”。

张卫庞年轻时,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为了帮他,习近平把自己的口粮给他,与他们一家人搭伙吃饭。改革开放后,张卫庞带头调整农作物品种,后来又办起养鸡场,领着大家共奔致富路。

总书记问他现在的情况,张卫庞说:“近年我生活不错,我有五亩坝地,种些粮食蔬菜,自己吃,我还有十亩果园,收入主要靠这个果园。”总书记听了非常高兴:“哎呀,卫庞,你发了吧?走,我和你果园看看去。”

第二年,张卫庞牵头成立苹果种植合作社。“各干各的弄不成,我还要把合作社往大做。”年过七旬的张卫庞信心满满。

一双手,挽起亿万双手。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撸起袖子,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本账

隆冬时节,雪覆坝上。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里的马铃薯储藏窖里满满当当,种植大户徐海成夫妻俩的笑眼眯成了缝儿:“土豆变金豆了!”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细问他们家的收支情况。“收入43000元,支出42000元,除了医疗和孩子上学,那日常生活的开销呢?这个账有点不合理啊?”徐海成家小小的客厅里,总书记与村民们一起商讨脱贫攻坚的大计。

当年,德胜村建起280个大棚,发展马铃薯原种繁育,光伏电站、乡村旅游有了起色,徐海成也从贫困户变成了种植大户。

2021年,徐海成一家喜迁新居:150平方米,三室两厅。“如果总书记再到我家坐坐,我会给他念念新账本。”徐海成笑了。

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张成德家,宁夏固原杨岭村马科家,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吕有金家……每到贫困村、走进贫困户,习近平总书记总要翻开一本本扶贫手册。“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正是算准了一笔笔“脱贫账”,我国脱贫攻坚精准发力,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逐一脱贫摘帽。

总书记心中,有一本始终念念不忘的账。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汪能保、张帮若夫妇家。

“一年吃治高血压的药要多少钱?”

“要花两三千块钱。”

总书记问身边的同志:“现在医保能补助多少钱?”一名干部说:“新农合能补助60元的门诊费。”习近平忧虑地说:“这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叮嘱当地干部,农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2021年3月,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总医院。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问正在陪母亲看病的市民张丽萍费用和报销情况。“这次花费1.3万元,自费4000多元。”张丽萍说。总书记听了很欣慰。对三明医改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并强调要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下一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看大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的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这个工作要在‘十四五’期间起步。研究改革的堵点在哪里,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探索。”

一家一户的“小账本”,连着总书记心中的“民生大账本”。

2015年7月,走进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看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旱厕,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40多年前,延川县抽调习近平去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那里知青们居住的窑洞外有个厕所,土坯为墙,茅草为顶,男女不分。经习近平翻修后,赵家河有了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

1982年,习近平到正定工作,他亲自抓“连茅圈”改造。“‘连茅圈’,茅厕和猪圈连在一起,厕所盖在猪圈上面,人的粪便直接被猪吃掉。但这容易造成一个可怕后果:猪吃了带虫卵的粪便后,猪肉容易成米猪肉,人如果吃下未煮熟的米猪肉,很容易得绦虫病。”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提到这段往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最操心的“小事”里,厕所算在头几桩。随着“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厕所被改造,外媒惊叹“中国改厕成绩斐然”。

2021年6月8日,青海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索南才让家。习近平总书记一进屋最先察看的仍是厕所,他关切地问:“用的是自来水吗?污水怎么处理?”

“现在村里都用上了自来水,污水都是统一的下水管道,集中处理。”

欣慰的笑容在总书记脸上荡漾开来。

一颗心

1975年,在梁家河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即将赴清华大学学习。清晨,他一觉醒来,只听窗外人声鼎沸。推门一看,几乎全村的人都等候在门前。“我只感到喉头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我坐上手扶拖拉机后,随着引擎轰轰的发动声,先是老人,然后是妇女,接着是后生,人群中一片哭声。7年啊,我多少次欲哭无泪,那天,我第一次哭了。”

临走时,习近平留给村里的伙伴张卫庞一件珍贵礼物:比手掌心略大的针线包,正中用红线绣出三个字——“娘的心”。他把下乡前母亲亲手缝制的针线包留在了黄土地,更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人民之中。

赤子情深系沃土,丹心一片印江山。

40多年后的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坚定有力的话语,激荡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头。这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始终与父老乡亲紧紧贴在一起——

一杯热水的故事,在浙江淳安县下姜村久久流传。

下姜村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基层联系点。2003年4月,他到村里调研时来到了姜德明家。看到省委书记到来,一家人激动得不得了,在沏茶的时候,一紧张把一杯热水倒在了习近平的裤腿上。姜德明夫妻二人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习近平呵呵一笑:“不要紧,不要紧,我的衣服穿得比较厚。”

一直到座谈结束,姜德明还觉得不好意思。习近平看出来了,走出家门口时,专门招呼他们夫妻俩:“我和你们一家人照一个照片吧!留个纪念。”大家都笑了。

这张珍贵的合影,至今还挂在姜德明家。回忆起这段往事,姜德明仍感动不已:“总书记看出了我心思,他就像邻家大哥一样,和蔼可亲又善解人意。”

这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始终与最广大人民一同跳动——

广西全州县一个小山村里的农民王德利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能和“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

2021年4月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州县毛竹山村考察,走进了王德利家中。

从客厅到卫生间,从厨房到熏腊肉的柴房,总书记把家里看了个遍,不时询问有没有热水洗澡、电价贵不贵、自来水从哪来。得知王德利一家近年来靠种葡萄脱贫致富,两个女儿学习成绩优异,总书记高兴地说:“很好,一家稳稳当当的。”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王德利由衷地说。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总书记微笑着回答。

治理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工作何其繁重、任务何其艰巨。然而,正如总书记所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因为心系苍生,“庙堂之高”直连“江湖之远”;因为不忘人民,治国理政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

2012年11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宣示朴素而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贺兰山下,戈壁滩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拔地而起。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我的心情也很激动,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大厦在一砖一瓦地建起来。在场的工人兄弟姐妹们,我对你们充满了敬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建设者们的掌声、欢呼声激荡在广阔的戈壁滩上。

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在人民领袖带领下,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被充分激发出来,不断创造新时代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人民领袖对人民最深情的告白。

猜你喜欢

张卫厕所总书记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厕所囧事
警惕厕所性猝死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张卫作品展
张卫作品展
张卫个展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