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 耦合协调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2022-09-24卢新海崔海莹柯善淦
卢新海,崔海莹,柯善淦,匡 兵
(1.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 引言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Grain, TFPG)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1]。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多种要素的开发利用效率,可以全面反映劳力状况、资源配置、技术进步等发展水平。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农业绿色发展成为新标杆。在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要注重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相对地,耕地可持续利用也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有效途径,而耕地利用绿色转型(Green Transition of Farmland Use, GTFU)是实现耕地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2]。区别于传统的耕地利用转型,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实现耕地空间和功能转型的同时,追求耕地利用模式趋向集约利用、绿色生产及技术进步。然而,当前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缓慢、地区差异明显等特征[3],而且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这无法适应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及粮食安全战略的时代要求,也无法适应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不合理的耕地利用转型导致的部分耕地撂荒、耕地非粮化、良田非粮用等现象层出不穷[4-5]。这不仅使我国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处于不利态势,也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持续增长。可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形成高度耦合,才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目前学界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讨论主要围绕指标体系构建[6-7]、转型形态[8-10]、空间格局与驱动机制[11-12]等展开;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测度方法[13-14]、时空特征[15]、动力源泉[16-17]等方面。已有成果对进一步拓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鲜有直接讨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二者关系的成果,与此相关的研究多聚焦于耕地利用效率、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如杨勇等研究表明提高耕地利用率,有助于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18]。有学者认为由于耕地利用转型过程中,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结构的改变而影响粮食生产效率[19-20]。曲艺等则指出要完成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更多研究需投放在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上[21]。可见,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和隐性转型均与粮食生产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内外部共同作用影响粮食生产效率。后续研究发现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存在耦合关系,且随着耦合度不断增强耕地利用转型对粮食产量具有正向影响[22-24]。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增加要素投入和提高生产效率两条路径,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效率改善的直接表现。那么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否也存在耦合协调关系?如果存在,哪些因素可以驱动二者耦合协调发展?
已有研究给本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现有文献解释机制的碎片化,尚未对绿色发展背景下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意蕴、二者的耦合机理及驱动机制给出明确答案。湖北省是我国主要产粮大省之一,然而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低效利用且流失严重,粮食生产功能削弱,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协调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厘清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机理,并基于此以湖北省70个县域作为评价单元,利用熵值法测算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指数、Super-EBM模型测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二者耦合关系,进一步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索其驱动机制,以期为湖北省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 理论机制分析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交互作用而影响彼此的现象[25]。从耦合视角分析,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使耕地利用实现集约利用、绿色生产、技术先进的发展目标,来优化耕地利用功能、重组耕地利用结构,从而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可以实现节约投入、高效产出、技术进步等来驱动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两个系统既可以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制约,耦合协调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机制Fig.1 Coupl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green transition of farmland use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grain
合理的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可以提高耕地利用强度、科技水平、产出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反之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能刺激耕地的要素重组、结构优化,耕地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必将与耕地利用现实相适应,耕地利用模式趋向绿色化发展,进而驱动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具体而言,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强调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变以往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使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耕地利用方式,在保证耕地利用经济效率的同时,实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提升。耕地利用格局、利用强度以及利用水平的高效化、绿色化发展能够影响粮食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等要素投入。而保证劳力充足、资本涌入、技术进步、环保节约的投入和低碳友好的产出,是绿色发展理念下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路径。相应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反作用于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绿色低碳的产出方式能够正向刺激耕地的数量形态、空间格局发生转变,同样保障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激发耕地利用模式发生良性转变,进而驱动耕地利用方式实现绿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即实现耕地利用绿色转型。
(1)空间异质性机制,由于湖北省各县域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其耕地数量形态特征和空间格局构成。而耕地数量是影响耕地利用空间转型的直接动力,同样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要素;耕地破碎化在抑制耕地利用空间转型的同时,也会造成生产经营分散化而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而各县域的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出明显分化特征。(2)要素流动机制,主要包括县域间的劳力流动、机械共享、资本倾斜等[26]。农业从业比例、农机总动力是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直观表现形式之一,劳动投入、机械投入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要素,技术资本的投入是耕地利用模式转型的重要抓手,从根本上影响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方向与强度,从而直接影响各县域的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状态。(3)内生增长机制,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农业技术逐渐被现代技术所替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高效、绿色、优质的耕地利用方式、粮食生产方式得以实现。主要通过大规模推广农业技术、增加农业研发投入、吸纳高质量农机人员来激发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4)绿色发展机制,是一种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具体而言,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化的耕地利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而减少化肥面源污染、增加有机肥使用、实现粮食低碳生产等是实现粮食绿色生产的主要手段,是绿色发展背景下实现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的重要推手。(5)规模化生产机制,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规模化生产是通过土地整理、耕地流转等方式打破耕地细碎化现象,提高耕地聚集度的过程,除此之外,规模化管理使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从而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促进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发展。(6)专业化生产机制,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也可以带动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实施专业化生产可以有效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农业劳力就业率和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平,激励小农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转型,从而影响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水平。
3 研究方法
3.1 熵值法
根据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意蕴内涵[6,28-29]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建立包含空间转型、功能转型、模式转型3个目标层、8个因素层、15个指标的多层次耕地利用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表1)。(1)耕地利用空间转型主要包括耕地数量形态与空间格局两重属性的变化。数量形态属性主要反映耕地的数量、面积及种植类型等的变化,由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粮食作物播种比来表征;空间格局属性由耕地景观破碎度来表征,能够反映人类对景观的干扰情况。(2)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涵盖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以及生态功能的转变。生产功能可以直观表现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采用地均种植业总产值、粮食单产以及复种指数来测度;生活功能侧重于耕地对粮食安全、就业水平及技术先进的保障能力,使用人均粮食保证量、农业从业比例以及人均机械总动力测度;生态功能则聚焦在耕地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恢复力,利用地均化肥面源污染和耕地占生态用地比例来测度。(3)耕地利用模式转型旨在刻画集约利用、绿色生产及技术进步水平。集约利用是解决耕地“非农化”,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采用设施农业面积占比来衡量;绿色生产是一种节约资源投入,净化产出的粮食生产方式,国际认定的严重缺水警戒线为人均1 700 m³,然而湖北省的人均水资源量1 732 m³,且节约用水能够有效减少污水废水排放,故用节水灌溉面积比来衡量;技术进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关键路径,用人均农技人员数量来衡量。
表1 耕地利用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Tab.1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green transition of farmland use
为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一步使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得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指数。所用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数据研究平台;所用行政区矢量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1∶400万数据库。部分年份缺失的数据,通过插值法和移动平均法计算得到。
3.2 Super-EBM模型
Super-EBM模型将资源系统与生产系统产生的非期望指标作为中间变量,可以测度多阶段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效率,描述效率低下的具体原因,是实现经济、环境系统效率测度的有效工具[30-32]。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评判粮食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是否实现了双赢,这与Super-EBM模型的应用范畴相吻合。根据粮食生产过程中“合理投入、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等基本要求,本文以土地、劳动力、机械和化肥、水资源作为投入变量;以粮食生产总量作为期望产出,以粮食生产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表2)。农业碳排放量的测算公式如下:
表2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指标体系Tab.2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grain
式(1)中:E表征农业碳排放总量;Ei表征第i类碳源的碳排放系数;Ti表征第i类碳源的消耗总量。本文将化肥、农药、农业播种面积和灌溉面积列为主要碳源,其排放系数分别是0.895 6 kg/kg、4.934 1 kg/kg、312.6 kg/km2和19.857 5 kg/hm2,为剥离出粮食碳排放量,将农业碳排放量乘以权重系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所用基础数据通过EPS数据平台、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等渠道获取。
3.3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为科学反映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两个系统间的发展状况,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参考肖黎明等[33]学者的划分标准,当耦合协调度D值<0.4时,两个系统处于失调状态;当D值≥0.4时两个系统相对协调发展,且随着D值的增大耦合协调度越高。故采用均值分段法将“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D值划分为5个等级(表3)。
表3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Tab.3 Classi fi cation standard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3.4 驱动机制识别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使用面板数据,较好的解决了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使用截面数据容易发生的异常数据波动和参数过度现象,估计结果更科学准确。GTWR模型设置如下:
式(2)中:yi表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度D值;W是空间权重矩阵,采用高斯距离函数,第i个县与其他临近点距离越近则权重越高;Xik是外生解释变量的向量;βk是第k个变量的系数,反映第k个自变量Xk因变量的影响。εi是误差项,(ui,vi,ti)为第i个县第t年的时空位置信息。
参考相关文献[34-37],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包含影响耕地利用的自然因素,也涵盖影响耕地利用方式和粮食生产方式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因此,本文从经济、自然以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表4)。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核心因素,会直接影响科学技术推广程度、生产资本投入水平、有机肥施用情况等,用人均农民收入水平及农业GDP水平来表征;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根本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耕地利用程度、耕作水平、粮食产量等,用耕地面积、降水量、水土流失面积来表征;社会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影响劳力数量和质量、耕地利用模式转型、粮食生产效率等,用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来表征。所用基础数据通过EPS数据平台、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等渠道获取。
表4 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Tab.4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4 结果分析
4.1 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特征
将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依据等级划分标准(表3)进行可视化(图2),从整体来看,2000—2019年湖北省各县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平均水平处于初级协调阶段。2000—2019年耦合协调度由0.424 9增加到0.507 4,且属于初级协调等级以上的县由40个增加到66个,整体耦合协调性呈现上升趋势。
图2 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化Fig.2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green transition of farmland use-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grain” in Hubei Province
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2000—2019年各县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差异,但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其中,神农架林区处于较高的耦合协调水平,但恩施市、秭归县和崇阳县一直处于濒临失调状态。2000年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差异尤为突出,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耦合协调低值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南部,耦合协调高值区则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西北部,其中,最高值是位于研究区最西部的神农架林区,耦合协调度高达0.826,说明神农架林区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合理利用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天然优势,将绿色生态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2010年,湖北省各县间的耦合协调度区位差异有所缩小,耦合协调高值区不断向东部和西南部延伸,范围明显扩大,整体耦合协调性有较大飞跃。中部地区处于较好的耦合协调水平,而东部和西部的耦合协调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西部的耦合协调度低值区表现出条带状集聚特征,这可能是由于西部经济状况落后影响资本投入水平导致粮食生产效率低下,地形繁杂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利用难度大,进而影响该区域耦合协调水平。2019年,耦合协调度区位差异进一步缩小,耦合协调高值区范围覆盖94.6%,中部地区耦合协调性进一步加强,耦合协调低值区零星散落于研究区西南部和东部。
从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划分来看,2000—2019年湖北省各县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实现相对协调发展,但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耦合协调性有充足提升空间。2000年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类型共有5种。仙桃市情况最为严峻,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可能由于此阶段仙桃市耕地利用绿色转型处于较低水平,空间溢出水平较低,进而导致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难以形成良性协调。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和初级协调状态的县最多,分别为29个和38个,说明湖北省各县的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程度尚处在较低层次。沙洋县处于中级协调状态,而达到高级协调水平的县域仅有神农架林区。2010年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囊括3种类型,其中处于初级协调类型的县域最多,多达55个,表明2000—2010年湖北省各县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性有明显提高,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具体来看,仙桃市由严重失调转变为濒临失调,钟祥县和京山市则由濒临失调水平上升为初级协调水平,变化最明显的为浠水县由濒临失调跃迁至中级协调水平。与2010年相同,2019年湖北省各县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同样涉及3种类型,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的县域增加为60个,处于濒临失调水平的县仅有4个。房县、宣恩县、阳新县等8个县则由濒临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类型,其中,仙桃市由2000年的严重失调进一步转变为初级协调状态。天门市、公安县和石首市的耦合协调水平有明显突破,由初级协调上升到中级协调状态。
4.2 驱动因素时空演化特征
根据上述分析,2000—2019年湖北省各县域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提升,在空间上主要呈现出中部>东部>西部的态势,为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原因,本文从经济、自然及社会三个层面识别其驱动机制,利用GTWR模型拟合驱动因素系数,GTWR模型调整后R2为0.533,AICc为-464.114,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解释力较强(表5),并从经济、自然及社会三个层面将驱动因子系数进行可视化(图3)。
表5 GTWR模型拟合结果Tab.5 Estimation results of GTWR model
图3 GTWR模型驱动因素系数时空分化Fig.3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driving factor coef fi cients of GTWR model
经济因素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在研究时段,经济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系数均大于零,即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增加,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在空间上,2000—2019年影响系数总体表现出自西向东不断增加的态势。2000—2010年经济因素的影响有减弱趋势,可能由于此时段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浪费、无序扩张建设用地,导致耕地撂荒、良田不粮用等现象出现,抑制了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人口增多,粮食供需不平衡,为快速提高粮食产量,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生态破坏,根据绿色发展机制,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会打破其可持续性,大大降低耕地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导致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两系统无法实现良性协调发展。但这一发展趋势在2010—2019年出现转机,经济增长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性由弱变强。说明随着政策的不断革新和农户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经济投入向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使用和有机肥使用等方面涌动,根据内生增长机制、绿色发展机制,技术进步是粮食生产效率快速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而保证粮食实现高效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生态效益,最终促进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
自然因素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自然因素的影响系数在2000年、2010年、2019年三个时段在空间分布上差异不明显,均呈现出影响力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特征,在西部表现出负向影响,中部东部以正向影响为主。根据空间异质性机制,相较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由于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形繁杂,多数县域被列为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如宜昌市的秭归县、夷陵县,恩施市的巴东县、利川县,十堰市的房县等。水土流失频发使耕地系统遭到冲刷,造成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受损,粮食生产无法得到根本保障,致使西部区域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间的耦合协调性走低。而中部东部社会经济水平优于西部地区,较早进行耕地整合、耕地流转,耕地破碎化状态得以改善,耕地的数量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促使耕地利用的空间转型和功能转型的同步提升,在这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生产方式,推动耕地利用转型向绿色方向变革,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性产生有益影响。
社会因素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2000—2019年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发生了以负向影响为主到以正向影响为主的转变,空间上均表现出中部低两端高的态势,但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2000年社会因素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的影响系数主要为负值,尤其是中部地区,占比高达研究区的1/2。这可能由于此时湖北省正处于经济起步阶段,而社会物质需求日益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此时城镇化水平低,意味着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不足,在进行粮食生产时大量投入污染耕地的复合化肥,低效使用农业机械,从而造成耕地滥用、耕地破坏、粮食低质量生产等现象,进而导致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系统失调。而到了2010年、2019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优化,根据内生增长机制,加大引进高质量农技人员的力度、提高农业机械使用功率会有效驱动耕地利用的功能转型和模式转型,同时也增加农技人员、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在县域间的流动,根据要素流动机制,保证本县域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围县域的耕地合理利用与粮食高质量生产,从而影响整体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理论框架,并基于2000—2019年湖北省70个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时空演变格局,检验了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00—2019年湖北省各县域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趋于协调发展,但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未来有充足提升空间。(2)2000—2019年湖北省各县域耦合协调水平具有明显空间分化特征,在空间上主要呈现出中部>东部>西部的态势,但其差距在不断缩小。(3)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向耦合协调方向迈进源于经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共同驱动作用。经济因素以正向影响为主,自然因素在西部以负向影响为主,中部东部以正向影响为主。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发生了以负向影响为主到以正向影响为主的转变。
根据本文结论,未来湖北省各县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度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可考虑以下政策建议:
(1)差异化治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处于协调水平的县域,应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县域间要素流动,保障自身向更高协调水平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县域协同发展;针对处于失调状态的县域,应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绿色农业技术水平、制定科学严谨的耕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等来提高县域的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保障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进而达到二者协调发展。
(2)把握经济命脉,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使用的经济倾斜,驱动耕地利用模式转型、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加大要素投入成本,以生产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为核心,加速实现从“高效生产”到“绿色生产”的转变。
(3)抓住资源禀赋优势,激发粮食绿色生产的活力。建立严格的惩戒机制对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严惩,切实保护耕地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设施完善、农电配套,驱动传统的农业生产向耕地绿色利用、粮食绿色生产转变。
(4)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策略相结合,加速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明确提出强化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全面建设农技人才队伍,促进各路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加大农业技术高端装备的投入,加速高效农业生产机械在县域间流动,全面实现高效现代化农业。
本文基于县级视角,分析了湖北省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耦合协调特征,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三个层面阐明了其耦合协调性的驱动机制,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多种因素之间必然存在交互效应,本文并未拓展经济、自然、社会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耦合协调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