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公益课程实践的个案研究
2022-09-24陈岳杭
林 蓉,陈岳杭
(1.汕头大学,广东 汕头 515063;2.汕头技师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1]可见,立德树人、构建健康心态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而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技能的培育,而在学生个体积极力量的挖掘和积极品质的培养上不够重视,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人的积极、正向的方面,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挖掘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创建一种积极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考和动手能力、勇气等能够得到发挥,它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股新的重要的研究思潮,有别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它更多地关注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过分关注消极心理问题转向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的美德和潜能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释,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每个个体寻找到获得自己幸福的方式。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社会系统。积极心理学教育应用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心理资本,选择适当的方式累积心理资本可以促进个体的正向行为,帮助个体积蓄成长和发展的正向能量。国内关于大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学、心理资本等的研究起步不足20年,且相关的大量文献基本集中于近十余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二是集中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适应、人际交往,主观幸福感等方面;三是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方法和路径等。总体上看,相关的纵向追踪研究较少,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向上的心态等方面的培养基本上属于实践关注的盲点,而在高校实践课程中植入积极心理元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关爱智障儿童》是汕头大学基于“服务-学习”理念开设的一门全校通选公益课,以“服务他人,自我成长”为使命,指导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进行结构化的反思,使其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与这门公益课类型相似的公益(服务学习)课程由于服务对象、服务场所等的特殊性,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理和正视自身优势上存在可挖掘的潜质,具备植入积极心理因素的基础和条件。在《关爱智障儿童》12个学期的课程中,学生在实践环节的精神状态存在明显差异,课程后期呈现出更专注、更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在反思和总结分享环节却对个人内在成长与收获持不确定的态度。课程教学团队基于现实教学情况以及相关研究,从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四个维度对选课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并以量化研究方式对已修和未修过服务学习课程学生的积极心理差异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植入积极心理元素的公益课中,服务实践激发了学生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尤其在韧性和乐观性方面最为显著,学生内在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其对提升服务学习成效与学生能力具有显著作用。[2]尽管量化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在课程中的收获进行了衡量,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经历、心态转变以及转变的过程和缘由缺少客观呈现。
本研究以选修过该公益课的学生为案例,以“公益课能否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及如何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为主题,对学生参与公益课的全过程进行深入了解,目的在于探索公益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养效果,并将评估结果反馈于课程教学。通过了解学生在公益课程中的收获及其成长方式、路径等,教师在课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关注和引导,进而不断改进公益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法,以期提高此类公益型课程的时效性,这也是对新时代高校“育德育心”课程实践的探索。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的收集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3]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质的研究方法对当事人看问题的视角十分重视,重视研究者个人对事件的“意义建构”。这适合本研究问题的探讨,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反思课程的成效及对其个人心理成长的切实影响。第二,质的研究方法着重在微观层面对现象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研究对象对课程事件的描述中、从研究对象自身的“意义建构”中对课程的实际影响和成效进行可能的探讨。第三,质的研究方法在收集资料时强调尽量减少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分析资料时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没有事先的关于研究结论的假设,而是根据收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自下而上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假设的提升,这有利于我们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去建构公益课程中的种种事件之于他们的意义。
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采用“半开放型访谈”,即由研究者事先根据研究内容拟定访谈提纲,以公益课程的进展为时间轴,了解在整个课程中所有事件与研究对象对该事件的看法和感受。以访谈提纲为指导,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进行必要的追问和试探,以便获得更多的关于研究对象在课程中的经历和体会的描述。
本研究采取“校标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的结合。首先,将抽样的标准定在植入积极心理资本干预的2019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中选修过《关爱智障儿童》公益课的学生。其后,随机抽取样本中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基于信息饱和原则最后访谈5名学生,且在本研究的所有资料中以代称来区别受访者,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受访者信息
三、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
1.实地笔记
访谈过后,研究者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本,其中包括各次访谈的情境和自己关于访谈的印象和感想。在阅读访谈笔记的过程中,借鉴了前人的做法[4],用括号在文本后记下自己的思考,包括对访谈内容、访谈技巧和方法的反思,以及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的考虑,留意可作为编码的“本土概念”。总共形成了56页的实地笔记。
2.编码和归档
发展编码系统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一是最低一级的编码尽量使用研究对象所提及的、对他们有特殊或重要意义的“本土概念”作为码号,这样做有利于研究者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受访者个人对概念的意义解释。二是对访谈资料主要使用“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进行分析和思考。“类属”是建立在许多码号组合之上的较为上位的意义集合,因此需在具有相同类型的码号之上发展上位概念,如将研究对象在公益课中遇到的困难和心态上的变化作为一级编码。情境分析是指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的事件等进行描述,访谈提纲主要是以课程的进展为线索,编码中码号的归纳和排序也多以时间为线索。本研究访谈了5名选修过该门公益课的学生,因此,将一级编码分别加上研究对象的代称作为二级编码。三是以5名选修过《关爱智障儿童》公益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探究该门课程对他们积极心理资本提升是否有帮助以及如何实现的,因此在5个个案之间会尽可能多地共用一套编码,这将利于资料的收集、比较和分析。
编码本系统的方式既有自下而上的归纳总结,也有根据访谈提纲中的事件类型和名称将其作为一级编码。原因在于访谈提纲中的问题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课程进展基本一致,受访者关于课程内容和事件的描述也较为接近,如“理论课学习”“困难”“收获”“心态变化”等是访谈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级编码符合类属分析的要求。另外,根据“本土概念”概括提炼了7个一级编码,最终形成一个初步的编码系统,包括11个一级编码,一级编码后加上5名受访者的代称作为二级编码,二级编码后加上“本土概念”或具有一定概括归纳作用的词语作为三级编码,最后对三级编码给出操作性定义,具体见表2。
表2 编码及编码定义(有略项)
3.资料汇总表和资料矩阵表
在确定了编码本系统之后,研究者按照编码本中的11个类属来汇集访谈得到的所有资料。由于访谈过程中并不完全按照访谈提纲的思路进行提问,有时会对受访者的叙述、新的问题表述提出追问,因此对同一问题的阐述并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制作资料汇总表是十分必要的。资料矩阵表是对资料汇总表中内容的浓缩,方便从整体上把握访谈资料。制作资料汇总表和矩阵表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同一问题受访者有多个回答和表述的,用序号标出以便阅读和分析;二是资料汇总表中的汇总是受访者的原话,矩阵表中使用的词语尽量是访谈内容的浓缩和“本土概念”,提醒研究者分析时注意站在受访者的角度去理解资料;三是在矩阵表中尝试对不同受访者的经历和感受等进行简单的比较,对分析工作做初步的尝试和准备。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植入积极心理元素的公益课程能否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能否发现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实现积极心理的获得和心态的转变?公益课程是如何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的?这些问题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将依次呈现相关研究结果。
1.公益课有助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学生大体从两个思路出发提升了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
访谈中提及“你在这门课中有收获么”,5名受访者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事实上,困难和收获是相伴而生的。每位受访者在实践课一开始都遇到了困难,服务对象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造成了沟通和服务实践上的难题,一开始令他们手足无措,甚至有的受访者表示第一天的实践课是在“尴尬”中结束的。然而不管是“学习别人的做法”“坚持做小孩的小跟班”,还是和其他同学形成“统一战线联盟”,他们都在探索、尝试和努力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自的难题,同时也感受到了喜悦,获得了信心。如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受访者洁感受到了“单纯的快乐”: “我性格稍微有些内向,但在孩子面前就很放松很多话讲,活像个小孩子,甚至会在陪她们玩玩具的时候自己也玩了起来,应该说现在很少有这种真正放松自己的状态,接触这些需要陪伴的孩子也是给自己一次重新当‘孩子’的机会……就是单纯的快乐……”
在晴的描述中,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觉得自己“好厉害”:“我教会他从1数到12了嘛(原本只会从1数到10),虽然这只是两个数字,但是我就感觉我好厉害……他数了12个数之后,感觉好欣慰啊,养的白菜终于长大了。”
事实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是他们的韧性、“出奇的耐心”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在支持着他们前进。
受访者坤说:“这段时间的公益,在我看来,与其说我们过去带给他们快乐,不如说他们带给我们感动与耐心。我生活中是一个很没有耐心、不爱和小孩玩的人,但是因为她总是不爱理人,我就会一直耐心地和她说话,而且总是以‘好不好,可以吗’,这种语气词结尾。是真的因为她,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性格有了微小的变化……”
受访者洁说:“沉默是他们一直的生活状态……由于提前了解到了这一点,即使知道他难以做出回应,我也深知保持耐心才是打破隔阂的关键,所以就一直跟他讲话。一定是YT太可爱了,才会让原本对待孩子毫无耐心的我竟然对着一个对我毫不理睬的孩子说了一个上午的话,现在想想那真的是不可思议……”
受访者晴说:“在一个多小时的晕车之后又是长达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的运动,坚持积极的态度很重要,积极的态度是让小朋友接纳你的一大钥匙……”
而在克服了困难之后,他们收获了喜悦,同时还有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如晴所言:“当你取得了就算是一丁点的成就之后,你就会觉得哇噻我可以,我觉得我又出息了,哈哈。有时候你想起来就是自己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会想起来就是在那个地方做了那样的事情,这都让我克服掉了,还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情。”
坤认为:“是我个人的心态不同了,或许以后在面对一件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不会再想着去逃避,更多的是想办法、耐心地去解决。”
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力量,并提出了四维度理论结构,认为心理资本主要由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构成。[5]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们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韧性、耐心、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都是心理资本(积极心理)的构成要素。而正如塞利格曼所说“积极的和消极的念头一样都是动机,但积极动机却带给我们满足、幸福和希望”[6],这些积极的念头带给他们满足和希望,潜移默化之间提升了他们的信心,塑造出了更积极的自我。
另外,除了“有所成就”带来的喜悦和收获之外,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也在反思自己的生活,包括生活态度、优势等。他们从两种不同思路出发反观自己的心态、优势和资源,使自己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感。
一是学会了“向好看”,获得积极面对生活的力量。没有选修这门公益课之前,受访者对于智障儿童的了解基本上停留在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导中,甚至在理论课之后、实践课之前都不能够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一旦去到康复中心,智障儿童的生活状态和一举一动事实上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冲击,在自己与这些小孩生活状态、生活环境、行为等的对比中,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正如受访者晴所说的:“我觉得这个公益课让我感觉自己会比他们幸运一些,也更加感激我现在拥有的这一切,比起我所带的小朋友,我觉得我幸运得多,也会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比以前更加积极、乐观的感觉。”同样,受访者坤也发出了如此的感慨:“我知道了我自己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我觉得我们已经非常幸运,我们拥有正常的智力,拥有健康的生命,我学会了向好看,知道这世界上有人比我们更不幸,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已是生命的馈赠。”
公益课给了受访者去接触和服务弱势群体的实践机会,给了他们学会“向好看”的机会,让他们清楚感知自己的优势,收获了积极动机,感到幸福和希望。
二是学会了“注重过程”,更平和地看待竞争和胜负。受访者果分享了她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放下竞争”的心,学会了放平心态,关注自己真正的收获:“就是想想的话,(以前)我就是一直想着去跟别人竞争……但是我经历过这件事情之后就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你争得来的……就像我出生就已经跟别人的起跑线拉的很长了。但是,像这些智障儿童,他们同样无法自己选择出生,生活得(比我们)更不好……我以前就是特别喜欢跟别人争嘛,我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你可以得到那么多,我就才能得到一点点。上了这门课之后慢慢地我就想有时候可能就是需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一点,自己能够一天比一天进步,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了。”
果是一个成绩很不错的学生,积极上进不服输,有时候甚至过于较劲,与自己较劲也与别人较劲,导致如她自己所说的“比较疲惫”。公益课带给她很大的收获,她看到弱势群体,发现其实自己很幸运并学会珍惜它,不该为太多外在的东西所累。这是对原本态度的改善,是一种“放平心态”的积极状态:“放下竞争就是不让自己太功利,但不是代表我自己不求上进的那种,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跟自己竞争,希望每天都能够有进步就好……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有这么一个群体,经历过了这个之后就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好像自己过得很幸福……跟他们比较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之前我是跟一个生活得比我们更好的群体比较,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得不幸福,会有一点小嫉妒。但是现在有一个比我们更不幸福的群体我发现应该去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公益实践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两个群体的不一样的人生,从中他们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都被忽视的优势,虽是不同的反思路径,但是殊途同归,他们都明白了自己拥有的与生俱来的幸福,并懂得好好珍惜。
2.公益课如何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
学生们在积极心理上的收获是如何产生的?访谈中发现,受访者往往想过自己在公益课中收获了什么、心态上发生了什么积极的变化,但是这些心理上的收获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他们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在访谈中笔者鼓励学生去思考他们收获的积极心理是如何产生和发现的,他们也对此进行了尝试。具体而言:
一是教师指导下的反思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心态上的积极发展。教师不仅在理论课上帮助学生对实践环节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实践课的过程中,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两次的集体分享和反思,包括学生的“吐槽”,然后教师讲授一些应急方案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做好心态上的调整。在课程的最后一次课上,每位学生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展示了康复中心在有志愿者和没有志愿者两种不同情况下智障儿童的生活状态,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公益课的价值、自己的价值以及他们自身的幸运。如受访者果所说:“(老师)每天都会在中午休息和下午回校的车上让大家分享或者讲一讲遇到的难题那些,一开始大家都感觉到还挺难的,然后也会比较消极,大部分会表达一些负面情绪吧,老师的一个处理方法就是让我们换一个不同的处理角度,尽量把我们从负面的情绪里面给抽回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好方法,就是转换角度去思考。后面我确实是发现大家的发言一次比一次都积极了……”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谈到了最后一节课老师展示的照片让他们印象深刻:“(老师提供的照片上)我们没去的时候,他们就是呆呆坐在那里,啥都不能做,真的是眼睛里都看不到光的那种。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让人有点压抑……看了那张我们在那里服务的照片就觉得好像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我们去的时候那个房间弄得很混乱很混乱,但是那些小朋友他们笑得很开心很开心……我在想如果是我,就这么呆呆坐着的话,我真的会很难受……相比之下我们真的已经很幸运。”
事实上,重视反思是服务学习的重要结构特征之一。反思是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其服务学习经验的过程,是服务学习中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7]教师在公益课中有意识地植入积极心理元素,对于学生的积极心理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主动解决问题的实践经历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受访者晴认为,积极心理的提升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她也试着对缘由进行思考:“大概就是尝试着去把东西都做好吧,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就变了吧,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应该是控制不了的吧……其实这门课的实践活动还会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更好地调节心态……”
同样,受访者洁认为:“像沟通的问题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真的无法沟通,就是一直想办法嘛,就是脑袋一直在动嘛,就是怎么让他理我一下……所以后来更好的办法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试着去理解他,对他的行为啊表情啊多一些思考。稍微熟悉了之后就要带他做游戏(训练),每次一起游戏就是一直在解决问题……但在不断地解决问题过后真的会有收获。感觉这是一个积极的循环,从解决问题开始,解决问题就会有收获,收获带来更积极的心态,然后再用它去解决问题也让你更愿意去解决问题,感觉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吧(解决问题-有收获-心态得到积极提升-更愿意去解决问题)……”
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获得心态上的积极发展是源于内在驱动并呈积极良性循环,这是他们发掘自身优势的过程,使自身心态获得积极转变,对积极心理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1.公益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是高校实践“育心育德”的重要实现形式
研究发现,公益课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植入积极心理元素的公益课事实上是一种对优势教育的实践,是积极教育的成功实践。在访谈中,学生提及,在课程中他们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但是他们缺少发现自身优势的能力和契机,而一旦深挖,他们有从中汲取积极能量的能力。如果没有深刻的亲身体会和冲击,它(优势)可能永远都在那里,处在被边缘化的地位。积极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品格以及创造幸福人生的能力,“育心”是其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而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此类公益课程或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公益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服务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的平台,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强其韧性、信心,并促使其在深刻的体验中反思或反观自己的生活,促进其对生活充满希望、保持乐观心态,获得心灵成长。
另外,基于“服务-学习”理念的公益课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之一。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门公益课使学生对于“做公益”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体会到了“公益课不仅仅是绝对和无条件的付出,公益其实是一个‘服务他人、自我成长’的经历”;公益课是一件“不要问值不值得,一旦做了,就值得”的事情;“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爱,是对于弱势群体的无名的爱”。公益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公益的价值以及志愿者的价值,发现了自己想要一直做公益的心,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公益课程在价值观教育上的追求的实现。
2.结构性反思和问题解决是积极心理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需要教师对此加以重点关注
公益课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而学生积极心理的获得和发展是在教师组织的结构性反思和自身不断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实现的。教师应注重实践中的观察反馈,以实践中的细节为反馈的素材、以实践中的难点为激励的载体,让实践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过程。在组织结构性反思中和学生一道为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努力尝试给予积极反馈,同时有针对性地植入积极心理元素,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或表扬,对学生的迷茫失落适当关切,给予信心和积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