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2-09-24赵月霞
赵月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0 引言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诸多商品安全问题,各种安全事件的发生再次将企业社会责任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持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运营能力;少部分人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财务绩效,对社会公益方面投入越多,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性上的投入就会相对减少。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竞争环境时,很多企业容易找不准目标和方向,因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对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1 相关概念概述
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这一概念最早由克拉克提出。20 世纪末,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开始认定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可持续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承诺,是指企业创造利润和为利益相关者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当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企业社会责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认为企业作为营利性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的主要功能是为股东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后者包含的范围更广一些,除了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润需求,还要对其赖以生存的社会负责。现如今,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一个多维度的责任体系,其内涵应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协调,且其内容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
1.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目前,众多学者将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企业要在近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持续长久的营利模式,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与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之间良好的公共关系。该定义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要将长远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要担负社会责任,确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如此才能保证企业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其次是企业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必须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适应多变的经营环境,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企业只有在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方面作出表率,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二者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企业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组织,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同时,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更是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1 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提高声誉
任何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如其提供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遵守对消费者的承诺,消费者和社会公众都会对该企业给予高度评价,并且会成为其稳固的消费群体。同时,企业能及时有效披露相关信息也会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越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有责任感的企业,就越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信任,而由人们真心认可带来的企业良好形象和声誉远比新闻报道和广告宣传更有效,这种良好形象被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
2.2 有利于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往往映射出企业会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进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企业内部通过关爱员工及其家庭,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积极维护员工的利益,能够调动员工对工作的激情、热情,以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有利于企业打造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保护其权益的同时,为企业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优势。企业、社会和员工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员工得到利益,企业得到效益,社会得到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为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2.3 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种优势战略投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在企业的信誉、员工关系、利益相关者关系、竞争力等多方面给企业赢得社会赞誉,进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认识到社会责任不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注重员工的价值提升,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思维,并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和捐赠物资不断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为当地社区和居民提供各类培训及服务,极大地吸引人才到企业工作,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2.4 有利于实现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要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相统筹的系统发展,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是政府与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企业通过宣传教育,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在企业战略层面将利润目标和社会责任相统一,把握好政府主导、法治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原则,以此履行好社会责任,能够大力实现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动力和行为基础是企业要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与理念。因此,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积极主动意识非常重要。目前,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首先追求的就是经济利益最大化,个别企业甚至为实现自身利益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这些都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此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还表现为企业只注重宣传并无实际行动,社会责任意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将承担社会责任规划进企业发展蓝图,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也未做到公开化和透明化。近年来,尽管大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但众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力还较差。
3.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不够积极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定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因此很多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不够积极,往往受到当地政府和公众的督促才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虽未完全逃避社会责任,但总是处于被动的、消极的状态。如果企业能够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一项必须长期履行的责任,该企业会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进而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并且这一收益比前期付出的经济代价要高得多。因此,增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主动性是当前多数企业需要探讨的问题。
3.3 政府和社会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刚刚起步,监督管理相对滞后,影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监督不力。一方面,我国政府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致使出现监管漏洞,使得部分企业未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或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对当地企业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疏于监管,致使部分企业漠视社会责任、不注重社会公共利益,甚至拒绝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发挥监督的作用。
4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4.1 创新文化理念,完善社会责任体系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必须创新文化理念,树立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要将经济发展目标和保护生态环境目标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企业高效益、高质量发展,同时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还应不断完善社会责任体系,自觉增强企业全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高层管理者要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发展规划层面,明确各部门社会责任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日常管理中每一位员工做好社会责任履行工作,杜绝危害国家、社会及企业利益的事情发生。与此同时,政府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完成度纳入企业信用评级的衡量指标,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与领导,有效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4.2 创新社会责任激励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时期,企业要不断提高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因此企业需要积极创新和探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一,企业内部要先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和现有条件创新社会责任激励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其积极参与到社会责任履行活动中。第二,企业还应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日常事务管理中,并将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改变以往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目标的理念。第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发挥好带头作用,在企业文化中增加社会责任的内容,使员工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使全体员工真正领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并做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
4.3 完善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氛围
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氛围,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内部也应根据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到对管理者和员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和引导。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也要主动完善社会责任监督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责任报告并及时发布,这样一方面能促进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另一方面能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氛围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4.4 将社会责任战略纳入战略目标管理体系
从企业的经营管理角度分析,企业要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应将社会责任战略纳入战略目标管理体系。同时,根据企业行业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确定并调整企业的长期与短期战略目标,这也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对企业而言,其应积极履行自身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有利于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在国际经济形势多变、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体系,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就需要考虑到员工、股东、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等要素,把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