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西江流域经济带城市旅游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9-24杜俊义岑先梅

市场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江珠江经济带

杜俊义 岑先梅

城市旅游效率是指城市在特定时期范围内实现旅游产业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比最大化,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得到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截止到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接待过夜人次46364.06万人,旅游收入9145.8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76%,旅游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是否高效以及投资是否合理一直备受关注。对于旅游效率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Morey通过DEA模型测算美国50多家连锁酒店得出经营效率较高的结论;Ramo运用DEA方法对西班牙旅行社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旅行社经营效率较低;Assaf使用DEA模型对台湾酒店的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估和测算。

国内研究旅游效率相对比较晚,马晓龙等早期主要利用DEA模型对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得更加了解中国总体旅游效率概况;梁明珠基于DEA模型连续7年研究广东21个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提出4种旅游效率演进模式,为后期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陆林等运用DEA模型对安徽省的城市旅游效率进行研究评价,采用变异系数研究地区分异特征;张志高等运用DEA-Malmquist模型研究河南省11年城市旅游效率,研究得出河南省城市旅游普遍存在冗余现象,仅有少数城市综合效率达到最优。

综上所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测算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目的地效率等旅游企业微观层面,国内研究范围多为全国或省域范围为主的中层宏观空间范围。珠江—西江经济带地处省域交际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作为流域朝阳产业,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广东、广西的旅游经济联系以及战略转型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现阶段对于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研究集中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城镇化效率战略转型方面,而对旅游效率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对旅游效率变化特征差异分析很少。基于此,本文主要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的旅游效率进行研究,并根据投入目标优化值,对存在投入冗余城市旅游提出优化对策,以期提升整体流域旅游效率。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DEA模型方法

(二)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及其涵义

Malmquist指数适用于研究跨时期效率水平的动态效率变化,BCC模型分析一定时间决策单位DMU的静态效率,两种模型结合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文章假设前提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t期到t+1期的公式如下:

首先公式(2)等式左边M=1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旅游生产效率没有变化,M>1表示在此期间旅游效率提高,M<1则表示期间效率降低。其次等式右边乘号左部分为技术效率变化率(EC),在此基础上又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率(PEC)和规模效率变化率(SEC);乘号右边为技术进步率(TC),若 EC(CRS)>1,表示在相应时期内城市效率提高;EC(CRS)=1则表示从t期到t+1期这期间城市效率没有变化。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11座城市,每个城市作为一个DMU,选取DMU的多投入、多产出指标是利用DEA模型测度城市旅游效率的关键。在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投入要素通常包括土地、资本、劳动,但文章不考虑土地因素影响。经过查找目前已有的相关统计年鉴以及数据公报并没有对直接从事有关旅游的劳动就业人数有具体数据统计,参考以前研究学者的指标选取标准本文将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作为替代,再结合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的实际情况,三个投入指标选择第三产业人数、星级酒店数量和A级景区数量,将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次数作为两个产出指标。文章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2019年《广东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以及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近几年新冠肺炎爆发,为特殊年份,数据不采用),文章研究的对象有11个,符合DEA评价中DMU个数>2(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的条件要求。

二、实证分析

(一)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效率

运用DEA-BCC模型,使用MAXDEA软件,测算2013-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

图2 2013-2015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纯技术效率趋势变化图

图32013 -2015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规模效率趋势变化图

图42013 -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效率变化趋势图

基于以上图示结果可以得出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效率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效率:由图4可知2013-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综合效率平均值在0.897-0.957之间,最优效率达89%但总体变化低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2014年后综合效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受规模效率影响2015年综合效率下降到最低值0.897,规模效率由0.99下降到0.938成从下降到上升的“U”型格局,2015年以后综合效率波动增长。2015年,两广在流域城市建设对接会上提出战略政策调整,文旅、环保产业的加快融合对于流域内生态产业价值链的建设,并通过不断完善跨区域交通建设,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2013-2018年综合效率达到最优值1的城市分别有6个、6个、4个、4个、5个、6个(图 1),只有广州、南宁旅游综合效率连续5年达到最优效率值1,柳州、佛山低于平均综合效率的原因可能在于旅游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低;柳州2017年降到最低0.476,佛山2016年降到0.599,肇庆在2016年以后综合效率呈现稳定的上涨趋势;百色、云浮、来宾等城市综合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还有待提高。

图1 2013-2015年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综合效率趋势分布图

2.纯技术效率:2013-2018年经济带城市旅游纯技术效率在0.921-0.981之间,2015年纯技术效率迅速上升到0.957,表明这一时期旅游技术水平提高和技术覆盖面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与综合效率绝对差距达到最大,主要是因为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及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各城市的绝对差异扩大尤为显著。2013-2018年达到最优城市数均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最优城市数,但柳州、佛山、肇庆纯技术效率低于平均值,2018年除佛山、柳州之外其他城市达到纯技术效率最优,占城市总数81.8%,虽然这两个城市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基础优势明显,但在旅游信息流处理改进处于弱势地位,即旅游资源技术利用水平和投入产出不匹配。旅游信息是旅游者旅行前了解目的地的首要信息渠道,但旅游者的需求信息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流的改进与流向不对称,旅游信息流空间结构对旅游者的出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未来需要加大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在旅游经济中的建设完善。

3.规模效率:2013-2018年经济带城市规模效率最优的城市为6个、6个、4个、4个、5个、6个,平均值在0.842-0.981之间,低于纯技术效率,2015年下降到最低值0.938。说明6.2%的资源没有合理利用,总体来说规模效率的波动趋势比较小,大部分城市呈稳定上升趋近于1的演变发展态势,如图3可知贵港、佛山低于平均规模效率,特别是肇庆的规模效率较低,2015年肇庆规模效率处于效率最低值0.731,说明这三市的旅游规模有待于扩大。肇庆在旅游资源的投入以及服务设施等规模上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需要扩大改进。

(二)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效率变化趋势

利用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基础上计算2013-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城市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城市旅游效率的变动情况(2013-2018年)

由表1可知,2013-2018年经济带城市旅游的生产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4个时期大于1,表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发展过程中旅游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在此期间5个时期的变动指数全部大于1,技术进步变化有3个时期的变动指数大于1,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的4个时期中,技术进步的指数都大于1(除2014-2015年)。规模效率只有2个时期变化指数大于1,总体呈波动递减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生产率指数波动趋势既受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受规模效率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是主导因素,得益于技术进步,因此提高综合效率的重点在于提高纯技术效率。进一步印证了技术进步是影响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效率分布差异因素

广东段城市除了广州之外其他城市明显旅游资源总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尤其是肇庆、佛山。肇庆位于粤西,端砚和宋城地文景观品牌相关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旅游开发深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建成系统的现代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导致地区接待能力不强,2018年肇庆市旅游总收入322.99亿元,同比增长4.78%,旅游接待国内外人次为1371.22万人,同比增长3.28%,可以看出旅游增速低,发展后劲不足。佛山市的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广州,但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其在广东的经济地位不相匹配。2016年佛山市的旅游总收入为624.73亿元,减少57.29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减少221.26万人,2016年以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从215.93万人降到167.10万人,星级酒店从90家降到46家,旅游服务行业经济投入总量减少反映佛山旅游接待能力降低,在全域旅游的发展态势下,佛山经济基础的发展导致佛山的旅游效率降低。饭店、客房占全省比重的57%,低于肇庆。因此,佛山的城市旅游效率分布差异因素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率,肇庆则表现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广西的城市旅游发展由于政策、旅游资源的优势属于蓬勃发展阶段,资源和资本的投入能带来较高的产出,南宁在其省域范围内具有主导性,大部分城市旅游效益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沿线城市比如南宁、柳州凭借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优势,铁路纵横贯穿广西全境,与贵州、广东贯通,公路里程占全省比重为32.8%,固定资产投资由2014年7950.42亿元增长到10088.91亿元,同比增长28.94%。这两个交通城市应该充分发挥交通优势,整合沿江流域的梧州、贵港、百色、来宾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改善旅游同质化现象打造各地旅游主题提高旅游规模收益和综合效率。崇左居于广西边境地区,虽然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少于其他城市,但地理位置优越邻越南、沿海、靠近南宁是“一带一路”重要门户和前沿城市,发展边境旅游的资源优势明显,入境游客多于广西的其他城市,边境旅游外汇收入提高了崇左的综合效率,2015年综合效率为0.951,连续三年效率最优。崇左不断扩大边境旅游规模和创新旅游形式,积极融入泛东盟旅游圈,全市开发跨国旅游,提升县域旅游竞争力,打造凭祥友谊关国际旅游、德天跨国瀑布旅游品牌,扩大宣传边境旅游品牌效应,提高签证的便利度,全力建设“中越边境游”,旅游品牌领先城市。2016年崇左市旅游总收入为182亿元,GDP为738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为24.66%,截止到2018年,崇左旅游收入达354.01亿元,旅游接待国内外人次达3655.48万人,同比增长41.7%,2019年在崇左举办的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提到崇左发展边境旅游的巨大潜力,但边境旅游管理需要进一步改进,入境旅游有待提升。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效率整体发展不平衡,就整条经济带来说,广州主导着流域经济带空间格局,城市旅游业由于综合性强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景点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吸引,还会受到可获得的、有利于游客自身出行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影响,因此成为经济、文化、旅游各个方面意愿均指向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广西凭借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效率逐年波动增长,但柳州、贵港旅游效率还比较低。存在流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应当发挥广州、南宁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区域城市根据自身的旅游优势特点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扩大各区域的联动通道,继而实现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广州、南宁在旅游资源、GDP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交通条件等方面都占据经济带优势,拥有国际高品位旅游资源,饭店和客房比重都在60%以上,旅游接待能力领先效率最优,但沿线城市旅游效率分布不均衡,旅游资源、城市经济基础等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导致各中心城市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逐步扩大。佛山、柳州、肇庆、梧州由于旅游景点数量的限制,城市旅游规模效率较小,旅游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适应,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中高端品质需求不足,形式单一造成低端供给过剩;收入主要来源是景区门票,人均消费单一受限,旅游产业链不够长,游购娱方面项目建设后劲不足,旅游衍生品开发不够;梧州旅游的便利度、舒适性、体验感有待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力度不够。柳州虽然拥有交通优势,但旅游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带平均水平综合效率,导致柳州市城市旅游发展进入瓶颈时期,综合效率地区最低。来宾、贵港、百色因受经济发展和区位条件影响,在做基础数据调研时发现贵港最大优势流向南宁,在搜索贵港出行时很多定位直接显示南宁,说明贵港对南宁的依附性很强;第三产业从业人口较少,旅行社数量也低于其他城市。百色红色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市场来源、游客的舒适度和快捷度都待更进一步提高。

四、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投入指标的优化目标值分析

根据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旅游数据,由MAXDEA软件计算可得各市实现DEA有效的投入目标值,根据各市投入产出的冗余结果进而提出各项优化措施,减少资源浪费如表2所示。

表2 2013-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旅游效率变化趋势

根据上述处理结果提出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旅游效率具体优化措施:

(一)佛山、柳州、云浮、百色、崇左应当提高高新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旅游产业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表现手段等方面创新;发展在线旅游、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智能出行等新兴产业模式,不断用科技创新提升旅游品质、改善旅游体验,提高游客的满足感幸福感,以特色旅游产业来提高区域投资吸引力。在调研中发现柳州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并不完善,游客密度大的景区厕所等设施不健全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旅游业协调发展推动柳州环城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百里柳江作为柳州著名的景点,积极参与西江黄金水道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创新“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的文体活动,形成柳州著名的特色旅游品牌。此外科技创新以其智慧化方式,推动旅游厕所革命,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地实现精准定位和动态监控,将柳侯公园,文庙改造成智慧景区,核心景观区域网全覆盖,以便游客了解详细的文物相关知识,加大二维码技术的应用,通过移动客户端扫码购票,扫码检票等自助服务,方便快捷节约人力成本调高效率,最后,要加强文化旅游景区的智慧监控体系,进行物联网视频远程监控,及时掌握景区内的客流量和游客滞留情况,灵活调控。构建“互联网+监管”后台服务体系对景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测出入景区人数、游客活动热图等对景区进行流量管理,进而综合提高旅游效率。

(二)肇庆、云浮、梧州、贵港、来宾、百色应当培育特色旅游产业,可针对各市特有的旅游资源深入开发同时加大特色旅游宣传力度从而避免恶性竞争。提高A级景区旅游景区环境质量和接待游客力度以期获得较高的旅游资源综合效率;百色市是深圳对口扶持城市,可以进行旅游合作,百色拥有红色旅游资源并且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高生态优势明显。来宾市通过发展瑶乡金秀、忻城进行旅游布局建设桂中水城,发展壮瑶民俗旅游和古寨吐司文化旅游,然而,由于金秀交通不便,缺乏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可通过联合参与两广旅游推介会以及帮扶合作的方式,借助粤港澳三地整体营销力度大力发展旅游。梧州应提高交通便利度,积极宣传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和龙母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梧州宝石制造业,借助宝石节带动旅游经济发展。贵港市以荷闻名于世,创新发展建设荷文化产业链条。云浮有着独特的道教养生人文资源优势,联合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天露山旅游度假区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业。肇庆积极建设景城一体、山城一体全域旅游产业链,注重口碑推广,全面建设智慧文化旅游工程,树立共建共享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DEA模型对2013-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度,通过Malmquist模型计算2013-2018年各个城市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经济带城市旅游综合效率的整体分异成因,综合旅游资源、城市规模、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和接待能力等因素分析地区城市旅游效率差异变化原因,并根据DEA模型的优化目标值来探讨提高各市城市旅游效率的途径,得出以下结论:

研究发现广州、南宁发展基本保持连续最优;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云浮规模效益波动增长;肇庆、柳州、佛山则需要改进。表明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匀,但大部分城市的旅游产业集聚已经形成。2013-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平均综合效率在0.897以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仅有广州、南宁少数城市综合效率连续达到最优,佛山、柳州、肇庆纯技术效率波动变化差异大;旅游规模效率变化较小,2015年贵港、肇庆规模效率最低仍有提升空间,应该加强各城市间联动作用,突出自身旅游特色,增强经济联系。

经济带城市旅游综合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广州、南宁、云浮和崇左最高,佛山、柳州最低的分布特征,佛山的技术效率先升后降,规模效率先降后升,柳州的技术效率下降的大部分原因是技术效率低,但规模效率基本呈最优状态。旅游综合效率受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2013-2018年经济带城市旅游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先升后降,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先降后升。所以柳州、佛山应该改进存在的问题,柳州应当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借助工业的资金扶持旅游业,把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产业优势,加大柳州螺蛳粉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螺蛳粉的质量进而树立城市形象,打造流域经济带核心城市。佛山应该着重提高旅游应用技术提升旅游质量。

经济带部分城市存在要素投入冗余现象,广州、南宁由于担负其他经济职能,旅游职能地位并不高很难在这些城市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而小型高专业化旅游城市数量偏少,大多集中在中低旅游专业化城市,比如肇庆应该提升A级景区的质量避免同质化,百色在星级酒店方面提升服务质量,整顿不合格酒店造成的投入要素冗余,旅游业相对具有比较优势更易培育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西江珠江经济带
西江千户苗寨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西江千户苗寨
航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数读”2018年珠江水运发展
“漫”游珠江
“漫”游珠江
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南宁市沿江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