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曼底登陆战役给联合登陆作战指挥的启示

2022-09-24孟圣波

军事文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诺曼底盟军指挥部

孟圣波

诺曼底登陆战役,代号“霸王行动”,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困难、最危险的登陆战役。它的胜利使得盟军在西欧成功开辟第二战场,纳粹德国腹背受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盟军在本次战役中艺术般的指挥谋略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堪称教科书般的存在。研究分析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指挥艺术,对未来联合登陆作战指挥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回顾历史,品味诺曼底登陆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1944年1月,美国的艾森豪威尔上将奉命赴伦敦筹划诺曼底登陆行动,组成了由英空军上将特德任副总司令、英海军上将拉姆齐任海军司令、英空军上将马洛里任空军司令、英陆军上将蒙哥马利任英地面部队司令、美陆军中将布雷德利任美地面部队司令和美陆军中将史密斯任参谋长的豪华指挥部。同时指挥部还招募了英国气象学教授斯格塔上校等多名专业人才,为后期的登陆行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了隐蔽战役企图,保证登陆战役的顺利,盟军最高司令参谋部提前准备,苦心经营,全面搜集掌握战场情况;周密分析,充分比较,科学确定登陆方案;隐真示假,擅用谋略,成功蒙蔽德军“双眼”;果断决策,定下决心,灵活控制协调战场行动,最终达到了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与指挥部前期充分准备、全面掌握情况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掌握德军沿岸各登陆场的土质情况,指挥部派出三个方向多个侦查小组隐蔽抵近敌军,悄悄取回不同场地的土壤样本,仔细进行研究比对,最终合理选择登陆场地,保证了机械化部队的登陆顺利。为了充分掌握天文、水文情况,盟军统帅部成立了联合气象小组,下辖3个气象预报中心,研究了近50年英吉利海峡的天气图,并按规定每周两次向最高司令部报告最新气象趋势。充分掌握天时地利是盟军能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前提,也是决定战局走向的重要因素。

诺曼底登陆场

为了保证主力部队的登陆顺利,前期空降抢占要地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空降行动就要冒着被敌雷达侦查发现、地面防空火力打击等风险。深入敌后,以少应多,同时还要面对恶劣天气、队伍不易聚集等种种难题,空降部队很可能就一去不复返。艾森豪威尔将军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在战斗开始前特意到执行任务的空降师慰问。精神上的鼓励固然是需要的,但现实中的问题更需要解决。为了保证战役行动的顺利开展,盟军指挥部巧使妙计,妥善解决了出现的各种问题。妙招一,前期盟军故意避开轰炸德军配置在塞纳河以北的9个雷达站,目的就是为了故意暴露己方在登陆开始前派往加来方向的假舰队。这支假舰队共由18艘小艇组成,每艘小艇拖带一个直径达29英尺的大气球,气球内则装有雷达发射器,成功将一艘小艇模拟成一艘万吨级的登陆舰。舰队上空还有50余架飞机一边飞行一边投掷锡箔条,大大吸引了德军对加来方向的注意力,从而疏忽了对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妙招二,正式空降前,盟军预先投掷了大量的假伞兵、假步枪、机枪和手榴弹。这些假目标一落地,周遭便响起了战况激烈的枪声、炮声及人声等等,实为盟军空降兵用扩音器播放出的假声音。一时间,从勒阿弗尔到科唐坦半岛西海岸一带满天都漂浮着白色的降落伞,给德军造成“到处都有盟军部队”的假象,大大迷惑了德军。妙招三,为了解决多国士兵夜间空降服装各异、言语不通导致的敌我识别难的问题,司令部给每名官兵配发了一只仅价值几美分的“蟋蟀”玩具,这种玩具只有打火机大小,用手一捏,就会发出“咔吧”的响声。盟军规定的识别方法是一声“咔吧”作为询问,两声“咔吧”作为回答,由此,几美分的小玩具派上了大用场。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回顾诺曼底战役的精彩之处,登陆日的选择绝对是可圈可点的一笔。盟军原计划登陆日为1944年6月5日,但6月4日上午10时,英吉利海峡突然狂风暴雨,艾森豪威尔司令不得不召回已经出发的“U”编队。眼看既定的登陆计划就要流产,晚上21时30分指挥部又收到一则气象专家斯塔克报告的重要情报,他分析后发现6月5日会出现约12小时的适宜天气。这短暂的适宜时间能不能利用?够不够完成登陆行动?继续推迟则可能前功尽弃,盟军该何去何从?面对以上问题,指挥部里争论不休,但艾森豪威尔司令独坐一旁,沉默良久,分析多方利弊后,最终顶住压力,果断下定决心,利用短暂的好天气发起进攻。事后证明他抓住了机遇,做出了正确选择,对取得战役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盟军要在欧洲西线开辟第二战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对于盟军何时横渡英吉利海峡、选择何地展开登陆这两个问题德军始终搞不清楚。由地貌判断,法国西北部有三个可以登陆的地区,其中科唐坦半岛地形狭窄、复杂,部队登陆后不利于向纵深发起进攻,是最不适合的登陆地,双方对此观点一致。但在剩下两个登陆地区的判断上,盟军却上演一出出“好戏”,成功欺骗了德军。加来地区地势开阔,距英国海岸仅39.6千米,相比距离为140千米的诺曼底地区而言应是更适合的登陆地。德军如此认为,盟军也认为德军会如此认为。于是乎,盟军先将“威名赫赫”的巴顿将军高调派至加来对面的多佛尔地区,声势浩荡地组建名不副实的“第1集团军团”,利用好莱坞级别的假坦克、假飞机等道具,上演一处热火朝天的练兵备战景象。而后有意放任德军飞机抵近侦察,透露虚假情报给德监听机构,设计让怀揣误导信息的盟军士兵尸体漂流到德军浅滩,一条条表明盟军正积极准备在加来地区登陆的虚假情报通过各种方式泄露给德军,导致德军防御主力死守加来地区,而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则疏忽大意,指挥官错将雷达探测到的盟军空降兵判断为一群“海鸥”,一向警惕的隆美尔司令也在行动前一天离开前线去了柏林,使得盟军登陆的难度大大降低。

着眼当前,提炼联合登陆作战指挥的制胜机理

联合登陆作战指挥对象多元、指挥关系复杂、指挥内容广泛,如何指挥好新形势下联合登陆作战行动是值得研究的重点问题。诺曼底登陆战役作为登陆史上的巅峰之作,联合登陆作战指挥的艺术佳作,虽已经过去78年,但埋藏其中的制胜机理依然对联合登陆作战指挥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高超的军事指挥一定是建立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联合登陆作战指挥更应如此。登陆方在自身处于进攻劣势的基础上必须全面掌握制信息权,才能更有把握获胜。因此,登陆方指挥官在战役筹划阶段一方面必须重视加强自身情报侦察能力建设,既能深入敌后长期进行情报搜集及拉拢劝降,又能运用高科技手段从海、陆、空、天多个渠道获取全面情报。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计谋策略、技术干扰等手段的运用,想方设法使对手在信息获取上出现阻隔或错位,导致对手在指导及实施作战中产生混乱。除此之外,登陆方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保密能力建设,确保能够知晓敌情、守住我情,绝不能在保密方面栽跟头。

盟军登陆部队

一场战争的胜利往往依靠许多因素,其中绝对少不了的便是人的因素。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在战争中的关键节点,往往能通过发挥自身本领优势影响战局的走向。盟军气象专家斯格塔作为指挥部的参谋人员,凭借自身气象学方面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经验,准确推测出天气变化趋势,对登陆作战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联合登陆战役指挥部编组时必须广纳人才,择优任用,合理分配岗位,充分发挥人才本领,让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成为战役指挥的关键支撑。联合登陆作战指挥官必须能够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客观,剥丝抽茧的分析战争局势,利用自身敏锐洞察力找到关键突破口,以惊人的魄力和担当,做出至关重要的正确决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战计划作为联合登陆作战的行动指导,是确保各军兵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密切配合的统领性规划。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联合指挥部就深入考察、研究确定了一套周密细致的作战计划,明确了轰炸、空降、航渡、登陆、卸载等各阶段各军种的职能任务、指挥与协同关系等,细致安排各部队的登陆场地、进攻方向、战斗目标等等。不仅区分方向、区分阶段,而且严谨细致有较大可行性,使得盟军在遭遇德军的猛烈还击时,能够及时调整,协同配合,最终取得战役的胜利。因此,联合作战指挥部在研究确定作战计划时,也应该紧密把握严谨细致、可行有效的原则,区分进攻方向、战斗阶段、任务要求,结合各军兵种实际,做出合理的作战安排。同时明确各方向、各阶段的指挥关系和协同关系,确保各部队忙而不乱,统一行动听指挥。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为了掩盖己方的真实企图,实施了大量的欺骗行动,最终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登陆史上的巅峰之作,是联合登陆作战指挥的艺术佳作

军事斗争中,军事硬实力是决定胜负的重要条件。但指挥官若能扬长避短、擅用谋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取得以少胜多的战果。诸葛亮巧使空城计,虞诩巧布疑兵,韩信暗度陈仓等等,这样的战例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上数不胜数。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为了掩盖己方的真实企图,实施了大量的欺骗行动,最终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在联合登陆作战中,登陆方处于背水作战的劣势位置,有先天的不利条件。如果采取常规方案进攻敌军重点设防的关键地区,定会付出较大的代价。相反,如果登陆方能够擅用谋略,抓住敌军弱点,趁其不备、出其不意,采用敌军无法预料的非常规设计,可能就能取得那些常规方案无法实现的效果,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盟军在整个登陆作战中见招拆招、随机应变,使他们遇到的难题个个迎刃而解,保证了整场战役的平稳推进。联合登陆作战中进攻方面对的战场环境复杂多变,军事指挥的过程也必须以变应变。机变性思维要求指挥者自觉去适应各种环境条件,能够自觉改变心理定势与思维惯性,达到措置裕如、从容不迫、改弦易张、转危为安的目的。另外,登陆方还要深入研究对手,预估其行动,多做己方备案,确保能够“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面数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避免对抗中掉入对方圈套。

结 语

虽然诺曼底登陆战役已经过去78年,战争的样式也发生了多次改变,但埋藏其中的制胜机理始终没有改变。世界并不太平,战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战争也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军事对抗。时刻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保证我们有底气谈、有资格讲的前提条件,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加强练兵备战,深入研究致胜机理,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战斗力,是我们时刻有实力、有底气敢于与强敌较量的关键。

猜你喜欢

诺曼底盟军指挥部
建强“指挥部” 打响“大会战”
建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部”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
走亲连心享童年
奥马哈海滩诺曼底战役登陆地(环球360)
德国外交官改变二战格局
坚守一线“指挥部”?当好一线“总指挥”
诺曼底之战军力对比
诺曼底的70年
日军步兵第四联队与中国远征军交战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