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牧歌新生活

2022-09-24焦虎三

团结 2022年4期
关键词:酥油游牧牧区

◎焦虎三

8 月的扎溪卡, 平宽的大地绿草如茵。在与天空相连的地方, 无边草原的地平线上, 高山上那些终年不化的苍白而阴暗的冰雪勾勒出天际的轮廓。但这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夏日的大草原,草丛上点缀的彩色的花朵,宣告着高原绿色季节的到来,美丽的格桑花,或金黄或纯白,像一只只轻盈的蝴蝶在翠绿的草丛中翩翩起舞。36岁的拥地身着束腰的金丝缎“查日”藏装从自家的黑帐篷钻了出来,帐篷外,海拔5200米处那无处不在的疾风,吹得帐篷顶端的经幡“哗哗”作响。她抬头看了看阴云沉沉的天,返身又回到了黑帐篷。

不一会儿,拥地和她34岁的弟弟泽仁,一人抱着一个箱子又从黑帐篷中重新走了出来,钻进离黑帐篷不远处的另一间白色的布料帐篷中。在白帐篷内,姐弟俩放下箱子,拿出一些当地传统的手工服饰、各式各样袋装与纸质包装的高原药材和牦牛食品,一一挂在帐篷中间拉起的一根绳索上。 “我们还在过游牧生活,但旅游也搞起来了。这些东西就是供游客参观牧民帐篷时选购的纪念品。”拥地落落大方,边忙着摆布自家的摊点,边微笑着与我聊天,讲述扎溪卡大草原上牧民一家的生活。

草原黎明的剪影

清晨6点,拥地从地铺上起了身,帐篷里漆黑一团,穿好衣服,她小心翼翼走向帐篷的大门。推开厚厚的门帘时,她听见帐篷内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一回头,就着黎明依稀的光亮,她看见妹妹群错也起身了。勤劳的藏族妇女率先拉开了高原游牧人家一天生活的序幕。

室外,远山的尽头,曙色渐显。无云的天空露出紫色与金黄色的微光,周围的帐篷大多还浸润在晨曦的宁静之中。一层又一层白雾笼罩着广袤的原野,远处山坡上,另一个夏季游牧点中依稀露出些细小的炊烟,如萤火虫般在空中飘浮,一闪一闪。这是海拔5200多米的扎溪卡高原,当地号称“六月飞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草原的劲风紧促地用力弹拨着帐篷的外缘发出“哗哗”的声响,固牢捆绑帐篷的粗绳索上缠绕的经幡在风中来回翻动。不一会儿,群错提着一个装奶汁的大木桶也走了出来。两个人来到牦牛堆前,开始了挤牛奶的工作。石渠是有名的牧业大县,草地畜牧业是当地主要的生计模式,而草地和草地牲畜是人们生计模式最为根本的物质基础。在1940年出刊的 《康导月刊》第2卷第8期中,有文记曰:“西康原辖之十九县中,惟石渠位居西北之顶点,地势高寒,缺乏农林矿藏,全县居民,咸恃游牧以维生,以其偏远荒凉,人皆视同弃地,因兹造成康属之特殊秘密区焉。”

60多年过去了,时光荏苒,历史沉浮。扎溪卡草原上的青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如白云般密集的牛羊群繁殖了一代又一代,牧业依然是草原人家的命根子,而游牧人家又总是以“挤牛奶”作为其一天劳作的肇始。

挤完一桶牛奶,群错站起来,直了直腰,拥地提起满满一桶鲜奶返回了黑帐篷。站在牦牛群边孤独的群错用藏语轻声哼唱起了当地挤奶的山歌: “挤奶啊,挤挤挤!我那财神护佑的奶牛,脚绳是汉地产的银些线,奶桶是四扣绊的金奶桶。”不久,拥地提着空桶又返了回来,在一只牦牛身下放好了桶,弯腰又开始了挤奶的工作。看见姐姐替代了自己,群错便走到不远处,认真查看起自家的绵羊。羊群拥挤在一起,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浓雾中,依稀可以看见云朵般的羊群缓缓地向她围了过来,母羊呼唤着小羊,小羊应声回答着呼唤。一阵阵颤抖的温情呼唤声,似潮浪般涌向草原。 “我家人养有50头牦牛,80头绵羊,马匹10只,专用于迁场的驼牛19头。”拥地一边用力挤奶,一边对我介绍起她家牲畜的情况。

她所谓的迁场,是指游牧人家一年四季根据季节变化进行的轮牧迁场。在当地,这种迁场多者每年要大搬迁四次。但因地区不同,也有细微差别。但春夏和冬季牧场肯定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藏历三月,游牧人家要搬到春季草场,藏历六月,搬到夏季草场,藏历九月中旬搬到秋季草场,藏历十月下旬搬到冬季草场。而在大搬迁之外放牧也还有小移动,每年6到7次。搬迁牛场大体是先高后低,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夏秋住高山大草坝、山岗等好草地,春冬住向阳背风的草坝低凹处或山脚下。秋季是牧民积攒酥油的黄金季节,因此,秋季牧场要选夏季未曾放过牧、地势较夏季牧场低、不受风雨侵袭、比较暖和、载畜量大的近处草场定点放牧。 “我们搬迁牛场也非随心所欲,到了季节随便搬,而是要打卦选黄道吉日,在搬迁途中禁止碰到空桶挑水的或倒灰者,在搭帐篷时必须在帐篷上方放一块羊毛垫子,这样可避免山神发怒。”拥地继续说着,谈话间,桶中的牛奶汁又快装满了。 “春夏两季,一次可挤五桶奶,到了冬天,天气寒冷,一般都只在下午挤奶,牛羊长得慢,很多时候也就不用每天挤奶了。”提起今天第二桶鲜奶,热情而豪爽的拥地边走边说。

回到黑帐篷,帐篷内众人都起床了。拥地的母亲、50岁的德娃卓玛已把炉火升起,将鲜牛奶倒进一口大锅中,拥地的父亲、55岁的仁青,拿出了打制酥油的木桶。夫妻俩一唱一和,相互配合,准备做新鲜的酥油。牛奶稍微加点热,德娃卓玛用勺将奶一一倒入木桶中,仁青手拿藏语称为“卓罗”的长柄活塞,上下来回用力搅动。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仁青已经搅动了近千次,而桶中的油水就在打击声中自行分离了,新鲜的奶油浮在上面。他停止了搅动,抽出“卓罗”,德娃卓玛用手伸进桶内,金黄色的酥油一团又一团被取了出来。据介绍,当地还有一个更为原始的制作酥油的方法,把加热的牛奶倒进藏语称之为“加瓦”的专制牛皮口袋,然后在灶边用手摇,让奶中的油水分开后,倒入锅内,油浮在上面用手捧出即成为酥油。仁青在黑帐篷的“厨房”内取碗时,我看见冷藏柜上放着一个电动搅拌机,仁青笑了笑: “这是我们买的 ‘牛奶分离器’,专门用来制作酥油的。现在好多牧民都在用了,这个很省事,又快。但我家的老人们还是喜欢人打出来的。我也只好有时背着他们,偷偷用一用。”

旁边,他34的儿子泽仁与33岁的华登,两人正合力把桶中剩下的奶水倒入另一口大锅中,等一会儿,他们会用火将奶水煮沸,让之冷却后成为酸奶水,再把酸奶水倒入竹制斗形的滤水器中,水顺着滤水器流了下去,竹斗滤器中留下的便是白色而味酸的奶渣。 “将奶渣晒干,可以就着糌粑一起吃,也可以制成奶渣饼吃。”仁青边为我倒着新鲜的酥油茶,边讲述着游牧人家早餐的习俗。此前我还听说,在藏区,人们认为奶渣具有极强的助消作用,故外出藏民常带奶渣以防水土不适。现在看来,是艰苦卓绝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游牧人家精打细算与节约的良好习惯。

草原白昼的影像

9点刚过,草原上的风势已经渐渐小了起来,黑帐篷边沿的颤动愈来愈缓,太阳缓缓从东山爬上来,彻底照亮沉睡了一夜的大地,晶亮的晨光将帐篷的影子投射到前方,就像在草地上树起的一座座纪念碑。屋内,拥地家的长者,69岁的爷爷那翁与外公脱曲都起床了。德娃卓玛与群错在供台上换上清水,然后一一点燃供桌上的酥油灯,红色的火苗摇曳闪动,铜制的酥油灯盏灯光下发出金属特有的锐利光芒。母女俩一脸严肃,一言不发,一排又一排的酥油灯亮了起来,如星光在光线阴暗的黑帐篷内闪闪烁烁,而墙壁上悬挂的佛像唐卡变得更为神秘与威严了。

游牧人家的早餐简便而快捷,营养丰富的酥油茶混合糌粑,拥地的家人围坐一团,将糌粑面放在碗中,加适量酥油或奶渣,然后不断用手搓揉直到搓匀压平,倒上酥油茶或奶茶后开始进食。这种称为“舔底”的食法是整个藏区最为普遍的早餐方式。

此时的屋外,阳光终于刺破厚厚的雾霭,将清晨的迷雾全部驱散,连绵群山起伏的外形清晰而连续,茫茫的呷恩草原开始温暖与明亮起来,马群、牛群和羊群使草原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们全都离开了棚屋和牛栏,悠闲地在草原上移动着。拥地一家人各自分工,开始了一天的集体劳作。她的兄弟,33岁的华登从牲畜圈中牵出来一匹膘肥体壮的马匹,熟门熟路在马背上安好马鞍,身子一跃,便骑在了马上。高大的花斑马慢慢移动着,不时撑住四只蹄子停下来打着响亮的鼻息。华登的任务是骑马赶着牦牛群和绵羊群去远处放牧,而拥地和泽仁两姐弟,则在帐篷内从事自家小作坊的生产。坐在靠近帐篷口的一台缝纫机上,拥地用上好的牛皮子缝制自家的特色旅游产品——皮包。 “牛皮原料全是在成都买的,我自己裁好,上面再绣上花和藏式图案。”我奇怪她为什么不用本地的牛皮,她回答说是因为当地牛皮处理工艺太粗糙,没有外面买的好。

游牧人家的生活繁忙而紧凑。帐篷的火炉边,德娃卓玛刚刚收拾好一家人早餐的碗筷,便弯腰从火炉旁搬出了一个石盘子,群错端来了一盆子青稞,母女俩开始磨制青稞面了。 “我家老人一个星期要吃一盆子新鲜的糌粑,家中有电动的磨面机,但老人们始终认为只有石磨子磨出来的糌粑面才最好吃。”拥地双脚熟练踩着缝纫机的踏板,双手行风流水般上下移动着针头下的牛皮,笑了一笑,无可奈何地轻声说道。

缝纫机旁,摆放着一个沙发,那翁坐在上面,双手数念着一串长长的佛珠。老人脸上的表情平和而慈祥,他静静看着自己的后代们在帐篷里忙忙碌碌,走来走去。在这位饱经风霜老人的记忆中,昔日高原上的放牧生活,艰辛而危险,“放牧苦,早晨很早就起来,晚上很晚才回来,以前,草原上的野兽太多了。有时,连牛羊带放牧人都被野兽吞吃了。现在好多了。”在老人的身旁,停放着一辆摩托车,那是家里1996年购入的, “以前我们交通全部靠马,现在的年轻人,有时放牧路太远了,都骑车了。我们冬夏两季迁场,主要还是用驼牛送东西,但马很少用了,耍坝子与到远方的大山中敬供山神时,才偶尔骑一下。”

那翁介绍的只是游牧人家长期以来普遍的生活模式,而他家游牧的生计模式在现代文明的碰撞下,很明显已经悄然开始了变化。拥地粗约为我开具出一家人一年的收支财务表:收入方面,5月份挖虫草与8月买贝母和菌子能进账7万余元,裁包包等手工艺收入2万余元,其他旅游收入2万余元;支出方面,最大的一笔源于购买青稞、茶叶与家庭生活开支。 “其实游牧生产,除了自家挤奶与吃肉,剩不了多少东西,家中生计主要还是靠副业收入。挖虫草与卖中药材是最主要的。”拥地说道。

草原不落的太阳

2011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团讨论会场,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洛秋乡泽玛塘村村民泽仁翁登的一封信,正在会上被宣读。在这封语言直朴的感谢信中,泽仁翁登说道: “泽玛塘村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寨,属于牧区。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牧区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定居房,用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安了热水器,村里还通了水泥路,小车可以通到家门口。年前,国家又给村里发了80多套太阳能电视机。这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信的内容迎来了阵阵掌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川西北牧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四川最大的草原牧区,拥有天然草原1.42亿亩,牧户近20万户,牧民90余万人。基层牧民以游牧和虫草、菌类采集为主要经济来源,居无定所、四季漂泊,流动性较大,社会治理难度极高。加上牧区经济模式单一,生产方式落后,如何做好牧区社会治理工作,服务好牧区群众;如何带动牧区经济发展,全面推动牧区乡村振兴事业,成为摆在当地中共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09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启动了“藏族群众聚居区三大民生工程”,即牧民定居暨帐篷新生活行动, “9+3”免费职业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三大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广大牧区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该州各级部门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突出牧区牧业牧民“三牧协同”、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联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展建设治理“三箭齐发”,以发展现代畜牧业、生态文旅业、清洁能源业为支撑,以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繁荣社会事业为关键,以扛牢政治安全和生态安全两个重大责任为目标,加快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社会事业保障体系、现代基层治理体系、草原生态文明体系,努力把牧区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团结进步、治理有效的现代化新牧区。

在社会治理方面,针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流动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组建马背巡防队、马背调解队、马背宣传队、马背协商队等“马背上的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巡山梁、访民居、进帐篷”活动,以定期走访、巡回送法、围炉夜话等方式,将现代治理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在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的转变,实施牦牛特色产业革新式发展,打造年产值50亿元的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动牦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与牦牛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近年来以牦牛奶渣为原料,加工生产牦牛酪蛋白系列产品,广泛运用到食品饮料、生物制品、精细化工等领域,使原本视为废料的奶渣,一夜之间身价百倍。

在当地政府提供给我的相关资料中,石渠被称为冬季暴风雪的“巢穴”、冰雪的“故乡”。全县年平均气温只有1.6摄氏度,最低气温竟达零下46摄氏度,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6%、平均海拔4526米。但就是在这样被誉为“生命禁区”的冻土地上,成千上万的游牧人家以顽强的生命力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在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牧区的征程上日夜前行着。

猜你喜欢

酥油游牧牧区
都市游牧
黑牦牛
新巴尔虎左旗
多元游牧
游牧精神
跟踪导练(二)5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关于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问题的思考
送酥油
童年的酥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