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2022-09-23秦兵
秦 兵
(辽宁社会科学院 东北亚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日本经济经过战后30年左右的发展,曾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政府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干预之下,日本迅速完成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竞争力大幅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经历了失去的30年。在安倍经济学实施之后,虽然日本经济有了几分起色,但是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遇到瓶颈,而今后日本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对经济走向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仅凭简单的成本优势竞争已不可能胜出,在知识化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已成取胜的关键所在。国际间分业体制也产生了变化,国际间协调发展已成为趋势。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世界产业发展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充分认识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可以有效发挥产业发展政策的作用,促进经济加速成长。日本的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进程符合现代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给予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一、日本的产业发展历程
(一)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
二战之后,日本开始了经济重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恢复期。战后日本工农业生产极度萎缩,几乎陷于停产状态。在战争结束时的1948年8月,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只相当于战前的8.7%。当时,日本与欧美主要国家相比,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差极为悬殊。据1949年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与美国相比日本的钢铁部门大约落后20~30年,造船部门落后约30年,纺织部门的机械化水平也落后近10年。
从1951年起,日本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合理化投资计划,如《钢铁第一次合理化计划》《煤炭合理化五年计划》《造船合理化计划》《汽车合理化三年计划》《电源开发五年计划》《硫铵合理化五年计划》等等。在美国政府的扶持下,日本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工作。根据当时煤炭、电力、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日本政府采用“倾斜的理论”①东京大学教授有泽广已倡导了“倾斜生产方式”,即为从产业崩溃中摆脱出来,要集中一切力量,把物资、 劳动力、资金重点投入到煤炭和钢铁增产中去。,采取重点生产方式政策,重点投资钢铁和煤炭产业。日本政府从金融、财政和价格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采取低息贷款和价格补贴政策,使钢铁和煤炭产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进而也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给日本带来了“朝鲜特需”。战争把日本经济推上了复兴期,日本变成为美国作战服务的巨大供应基地,军事特需产品订单迅速大幅增加,促成了历时3年的“战争景气”。日本实行了国内“资金总动员体制”,重点投资与“特需”相关产业。日本重化学工业部门的许多企业大量生产军需品,日本大部分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也都集中投入到与军事有密切关系的钢铁、造船、化学、海运、电力、金属工业等部门。从企业投资看,1950年度投资的重点是纤维、化学肥料和运输行业;1951年度投资重点是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朝鲜特需”是日本经济的分水岭,它为日本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到了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951年),日本工矿业生产已经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中机械工业生产超过了97%,冶金工业超过了44%。到了1953年,日本工业生产相比战前增长了55%,许多工业品产量也超过战前。其中,电力增长了近1倍,钢铁增长了46%,水泥增长了54%,船舶增长了47%。除了对外贸易外,日本经济到1955年时已经恢复甚至超过二战前水平。
这一时期,日本采取在发展农业和渔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工业,进而带动扩大出口的策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轻机械工业,其中主要有纤维工业、杂货工业、机械工业(包括电气机械、矿山机械、通讯机械、光学机械、精密机械、农业机械、车辆等)。在大力发展出口工业的同时,日本还注意发展电力工业、海运业、水产业和畜牧业。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再加上重点发展以煤炭和钢铁为中心的基础工业,使日本产业结构得到改善,从积累资金和扩大市场两方面为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朝鲜战争作为一个外来因素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暂时繁荣,但是日本钢铁、煤炭等重工业的竞争力却十分脆弱,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日本工业品的竞争力和强化日本经济内源性自立发展基础成为当时日本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产业政策日本把培育产业强化竞争力政策、竞争秩序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作为三个支柱,实施了涉及合理配置产业、海外市场开发、海外投资资助、流通政策、公害防止政策、消费者保护政策等一系列措施。[1]日本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优先发展的产业上,集中对钢铁、煤炭、电力、运输等重点产业进行合理化投资。在产业合理化投资过程中,开始引进外国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从而显著提高了工业生产率,为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速增长期(1956-1973年)
日本在经历了1954年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利用国际市场上世界贸易形势好转之机,以贸易为突破口迅速摆脱了经济危机给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在1955年出现了回升。日本在1956年度的《日本经济白皮书》中宣称:“已经不再是战后了。”在1956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直至1973年持续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在1968年日本GDP 超过西德,终于实现了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宿愿。日本GDP平均年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8.5%,1961-1965年为11.4%,1966-1970年为10%,1971-1973年为8.7%,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一个“奇迹”,伴随着经济高速成长日本产业发展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5年,鸠山内阁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1960年),确定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高速增长方针,实现了从恢复经济向经济自立的转变。1957年,岸信介内阁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也同样确立了发展重化学工业的方针。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重化学工业的法令法规,如《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政策》(1955年)、《第二次钢铁合理化计划》(1956年)、《纤维工业设备临时措施法》(1956年)、《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1956年)、《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1957年)、《航空机工业振兴法》(1958年)、《第二次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1961年)、《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延长)(1964年)、《第三次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1966年)等等,这些立法促进了基础工业的改造和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新兴工业的发展。佐藤内阁在1965年制定了《中期经济计划》,在1967年3月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提出改进产业结构并使之高效率化。又在1969年5月制定了《新全国经济开发计划》,提出建设和完善大型农业开发基地、工业基地、流通基地、旅游基地,又提出建设大规模石油基地和原子能发电厂。田中角荣时代提出了《日本列岛改造论》,也促进了建筑业的空前繁荣。经过不懈努力,从1956至1973年,日本产业发展实现了从以纺织工业为中心到以高度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转变。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也经历了几次高度景气和经济危机:第一,“神武繁荣”。从1955年开始的经济景气一直持续了30个月左右,直到1957年6月结束,这在日本经济史被称为“神武繁荣”,之后陷入了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在“神武繁荣”期间,在以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为主要内容的设备投资基础上,石油化学、合成纤维、电子产业、家用电器等新产业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合成树脂、聚酯、聚丙烯、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半导体收音机、盒式录音机等产品得到迅速发展。日本的钢铁、电子、能源产业取得巨大进步,钢铁工业实现了现代化。1956年,在造船国和船舶出口国中日本已位居世界第一。能源也向以火力为主、水力为辅转变,1960年以后,日本大力发展重油火力发电,并用石油化学工业逐步取代了煤炭化学工业;第二,“岩户繁荣”。从1958年6月至1961年12月,经济景气持续了42 个月,被称之为“岩户繁荣”。在此期间,池田勇人内阁于1960年12月发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中强调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大力促进出口贸易发展,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在1961年6月又制定了《农业基本法》,提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岩户繁荣”使日本高度成长的影响波及到日本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除了在重化学工业领域创造了需求之外,在民间住宅和个人消费领域也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引起了一场“消费革命”。之后,在1962年2月日本又陷入经济危机,此次经济危机波及到钢铁、造船、汽车、化学等一系列部门;第三,“奥林匹克繁荣”。在1962年11月至1964年10月,日本又出现了一次繁荣,被称之为“奥林匹克繁荣”。由于日本举办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对东海道新干线的巨额投资,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扩大公共事业投资是形成这次繁荣的主要原因;第四,“伊弉诺繁荣”。在经历了1965年1月至5月的一场经济危机之后,日本又迎来了一次繁荣,这次经济景气从1965年10月至1970年7月,持续了57个月,被称为“伊弉诺繁荣”。1965年2月,美越战争引发“越南特需”为日本扩大经济有效需求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促使日本出口贸易出现快速增长。而“伊弉诺繁荣”进一步改变了日本经济社会的状况,使日本产业高速发展,使日本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政府及民间的设备投资迅速扩大,投资主要集中在钢铁、机械、电力、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部门。在1956-1961年的设备投资总额中,电子产业、机械产业、钢铁产业、化学产业的合计占到69.8%,各产业分别为25.4%、16.2%、16.1%、12.1%。“神武繁荣”时期,在1956年重化学工业领域主要产业的设备投资总额中,与1955年相比增长了75.2%,1957年又比1956年增长了24.1%。“岩户繁荣”时期,民间的设备投资进一步扩大,1959年增长16.9%,1960年增长42.7%,1961年增长33.3%。“伊弉诺繁荣”期间,民间的设备投资达到年平均增长21.1%的水平,投资的重点是在设备的大型化和省力化方面,其中包括高度的自动化和采用电子计算机的合理化。日本在设备投资中注重质与量的统一,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并大量地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
从1950年前后开始,日本进行大量的技术引进。为了给引进创造条件,日本在1951年制定了《引进补助制度》,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与优惠补助,给与几乎相当于进口设备一半价值的差额补助。日本注重把设备投资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日本引进的技术主要集中在钢铁、电力、电机、造船、家用电器、小轿车、电子工程、合成化学、原子能等方面。由于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日本产业的高度化,促进了重化学工业的高速增长。对于外国的先进技术日本没有只停留在单纯引进和照搬上,而是在对引进技术模仿、消化、吸收的同时,注重技术改造并创造性地发展为自主技术。日本完全从本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技术引进对象国不抱有任何偏见,从国外技术引进的地区范围很广,涉及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从1955年到1970年的15年间,日本吸收了全世界半个世纪中开发的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使日本在科学技术上从20 世纪50年代约落后美国20、30年,到70年代则基本消除了这个差距。
(三)低速增长期(1974-1985年)
在1973年底,日本遭受了第一次石油经济危机的冲击,石油价格从每桶2.48 美元涨到每桶11.65 美元,一举上涨了3.7倍,日本汽车业、纤维工业、造船业、建筑业受到沉重打击。而汽车行业的低迷又波及到钢铁、电力、有色金属、石油化学等行业,日本经济开始进入低速增长期。在1979年日本又遭遇第二次石油经济危机的冲击,因石油在日本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日本经济遭受重创,在此背景下日本产业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又一次开始了转型。70年代以后,日本已完成赶超战略,面对石油危机和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本政府提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强调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至此日本重点产业政策开始转变为全局性产业政策。
石油危机引起日本社会强烈震动,激发了日本举国的危机感。1974年6月,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制定了“阳光计划”,着手开发新能源。1974年9月,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发表了《产业结构长期构想》,指出今后的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将过去的资源能源多消耗型产业转变为省资源能源型产业。日本实施的产业战略聚焦到了省能源化一点之上,在197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特定萧条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把化肥、纤维、平电炉、炼铝、造船等14种产业定为萧条产业,制定了特殊政策,实施促使这些产业转型和设备报废等措施。
石油危机使日本以重化学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日本开始减少钢铁、石化、水泥等产业部门的生产,大力发展加工组装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把资源能源多消耗型产业转向省资源能源型产业,又花费大力气开发太阳能、地热能和原子能等新能源。日本产业发展在省能源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1973年至1982年之间,日本GDP 增长了33.5%,工业生产增长了17.9%,而同期石油供给量却减少了21.5%,能源总供给量减少了0.4%。节能措施和理念在日本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等行业生产的产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例如,日本生产的汽车因为省油,销量大增,一时风靡世界。进入80年代,依靠迅速的技术革新,日本产业的国际化不断发展,日本企业开始步入多国籍企业化时代。随着日元升值、国际贸易摩擦激化等国际经济合作环境的变化,日本的产业及日本企业开始加快了国际化步伐。
(四)泡沫经济期(1986-1991年)
从20 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元持续大幅攀升,日本金融业迅速膨胀。日本从1968年摆脱债务国地位开始,对外债权不断增加。在1985年日本海外净资产总额为1298 亿美元,取代美国首次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1987年日本对外资产总额达到2500亿美元,1988年为1469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
日本经济增长由依赖出口转变为出口与内需并重,在日本产业结构中制造业的比重上升微弱,在此期间与素材型产业相比,加工组装型产业迅速发展和扩大,特别是电气机械产业。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方针,把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和对内实现“知识融合化”作为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当时日本政府实施的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失败,第三产业中的金融和房地产畸形壮大,随着金融业的膨胀,房地产行业最终形成了巨大的泡沫,并最终在1991年崩溃。
(五)经济低迷期(1992-2012年)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产业经济持续低迷,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的产业发展给予沉重打击,也给日本产业发展方向带来深远影响。日本在1995年10月发表了《面向21 世纪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思路》的报告,提出要开发新的产业领域,要把现有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提出要放宽规制、促进竞争,改革相关的企业制度。1998年,日本通产省又提出了《经济结构改革行动计划》,指出要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创造新产业。在1999年以后日本电子部品行业取得较好进展,在2000年以后汽车产业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而2003年之后通信业、信息服务业的景气度开始上升。2007年日本提出实施观光立国战略,并于2016年提前完成了预定在2020年实现全年访日游客达到2000万人次的目标。实施观光立国战略,对于日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日本出台新的增长战略,确定今后要着重发展的战略产业分布在五个领域:第一,基础建设关联产业,如核能源、水资源、铁道等;第二,关于解决环境、能源问题的产业,如下一代汽车等;第三,医疗、护理、健康、育儿等服务业;第四,文化产业,如服饰、传媒、饮食、观光等;第五,先端领域产业,如机器人、宇宙航空等产业。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发展也日趋国际化,各个国家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现在发达国家正在着手进行再工业化。日本也在积极调整产业政策,提出了“新技术立国”和“科学技术立国”的方针。但是,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和日本国内经济环境发生的剧变,日本未能对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采取适当的对策,日本强势产业政策的倒退未能培育出高生产效率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完全错过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机遇,进而造成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六)经济调整期(2013年-至今)
日本自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产业整体处于萧条状态,经历了失去的30年,仍不见大的起色。日本企业收益率低下,生产设备大量闲置,企业开工率下降。出口制造业处于与新兴成长国激烈的成本竞争状态之中,而内需企业面临重重困难,在日本国内面临消耗战。
2013年,安倍当选日本首相,开始着手实施由三支箭组成的安倍经济学,以期促进产业发展,使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安倍实施的经济产业政策倾向于否定市场作用,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安倍经济学实施结果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远远未达预期效果。2017年5月30日,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发布《新产业结构愿景》,对四个战略领域进行了目标和任务部署。在“移动”领域,要开展自动驾驶、高精度立体地图、队列行走和无人机研发;在“生产、使用”领域,要建设最优智能供应链,实现制造与生产现场的高度化与效率化;在“生命健康”领域,实现长寿、生存质量高和终身护理;在“生活”领域,主要推动共享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发展。[2]
现在,日本经济对特定的国际化制造业依存性很大,主要依存于汽车制造业、机电产业、钢铁产业和一般机械制造业4 种产业。而今为拉动经济增长,日本把制造业和服务业设为双引擎。在制造业上,日本更把力量集中于研究开发和制造高附加值零配件,然后出口给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组装,再销往发达国家,以获取更大利润。为打开经济发展的困难局面,日本正在着手打破国家与企业、国家政府机关与地方之间的壁垒,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引导民间投资消费的增长战略,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希望以此重振日本产业、重回经济成长轨道。
2021年10月,岸田文雄上台之后提出实施“新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实现基于增长和分配的良性循环的“令和版收入倍增”目标。在经济领域,坚持科学技术立国的国策,全面发展IT、AI产业,建设智能化“田园城市国家”。同时扩大对交通、物流等支撑地方发展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农业、旅游、中小企业等支撑地方经济的产业进行全面的支援。期望通过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经济与产业的增长。但日本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充分、有效地实施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是打开日本经济未来发展大门的钥匙,岸田的“新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得以实现还是未知数。
二、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生产实绩以及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分布情况,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性。伴随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也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此需要认识和运用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才能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政策的效果,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英国的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发表了被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再次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显现第一产业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美国的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出如下论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劳动力和总产值的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略有上升,而工业部门的总产值比重则明显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不断上升,而服务部门的总产值比重明显不断上升。霍夫曼论证了相对于消费品工业,资本品工业的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罗斯托指出一个或几个新的迅速增长的制造业部门可以成为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引擎,主张在工业化战略中要优先发展主导产业部门。日本学者宫沢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内的产业结构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移动。赤松发表了雁行理论,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像大雁飞行的行列一样,先从发达国家进口,而随着国内生产扩大最后出口,这也适用于后进地区与先进地区产业发展承接过程。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注重根据产业理论和产业发展规律、从国内外形势和日本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各个时期的产业结构发展政策,刺激企业和国民的创造性和干劲,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激活经济活力,促进资源、劳动力、资金的合理配分,从而实现产业的高速发展。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1.就业人员构成比变化。战后,日本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出现快速增长,1950年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为29.7%,到1985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达到57%,然后缓慢增长,2008年时达到68%,在2010年时则达到70.6%,到2015年时到达71%;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最初不断扩大,1950年为21.8%,到1985年达到34%,之后呈现略微下降趋势,2008年为26%,到2010年时就业人员比例变为25.2%,在2015年时为24.9%;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从战后开始则迅速下降,1950年时在日本产业结构中占48%左右,之后下降幅度不断扩大,现在也在低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在2010年时降到4.2%,在2015年时为3.9%(图1)。①日本的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矿业、采石业、采砂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包括电·煤气·供热供水业、通讯信息业、运输·邮递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物品租赁业、学术研究·专门技术服务业、住宿·饮食服务业、生活关联服务业·娱乐业、教育·学习支援业、医疗·福祉、综合服务事业、服务业和公务。
图1日本产业结构(就业人员构成比)
2.生产总值构成比变化。从生产总值构成比看,第一产业从1946年开始至1980年,大幅下降,之后呈平稳降低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从1946年至1970年双双迅速上升,在1970年之后第二产业呈缓慢下降走势,第三产业的比例则不断持续扩大。
2015年,在日本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例达到1.3%,呈平稳推移态势;第二产业的比例为35.8%,从19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其中建设业的比重上升,制造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例连续上升达到74.9%,其中批发、零售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图2)
现在,日本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萎缩,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产量指数逐年下降。近年来日本农产品市场受日本国外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很大,除一些主要农产品如鸡蛋、牛奶、大米、牛肉等较为稳定外,其余产量均大幅下滑。第二产业的家电、机械等行业大都陷于停滞状态,只有汽车行业、零配件等少数制造业呈现增长势头。日本资源匮乏,现有的传统产业已趋于成熟,缺乏新的增长点,新的强有力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信息关联服务业,而一般服务业也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图2日本产业结构(生产总值构成比)
(二)日本产业结构的规律性
日本的产业结构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吉村弘教授在分析了1920年至2005年日本各地区就业人员的数据基础上,揭示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吉村[3]认为产业结构可以用各种方法表现、分析。而三次产业的构成比可以用三角形钻石模型的平面中的一点表示出来,在3个坐标中,第一坐标、第二坐标、第三坐标则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构成比。如此地区或时间点的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可以用三角形钻石模型的平面的一点来表示。使用这个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国家或地区位于三角形中哪个位置,就可以清楚地把握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
图3三角形钻石模型展示了从1920年至2005年日本及日本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在三角形图中,日本全国及都道府县的就业人员结构虽然变化速度不同,但从左向右,从下向上变化的趋势是一样的。就是说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变化的规律是一样的,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从就业人口上看,日本在192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为20.9%,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为24.9%。到2005年时,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变为26.6%,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变为68.5%。随着产业发展,当到达一定程度,即产业结构转换点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迅速扩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相应随之迅速减少。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日本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以服务业为主,即第三产业为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图3日本产业构造三角形图都道府县就业人员构成比(1920-2005)
三、日本的产业转换与产业政策
(一)产业转换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产业政策制定的国家,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多的是通过产业政策来引导。日本能够迅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是与实施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分不开的。[4]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在日本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于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战后,日本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弱变强,其中经历了几次产业转换。日本政府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对主要产业和产业发展方向做了几次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丰硕的成果。
日本在经济恢复期的1945-1955年期间,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农业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促使过去的军需企业转产为民用轻工企业,大力生产民生产品。这种优先于重工业、化学工业而发展农业、轻工业、轻机械工业的产业策略,使国民经济得到调整,迅速恢复了生产,减少了失业,积累了资本,为后来的经济起飞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从1956年起日本进入高速增长期,日本把重点发展产业转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化学工业,从发展钢铁、化学等基础材料入手,并迅速扩展到机械工业、交通、电力、通讯等部门,开启了重化工业发展之路。主要以大量引进外国技术来进行设备投资和技术革新为特征,追求设备的大型化和企业的大型化,以求达到规模效益,建立了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为煤炭、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被称之为“重厚长大”型产业,并且日本政府把一些产业的布局确定在太平洋沿岸发展至今,最终确立了现代日本的产业格局。从表1-1分析看,日本第一产业的比例在1955年至1970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制造业的比例从1955年至1960年急剧扩大,60年代也在继续提高。从表1-2 分析看,1955年至1960年石油、煤炭和以钢铁为主的一次金属就业人员比例激增。而60年代金属制品和机械工业的就业人员比例迅速扩大,与其说是重化学工业化,更确切地可以说是向机械工业化的转变。70年代以后日本第三产业迅速成长,从80年代后期开始虽然增速下降,但增长趋势还在持续。
表1-1 产业结构的变化(全部产业,附加价值)单位:%
表1-2 制造业的构造变化(就业人员)单位:%
自1973年开始日本又把主导产业定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域:研究开发工业方面的电子计算机、汽车、飞机、精密化学、海洋开发、原子能;高级装配工业的数控机床、工业生产住宅、成套设备、自动仓库、音响设备、高级家具;信息化产业的系统工程、信息处理服务、咨询服务等。通过这些策略、措施使日本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日本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钢铁、汽车、造船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日本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名符其实的发达国家。对比1985年的日本、美国、西德的产业结构,其中美国的第三产业比例最高,其次是日本,最后是西德,美国的服务经济化一直走在各国的前面。日本经济的比较优势结构通过积极的设备投资,以高附加价值、生产效率高的产业为中心迅速变化,产业结构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从表2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的国际比较看,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比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大很多,产业结构产生急剧变化。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是以高附加价值、生产效率高的金属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中心进行的转变。
表2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的国际比较(1954-1961年)
进入90年代,以信息通讯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兴起,半导体、电脑、信息家电、医疗器材、手机等产业都先后得到快速发展。表3 显示了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的日本上市公司排名前10位的变化情况[5],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时间的变化,日本主导产业也在不断转变的状况。90年代之后,日本的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的趋势扩大,服务经济化迅速展开。在日本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经济重心逐渐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转移,以电力、交通、住宅建设和信息等公共事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随着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第一、第二产业则在不断减少。现在,日本GDP的70%、约三分之二的就业都来自于服务业,在各产业中零售、批发业超过制造业占第一位。在2005年医疗、福祉产业超过建筑业处于第三位,另外信息、通讯业和教育、培训业也出现较快增长,日本的产业构造迎来知识产业化的时代。日本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成功,在于选择了恰当的主导产业和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产业的主攻方向错误,会使经济发展遭受挫折,会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日本根据当时的自身条件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选择了恰当的产业发展战略,把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全体国民的努力,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家的现代化。
表3日本各年上市公司排名前10位(企业・产业类别・市值)
(二)日本产业政策特点
产业政策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明治时代政策目标是“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这是产业政策思想的萌芽。[6]二战之后,日本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日本产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果。2021年日本拥有约411 万亿日元海外净资产,连续31年成为世界最大净债权国。现在日本是世界第三经济体,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合4.938 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93 万美元。日本经历了多次产业结构调整,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电器电子、金属原材料、金属制品、机械设备、汽车制造等行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产业经济政策上,日本“有步骤、分阶段”,始终把需要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置于政府的保护和扶植之下,[7]日本的产业政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推进实施强有力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二是制定发展各种重点产业的法规,通过立法形式确立重点发展产业的优先地位,保证产业政策顺畅实施;三是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手段,实施资源向重点产业配置的产业政策,执行给予重点发展产业税收优惠、支付补助金、给予低息贷款等政策;四是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几经转换:首先从直接管制到诱导型、指导性产业政策的转变,之后随着产业保护政策和强制性政策手段的废除向以提供信息、预测为主的产业政策转变,近年日本又转变为开始强化产业政策措施;五是日本在强力推进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同时,注意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依靠企业自身活力促进产业发展,并注意防止大企业垄断、保护中小企业、防范过度竞争。
日本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纤维等轻工业)向基础素材型产业(金属、化学等重工业)转变,然后向加工组装型产业(运输机械、电气机械等)转变,接着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电子计算机、海洋开发等)转变的过程。日本的产业发展在日本经济腾飞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实施的产业发展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主导产业也在不断地产生和变化。[8]20 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地调整产业政策,为泡沫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20 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迅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由此导致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的产业发展未能适应发生了巨大改变的世界经济环境,这是日本经济经历失去的30年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日本经济低迷,日本产业发展裹足不前。特别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日本经济,使处于困境的日本产业发展雪上加霜。当今,日本主导产业不明确,缺乏合理的宏观规划,[9]重振产业是日本经济发展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问题非常重要,在经济发展中要采取正确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和产业政策,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确立竞争优势。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观点看,必须促进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平衡发展。
四、日本产业的空洞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广场协议”之后,①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及西德5 个工业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于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签署协议,协议中规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及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日元开始大幅升值,日本制造业加速了向海外转移的步伐。日本不断把产业向海外转移和大规模在世界各国投资,这样就造成了日本国内产业的空洞化。产业的空洞化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造成日本国内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由于海外生产的出口替代效应日益显现,日本长期出口快于进口的现象出现逆转,使贸易盈余减少,造成贸易收支恶化;三是使日本国内设备投资和技术革新的速度放缓,技术水平下降,经济缺乏活力,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空洞化有两种形式,一个是雇佣空洞化,还有一个是技术空洞化。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和建厂,使日本国内的事业规模逐渐缩小,从而使大量人员失业。如众多日本制造业企业把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基地转向亚洲各国,关闭国内工厂,在海外兴办企业。在海外建立的企业会与国内同类型的企业形成竞争关系,致使日本国内工厂倒闭,造成日本失业率攀升。其它行业会吸收一些就业人员,比如一些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但是完全靠非制造业吸收这些失业人员是有困难的。产业向海外转移也会使一些领域出现技术丧失,因为生产产品需要技术,而技术创新更需要技术的积累,也需要一些相关技术的知识和经验的蓄积。短期的人员失业可以用兴办其它产业来解决,而技术空洞化相对来讲更为严重。
在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的成熟化、人口的老龄少子化的环境下,日本经济的前景并不容乐观。[10]现在,由于日元贬值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工成本日渐上升,开始出现日本企业把生产基地转移回日本的苗头。2015年初,松下电器就宣布了要把洗衣机生产线移回日本袋井市,把微波炉生产线移回神户市等方案。对于因产业海外转移而形成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如何提高日本国内的科技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保持一定技术的存续和进行新兴产业的开发是化解日本产业空洞化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五、日本产业发展的启示
从日本产业发展历程、产业结构变化的演进看,日本产业的发展和变化符合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转换,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日本战后的高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近代化得以实现的。日本充分注意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互动关系,[11]使国民经济运行与国际经济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日本产业发展规律对我国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本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给予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第一,集中力量发展支柱产业。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配置优势资源,在涉及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投资力度,在重点产业、重点产品上快速形成重大突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要以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半导体和软件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为重点,在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把握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确立产业竞争优势。
第二,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使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提升质量和效益,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按照产业结构有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变化的规律性,强化金融、保险、物流、文化、旅游、教育、养老、医疗、体育等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努力提升高端第三产业份额。
第三,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产业集聚战略,聚焦比较优势产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保证产业价值链、供应链畅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源泉。全力打造一批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智造”品牌,助力我国产业振兴发展。
第四,防范产业空洞化。要努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对外投资,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以“走出去”战略作为解决中国“世界工厂”与国外贸易摩擦的良方。加大“走出去”步伐,要把技术引进、技术开发与技术输出相结合,把拓展国外市场与扩大国内需求相结合,把海外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保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防止产生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
第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实施精准、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切实推动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努力发挥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要注意把握产业政策的前瞻性,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实施内外联动,促进我国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第六,健全完善、严格执行各种涉及产业发展的法规。构建、完善产业发展法规体系,特别是要加快涉及新行业、新业态等产业法规的制定工作,①如:在2019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电子商务法》,在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涉及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争议、跨境行政投诉、跨境行政诉讼等领域还缺乏法规处理依据,严重阻碍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急需在法规和司法制度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严格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大力提倡尊法、学法、用法,依法梳理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涉及产业发展法规全面、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切实维护企业和个人的正当权益,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不断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