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开展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国家试点开启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09-23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
◎ 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
2022年6月,首批国家级创新街区试点——“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正式启动,西安市碑林区再次因为“科技创新”受到瞩目。在这片23.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7所高校、131家科研院所星罗棋布,3万余名科研人员云集。创新街区正以科技创新为牛耳,着力打造城市创新的发动机、科技服务的聚合器、创新活力的新地标、创业者的精神家园,打造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样板。
“科技回归都市”,创新激发转型动能。西安有一条很有名的林荫大道——“友谊路”。从前,是前苏联测绘科技专家往返驻地与工作地的“通勤路”。彼时,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内迁西安,逐渐形成长约七千米的友谊路,这条路,可谓为新中国科技而生。如今,它成为“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主要发展轴,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承载优厚资源与实力。2013年,碑林区与西安市科技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沿友谊路建设“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建立“市区联动、校地合作”的发展机制。十年一剑,目前的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已发展为西安、陕西乃至全国创新创业最密集区域之一:建成国家级“双创”载体13个,累计培育企业及创业团队2350家,2021年技术合同交易额130亿元……同时,街区规划“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发展蓝图,集中孵化“从0到1”的硬科技产业,让科技回归都市,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科技转化助推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展硬科技产业: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电子信息、数字创意、工业设计等领域,形成全链条创新策源体系,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探索形成了以高校院所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特色模式:如西北工业大学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已将164项科技成果作价2.45亿元,组建成果转化企业26家,科技成果作价数量和组建企业数量超“十三五”总和;西安交通大学探索“先确权,后转化”激励方式,建立“1+2+X”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会同国家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2家技术转移单位,联合校内外创新研究院、西交科创、西交1896等风险投资基金、双创基地等,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研究院+公司”成果转化模式,实现了膜分离技术、装配式钢结构技术、高延性混凝土技术、城市级停车物联网技术等重要成果转化,培育了一批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等等。硬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碑林区联合西工大孵化出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内领先的金属3D打印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铂力特,与中航工业联合孵化的西安阳易信息技术公司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
“三生融合”,科技创新融入城市肌理。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建设将街区与城市发展整体规划融合,实现城市建设与街区发展的有机统一,启动建设“环西工大创新带”“文化西大—中国文化名片工程”“智能建造创新圈”等环大学创新圈(带),对外持续输出高质量技术成果。创新街区建设瞄准颠覆性、突破性创新领域,构建完善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投融资、公共服务、展示交易五大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文化融合、指尖民生、智慧健康、智慧教育等新场景试点示范,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样板。在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创新要素、物理空间、城市底蕴有机统一,创新创业与文旅休闲、综合商业、特色旅游深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