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对策分析

2022-09-23李雪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表现力舞蹈素养

李雪

(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淄博 255300)

体育舞蹈作为力和美的结合,是围绕体育、舞蹈、艺术、音乐及服饰等方面展开的多元化运动,既有音乐韵律,又有形体运动,更有人的情感表达。在高校展开体育舞蹈教学,既要从艺术层面教会学生掌握舞蹈的独特风格,也要从情感层面让学生富有饱满的情感,将动作、情感、艺术等糅合在一起,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美、体育美、音乐美及舞蹈美等。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要围绕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并结合高校教学现状和学生自身特点等,淋漓尽致地体现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艺术美,也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那么,如何培养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艺术表现力,始终是高校关注的热点。因此,该文对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必要性

1.1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

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缺失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功底有待提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常常由体育教师或舞蹈教师担任,但他们对舞蹈理论、舞蹈表现内涵、舞蹈技巧或体育理论等缺乏深入了解,以至于指导学生时,仅仅停留在层面教学上,无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舞蹈的真正内涵。二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体育舞蹈的练习,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专业性以及艺术性,这样做出的舞蹈动作才能达到相应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要求,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体育舞蹈课程,并将舞蹈功底、艺术魅力逐步表现出来,体现出良好的肢体柔韧性与灵活性。三是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待提高。对学生来说,艺术素养可以呈现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艺术素养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与舞蹈功底的关键因素。那么,当音乐与舞蹈相联系时,就需要更好地呈现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艺术表现力。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1.2 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时,应根据自身对体育舞蹈音乐方面的理解与认知情况,并通过动作、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来表现艺术,进而增强体育舞蹈给观者的观看体验。可以说,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为增强观看体验诠释的艺术美。同时,体育舞蹈还围绕人的心理表现,在外部肢体动作的辅助下,提升体育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对高校来说,体育舞蹈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把体育舞蹈的肢体动作教给学生,而是从艺术层面教会学生将自身和体育舞蹈的音乐节奏结合在一起,并借助于心理特点、面部表情等展示其艺术性。这既要求学生有掌握体育运动的功底,还要有舞蹈功底、音乐韵律与丰富的艺术感悟等。体育舞蹈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运动能力、舞蹈技巧与音乐节奏感,将学生的精神状态、气质状态、神态状态都淋漓尽现,并体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与学生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因此,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功底,又能够以艺术形式展现学生的舞蹈气质、个人魅力与艺术美等。

可见,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力度不够,这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那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既能够从艺术层面重视学生体育舞蹈的情感升华,又注重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更综合了音乐等的韵律美,让学生在动感的节奏中与体育舞蹈动作中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美,也为观看者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美,这显然增强了体育舞蹈的艺术价值。

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的要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1 培养要点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应打好舞蹈基础。学习舞蹈既考验自身的舞蹈能力,也考验舞伴的配合程度,要想达到好的体育舞蹈艺术效果,应夯实舞蹈功底。尤其是在摆荡动作和倾斜动作时,学生的舞蹈动作不熟练,就难以和舞伴一起完成这些组合动作,也无法完美展示舞伴的动作,更难以体现体育舞蹈中的艺术表现力。二是要注重训练与磨合。对于体育舞蹈教学,学生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舞蹈基础外,还需要对舞蹈动作顺序了然于心。当学习了某一内容的体育舞蹈时,学生需要反复练习,也需要双方互相配合,增进双方间的默契度。关于体育舞蹈套路的编排与教学,应体现出体育舞蹈动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也要注重舞伴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能力,才能够让体育舞蹈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并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2.2 主要影响因素

高校体育舞蹈作为体育运动结合艺术的项目,颇具审美价值。尤其是人人追求艺术的热潮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2.2.1 身体因素

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既要求学生学好体育,又要求学生懂得艺术,并达到体育舞蹈的效果。学好体育舞蹈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身体,并着重锻炼学生的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及速度素质等。提升学生的力量素质,能够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舞蹈动作与造型展示时,既有肌肉收缩能力,又能表现爆发力、激情等。提升学生的柔韧素质,需要学生加强关节活动幅度,并在肌肉与韧带锻炼中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展示自身的柔韧性,进而迸发出舒展、大方、美观及大气等艺术动作。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使学生在难度大的动作中保持足够的体力完成整个动作。提升学生的速度协调能力,需要提升学生的技术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及位移速度,并加强学生身体间的配合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做出更多的艺术动作。

2.2.2 艺术因素

一般来说,艺术修养既包括情感与知识,又囊括艺术和思想,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影响体育舞蹈的表现力。艺术修养包括舞蹈基本功、音乐风格、舞蹈风格。舞蹈少不了音乐的支持,同时舞蹈优又是音乐的一种解答、诠释与眼神,音乐和舞蹈的相依相成组合成曼妙多姿的体育舞蹈。由于体育舞蹈对舞蹈基本功要求高,如爵士基础训练、芭蕾基础训练等都是必修课,这不仅关乎体育舞蹈演绎中的肢体美、形体美,还关乎演绎中的艺术表现美。因此,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受到学生自身艺术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体育舞蹈风格的影响,如活泼、俏皮的牛仔舞,热烈、激情的桑巴舞,稳重含蓄又典雅的摩登舞等。

2.2.3 心理因素

高校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学生在体育舞蹈表演中体现的艺术感也是不同的,心理素质过硬会体现出好的运动技术水平,并充分发挥出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不足,学生就会发挥失常,以及艺术表现不充分等,造成节奏跳错、手脚不协调、表情僵硬等,严重影响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呈现,导致表演效果差,比赛成绩差。

2.2.4 高校因素

高校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还受到教学因素的影响,可从两点说起。一是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体育舞蹈教师是组织者、教学者,教师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直接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一些高校缺乏专业体育舞蹈教师,多是聘用一些经短时间培训合格后上任的健美操教师或体操教师。当这些教师担任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工作时,其教学质量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难以展示出令人满意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当需要男女双方完成体育舞蹈时,高校仅有一名体育舞蹈教师,必然会选择一名学生来进行临时客串示范,这样的教学使得教学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也难以有效体现良好的体育舞蹈艺术效果,更导致体育舞蹈情感表达不彻底。当然,由于体育舞蹈教师的性别差异,以至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展示的艺术特点不尽相同,如男教师缺乏对性感与柔美舞蹈的深入教学,侧重动作和步伐的教学。二是因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场地设施不完善。多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以健美操为主,实际体育舞蹈中更侧重体育、音乐及舞蹈,缺乏相应的服饰等,受场地设施的制约,体育舞蹈的真正艺术表现力难以展现,并使体育舞蹈的实际训练效果不符合预期效果。

上文从各个层面阐释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受到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身体原因、艺术因素、心理因素、教师因素及场地设施因素等。落实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工作,必然要围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的要点,结合其主要影响因素,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艺术表现力提到重点轨道。

3 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关键培养对策

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既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断优化场地设施,提高教学水平,具体如下。

3.1 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

做好学生的体能训练,确保体育舞蹈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在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时,既要做好学生的耐力和力量训练,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柔韧训练。在体育舞蹈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制订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案,充分锻炼学生的肌肉力量,以此保证学生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能够展示出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关于柔韧度的训练也相当关键,可采用静力拉伸、动力拉伸等方式,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柔韧度加以锻炼,引导学生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呈现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

3.2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的培养,可从两方面做起。一是侧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强学生情感理解能力。体育舞蹈需要音乐的韵律,需要音乐的配合,才能够表达出艺术表现力。体育舞蹈教师可为学生介绍该舞蹈动作的背景,为学生表达相应的艺术情感,进而增强学生对乐感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可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让学生一遍遍地听,并酝酿情感,也可以分小组讨论彼此的情感,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音乐情感,在训练时,将音乐情感融合进去。二是侧重学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舞蹈基本功是学好体育舞蹈的关键环节,如推脚背、压腿及把杆训练等都是学生舞蹈基本功,教师要加大基本功的训练力度,打好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基础,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诠释体育舞蹈的艺术美。

3.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特色,了解体育舞蹈的地域文化,才能够由心而生地理解与感悟体育舞蹈中的人文底蕴。在体育舞蹈训练中,教师要全面透彻地了解体育舞蹈的人文背景,并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在人文素养基础上感受体育舞蹈的魅力,进而更好地表达体育舞蹈的艺术美。人文素养的培养,关键是加强文化课的学习,让学生的文化素质逐步提升。高校教师也要相应地借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如艺术、历史等,传达给学生一定的情感,让学生在重视体育舞蹈同时,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并准确感知不同体育舞蹈所体现的人文情感。同时,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还要加强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音乐基础理论、体育舞蹈史、美学概论知识等,更深入了解体育舞蹈展示的内容。当重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能让学生在体育舞蹈训练中体现出一定的舞蹈表现力,进而提升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3.4 优化场地设施,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高校来说,体育舞蹈教学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要重视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工作。做好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需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体育舞蹈教学场地设施的完善等。高校在聘请体育舞蹈教师时,应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招聘门槛,既要考察体育舞蹈教师的舞蹈功底,也要考验教师的专业度等。体育舞蹈教师是组织者、主导者,体育教师没有理解体育舞蹈的内涵,就无法将真正的体育舞蹈艺术传达给学生。同时,体育舞蹈教师应以创新能力做好教学工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体育舞蹈的创新编排,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集音乐、艺术、体育、舞蹈、服饰等为一体展开多元化体育舞蹈教学课堂,才能够将学生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淋漓尽现。除此之外,高校应不断优化体育舞蹈的场地设施,为体育舞蹈课堂配置专门的教学场地,并结合体育舞蹈的教学特点,配备相应的音乐设备、舞蹈装备、服饰等,为体育舞蹈教学提供专业且充足的场地设施,才能够推进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工作,使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工作行稳致远。

因此,高校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既需要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如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及柔韧训练等,又要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优化场地设施,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出高校专业化的体育舞蹈教学团队,为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作出贡献。

4 结语

高校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学生身体素质低等,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旨在锻炼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会学生在掌握体育舞蹈运动技巧时也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美。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时,可围绕打好舞蹈基础加大训练力度,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艺术表现能力及心理状态等,落实艺术表现力培养工作。简而言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既需要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如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及柔韧训练等,又要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优化场地设施,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出高校专业化的体育舞蹈教学团队,才能够将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表现力舞蹈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舞蹈课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纤变墨画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