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商务智能》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2022-09-22程鑫刘梦李华锋
程鑫,刘梦,李华锋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经济运行、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多元异构数据推动着信息社会走向了“大数据”时代,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量数据被收集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都被逐步改变,商务管理领域中对掌握数据分析且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商务智能》属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组合的新兴课程,且发展快、应用广,课程内容涉及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也需要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等多个前沿领域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知识的挖掘、分析技术,能够运用和管理商务数据来达到辅助管理者做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商务智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培养能够进行多业务处理、多行业分析的应用型“T”型人才是大数据背景下《商务智能》课程的教学目标。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智能的出现为技术发展和商务应用提供了一个连接点。国外高校十年前已经开始探索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商务智能教学方法,比如挪威大学的Wanda Presthus等(2012)提出基于现实问题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由基于难题的教学方法(puzzle-based learning)衍生而来[1]。难题是现实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企业的运营数据与解决方案[2]。此外,国外教育门户网站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也较国内更为完善,其中以Teradata University Network(TUN)为代表[3]。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具有数据分析技能的高级人才需求逐渐增大,国内很多高校开始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商务智能》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商务智能》课程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上与国外名校还存在很大差距,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当下高等学校《商务智能》课程教学主要出现了以下三个问题:
(1)学生预备知识储备不足
商务智能课程是由不同的学科知识交织形成的,想要系统地学习并掌握该门课程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数据库管理、统计学习、机器学习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有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知识有一定难度。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对商务智能的相关概念理解不到位,致使无法对课程进行有效学习。
(2)混淆培养目标
商务智能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但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只限于技术层面,其涵盖了技术、管理以及应用等多个层面。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可应用于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传统领域,而且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企业管理、政府、金融、电信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商务智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强调技术、算法的实现,而忽略了其在各行业的应用。
(3)教学方式仍然传统
尽管商务智能课程设计的知识点新颖,但其教学方式仍然传统,大多采用教师全程讲授、学生听课的单向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作用发挥不理想,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并没有特别重视,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收效甚微。学生感觉课程内容乏味,很难学习到系统性的知识,很难解决现实应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4]。
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预习和掌握商务智能课程所需的预备知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创新合作能力,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此基础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 大数据背景下混合教学方案设计
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借助在线教育平台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的优点相结合,通过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主动的知识学习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发挥每个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不能只是单纯地把教学内容分成“线上”“线下”两部分,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教学闭环,做到教学广度和深度紧密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合理,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
如图1所示,结合当前高校商务智能课程的开设情况,设计了混合教学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图1 混合教学方案设计
(1)课程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要熟习教学大纲,并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细致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任务。将商务智能课程基础理论部分按学习进度拆分为几大模块,再将独立的知识点与各个模块对应起来,学生将不同的模块串联起来可以完整地构造出商务智能课程的知识脉络。
课前准备过程中,主要有两块内容需要学生提前在线上进行学习,一是课程所需的预备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在课前利用老师发布的教学资源并结合自身的基础,对知识尤其是前沿领域知识进行学习,弥补专业基础;二是相关模块的导学案例,本文按照教学模块的划分设置了相关案例集,见表1。以鲜活的现实案例作为学习内容的切入点,用具体的案例和现实应用场景给学生创造一种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1 导学案例集
线上课程资源可以根据基础理论内容和考核目标的差异,设计线上测试、导学案例分析等任务,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便捷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补充和学习,实现个性化、自主性的课前准备学习。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并融会贯通,逐步完成整体知识结构的自主建构。争取让学生以基本相差无几的水平进入到线下的课堂学习中。
(2)课程应用与实施阶段
首先,结合线上预习情况调整每次课程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课堂面对面互动的优势。教师在课前掌握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和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在上课前从学生学习反馈中总结出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做重点教学。在讲授主要内容之后,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反馈。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展示内容引出问题供大家研讨。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汇报展示发挥自身特长,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可以培养学生在传统灌输式教学中不能培养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总结课堂教学活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后任务及补充材料,实现教学上的良性循环和教学闭环。线下教学活动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总结,包括上课时的表现、课堂测验及练习情况、小组讨论情况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总结,一方面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补充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反馈给学生,为其课后的补充学习和作业完成提供帮助,有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可以找到现在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之处,调整和修改教学实施方案,使得后面的教学更加合理和有效。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在平台继续学习,同时保持和老师的沟通和探讨,真正做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3)课程评价及修正阶段
为了能更加公平、公正、理性地评价学生,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可采取全过程评价的方式,依靠网络平台提供的线上数据进行分析,取得全新的评价办法,包含线上跟踪学习分析、团队协作创新评价等。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平时表现、小组讨论以及期末结果评价三个部分进行考核。对平时表现,包括课前准备、对课件的访问点击次数以及课堂上的答题、互动情况等方面。小组讨论包括小组整体性评价、组员互评以及贡献度评价,评价主体既有老师又有学生。期末结果评价包括期末试卷成绩以及团队评价。最终的成绩由考核的三个部分组成,对于各个环节应设立不同的权重,建立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
根据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反馈意见,整个课程结束后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混合教学方案设计。第一,线上修正。及时整理线上教学反馈数据,通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平时作业与课后测试的提交次数、答疑与讨论区问题汇总、线上问卷调查等数据分析结果,判断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以及课程的教学效果,并进行同步实时修正,完善线上的教学;第二,线下修正。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对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教学评价数据进行收集、汇总课上学习情况,反思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得当、教学任务安排是否均衡,进而罗列分析,加以改进。
3 结语
商务智能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时代产物,大数据时代的滥觞实现了信息科技的勃发与飞跃,市场主体越发推崇数据资源的多元价值,实践中通过系统地数据挖掘实现对所需商务信息的有效技术收集、整理与优化分析,做出相对科学的辅助决策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大数据历史洪流中,现有课程教学模式的格制鼎新,要在夯实与整合当前教学主体资源与多元媒介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改进。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充分运用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等形式多样的先进教学方法,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效性,打造商务智能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