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工项目转型为社会企业的实现路径与案例分析

2022-09-21王雨晨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8期
关键词:非营利社工转型

王 贝 王雨晨

一、引言

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已有30多年,社会工作也已从外部移植迈向本土自觉,从最开始只是简单地服务社会,慢慢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与共享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发挥着各种功能。社会工作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依旧是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徐选国和秦莲,2022)。关于社会企业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是“用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创新的方案,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统一(Roundy & Bonnal, 2017)。国内也有学者提出,社会企业是指企业利用市场经济活动等方法以达到社会和集体目标,它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和其他的市场主体一样遵循财务规范并注重创新和有效决策(余晓敏等,2011)。人类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性问题的解决需要众多社会企业来参与(金碚,2022)。社会企业不仅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也通过制定规则来促进人们形成良好行为与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形塑社会规范、推动社会进步。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一样,都有明确的社会目标,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但社会工作的开展过分地依赖于外部援助,面临组织资源困境、长期可持续性危机等问题(Salamon et al.,2013),而社会企业恰好弥补了这一缺点,凭借其自身较强的商业运作能力,依赖自身的“造血功能”,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本文以社工项目致力于解决的社会问题为基础,通过商业化转型为社会企业,是社会工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一个可行选择,也是其本土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文献综述

(一)非营利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

20世纪70年代,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地都有了相当迅速的成长,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Seibel, 2015)。Alter(2007)的社会企业光谱中,我们可以发现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分别位于光谱的两端,受到社会组织资源困境、可持续发展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指向中间状态的“社会企业”成为非营利组织一种新型的演进趋势。在非营利组织已有的组织资源基础上,以企业化的模式将其商业化运营,或者直接在非营利组织形式上创立新的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比较常见的两条路径(崔月琴和金蓝青,2018)。

(二)社会企业国内外发展背景

20世纪80年代,对社会企业的研究逐渐在世界各地兴起,但至今对于社会企业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社会企业是指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开展可以产生公共利益的私人活动,企业精神策略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OECD. The Non-profit Sectorin a Changing Economy[R]. 2003:299.欧洲和美国对社会企业有不同的关注重点,但都强调社会企业将社会收益和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的混合特征。

在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本国环境的影响,社会企业同时注重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混合特征与我国传统的 “义利合一”思想高度统一,既要以来自儒家经济伦理中的“以义制利”作为原则,又要以“义以生利”作为实践指导,从而实现社会目标和商业可持续的有机平衡(王曙光,2020),在解决弱势群体就业、贫困、生态保护等各类社会问题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新力量(Powell et al.,2019;李健,2017)。

(三)社会企业发展原因

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存在着对社会企业的相关概念理解模糊、认知度低,政策制定长期滞后等问题,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但近些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国社会企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财政赤字对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必定会减少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所以政府必须寻求新的方式来解决现有的社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企业的现实意义(潘小娟,2011)。例如,成都市是我国社会企业生态发展较好的城市,这与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有一定联系。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除企业利润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消费者需求、生态等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有效的重要的战略工具,可以对相关产品进行营销和品牌形象塑造,对消费者品牌评价有正向作用(李江等,202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再只关注短期利益,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只关注短期的利益必定会破坏长期的企业发展,引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柳建坤和何晓斌,2020)。三是非营利组织面临困境亟须变革。非营利组织无疑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依旧遇到很多问题。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对资金需求较大,面临自身发展的“瓶颈”。同时,非营利组织本身存在着工作效率慢等内部运营问题。国内已有一些学者提出,当前,非营利组织“企业化”现象在社会服务领域已经陆续开始出现,服务收费模式和雇用就业模式是最普遍的社会企业化模式,这些运作模式为非营利机构转化为社会企业后继续发展提供动力(田蓉和Lucy Jordan,2016)。四是社会企业相关组织和团体的推动。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社会企业的认证机构,一部分专家和学者也在高校不断地推动社会企业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壮大,逐渐地形成了较好的社会企业生态。

社工项目发展的局限性使得社工项目向社会企业转型是非营利组织商业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国内关于社会企业的文章多集中于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很少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企业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研究社工项目转型为社会企业的路径,为更多社工项目未来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具体的理论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社工项目转型社会企业理论逻辑

三、社工项目转型为社会企业:条件与路径

(一)社工项目与社会企业对比分析

我国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从一开始简单地移植和模仿,到现在已经慢慢发展到道路自主探索的阶段(徐选国等,2021)。如今社会工作项目在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与非营利组织不同,社会企业商业模式体现为多种价值要素的组合配置(刘志阳和金仁旻,2015):它弥合了非营利组织与纯商业组织的界限,使公益与市场实现更好地对接,填补了公益和市场之间的空地;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新的模式,使公益和市场在一种企业类型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相辅相成。所以转型成为社会企业是社工项目最好的选择之一,如表1所示。

表1 社工项目与社会企业对比分析

(二)转型原因

1.问题紧迫性

社工项目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如教育、生态环境等。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父亲陪伴缺失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首份关于亲子陪伴的报告——《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调研显示,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仅有8%的“00后”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更长。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高生育率是我国现在正在积极推进和倡导的,但“父亲陪伴缺失”问题的广泛存在,必然会引起适婚适育女性的担忧、增大女性精神上的压力,不利于“三孩政策的实施”,所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是非常紧迫且有必要的。“笨爸爸文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笨爸爸”)旨在以木艺为媒介,让父亲实现爱的表达,让陪伴孩子逐渐成为爸爸们愿意主动去选择的解压方式,这非常有利于缓解女性育儿焦虑及儿童心理疾病。

2.优化连续性

社工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与民间援助。一般而言,政府购买社工项目主要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定向委托等形式来确定承接主体,然后展开周期性的运行。一段时间后,项目结束,但社会问题未必得到真正彻底的根本解决。阳光社工机构的“笨爸爸—社区父爱教育陪护计划”(以下简称“笨爸爸工房”),发起成立于2016年,以木艺为媒介连接父子,以加强社区的父爱教育。在项目结束后,创始人想要针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持续地优化,于是在2017年正式成立“笨爸爸”,基于性别平等理念的父爱教育理论支持,致力于长期解决父爱教育缺失的社会问题。在继续深化父爱教育陪护的同时,也开始探索适合“笨爸爸”的商业模式,2018年6月基本实现盈亏平衡。目前,“笨爸爸”致力于提升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已在北京、香港、澳门、重庆、天津、杭州等地建设有40个父爱空间,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以洛阳为起点,“笨爸爸”正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父亲和孩子走进父爱空间,让更多的“影子爸爸”“隐形爸爸”发生改变。

3.财务可持续性

对于社工项目这类周期性的公益项目而言,资金主要借助外力,面临着愈来愈大的财务压力,阻碍其发展。社会企业本质上是一家企业,想要存续下去,就必须考虑财务可持续的问题。在社会企业法律法规还未健全的国家和地区,社会企业很难获得政策的优惠,在市场中与企业基本处于相同的竞争地位。所以与一般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社会企业必须有自我“造血功能”,能够通过商业手段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笨爸爸”的主营业务包括三部分:“父爱教育”,旨在通过专业的方式方法帮助爸爸和孩子实现高质量的双向陪伴,共同创造亲子黄金时间。“木艺教育”,借助“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木艺教育在父爱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八大功能,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文创教具”,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为广大政府单位、公益机构、商业组织以及个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文创品和教具,通过这三大主营业务实现“笨爸爸”的财务可持续。“笨爸爸”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商业企业同台竞争:研发的产品更有情怀,同等价位下更受消费者青睐;员工的管理更加温情化,团队凝聚力较强;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较高的媒体曝光量等。

4.需求真实性

社工项目为短期项目,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多为免费。免费的产品往往很难反映真实的需求,形成一种需求过高的假象,这会导致政府购买一些并不需要的社工项目,导致资源的浪费。而社会企业则不同,它需要通过商业的手段保证自己的运营,所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面向消费者收取费用,这样能够得到市场对本产品和服务最真实的需求,保证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创立“笨爸爸”之前,创始人在洛阳市展开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因为父亲参与养育的意愿与产品的吸引力有关,所以在把握了市场对于促进父亲与孩子服务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方面考察最终选择了“木艺”作为载体,作为二者沟通的桥梁,以便“笨爸爸”能为真实的、大众所需要的需求服务。

5.消费道德性

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环境等问题,“道德消费”在此背景下出现。道德企业会受众多消费者支持,不道德企业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消费者通过选择购买具有“社会良知”的企业的商品在日常消费行为中体现出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环境的关怀。社会价值观和环境价值观通过消费选择权表现出来,使消费不再仅仅是一种金钱关系。“笨爸爸”相关产品背后体现的是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和关爱,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在“道德消费”的浪潮下,会促进更多消费者选择“笨爸爸”提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为解决该类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转型条件

社会工作在我国进行的本土化时间较长,也在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社工项目向社会企业的转型是当今社会组织的一种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为社会企业在中国萌芽的现实呈现。但是,社会组织转向社会企业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社工项目,社会组织应事前充分判断自身是否适合向社会企业进行转型,从而降低社工项目盲目转型带来的风险。

1.外部因素

(1)市场需求。在我国,社会企业发展方兴未艾,具体形态多样,除少数地区外,大部分社会企业的发展都很难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这并不利于社工项目向社会企业的转型。如何与商业企业同台竞争、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也是社工项目向社会企业转型必备的条件。“笨爸爸工房”项目成立之初,通过专业的需求调研发现洛阳城区高达94.8万名孩子存在父爱缺失问题,这一社会问题的存在意味着社会对于促进“父亲与孩子”关系的项目存在需求,甚至可以说是迫切需求;并且,“笨爸爸”也致力于文创产品的创新,抛开“情怀附加值”,让文创产品本身具有竞争力和市场需求。

(2)外部环境。虽然在我国关于社会企业的法律和政策还不够完善,但当地政府部门能在管理等方面给予社会企业一定的探索空间,运行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当地社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笨爸爸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市——社会企业发展较为落后的中部城市,虽然很难得到来自政策的优惠,但是它的发展受到了河南省和洛阳市政府的重视,给予了“笨爸爸”探索的空间。

2.内部因素

(1)社会型制度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是影响一个企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社会企业而言,社会型制度企业家(以下简称“社会企业家”)的作用更不容小觑,是引导社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特定时期会出现兴办社会企业的倾向,甚至有些企业家愿意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企业或相关的慈善事业。所以,了解和研究社会企业,必须研究企业家的社会企业取向(金碚,2022)。已经有研究证明,创业者经验对社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汪忠等,2019)。许多社会企业的创立是社会企业家追求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果,它满足了企业家做公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需求,社会企业家本人的相关因素也直接决定了社会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宗旨,社会企业所解决的社会问题也往往是社会企业家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相较于一般的商业企业而言,社会企业改造了企业家精神,满足了企业家做公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需求,在盈利的同时回馈了社会。

(2)组织管理能力和财务经营能力。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运行和发展的,资金多来源于社会筹资与政府购买,对管理者要求不高。随着非营利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加,非营利组织成员的非专业性和管理的非经济性导致其成本高,效率低下。但社会企业本质上为企业,所以管理者必须拥有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财务经营能力,才能助力社工项目向社会企业的转型。“笨爸爸”的创始人有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又有多年社工项目经历,这为“笨爸爸”从短期社工公益项目转型为长期社会企业奠定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社工项目大多是由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发起、组织和形成,他们清楚和熟悉社会工作项目的运作机制,但是不了解一个企业真正的运作机制,在转型为社会企业的过程中会因为管理者组织管理能力和财务经营能力欠缺使得社会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3)目标群体互动。社工项目往往是短期制,项目结束服务也结束,很少有能力考虑与目标群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但社会企业与社工项目不同,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与目标群体形成较为良好的互动。服务对象对于社会企业而言,不仅仅是顾客也是合作伙伴,在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国内外父爱教育理论和经验,笨爸爸提出了“父爱化赋能”,将传统木艺文化中的匠人精神融入产品中,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和服务,实现产品的标准化,最终形成了“父爱木工课+线下父子挑战营+线上父爱学院”三大标准化产品结构。产品本身作为赋能工具,强调父子合作、父子互动。在专业的老师的帮助与引导下,让爸爸和孩子在进行木艺创作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爱的互动与沟通,让他们得到满意的商品以及美好的心情,形成了服务对象与社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四)路径选择

1.嵌入的概念

在研究社会工作项目向社会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本文运用了嵌入理论。社会企业需要运用商业的手段去达成社会的目标,它的混合性质注定了它向社会的嵌入会比较特殊:一是利用社工项目本身的公益性嵌入社会,精准把握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创造;二是通过付费产品感知需求,突破市场因素的制约,提升自己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商业向社会嵌入。

在自然科学领域,嵌入的理解通俗易懂,但把它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首先利用此概念的是格兰诺维特,他在《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一书中以波兰尼(Polanyi,1957)的“经济是社会的一部分”,“经济行为是嵌入社会行为中的”思想为基础,与新古典经济学对话,认为劳动市场理论具有局限性,“完全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将社会网作为分析工具,说明经济行为是嵌入于社会网之中的,进而说明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密切关系。本文借用此概念,重点讨论社工项目向社会企业转型这一路径过程中,社会企业向社会的嵌入。所以本文运用嵌入的概念主要来自王思斌(2011)对嵌入理论的定义,对该嵌入过程进行讨论。

2.嵌入的几个基本问题

嵌入的主体,在本文中是指由社工项目转型而来的社会企业,近些年来,我国对社会企业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社会企业在实践中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主要还存在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和鼓励措施、影响力太小等问题(刘文奎,2021)。一些地方政府正在不断推进社会企业的发展,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社会问题的增多使政府用来购买社工项目等的资金出现了短缺,社会企业这类可以帮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便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政府的青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如今的成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社会企业生态。

嵌入的对象是原有的社会服务领域和商业领域,社会企业本身具有混合的性质,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社会企业并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认证,它们有的注册为社会组织类型,有的注册为企业类型。所以社会企业的加入,不仅会对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非营利性组织产生影响,也会对一般商业企业产生影响。

社会企业嵌入的过程和空间是指社会企业怎样进入和嵌入具体的社会服务领域和商业领域:一是利用社工项目本身的公益性嵌入社会,精准把握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创造;二是通过付费产品感知需求,突破市场因素的制约,提升自身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商业向社会嵌入。

社会工作的嵌入效应是指在社会企业嵌入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分为两个部分:对自身产生的效应主要是指对社会企业发展带来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的嵌入,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效应主要是指社会企业是否真正解决了社会问题。这是社会企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对于社会企业而言,解决社会问题才是它的最终目的和追求,所以我们更加关注社会效应。

3.嵌入的基本过程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去讨论本文的主题,我们在这里再次给出社会企业嵌入的含义。在中国,社会企业出现时间较短,具体形态多种多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社会企业并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认证,有的为社会组织类型,有的为企业类型。所以社会企业向社会的嵌入既是一个向社会服务领域嵌入的过程,也是一个向社会商业领域嵌入的过程。

对于社工项目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使命,但有限的政府资助与受限的公众捐助常常使得社工项目无法对社会问题可持续地优化,而社会企业本质上作为企业能够通过商业模式进行自我“造血”从而进一步解决社会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社工项目选择转型成为社会企业,本文涉及的“笨爸爸”就是这种类型。通过对“笨爸爸”发展过程的描述,为更多社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笨爸爸”致力于向各类组织机构提供基于性别平等理念的父爱教育理论支持,帮助爸爸和孩子获得高质量亲子陪伴,支持男性成为更好的父亲和照顾者,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推动家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项目是在为期一年的社工项目结束后,针对“父爱缺失”这一社会问题创立了“笨爸爸文创科技有限公司”。由社工项目转型而来的社会企业本身带有公益性,并且该公益项目已经经过一定的实践,所以能够减少社会企业成立初期的困难,帮助社会企业利用社工项目本身的公益性嵌入社会,精准把握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创造。

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商业的运作也十分重要。“笨爸爸”属于工商注册的公益组织模式,这一模式是指由私人或团体投资成立的社会企业,其运作形式与一般商业模式非常类似,采用公司或企业形式,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具有很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同时有着公益服务的宗旨。这类组织目前获得的政策性支持比较少,所以自我“造血功能”是这类社会企业能够生存下去的重点。“笨爸爸”向社会商业领域的嵌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服务收费方式,通过木艺课堂,向来到父爱空间进行木艺创作的父亲和孩子收取服务费用。二是研发木艺产品,进入市场进行售卖。三是通过付费产品感知真实需求,突破市场因素的制约,提升自身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商业向社会嵌入。

社会企业的社会效应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部分,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出现社会问题清单,在部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的情形下,社会企业参与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社会企业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更是为了改变社会规则,推动制度变迁,从而促进社会不断地进步。当然,新的社会规则产生新的社会现象,从而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笨爸爸”的发展不仅会解决“父爱陪伴缺失”的社会问题,它的一步步壮大,会让更多的父亲注重亲子陪伴,让更多的母亲拥有选择的权力,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拥有健全的思想和人格。

四、困境与政策建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社会企业进行尝试,时至今日,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企业方兴未艾,具体形态多样。关于社会企业实现路径等问题,理论界和一些地方社会企业团体在不断探索,但相关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对社工项目到社会企业的这一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企业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以下建议。

1.重视社会型制度企业家的发展

企业家才能是引导社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企业的创立常常是许多社会企业家追求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果。企业家本人的人生经历也往往影响着社会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宗旨,社会企业家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对社会企业家的认可度,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愿意成为社会企业家。

2.政府与高校联合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社会企业“用商业的手段实现社会目标”,具有混合性质,所以需要对社会工作组织等非营利组织有所了解,对企业运作也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来经营。一方面,社会工作者清楚和熟悉社会工作项目的运作机制,能够对社会企业社会目标的设定有更准确的把握,但是他们不了解企业的运作,使得企业的自我生存成为一个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工作者有企业工作经验,能有效地运用商业手段帮助企业实现自我“造血”,但他们习惯了利益最大化的逻辑,不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目前还鲜有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与商科相结合的专业,这无疑是社会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政府应该与高校联合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健全社工项目转型为社会企业的判断标准

虽然对于社工项目而言,转型为社会企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社工项目都适合转型为社会企业。是否适合转型为社会企业要有一个精确的判断标准,这对社工项目和社会企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有些社工项目可以在短期内较好地解决某一个社会问题,没有必要再通过社会企业进行长期地维持;也有一些社工项目不具备转型为社会企业的条件,转型的过程费时费力又很难有结果。这些项目的转型往往只会浪费社会资源,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4.完善社会企业相关法律法规

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都不完善,这就导致社会企业虽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但却很难享受到像社工组织这类非营利组织所享有的优惠,没有获得“合法”地位,会阻碍更多社工项目向社会企业的转型,既不利于社工项目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发展。所以,完善社会企业相关法律法规是一件非常必要且紧迫的任务。

猜你喜欢

非营利社工转型
净水进万家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A Social Crisis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净水进万家
青春社工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非营利组织发展亟待解决两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