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文献研究成果综述
2022-09-21陈贞霓
◎陈贞霓
(哈尔滨音乐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薅草锣鼓是土家族独有的民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进行劳作而创造的劳动号子。它主要分布在鄂、湘、赣、川、渝、黔等地区,覆盖范围广,蕴含着这一带土家人民的劳动精神和文化信仰。其演唱形式是由歌师领唱,众人帮唱,再配合锣鼓伴奏,人声乐器交相辉映,场面十分壮观。薅草锣鼓作为地方性传统音乐,目前已被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与现代结合,产生了新的音乐表现形式,继而关于薅草锣鼓的研究层出不穷地涌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笔者将分为音乐本体、非遗保护与传承、多元视角三个方面来梳理有关薅草锣鼓的研究成果。
一、音乐本体研究角度
将重点关注于音乐本身,从简单的歌词收集到具体的形态结构分析,以此向大众介绍薅草锣鼓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这类研究应属薅草锣鼓最早的研究成果,且从1997年到2020年一直被各学者关注,只是不同的时间阶段其所阐述的侧重点不同,皆对薅草锣鼓的理论研究基础进行不断的深入和丰富。
(一)歌词收集
土家族薅草锣鼓的唱词内容是其核心基础,最大的特点就是押韵,无论是唱神话传说还是历史故事或是即兴发挥,土家人民都能做到不翻韵,韵脚和谐好听,朗朗上口,因此,其唱词是重要的音乐研究内容。有关歌词收集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20世纪末,由国家进行大规模音乐资料收集的成果,如《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中的四川卷、湖北卷等分卷中皆有薅草锣鼓的身影,还有地方政府出版的民歌选集,地方县志,如《宣汉民歌选》《宣汉县文化志》都收录了一些薅草锣鼓唱词及伴奏谱例。第二种是学者个人的调查和记录,有1997年黄少文记录了三峡库区薅草歌的歌词内容,有关于开工收工的、有唱太阳神的、有唱历史故事的、还有劝世醒悟警言等等。2001年张建国《土家族薅草鼓歌考略》和2003年谭笑、田发刚《薅草锣鼓:土家人的劳动进行曲》则从薅草锣鼓的表演程序出发,介绍了土家人民劳作一整天的唱词内容和结构。第三种则是政府部门因申遗而做的资料收集,自2006年四川省青川县的薅草锣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其他地区的薅草锣鼓纷纷申遗,各地区的非遗中心、文化馆等有关部门展开了相关的调查工作,收集了不同区域的薅草锣鼓歌词,并装订成册,进行整理和归纳。如2013年出版袁维华主编《夷陵薅草锣鼓(上下)》收录了八个乡镇共197首锣鼓歌;2016年出版文超胜主编的《川北薅草锣鼓》以唱词内容分类,收集了川北地区流传的经典唱词选段。
(二)音乐形态分析
可说由于大量的歌词收集,为学者做音乐形态结构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其研究成果有著述类、期刊类以及学位论文。其著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由2014年出版左尚鸿著,对薅草锣鼓介绍的最为全面,不仅介绍了各个地区薅草锣鼓的音乐特征和结构程式,还概述了其发展源流以及社会功能,对薅草锣鼓进行了整体性的阐述。关于期刊类有2008年赵英、何平元以表演、音乐、节奏三个视角切入,对薅草锣鼓的音乐形态和文化形态以及锣鼓伴奏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揭示薅草锣鼓用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性的质朴语言反映生活,是劳动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关的硕士论文有2009年张琪对其曲调结构、表演程序以及唱词唱腔进行了分析和叙述,从而探究其文化内涵。2020年冯芒的《土家族薅草锣鼓演唱技法及对民歌演唱启示》研究成果倾向关注民间音乐的歌唱特点和演唱技巧,结合地方语言和发声方式论述其歌表演特点。
二、非遗保护与传承角度
薅草锣鼓被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它便不再是单纯的地方性音乐,其文化性质和内涵也发生了改变,为了使薅草锣鼓在现代化社会中继续生存与发展,政府、学者介入其中,展开理论性的探讨和系统性的保护工作。因此,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也呈现出许多关于传承保护方面的研究。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叙述,第一方面是对其进行全面介绍,包括历史源流、地理位置、音乐特征等,最后期待政府或有关部门对濒临失传的薅草锣鼓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是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第三是有关薅草锣鼓在新的社会发展中,其传统表演方式转型、音乐文化变迁的思考;第四是关于非遗传承人的研究。
(一)整体概述
薅草锣鼓是在田间打唱的民歌,由于退耕还林的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田间劳作的人民越来越少,薅草锣鼓也逐渐衰落,其原本的生存环境、文化背景已经鲜为人知。为了使大众能够全面了解薅草锣鼓的概况,也为了促进薅草锣鼓的保护与开发,对薅草锣鼓进行全面概述是有必要的,这类文章所见不多,大多是当地非遗负责人或学者为了大力宣传非遗文化,对其音乐特征、文化背景、民族生产生活、语言民俗等方面进行概述。由四川省宣汉县出版的本地图书《宣汉土家文化(二、三)》收录的当地学者对于薅草锣鼓的研究,如桂承德、余江汪《聆听苞谷山上锣鼓声》就论述了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表演程序、文化价值等,以此来证明川东薅草锣鼓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2006张堃的《对湖北省利川市濒临消失的“薅草锣鼓”的田野采风及思考》提到薅草锣鼓的生存环境和现状不容乐观,分析了湖北利川薅草锣鼓的生存现状,呼吁大家深入挖掘,保护薅草锣鼓的传承。
(二)保护措施
面对失去原始环境的薅草锣鼓的生存发展现状,怎样使其在新的社会模式中永续发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特别规定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的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秉承这9项基础保护措施,提出具体的策略和对策。如非遗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各地非遗中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据笔者了解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地区学校所开展的音乐课或课外实践课程会邀请薅草锣鼓传承人为其讲解音乐特征以及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其表演过程。在2009年吴琼《三峡土家族薅草锣鼓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提出了文化部与教育部携手,将薅草锣鼓的保护与传承寓于教育之中,使非遗文化艺术进入校园,成为一门专业的艺术课程。学校是文化普及和发展的重地,非遗文化进校园,为中国民间艺术找到更多的传承人和更广阔的传承方式,使面临困境的传统音乐在现代化、城镇化的社会中继续传承与延续。当然,非遗传承和保护是多元化的,整体性的,2017年杨永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保护与传承途径研究——以川北薅草锣鼓为例》又提出了三项保护举措,即:旅游开发助推非遗保护和传承;利用新闻媒体文化保护与传承;活态非遗博物馆式保护与传承。
(三)传统音乐转型
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不适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音乐表演形式也开始向现代化转型,这类研究成果是理论性的,是对音乐文化转型的思考与反思,探讨了在非遗传承过程中,新的表演模式与传承方式是否顺应了非遗的合理保护原则,是否传承了原有的文化内核,是否能在不断变迁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和保留。2014年罗丽的《川北薅传承方式转型之思考》具体论述了现代薅草锣鼓传承方式的转变,政府成立了薅草锣鼓艺术团,开始在各个舞台上展演,作者通过分析被搬上舞台的薅草罗鼓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出这样的传承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通过不断创作和演出来积极、变通地保护川北薅草锣鼓,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转型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但在演出和推广时与传统的川北薅草锣鼓加以区分,防止对于川北薅草锣鼓的误解。也就是说,舞台上的薅草锣鼓既区别于传统又继承于传统,它将传统的音乐元素融入现代社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元素。
(四)传承人
传承人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没有传承人的帮助其调查和保护工作都很难展开。了解传承人的生平、表演行为和音乐观念是人们了解其音乐的重要途径,且音乐表演者也就是传承人作为音乐事象的一部分本就该纳入其调查研究中。但是目前有关薅草锣鼓的此类研究较少,在《宣汉土家文化(一)》中有简单的关于传承人何德山介绍,以及2020 年林梓乔发表的硕士论文《川北薅草锣鼓传承人王绍兴研究》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薅草锣鼓传承人王绍兴为研究对象,传承人是音乐传承的主体,了解传承人学艺过程和经历,以他们为视角更能体现音乐与文化,音乐与人的关系和交流。薅草锣鼓传承人是现代薅草锣鼓传承的基础,传承人的行为和发展影响着整个的传承动向和状态。
三、多元视角
文化研究是多元的,研究方法亦是多样的,新的学科方法和视角融入薅草锣鼓的研究中,使薅草锣鼓的理论研究呈网状式发展,丰富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一)美学视角
通过对薅草锣鼓艺术特征的分析从而探讨其文化价值,感受其文化底蕴,从期刊发表的年份来看,2005年到2015年,一直有学者涉猎此方面的研究,2005年饶春球、方应成《薅草锣鼓的美学解读》是第一篇提出用美学研究的思想理论探讨薅草锣鼓的文化内涵; 2011年胡晓萍《薅草锣鼓的伦理价值和德育功能初探》提出了薅草锣鼓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首先薅草锣鼓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音乐文化,唱词中包含了群众对于劳动的歌颂以及育人的道理和美德;2015王瑞《试析四川薅草锣鼓的程式性》从文学范式、戏剧性展开、创作演出方面分析薅草锣鼓在其中的程式化属性,探索薅草锣鼓这样的艺术形式在社会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比较研究视角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的音乐类型或对不同地区的薅草锣鼓进行差异性分析。薅草锣鼓分布在鄂、湘、赣、川、渝、黔等地,由于地域性特征,薅草锣鼓分布在不同的文化圈层,因此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角度。杨胜兴在2012年将贵州的土家族薅草锣鼓与仡佬族薅草锣鼓进行音乐形态比较,得出贵州的薅草锣鼓具有地域性差异,与其所处的文化圈密切相关; 2013年刘小琴将土家族的薅草锣鼓与土家仪式音乐进行比较,发现在薅草锣鼓的音乐元素中具有傩乐的艺术特征。跨地域的比较有助于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中薅草锣鼓的异同,这亦是地域文化之间的比较,是某一种音乐传入某一地区并与当地文化产生融合,即同一种音乐在不同的分布中既有共性又要其独特之处。
(三)文化生态研究视角
杨胜兴2011年发表的《石阡县薅草锣鼓的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和2018年的《武陵山区薅草锣鼓的社会文化生态研究》都是以一种整体的视角来分析薅草锣鼓生存发展的规律以及历史社会等各种因素。《石阡县薅草锣鼓的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是以历史顺序阐释了石阡县薅草锣鼓的发展规律以及演唱内容的社会功能作用。《武陵山区薅草锣鼓的社会文化生态研究》则是探讨了地域文化和社会结构对少数民族音乐薅草锣鼓具有推动和发展作用。
(四)历史研究视角
薅草锣鼓逐渐出现在研究者和大众的眼前,关于薅草锣鼓的历史成因,发展源流也是学者们考察的重要角度。2016年张琪和刘传清皆融合了历史的角度前者将历史文献资料与自身田野考察结合,分析比较现在的薅草锣鼓传承状况和历史中的传承形式什么不同,后者则考证了薅草锣鼓发展源流,并分析其衰落成因。薅草锣鼓虽是现存的音乐文化,但它历史悠久,对它进行历史考证,寻找其起源,是必不可少的责任。在左尚鸿的《薅草锣鼓》一书中就论证了薅草锣鼓起源于西周,是由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转型时发展而来的民间传统文化。
四、结语
通过整理历年来关于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文献资料,以此观照薅草锣鼓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动态,国内有关薅草锣鼓研究成果的特点为: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大多集中在其歌词收集、形态分析,以及非遗保护方面的研究,关于音乐与文化、跨学科、跨视角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以后开始增多,由此可说明关于薅草锣鼓的研究在这20年的发展中,从音乐本体到音乐文化研究,其研究视角从研究音乐本身发展为将其与所处的地域、社会、历史甚至生态相结合,其理论思想和研究资料在不断丰富,尤其是期刊文献拓宽了其研究视域,运用多学科方法和理论观念对其进行阐述。但是,纵观整体的研究成果亦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关薅草锣鼓的历史、音乐结构等研究有很多重复之处,并没有太多的拓展和创新。而有关薅草锣鼓传承保护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作为支撑,薅草锣鼓在新的社会结构下的传承模式、传承问题还未探索清楚。因此,薅草锣鼓还有很多的研究空间,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从而使传统、农村、地域音乐和文化更加丰富。
注释:
①黄少文:《漫谈三峡库区的薅草锣鼓歌谣》,《重庆社会科学》 1997年第3期。
②赵英、何平元:《巴渠地区“薅草锣鼓”艺术形态研究》,《四川戏剧》2008年第4期。
③张琪:《四川薅草锣鼓研究——以四川省屏山县薅草歌为例》,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97页。
⑤杨永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保护与传承途径研究——以川北薅草锣鼓为例》,《四川戏剧》2019年第3期。
⑥罗丽:《川北薅草锣鼓传承方式转型之思考》,《四川戏剧》2014年第12期。
⑦杨胜兴:《贵州薅草锣鼓的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特征》,《贵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⑧刘小琴:《发生学视野中川东薅草锣鼓与土家族傩仪之异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⑨张琪:《薅草锣鼓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考》,《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
⑩刘传清:《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流变及其式微》,《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