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以福建长汀同睦村为例
2022-09-20义丝梅张康生
孙 千,义丝梅,陈 竹,张康生
(北京中海华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57)
0 引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全球发展受多元因素掣肘,从容应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1],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此,国内学者在探索乡村振兴开发模式、寻求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方法上开展了广泛地研究。
1 “万企兴万村”行动解读
刘婷等[2]构建了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契合度模型,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完善乡村产业结构。现有研究[3-4]重点关注文旅融合、文化复兴等,对社会共建、运营实施等关注不足。2021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意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万企兴万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官方认证。
2 工作机制
2.1 同睦村概况
同睦村地处“世界客家首府”福建省长汀县,历史悠久,是福建五州之一,1929年成立长汀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同睦村位于长汀县西南部,客家文化、隐逸文化和生态田园文化资源丰富,205省道半小时直达县城中心,是长汀全域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节点,长汀县是乡村振兴战略推广、“万企兴万村”行动实践的首选之地。
2.2 平台公司的工作机制
不同于政府或村民主导组织的形式,平台公司作为“同睦机制”的核心,在充分考虑村民利益、保证“乡村性”的前提下,引入多元主体参与谋划,是“政企民”利益共同体的集中体现。平台公司是项目前期资金主要投入、优质资源整合利用的“开拓者”,是具体进行同睦振兴计划工作的“实施者”,全方位统筹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实施建设、品牌运营等专业环节,全过程参与乡村“五兴”计划、旅游规划与乡土建筑传承。最后,平台与村民共享成果,是利益的“获得者”,为当地政府带来税收收入,使多方受益,实现产业经济链条的闭环。
3 行动实践
3.1 目标定位与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战略目标[5],旨在通过国家政策驱动,整合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社会组织资源,推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文、组织层面的全面振兴。图1为同睦振兴计划。
图1 同睦振兴计划
3.2 乡村“五兴”模式探讨
3.2.1 导入优质产业资源,实施农旅融合,构建“现代乡村产业”
首先,利用同睦古村世外桃源景观及隐逸文化资源,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旅游+”为核心驱动,打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科普教育及民宿度假五大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形成同睦“一个品牌,五大产业”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其次,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导入合作企业平台的文旅、教育、电商等优质产业资源,打造可持续的闭环产业链。
3.2.2 以“动态保护”为原则,探寻“传承与重塑”平衡的发展路径
文化是保持乡村原真性与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受快速城镇化影响,乡村文化日渐没落。同睦村作为客家钟姓的发源地,一条古驿道贯穿其南北,村内现存36口池塘、18座古桥以及大量宗祠、古建、古墓、古树等可触碰的历史遗存。首先,要严格保护古村整体风貌、环境格局、传统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村庄的特色文化脉络。针对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传统建筑,采取重点保护与分类整治相结合的措施,保证整体建筑风貌的和谐统一;针对十番音乐、客家酿酒工艺、客家迎灯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并使其与旅游功能融合,进行现代化演绎。其次,以古驿道为主轴,串联古村八大宗祠博物馆,通过场所营造、恢复活动等手法,复兴客家文化、钟翱隐逸文化以及传统农耕文化,构建古村“1+3+8“的多元文化体系。最后,对建筑、空间、环境进行精心设计,改造重塑,打造古今交融的文化体验场所。
3.2.3 延续乡土特色和生态循环,走“差异化景观塑造”之路
乡土生态空间是乡村中最具“乡村性”的资源,也是乡村旅游特色塑造与环境营造的主舞台。同睦古村山水林田共融共生,生态景观环境得天独厚,但建筑年久失修,景观荒芜,生态失衡,缺乏治理。可以从林相改造、景观提升、生态修复3个层面进行古村生态振兴。针对周边山林环境,通过林相改造强化古村四季各异的生境,建设桃花迎客、荷塘叠觞、晚秋枫林、幽篁竹里等景观节点,结合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实施四时营销。梳理中央池塘、田园农业等景观资源,打造沉浸田园、乐享荷塘、垂钓锦池的三大主题景观,联动周边叠水宿集、驿道商街、双子水车等节点,重塑珠链错落、立体沉浸的中央景观带。通过生态修复、就地取材、环境整治、循环农业等方面架构乡村绿色生态循环体系。
3.2.4 以“宜业”为核心,留住人才,重塑活力
首先,结合同睦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围绕现代农业、文旅服务、自主创业等多元复合乡村就业体系,吸引人才回流。其次,盘活当地人才队伍,实施梯队式人才引进战略,为乡村提供持续的优质人才供给。实施梯队式人才引进战略,对于有乡土情怀的本地优秀企业家、回乡创业意向强烈的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其他钟氏后裔等,通过文旅产业吸纳其加入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当中。
3.2.5 共建共治,走可持续内生式发展道路
在此环节中,需要整合多元社会力量,组建“同睦振兴发展平台公司”,负责同睦古村文旅产业的统一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招商运营与组织管理等工作。在规划建设阶段,引入设计院、艺术院校、社会资本、个体经营户等社会主体,合作共建。在后期的实施运营中,针对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招商,提供土地、税收、规划等政策支持,同时广泛吸引民宿、餐饮、商业类个体经营户参与到开发建设当中,村民作为参与主体,以合作社股东、新型职业农民等角色参与建设,助力同睦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市场化运作。
3.3 现代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旅游,引领古村活化
3.3.1 乡村文旅
同睦村作为唐朝遗落的古村,为唐汀州刺史理政公钟翱弃职隐居的世外桃源,同睦村因此有客家钟姓发源地之说。乡村旅游开发应突破传统文化旅游纯观光的局限性,深入挖掘同睦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演绎,将这些强价值资源转化为可供游客参与体验、游览观赏、休闲度假的现代化旅游产品,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文旅项目。例如,结合同睦村的忠孝节义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田园隐逸文化等,通过一祠一主题的设计,建设八大宗祠主题博物馆群,强化古村文旅品牌形象。
3.3.2 科教研学
长汀县地处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中央苏区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村展睦堂孝文化、书院文化、三将公王庙忠义文化、古村夯土建筑工艺,以及“竹竿锁龙船”村落格局等都是开展客家研学旅游的绝佳素材。通过客家古村联动长汀县红色旅游主题,开展以“体验千年客家古村,传承红色文化底蕴”为主题科教研学旅游产品,延展田园农耕文明体验、非遗文化体验、艺术摄影写生等主题性活动,形成主题鲜明、活动丰富的特色研学旅游产品,通过央企平台引入教育产业资源,建立服务周边大都市圈青少年和儿童的农耕研学夏/冬令营基地,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更好地传播乡村地域文化。
3.3.3 现代农业
针对同睦村“二村三田五分林”的用地格局,复耕村庄南入口荒废农田,引入油菜花海、田园稻香等休闲农业,实施“农业+”概念,融合旅游体验、科教亲子等休闲活动,营造充满诗意的现代田园风光门户区。延续濯田镇“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拓展现有金丝皇菊种植,通过引入央企帮扶平台,打造以皇菊种植、加工包装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皇菊产业链条,带动区域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
3.3.4 民宿度假
乡村民宿融合了乡村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与风土人情,是旅游者深入体验乡村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当地居民自主参与乡村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村落四周山林环绕,拥有天然隐逸的生态度假环境,民宿设计注重民宿与自然山林环境的融合,营造世外隐士的高远意境。后期可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同台竞技,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十足的本土风情建筑,使建筑成为古村度假的文化地标及乡村旅游前期营销的引爆点。图2为同睦乡村旅游规划导览。
图2 同睦乡村旅游规划导览
3.4 绿色新乡土建筑复兴人文魅力
3.4.1 传承和发扬传统建造技艺
鉴于目前古村部分遗留建筑均需更新改造,未来应积极探索如何建设一批当地居民喜闻乐见且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民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延伸“万企兴万村”行动,联合大专院校和学术团体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探索建立符合乡村实际的乡土建筑工匠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
3.4.2 实施传统建筑分级保护策略
针对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传统建筑实施重点保护与分类整治相结合的策略,保证整体建筑风貌和谐统一。针对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采取保护修缮、维修等措施,保持其原状,针对其他建筑提出重点整治、修缮维护、原貌保留、建议拆除等4种分类整治模式。表1为同睦古村建筑保护整治分类。
3.4.3 构建绿色乡土建筑,重塑全新乡土记忆
①被动式房屋:通过建筑设计本身,建立高效的保温隔热系统。②全生命周期建筑:确保建筑从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行维护至最终拆解、回收过程的材料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③节能减排措施:在建造及整治过程中推广节能节水器具,减少能源消耗。④资源循环利用: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设施。
4 结语
总之,与单纯“涂脂抹粉”的乡村物质建设或难以持续的“输血式乡村扶持”不同,本文通过央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唤醒沉睡的传统村落,期待让更多乡村看到企业的乡土情怀与专业力量,也让更多社会企业认识到投身乡村这片“蓝海”不仅是政策所趋,同时也能真正实现与乡村的共建双赢。有了更多企业力量参与共谋,未来的乡村建设必定会“百企争鸣,百村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