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2-09-20赵倩刘刚
赵倩,刘刚
1.潍坊工程职业学院;2.青州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现代与历史之间的关联体现在传统文化方面。在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为了避免历史风貌与现代风貌之间的冲突,应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粘合剂”的作用。历史街区蕴含着各个时代的文化的特点,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其独特文化的挖掘,并与现代改造设计手法相结合,赋予街区历史内涵并使其适应现代生活。
一、我国历史街区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流传下来较多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能够充分彰显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展示着城市各阶段发展的风土人情,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城市发展中对旧建筑的拆除和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取代不能一味地拆除和取代旧建筑,而应在拆除过程中有重点地做好保护,确保具有代表性和文化价值的建筑能够得到保护和保存,这样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更好的保留自身的传统文化。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起步较晚,但是成效显著。针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一方面在城市设计中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历史文物的更新与利用。
二、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价值
文化普遍存在与人类社会之中,同时也留存于建筑之间,传统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文化是城市建筑的灵魂,而历史街区则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代表着一定的历史记忆。历史街区是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因此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历史文化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社会情感价值和经济与商业价值等。从历史文化价值来看,历史街区能够传递出时代的文化底蕴,是传递历史文化的重要介质,同时也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从社会情感价值来看,在历史街区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都是包含着人们内心最为认可的文化和能够寄托人们精神财富的那些建筑。因此历史街区往往凝聚着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这使其具有了浓厚的社会情感价值。
三、传统文化背景下历史街区项目综合分析
(一)北京前门大街
北京前门大街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图1),与现代商业街区相比,前门大街有着明显的文化特色。前门大街形成于元朝,并且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均为主要的商业街,不仅商铺林立,而且在清朝时经大运河运送的货物主要都在前门大街集散,而在民国时期,前门大街修建了火车站,此时前门大街不仅人员密集,而且人流量巨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门大街发展迅速,同时也对前门大街部分建筑进行修缮,尤其是那些风貌较高的旧建筑得到了保留和保护。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北京前门大街已经成了“北京三金街”之一,这使得北京前门大街同时具备了传统与现代的内涵,能够更好地展现各种文化。在前门大街改造过程中,既充分考虑了现代商业发展的需求,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而将那些更具传统的北京特色民间活动更好地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并且也可以借助传统特色来推动前门大街商业的发展。在北京前门大街改造过程中,主要借助仿古的方式进行改造,借助这种方式,将街区的面貌恢复至民国时期,使街区呈现出古典风貌。与此同时,针对那些风貌较好的旧建筑,则选择采用直接保留的方式,而针对那些风貌保存不佳的旧建筑,则更多的是参照老照片进行修复,与此同时也结合实际需求,适当融入了现代设计方式,进而使其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也不失现代感。如铛铛车和铛铛车轨道,更好地彰显了前门大街的特色。另外,在历史街区改造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充分考虑了改造后的运营情况,进而实现历史文化与商业的共赢。协调了文化与商业的关系,既避免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而完全杜绝商业,也规避了一味发展商业而忽视街区的文化特点。
图1 北京前门大街
(二)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市(图2),是常州市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为8.7公顷,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并普遍收入较低。以往因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完整性不足,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不到充分彰显,并且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比较密集,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在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历史的原真性,同时延续地域特色文脉,并借助现代化设计手法,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赋予现代元素,使其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具现代气息,更加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过程中,保留了街区的历史街巷,同时对背弄、里弄进行疏通,恢复了部分私家庭院和园林,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此种改造,使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既彰显出运河市井的特点,也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民居特色。除此之外,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设计改造过程中,还建设了周有光图书馆、常州古运河博物馆以及常州名人博物馆等,更好地展现了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博览以及文化培育等方面的功能。以常州古运河博物馆为例,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过程中,将历史建筑吕宅进行改造,打造成为古运河博物馆,同时还在附近规划了茶楼、会馆以及客栈等。这些改造和设计既能增加常州古运河博物馆的传统文化韵味,也可以作为商业场所进行运营,使这一场所同时具有文化性和商业性。总之,通过对街区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延续,既能很好地保留传统文化,也进一步完善了街区的城市功能。
图2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三)成都宽窄巷子
成都不仅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而且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曾变更过地址和名称,因此成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宽窄巷子(图3)是成都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宽窄巷子的规划和建筑特点十分鲜明。不仅结合了兵营与城池的格局,而且还融合了四川庭院与北方胡同,同时也有民国时期西洋建筑的特色。在成都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即以蜀文化为主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也体现了当地人们不急不躁的性情,同时也体现了当地人热爱和享受生活的特点。宽窄巷子不仅具有“城中城”的形态,同时其道路格局也别具一格,以鱼脊骨相撞相似,并且庭院空间灵活多变,其建筑装饰也能够体现出岁月沉淀的质感。在宽窄巷子改造过程中,秉持“原真性保护”的原则,针对其核心区,做到只迁不拆,这使得大量的古建筑得以保留。其他建筑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复,同时对内部设施进行完善,使其更好地适用于现代生活。在宽窄巷子改造设计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同时也有意识地去设计氛围、营造场所,实现了空间整合、功能重构以及文脉延续等方面的完美结合。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充分体现了对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的应用,借用其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提取反映文化特质的特征符号,并通过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出来。传统文化特质符号,是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中的重要素材,起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还能充分彰显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成都宽窄巷子改造设计过程中,所提取的传统文化元素借助艺术手法融入设计中,在不失时代感的同时,充分体现了街区的文化色彩。
图3 成都宽窄巷子
四、塑造兼具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生活的历史街区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要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还能促进城市文化底蕴的提升。历史街区的改造,不仅要保证其能够与当代城市规划相结合,同时也要注重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使历史街区的文化意义与现代城市文化相结合,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区和现代生活的理想地。设计师应综合考虑设计定位、设计理念、周围环境设计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并且也体现着地域特色,而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因此在设计中要注重提取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街区,充分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并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力,同时也将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形式融入当地居民生活。在历史街区改造设计过程中,尊重传统文化、应用传统文化以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既能充分彰显街区的文化底蕴,又能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能让一座城市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总之,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借助科学的方式方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历史街区的新生活和新发展,塑造出具有传统和现代双重文化内涵的新街区。
传统文化在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是我国固有的特色,是重要的精神文明财富。对于历史街区而言,其自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同时也彰显着不同时代的特点。在历史街区改造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结合时代发展续期,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将历史街区改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借助现代化建造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展现出来。
相关链接
无论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还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导向,营造文化氛围,培育消费习惯。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应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而生的。而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形式逐渐增多、范围不断扩大、主体日渐多元,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开启,也将更好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需求。
文化与科技和互联网融合,形成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些强劲因子和活力素正在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各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演进中蓄势待发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