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2022-09-20杨旭
杨旭
脑梗死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主要是以恢复行走能力为主,因此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为作业治疗及物理治疗,以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速度[1]。既往研究中[2,3],多采用药物治疗加运动训练来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但其训练时间长,部分患者无法负担高昂的康复训练费用。脉动红外线治疗是依据中医传统雀啄灸的疾病原理所研发[3],通过对治疗部位进行温度不同的调节疗法做远近更替的变化运动,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红外线是位于0.75~400 μm 波长的不可见光,医用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两种,近红外线穿透能力为5~10 mm,远红外穿透能力<2 mm。相关研究显示[4],红外线用于人体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及增加细胞能量生成的作用。目前关于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相关文献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0 例应用该仪器,旨在探究该仪器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徒手肌力测定≤3 级;③经头颅CT 影像检查确诊;④患者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排除标准:①对本次使用的红外治疗仪器禁忌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③脑干或小脑卒中患者;④严重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患者。所有纳入病例均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5~71 岁,平均年龄(52.83±10.12)岁;病程10~42 d,平均病程(30.52±9.44)d;发病区域:基底区损伤26 例,其他区域14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46~72 岁,平均年龄(53.44±9.87)岁;病程12~43 d,平均病程(31.01±10.12)d;发病区域:基底区损伤29 例,其他区域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包括营养脑神经药物、降压药物、疏通血管循环药物及降低血液粘稠度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治疗,具体方法:开启电源,依据患者情况调节照射距离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裸露患者的照射部位,为其带上脉搏传感器,需要注意的是有线一端需朝向手掌,以保证信号接收正常,当显示器上显示脉搏信号图后,即可按下启动键,照射15~20 min/次,1 次/d,持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采用NIHSS 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满分45 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越差。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 评分及BBS 评分,采用FMA 及BBS 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评估,分值越高说明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越好。③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无偏瘫步态,行走正常;有效:患者无偏瘫步态,独立行走或跛行;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无法行走[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 评分及BBS 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FMA 评分及BB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及BBS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脑梗死后偏瘫主要是由于脑部神经受损所致,相关文献显示[6],脑神经一旦死亡是不可逆的,但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病灶周围神经并未完全死亡,只是处于失活状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刺激失活的神经恢复功能,改善患者行走能力[7]。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治疗疾病的原理是利用传感器获得患者的指尖脉搏节奏,对其生物信号进行分析,仪器内的自动调节发生装置可实现与脉动节奏相符合的治疗,并发射与脉动能量一致的红外光。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发出的红外光线与一般自然界红外线存在区别,自然红外光是连续的,在平均光强的相同条件下仪器发出的脉动红外线光强更大,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到达治疗组织[8]。除此之外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可发出与心律信号同步的信号,这样的调节频率有利于患者机体皮下血流吸收红外能量,将其转运至病灶部位,通过共振原理改善了微循环,最后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有规律的温度变化,温度影响着波长,温度变化越大波长变长越大,因此扩宽了红外光的波谱,适用于不同密度的组织吸收[9]。以上特点均表明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抗炎效果,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本文研究中,将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可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分析其原因为,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通过照射患者病灶部位及重要穴位,刺激相关穴位疏通其经脉,调理阴阳气血,促进炎症组织的吸收,进而激活病灶周围神经的恢复[10]。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FMA 评分及BB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及BBS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进一步说明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可促进患者行动能力恢复,提高其平衡能力。作者认为,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通过传感器接受患者脉搏信号,将发射的红外光进行调节,保持与脉搏相同信号进行照射,随着温度的变化,波长改变,普适各种不同密度的组织,促进了组织修复,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充分发挥镇痛及促进药物分布的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行动能力及平衡能力[1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该仪器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生物信息反馈红外治疗仪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可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行动能力及平衡能力,同时还可增加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