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使命与实现途径

2022-09-20文=李

现代国企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一流世界建设

文=李 锦

7月16日至17日,国资委在京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并围绕《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着力打造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努力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力军、排头兵。

《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为新时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标准是什么?怎样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是中央企业必须正面回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总目标

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传递出强烈的信号: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起点,这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总目标。中央企业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为紧迫。

企业是财富创造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话语权和世界产业链主导权的决定力量。我们要注意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几个变化。一个变化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次又亲自主持会议审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政策文件。五年前是“培育”,现在是“加快建设”,这凸显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紧迫性。第二个变化,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球竞争力”这几个字,不再放在大标题内,表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全面的目标,而并不单单着眼于竞争力一个方面,竞争力只是其中一个目标。第三个重要变化,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标准,压缩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16个字标准。过去对“强”和“优”,中央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现在聚焦为16个字,这是一个标准的确立。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我们要从建设现代化强国、面对“两个大局”深刻演变、实现从“大”到“强大”的自身需要、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与中央企业自身发展的历史条件的五个维度来认识与理解。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世界一流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支撑和融合作用。拥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是一个国家闪亮的经济“名片”,更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世界一流”四个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中仅出现三次,修饰了两个主体,其一是“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其二就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将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放在与建设世界一流人民军队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写入执政党的报告,这在世界各国尚属首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强国必先强企,强企必须瞄准世界一流、建成世界一流。中国是第一个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国家意志、国家行动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大有为政府的国家优势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有优势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强国重企,实现重企强国,这是中国企业的初心使命和梦想追求,是党中央向全党发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号召。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强则企业强,企业兴则国家兴。在英国、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东西方经济强国渐次崛起的历程中,一批大国强企在国家的重视培育和自身的努力奋斗下,成长为各自行业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成就了百年长青的基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昌明、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的蓬勃兴盛、人民福祉的改善提升,更为国家拓展发展空间、延长发展时间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中国要实现从东方大国到世界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依靠强国重企去推动支撑;中国要让全世界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接受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现实,必须用世界一流企业的技术、理念和核心竞争力让所有的偏见心悦诚服;中国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必须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强国重企构建中国平台。有了强大的世界一流军队和世界一流企业作支撑,国家安全才有充分保障,国家利益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地位才能更好巩固,中国才能有充分的底气和自信应对任何霸权国家的挑衅。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面对“两个大局”深刻演变的需要。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美国对我全方位打压遏制不断加剧升级。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央企业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央企业需要抢抓历史性窗口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步伐,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强化战略思维,坚持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与国家创新体系相衔接、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协同,勇做国家大战略大布局的践行者、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者、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央企业实现从“大”到“强大”的内生推动力量。对中国企业而言,打造强国重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实现从“大”到“强大”的内生推动力量,是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引导机制,也是在新时代实现转型、升级和蝶变的实践路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有利于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具备科学技术领域上的创新能力,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显著特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能够引导国有企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流程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能够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互动创新,将国有企业的平台资源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优化组合,激活创造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央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质量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切实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能有效打通经济循环堵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重要意义。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能够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位势,促使国有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是有力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适应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规则,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价值实现模式、拓展价值增值空间,又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好适应全球价值链演进的规律,加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聚焦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务实举措。当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具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在科学研判世界一流企业关键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企业实现从规模化增长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央企业自身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今天,国家的综合实力正在被强大的企业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所定义,强国重企在推动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产业革命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打造军工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能源强国、海洋强国、生态强国、金融强国、数字强国的主力军。经过多年努力,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好条件和基础。坚持把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一个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工作来部署、来推动,一批企业综合实力达到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发电、航运、船舶等行业企业主要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电网、通信等行业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一批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高铁、核电、特高压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和美誉度的企业品牌。向世界一流企业加快迈进,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

当前,我国一些知名企业具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也还存在不少差距。应在明确世界一流企业关键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基因,探索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可实施途径,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造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准确把握世界一流企业的指标体系

所谓世界一流企业的内涵,是指在特定的行业或业务领域内,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导力、社会影响力与价值创造力,并获得广泛认可的企业。

具体来讲,首先世界一流企业所处领域应该是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其次,一流企业要在行业内具有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获得广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这种影响力一定是长期并持续性的。

世界一流企业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很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国家战略,大力扶持。那么,到底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或者说判断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是什么,这是认识世界一流企业的首要问题。在判断世界一流企业时,不能仅以规模为标准,还要看是否具有世界一流企业的特征。在中国,企业的“大而不强”饱受诟病,一些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规模,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创新引领力、治理先进力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企业已经从经营业绩、业务发展、企业管理、自主创新、国际化建设、品牌形象等维度进行探讨,形成了一定基础。要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难点在于能否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这需要形成一套独有的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是世界一流企业?其特征及其评判标准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通过亮出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十六字标准,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在实践上的重大突破。这十六个字,提出一个鲜明的目标与标准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志。这回答了在当今时代中国企业打造什么样的世界一流企业,选择哪些标准作为对标,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战略路径等一系列重大实践课题。

产品卓越,是企业的硬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能脱离企业的存在根基。企业存在的基本意义是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为市场提供产品价值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基本要求和出发点。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卓越的产品,何谓卓越?就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能够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头、强出一截、好出一块,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获得感、更厚重的幸福感、更精彩的升华感。企业要努力打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能凭着直觉,凭借政策空间和机会主义来经营企业。卓越的产品源于卓越的科技和工艺,卓越的科技让产品成为时代引领者,卓越的工艺让产品成为质量标杆。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立本之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能够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还要具有差异化。差异化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其他同类产品都不具有的功能与特性,或是功能与特性比同类产品更优异。我们要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以各个领域的卓越产品做基础,以产品卓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起点。

品牌卓著,是发展的软功夫,也是企业的软实力。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赢得世界市场的重要资源。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名片。企业品牌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品牌形象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国企品牌的国际化过程,也是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魅力、价值观和话语权的过程。近年来,国有企业距离品牌卓著的目标仍有差距,集中体现在品牌形象与企业规模不匹配、品牌战略引领力发挥不充分、品牌管理专业化水平待提高、品牌建设工作机制未成体系、品牌国际化步伐有待加快。世界一流的企业必须有卓著的品牌。何谓卓著?优异而显著的意思。优异说的是内涵,品牌的内涵应该蕴含优秀的文化内容、思想内容、精神内容、质量内容;卓著说的是品牌的声誉,好品牌应该家喻户晓,应该世界闻名,应该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产品卓越是品牌卓著的基础,品牌卓著是产品卓越的助力。一品二牌,品是基础,没有品,便没有牌;牌是标志,牌是打出来的,亮牌、打牌、强牌、护牌,是一个过程。品牌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品牌知名度、品牌满意度和品牌认同度。企业进行广告宣传只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提高品牌的满意度,只有进行品牌内涵和文化建设才能获得顾客对品牌的认同度。品牌卓著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独特个性文化的魅力。建设品牌卓著企业,是建设品牌强国的重要支撑。品牌文化建设不仅要求企业“讲好”品牌故事,而且要求企业“做出”品牌故事。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企业依靠品牌提高顾客黏性,只有获得顾客认同的品牌才能实现。

创新领先,是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无论是产品卓越还是品牌卓著,都需要创新领先,不断催化、蝶变、升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作为企业,必须以创新为灵魂。创新来源于科技、来源于人才,创新领先就必须让自己的科技研发、人才力量成为高地。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大培育力度。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领先一步。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多个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约占79%。我们要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让更多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中,成为引领者、领先者。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市场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企业要敢于通过创新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将创新融入企业的文化;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大研发的投入,形成相对宽容的创新评价体系和灵活的创新工作机制;企业创新还要坚持市场导向,永远走在市场的前头。

治理现代化是发展的保障,也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力支持。世界一流企业要在行业内具有全球领先的产品竞争力、行业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获得广泛的认可,一定是长期并持续性的,管理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保障。一流的管理实践来源于一流的管理思想。按照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应该是一个相当理性的系统,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使命、长远战略、规章制度和功能,明确的企业绩效评估愿景是企业对自身社会价值的基本界定,对自身未来的基本设想。立足于社会价值的愿景不仅提醒企业要时刻奉献社会,而且对于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具有重大作用。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企业愿景要被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所认同,并且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从标准上看,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产品一流、品牌一流、创新一流、治理一流。实际上是培养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流的产品竞争能力、一流的品牌塑造能力、一流的创新引领能力、一流的现代治理能力。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时,我们必须提出一个观念,世界一流企业必然强调做好主业。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能够在一个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已经不容易,而要在两个行业或更多的行业中实现领先是非常难的。世界一流企业都拥有相当的规模,并且专注于主业来发展自己。专业化并不等于不做其他业务,发展其他业务并非为了扩大规模、增加收入,而是为了服务于主业促使主业做得更好。因此,现在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内,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重点是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本配置,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另一方面,要加大国有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对标对表力度,在资源基础、战略决策、内部管控、价值导向、创新能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找差距补短板,持续推动各个业务模块、单元的有机战略协同,提升企业对优质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全方位塑造国有企业竞争优势。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时,我们还要强调一个理念,我们要学习现代国家企业管理经验,同时要明确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到20世纪90年代的《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再到21世纪初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记载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世界一流企业成长的轨迹,堪称世界一流企业发展之道理论总结的“三部曲”。其中很多成熟的、先进的理论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是,我们要明确治理现代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现代,应该是体现中国制度优势的治理现代,应该是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个性的治理现代。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打造具有中国智慧、中国魅力、中国活力、中国话语权的治理现代新模式。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怎么抓?抓什么?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总目标、总纲领,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战略任务。怎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从两个层面上回答。一个是国资层面,一个是国企层面,也就是从“怎么抓”与“抓什么”两个层次努力。

对于“怎么抓”的问题,国资委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意见》重点任务的委内分工方案,各企业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企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领导机构,健全工作体系,加大宣贯力度,确保上下贯通、协同推进,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工作成效。

一要做好战略谋划,分类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优势企业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纳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的11家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领军企业,要率先取得突破,不断巩固领先优势。基础较好的企业要加快迈进步伐,部分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央企业,要结合实际细化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聚焦重点、扭住关键,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其他企业要主动对标一流加快提升,深入研究落实《意见》精神,自觉主动精准向世界一流对标,把握共性要求,努力争先创优。

二要突出问题导向,加快解决制约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的短板弱项。针对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问题,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央企攻坚工程,增强对关键资源与核心环节的掌控能力。针对发展质量效益方面问题,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打造品质卓越的产品服务,更好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未来支柱型产业,力争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方面达到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打造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针对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方面问题,要深入推进品牌强企战略,科学构建品牌架构体系,加强品牌保护,增值品牌资产,持续提高企业品牌管理运营能力,通过优质产品与服务“走出去”带动品牌“走出去”,努力打造一批走向世界、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品牌。针对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问题,要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加快以司库建设为抓手的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增强依法治企能力。针对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问题,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优势行业和关键领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全球产业发展话语权。

三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世界一流创建之路走得更稳更有力。要聚焦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创建世界一流决不能简单看规模、拼速度。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来推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实现做强做优做大。要持续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是不断改革突破、创新升级的过程。要坚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动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取得更大实效。要把人才强企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培养更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为抓手,加快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为创建一流企业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四要统筹“四个行动”,持续拓展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成果。深入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聚焦指标引领、科学评估、全域提升,对11家示范企业进行综合评估,挖掘样板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巩固深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围绕管理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推动既定方案和工作清单落地,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高标准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落实好国资委即将印发的专项通知,把价值创造行动作为重点任务,加快实现从数量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效率型转变,从注重短期绩效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不断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效率效益。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品牌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品牌实践,广泛实施全面品牌管理,逐步建立形成完善的品牌建设体系、成熟的品牌推广能力和先进的品牌国际化运营模式,创建一批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通过努力,力争到2025年前建设一批在规模效益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一流企业,建设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域专精特新的科技领先企业。

从中央企业层面,需要从创新力、竞争力、掌控力、治理力、影响力、引领力、推动力、贡献力八个维度抓好世界一流企业的创建工作。

一是加快提升技术创新力。技术创新能力应是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石。要保持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生产出代表行业发展水平的最好产品,就必须具备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进步和与时代同行的自我革新能力,而这种能力来自于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在业务布局上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拓能力,驾驭市场,配置资源,以拥有该行业不可复制、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战略规划上,要及时发现潜在价值和机会,提前布局,占得先机,在前瞻性领域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领和带动行业不断发展。要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强化企业创新核心地位,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眼科技前沿,强化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加快在战略必争和技术前沿领域布局,积极推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研发重地、科技人才高地,更好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二是加快提升全球竞争力。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丰富和完善品牌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品牌管理运营能力,加快培育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力。要在产业变革、特别是在实现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球价值链的兴起推动了1990年后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企业的步伐已经走向国际舞台。全球价值链管理能力使得企业对于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以及生产过程中所需投入品的价格具有话语权,是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特质。需要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提升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价值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加快国有企业技术、业态、模式和管理创新;促进跨行业跨区域企业技术的融合,实现产业链上创新资源的战略性互补;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引导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和价值创造环节再造,着力营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实现价值链提升。

四是加快提升现代企业治理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充分借鉴世界优秀企业管理经验,又要立足中国国情,坚定不移建好建强董事会,不断巩固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组织管理体系,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实施精益化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五是加快提升彰显自信与担当的影响力。要坚持开放发展,积极稳妥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国产业标准、产品服务标准国际化,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守商业道德,践行高标准社会责任,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有机融合。

六是加快提升优秀企业家的引领力。要深入总结一流企业家成长规律,健全企业家培育体系,深入实施国有企业家培育行动,完善科学有效的选人育人用人机制,加快造就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树立正向激励导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家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七是加快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力。要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加快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控资本投向、优化资本结构、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效益为重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推动混改从局部试点向综合行动转变、从浅层次“混”向深层次“改”转变,可考虑在现有试点和经验的基础上,放开范围、提高层次,出台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重实效的实施方案。

八是加快提升国有企业标准贡献力。我国虽然有少数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企业水平,但在标准的国际话语权方面大多处于失语、缺位状态,能够真正成为行业标准和规则贡献者的世界一流企业寥寥无几。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160多个成员国中,少数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标准占了标准总数的95%。可见,中国企业整体上用世界一流企业标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还任重道远,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及标准制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企业要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鼓励标准化专家和承担有转标要求的科研项目人员,参与并承担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各类标准的制定,扩大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猜你喜欢

一流世界建设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