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09-19陈麟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血液制品组胺过敏性

刘 璇, 陈麟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输血科, 北京, 100038)

输血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 除临床用血合理性评估、输血相关技术操作、护理操作等安全输血外,预防、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应被重视[1]。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为过敏性输血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临床上常通过输血前用药以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输血前用药、血液成分以及输血频次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输血不良反应预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纳入78例),包括输血前用药、既往输血史、输血次数等。

1.2 方法

统计分析输注的血液成分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用血记录单上记录的输注起始时间至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记录的输血反应发生时间。目前,临床输血前预防不良反应的用药方式分别为肌肉注射异丙嗪25 mg,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2]。本研究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分为抗组胺药物组(n=19)(使用异丙嗪或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组(n=32)及未用药组(n=27), 观察并对比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

本研究中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80例,其中过敏性输血反应54例(67.50%), 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23例(28.75%),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1例(1.25%),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2例(2.50%)。2例迟发性溶血性反应不纳入统计分析,最终纳入78例。

2.2 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抗组胺药组、地塞米松组及未用药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别为(101.21±94.05)、(68.28±42.07)、(37.36±41.05) min, 抗组胺药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晚于地塞米松组、未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因素

有输血史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晚于无输血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输血5次及以上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早于输血少于5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输注悬浮红细胞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间晚于普通血浆以及单采血小板输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因素 min

2.4 不同血液制品对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

输注普通血浆患者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生时间早于输注悬浮红细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单采血小板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液制品种类对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 min

3 讨 论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新的症状或体征[3]。临床中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为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和过敏性输血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液制品种类、疾病种类、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输血次数、输血流程监管等因素相关[4-6]。临床上常预防性使用抗组胺类、类固醇类等药物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输血前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影响的研究较少。

临床上输血前常用的药物有异丙嗪和地塞米松,其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尚存在争议,多数研究[7-9]表明输血前用药不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异丙嗪和苯海拉明是抗组胺受体阻断剂,对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引起的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0-11]。对于轻度过敏反应的患者,没有证据支持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预防,但对于具有中度至重度过敏反应病史的患者可考虑选用抗组胺药物预防[1]。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休克作用,可以抑制内源性致热源释放,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对已经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不能抑制血小板抗体和同种抗体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同种抗体无中和作用,起效大概1 h,对输血不良反应不能起到预防作用,而且对于免疫低下患者,输注后可抑制免疫功能,甚至诱发或加重感染[10]。本研究发现,预防性用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延长,尤其是输血前使用抗组胺药物,可能延缓输血不良反应症状的产生,从而可能导致临床医护不能及时识别输血不良反应,所以对输血前预防用药患者的输血过程应更加重视。

此外,反复多次输血或多次妊娠等免疫刺激因素可导致患者产生同种抗体、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促进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升高。临床上常通过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输注,来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1, 12-13], 也有研究[14]发现血小板制品的蛋白差异性表达与输血不良反应相关。输血次数越多,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越早[15], 可能与受者体内免疫性抗体的存在、细胞因子释放、特异性蛋白质的表达等因素有关,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本研究中,输注普通血浆或单采血小板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时间显著早于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者,尤其是过敏性输血反应。这可能是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与供者HLA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过敏性输血反应的发生[16]。相关研究建议使用离心或洗涤去除多余上清,保留最少血浆成分输注。对于有过敏性输血反应史患者,应当减少使用血浆类制品,适当选用血浆衍生物、白蛋白与生理盐水代替血浆置换,输注红细胞时可选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或洗涤血液成分,以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有效诊疗[1]。

综上所述,输血前使用抗组胺药物可导致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延迟,患者住院期间多次输血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迅速。此外,输注不同血液成分发生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时间有差异,故输血前预防性用药需慎重,预防输血不良反应需合理选用血液制品,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血液制品组胺过敏性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执业药师在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都地区医疗机构红细胞类及血浆类血液制品退回的现状分析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冬季荨麻疹反复发作用药时应该注意什么
华兰生物(002007):血液制品回暖 疫苗业务有亮点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在DIC患者血液制品输注中的指导价值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