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消走泄法”对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2022-09-19王振强吕树泉张庆江苏秀海王庆海张淑芳陈晶晶
王振强, 耿 涛, 吕树泉, 冯 玲, 张庆江, 苏秀海,王庆海, 张淑芳, 陈晶晶
(1. 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科, 河北 沧州, 061001;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内科, 北京, 100051)
代谢类疾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中代谢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两者虽然同为代谢类疾病,但前者属于产能物质代谢性疾病,而后者属于非产能物质代谢性疾病,两者间的关系非常紧密[1]。临床研究[2]发现,合并2种疾病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佳且预后更差,所以该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根据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思路,并结合古代典籍和多年临床实践总结,以“分消走泄法”为依据自拟方剂治疗代谢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择20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自拟方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200例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2.81±7.16)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90±8.29)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3]: 正常饮食状态下,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尿酸(UA)>420 μmol/L, 绝经前女性UA >350 μmol/L, 则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中医症候诊断标准[4]: 符合《GB/T 16 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5]中痰湿证诊断标准,胸闷脘痞、纳呆、恶心、呕吐、形体肥胖、全身困倦、头胀肢沉等症状中具备2项及以上,配合舌苔脉象可进行诊断。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6]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标准。符合以下3项及以上者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① 腹型肥胖: 男性腰围≥90 cm, 女性≥85 cm; ②高血糖: 空腹血糖(FPG)≥6.1 mmol/L, 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③ 高血压: 收缩压(DBP)≥130 mmHg、舒张压(SBP)≥85 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④ 空腹甘油三酯(TG)≥1.70 mmol/L者; ⑤ 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者。纳入标准: ① 确诊为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者; ② 空腹血糖≤10.0 mmol/L、收缩压<160 mmHg且舒张压<100 mmHg者; ③ 年龄18~70岁者; ④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 ①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② 有严重其他脏器并发症或者有精神性疾病病史者; ③ 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医嘱用药而影响疗效者; ④ 1型糖尿病患者; ⑤ 对相关药物成瘾的患者; ⑥ 就诊前3个月内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及饮食干预,给予常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药物。口服盐酸吡格列酮胶囊(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48, 30 mg×7片)30 mg, 1次/d, 共治疗6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祛湿降浊方,药物组成: 半夏10 g, 砂仁7 g(后下),白术15 g, 厚朴15 g, 泽泻10 g, 虎杖15 g, 萆薢15 g, 土大黄10 g, 土茯苓30 g, 苍术15 g, 黄柏15 g, 车前子20 g, 草决明15 g, 甘草10 g, 滑石粉60 g。头晕患者加天麻10 g, 钩藤15 g, 牛膝15 g; 胸闷患者加瓜蒌20 g, 薤白7 g; 恶心、干呕患者加竹茹15 g; 便溏患者加山药25 g, 薏米20 g, 莲肉15 g; 困倦乏力患者加黄芪20 g。所有汤剂均由本院药剂室煎制, 1剂/d, 共服用60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0 d FBG、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相关指标以及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等血脂相关指标。FBG、2 hPBG、TG、LDL-C、HDL-C、TC使用日立7060全自动血生化仪进行检测, HbA1c使用日本Tosoh进行检测,所有测试均由医院生化实验室资深检验员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采用全自动血压仪测量血压,患者先静坐5 min, 记录患者DBP、SBP,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最终监测数值。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腰围,并计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7]: ① 显效,患者出现的代谢综合征相关4项疾病中超过2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② 有效,患者出现的代谢综合征相关4项疾病中的2项疾病相关指标有所改善; ③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5 mL, 检查血尿酸(UA)水平,设备为日立7060全自动血生化仪,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6个领域29个条目,总分140分,每个患者最终得到满分为100分的量化得分,得分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FBG、2 hPBG、HbA1c、TG、LDL-C、HDL-C、TC、DBP、SBP、体质量、腰围、BMI、UA、WHOQOL-100评分等计量资料均通过二项分布验证为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 2组患者FBG、2 hPBG、HbA1c、TG、LDL-C、HDL-C、TC、DBP、SBP、体质量、腰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0 d, 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其他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0 d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高于对照组的9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组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观察组U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UA水平比较 μmol/L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WHOQOL-1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WHOQOL-100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WHOQOL-100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代谢综合征是包含了多种代谢紊乱的症候群,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除了血糖、血脂、血压的代谢紊乱外,血尿酸代谢异常也与上述代谢异常密切相关。UA是人体中嘌呤代谢的产物,经过嘌呤氧化后随尿液排出。当机体嘌呤摄入过多、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肾脏功能异常等原因超过一定水平且持续较长的时间时,机体关节处会出现炎症[8], 发生痛风。传统的代谢综合征定义不
包含高尿酸血症[9], 但是随着对2种疾病的深入研究[10], 临床也将高尿酸血症纳入代谢综合征的范围。此外,高尿酸血症与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均有密切联系,都需要加强饮食,进行运动干预,控制血糖、血脂等[11]。但是西医目前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仍然是以对症治疗为主,无整体治疗方案。
中医无代谢综合征的病名,患者临床症状与“脾瘅” “消渴” “眩晕”等病名有密切关联[12]。《黄帝内经》中有“肥而泽者,血气有余; 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等记载; 《金医要略》指出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13-14]。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以及老年肾虚共4个方面。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两者均在水液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水湿运化无权则脾胃湿气泛滥,津液无法输布全身而形成脂浊或淤滞,内停于血脉则血脉不通,外停于肌肉腠理则气机不畅[15]。肝主调达,情志致病伤肝,肝郁气滞,年老肾气逐渐亏损,水液代谢失调,精微物质外排于尿液,则成消渴症[16]。因此,代谢综合征是本虚标实之病,脾、肾气虚,影响水液代谢,气机郁滞,形成痰浊和血瘀等病理产物,停于经络则阻碍气血运行,停于脏腑则损伤脏腑,导致各种疾病。可见,该病的病位在脾肾,病机为痰湿。
“分消走泄法”是指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使留于三焦之湿热、痰浊从表里分消的一种治法,是治疗湿热证的基本法则[17], 以清热祛湿、化瘀降浊为治则,治疗中焦痰湿疾病。祛湿降浊汤是以此而拟定的方剂[18], 方中半夏、砂仁、厚朴燥中焦湿热,白术健脾燥湿,泽泻、虎杖、萆薢、土茯苓利水渗湿,同时兼有泄热的功效,苍术燥湿的作用极佳,土大黄清热活血,是治疗湿热淤滞的常用药物,黄柏清热燥湿,是治疗下焦湿热的常用药物,草决明主要清肝经湿热,车前子利尿渗湿,六一散清热渗湿。全方以利水渗湿为主要治则,辅助以健脾药物,湿去则脾健,恢复运化水谷精气的作用,加速湿浊的消化吸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 2组患者FBG、2 hPBG、HbA1c、TG、LDL-C、HDL-C、TC、DBP、SBP、体质量、腰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0 d,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治疗60 d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高于对照组的9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祛湿降浊汤对于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这与“分消走泄”的理论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湿气盛则影响脾主升清、运化的功能。高尿酸血症是由中焦湿热导致,一旦脾湿去除,脾主运化功能就会恢复,患者症状自然得以缓解。治疗后, 2组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观察组UA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祛湿降浊汤能够降低UA水平。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属于“湿浊”范畴,湿浊得去,尿酸水平自然会降低[19]。2组治疗后WHOQOL-100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祛湿降浊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传统的代谢综合征将同时出现肥胖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中 3种疾病作为明确诊断标准,且未将高尿酸血症纳入其中,但后续临床实践发现,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多种疾病均有相关性。近年来,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较多,根据疾病不同分期、不同分型采用不同方剂进行治疗,主要以补气扶正、祛邪、利湿为主。潘晓华等[20]使用解郁调谢汤联合运动疗法研究药物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尿酸水平明显改善,与本研究结论相符。本研究着重探讨经中医辨证论治后患者血尿酸的变化情况,因此更有研究价值。由于受到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因此仍需要进行大量样本研究,以避免样本量因素导致差异。
综上所述,以“分消走泄法”为理论基础的自拟祛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为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可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