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乡村 根扎大地
——追记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法警赵晓冬
2022-09-17文图周瑞平石兴辉方硕
文图/周瑞平 石兴辉 方硕
“送赵书记最后一程,是我们村民的共同心愿。”2022年5 月17 日清早,淮南市潘集区夹沟镇蔡郢村、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的23名村民代表,赶到淮南大通殡仪馆,送别赵晓冬。
赵晓冬是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淮南中院”)的一名司法警察,10年间两次到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5 月13 日突发疾病,不幸逝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赵晓冬45 岁的生命定格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奉献在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
急难险重勇担重任
1977 年1 月,赵晓冬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他自幼热爱武术,考入安徽省体校后学的是柔道专业,练就一身好武艺。1996年从体校毕业后,19岁的赵晓冬成为淮南中院一名法警。“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警察,现在梦想成真了。”第一次穿上警服,赵晓冬向全队介绍自己。
“赵晓冬很勤奋,从刚入队时就坚持每天6点起床锻炼身体。每天上午8 点之前,他准时出现在法院门口,检查安全通道的角角落落。他带头值守夜班,夜间定时巡视,成为高级警长后照样与安保人员同吃同住同值班。”淮南中院法警支队支队长汤本龙说。勤学苦练、严于律己,赵晓冬很快成为一名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骨干。
押解、值庭是法警的主要工作。赵晓冬心思缜密,每次执勤都要提前制定计划,勘查送押线路,排除风险隐患。从法庭的照明设施,到提押被告人当天的天气状况,赵晓冬都要提前了解。“遇到大案庭审,他就趴在桌子上用笔一一列出细节。”法警陈艳莉说。赵晓冬从警26 年,带队值庭1600余次,押解、看管人犯1800人次,负责多起重大庭审现场警卫工作,从未出现安全保卫意外事件。扫黑除恶、执行攻坚、防汛抢险等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赵晓冬都冲在最前面。“从市看守所到法院,十几公里的路,冬哥不知跑了多少趟,他连每一个关键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都能记得住。”法警俞飞说。
见义勇为侠骨柔情
淮南中院许多干警都记得赵晓冬两次见义勇为的故事。
2001 年11 月5 日晚8 时,赵晓冬在到法院值班途中,发现3 名歹徒正对一名男青年行凶,男青年拼死护住自己怀里的包。一名歹徒见抢夺困难,就亮出了刀。赵晓冬见状不由分说冲上前去,用自己手里的饭盒砸向持刀歹徒。本来准备当夜宵的稀饭洒了歹徒一身,烫得他嗷嗷直叫、翻倒在地。其他两名歹徒见状刚要反击,看到赵晓冬身穿警服,身材壮硕,怒目圆睁,满脸威严,放弃了行凶念头,转身就跑。赵晓冬将持刀歹徒牢牢控制住,扭送到派出所。
2002 年2 月21 日晚9 时许,下班回家的赵晓冬又遇到一起抢夺事件。一名男子抢夺一位女青年的背包,还对她拳打脚踢。赵晓冬大喝一声,挺身而出,轻松制服了歹徒,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处置。
事后有人劝他说:“这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以后能不能不管?”赵晓冬说:“法警就是警察,我必须管。”因为两次见义勇为的壮举,淮南中院专门发文通报表扬赵晓冬,为他记三等功。
青春热血播撒希望
2012 年5 月,赵晓冬响应安徽省委选派第五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后进村”和“难点村”任职的号召,来到潘集区夹沟镇蔡郢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蔡郢村老支书李延生指着一间土房对笔者说,当年村里条件困难,没法安排赵晓冬居住,赵晓冬主动要求吃住在村部。李延生觉得对不住市里来的干部,起初不答应,在赵晓冬坚持下,就带人把村部的计生办办公室打扫出来,给赵晓冬当宿舍。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脸盆,赵晓冬一住就是两年多。
赵晓冬要来了全村村民的档案,每一户人口、土地、住房、贫困状况、致贫原因都一一了解。为了走访方便,赵晓冬买了一辆摩托车,经常穿梭在村中。他带领村民对村委会和村民活动中心进行修缮,粉刷内外墙体,硬化广场,建起篮球架、乒乓球台,还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村委会面貌大为改观。在得知电灌站因长期缺乏维护导致机器故障后,赵晓冬寻找专业维修人员并筹集资金,使电灌站恢复正常使用,解决了土地浇灌问题。熟悉村情后,赵晓冬提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赵晓冬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2013年,蔡郢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扎根泥土燃尽芳华
2021 年5 月,安徽省启动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任期3 年。淮南中院须派一位副县级干部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当院领导征求赵晓冬的意见时,他答得很干脆:“我有一次驻村工作经历,如果派我去,我愿意。”
2021年6月15日,赵晓冬带着队员武新安、童毅,来到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赵晓冬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来到前圩村后,赵晓冬在工作日志扉页上写下一句话:把根扎在前圩,把幸福留在百姓心里。赵晓冬详细了解脱贫户的情况,反复与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沟通交流,把工作重心放在防止返贫和产业振兴上。
在赵晓冬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村民的基本收入有了保障,赵晓冬开始着力整治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他从修路抓起,多方筹集资金修建道路2500余米,将水泥路修到每一户村民家门口。安装上太阳能路灯,让夜间的前圩村亮堂起来。赵晓冬还争取到资金,建起前圩村法治文化广场。组织法院干警到村里普法,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把前圩村打造成更加和谐的“平安乡村”。
今年3 月下旬,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凤台县,防控形势严峻,全县实施静态管理。赵晓冬和村“两委”迅速把全村党员组建成数个疫情防控小分队,负责值守、巡查、核酸检测等具体事项,确保截断疫情外部输入途径。在前圩村路口24小时值班点,赵晓冬主动挑起零时到8 时的值勤任务。村中的老年人行动不便,赵晓冬便带领检测人员上门检测。这一阶段,前圩村共进行12 轮核酸检测,全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赵晓冬还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全村物资的采购,保证村民不缺必要的生活用品。
就在疫情防控期间,赵晓冬的母亲在外地不慎摔倒导致腿骨骨折,住院治疗。为让他安心工作,赵晓冬的妻子杨翠兰一直没有告诉他,直到赵晓冬与父亲视频后才得知母亲的情况。赵晓冬心里十分焦急,但他却告诉家人,现在是凤台县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他不能离开,只能每天抽空通过视频问候母亲。赵晓冬患有高血压疾病,长期依靠服药控制,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连续性,从家里带来的药品吃完后,就断药了。大家都极力劝他回家拿药,他说“再挺几天不要紧”。
2022 年5 月12 日晚8 时,赵晓冬、武新安、童毅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出前圩村党群服务中心,骑上电动车回到住处。“你们抓紧时间休息吧,明天还有活儿。”赵晓冬叮嘱武新安、童毅。“这样关心的话,他平时都会说,可我哪里知道这是赵书记对我们的最后一次叮嘱……”武新安回忆道。
晚9 时许,赵晓冬与妻子视频时说:“我的背部有点疼,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妻子劝他早点睡,双方简单道别。没想到,这竟成了永别。5 月13 日凌晨,赵晓冬突发疾病,与世长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赵晓冬用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把根扎在大地,把幸福留在百姓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