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局意义和战略部署

2022-09-17本刊编辑部

浙江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党代会高水平浙江

文 / 本刊编辑部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具体目标赋予了新阶段浙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使命,为未来5年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为“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的浙江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和奋斗坐标,确定了“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奋斗目标。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上,“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具体目标赋予了新阶段浙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使命,为未来5年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

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事关“两个先行”战略全局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全国发展探路,是党中央对浙江的一贯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光荣使命,要求浙江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变革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体现了新征程上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时代使命。浙江过去先行,现在和将来更要先行。“两个先行”不仅是浙江立足新阶段新要求的一次新跨越,更是着眼国家发展大局的一场新探索。奋进“两个先行”,必须深刻理解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阶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质的跃升,蕴含着更多的发展机遇、更新的发展要求、更高的发展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强大,更意味着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事关“两个先行”战略全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未来5年浙江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才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构筑起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强大经济支撑。

浙江是全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共同富裕步伐在提速、现代化进程在加快,具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回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极不平凡的5年,浙江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跃升。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7万亿元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1.75万美元),率先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站上新的更高起点,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到202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总体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适应新阶段新增长目标的要求,当好省域现代化的“先行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做到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上一个重要定语——“高水平”。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突出创新制胜、变革重塑协同发力,着力在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体系高级化、现代化,进而推进经济迈向更高发展阶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强大,更意味着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事关“两个先行”战略全局。

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现代科创体系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如果说传统经济体系配置的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那么现代经济体系更加注重知识、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的配置。强大的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牢牢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创新在“两个先行”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创新制胜”首要工作导向,明确提出要“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回顾过去5年,浙江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升至2.90%(高于欧盟和OECD国家平均水平),全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但应当看到,浙江科技创新仍存在短板与不足,无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还是创新效率,距世界前沿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聚焦新阶段科技发展的重大使命与突出的战略地位,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把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以更大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作出了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等重大部署,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塑造制胜未来的新优势,不断提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显示度和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加快构建高水平现代科创体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要坚持国家所需、未来所向,系统重塑省域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全面提升体系化创新力和整体效能,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到2027年“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4%”“让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更大突破”目标,随后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构建“315”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日益清晰。未来5年,要坚持战略导向和目标牵引,纵深推进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发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全面增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力。聚焦创新战略领域,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做强做优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的科创走廊体系,做强做优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做强做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新型研发机构;着力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打造引领性的硬核成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要深入实施“鲲鹏行动”等重点人才计划,引进培育高端创新人才,打造战略人才力量;要以更大力度建设教育强省,以新机制新建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形成教育、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要坚持战略导向和目标牵引,纵深推进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发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全面增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力。

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经济体系现代化首先是产业体系现代化,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而实体经济是产业体系的根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和根基。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2021年,全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却不是制造业强省,制造业存在明显的短板弱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链控制力不强、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矛盾凸显。在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的双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与自主可控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部门、是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的主攻方向,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到2027年“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标。未来5年,要以世界领先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和‘专精特新’发展““提升‘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迈上新台阶。

布局现代产业体系既要着眼高端引领,更要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前瞻谋划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深海空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文明新时代,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而繁荣的数字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6%,居全国省区第一,在数字化领域的一些新赛道上浙江已经占据先发优势。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和数字产业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关键变量,加速重塑产业未来,持续赋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未来5年,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创新力竞争力为目标,着力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加快建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进而推动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以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27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和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新一轮“双倍增”,全方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高地。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和数字产业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关键变量,加速重塑产业未来,持续赋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双循环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双循环体系。当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经贸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浙江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影响更为明显。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锻造强大而有韧性的双循环经济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而开放发展为经济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开放也是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标识,面对合作、竞争乃至“脱钩”威胁的国际大环境,只有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才能把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更好转化为浙江开放发展胜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充分发挥浙江独具的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叠加优势,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多年来,浙江牢牢把握“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要求,始终立足高水平开放,贸易大省地位不断巩固(2021年,全省货物贸易总量首次超过4万亿元,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高到13.9%),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居全国前列,自贸试验区实现赋权扩区,率先走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浙江路径。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建设再上台阶”目标,把“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列为主要任务,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率先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高水平“双循环”将是未来5年浙江发展的新标识、区域竞争的新优势。浙江要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强省,深化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构建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经济体系。围绕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加快推动构建完整高效韧性的内需体系。围绕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和数字长三角、绿色美丽长三角,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争创大宗商品特色自由贸易港,高水平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纵深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高层次对外投资策源地。要建构全新的全球视野格局,充分利用强有力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以国际循环提升改善浙江的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

随着城镇化稳步迈向都市区高度一体化发展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空间载体,大都市区成为发展新高地,蕴含着强大的发展动能。

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区域发展体系

合理的区域空间经济架构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不仅能够为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开发展新空间,而且还为未来发展奠定新增长极基础。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今“四大建设”成为浙江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力场和主阵地,新增长极优势加快重塑。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以‘四大建设’能级整体提升为牵引,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支撑,构建‘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空间格局”,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湾区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组织形态和高效整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经济版图最为突出的亮点,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一湾引领”再一次明确了大湾区建设引领浙江未来发展的突出地位。目前在环杭州湾地区已设立杭州钱塘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等省级新区,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要强化环杭州湾核心引领地位,聚力建设世界级大湾区,集中布局高能级平台、高端产业、引领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未来园区,迭代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三大现代产业带,构筑引领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布局新版图。

世界级大湾区的背后是都市区、城市群崛起,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浙江城镇化率已达72.7%,预期目标到2027年城镇化率将达76%,城镇化主要形态已由单个城市扩大转变为都市圈、城市群发展。随着城镇化稳步迈向都市区高度一体化发展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空间载体,大都市区成为发展新高地,蕴含着强大的发展动能。“四极辐射”明确了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建设要突出“辐射能级”,深化唱好杭甬“双城记”,全面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能级。在省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网状布局显然比核心点状布局更有利于带动一体化发展,可以实现更高强度的规模效应、引领效应及增长效应。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充分地释放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要突出“激活县城”,因地制宜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塑县城发展活力。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还提出了“高水平交通强省基本建成”目标,而持续完善包括现代交通物流设施在内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能为都市区扩围、城市群发展提供高效的连接,有效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实现省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此外,要强化陆海统筹战略支撑,统筹推进海洋强省和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国家经略海洋实践先行区,推动山区海岛县全面融入省域一体化。

绿色、低碳将成潮流,绿色创新正在加速全球绿色发展,绿色转型将推动全球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等发生深刻变化,能源、交通、制造业等迎来重大变革。

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体系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解决之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亮丽底色。顺应绿色发展这一时代潮流,把绿色发展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范畴,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是新时代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子走下去,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过去5年,浙江加快绿色转型、建设美丽浙江,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越走越精彩。同时也应当看到,尽管能耗、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但“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转型任务依然艰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牢牢把握“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的要求,提出“高水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体目标,明确“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任务,以更高目标任务引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包括发展模式的系统重塑。“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窗口期。绿色、低碳将成潮流,绿色创新正在加速全球绿色发展,绿色转型将推动全球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等发生深刻变化,能源、交通、制造业等迎来重大变革。末来5年,浙江要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省域标杆为目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率先推动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开发利用林业碳汇和海洋“蓝碳”,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形成引领性、开创性的多跨降碳模式。同时,要立足自然生态资源的禀赋优势,全面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价值”相得益彰的绿色共富高地,持续擦亮“两山”转化生态富民金名片。

猜你喜欢

党代会高水平浙江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