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上游段防洪工程护岸及护坡技术方案探究
2022-09-16郑帅
郑帅
(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799)
1 河道现状
黄河干流上游段从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入玛曲境内,依次流经玛曲县木西合乡、阿万仓乡、齐哈玛乡、采日玛乡、曼日玛乡、河曲马场、尼玛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境内河长433.000 km。木西合河段及尼玛镇~欧拉秀玛河段属蜿蜒型河段,河道宽110.0~800.0 m;阿万仓河段属游荡型河段,河道宽1 600.0~3 200.0 m;齐哈玛、采日玛河段属过渡型、游荡型河段,河道宽180.0~2 600.0 m;曼日玛河段、河曲马场河段属过渡型河段,河道宽490.0~1 500.0 m;阿万仓乡段河道汊流众多,黄河主流游荡不定,迁徙无常,草场冲毁坍塌严重,其余河段沿岸为牧民草场,草场冲刷坍塌严重。黄河干流甘南州治理河段已建防洪工程4处,其中阿万仓境内3处,当地牧民自筹资金修建铅丝块石护岸、砂土堤防、混凝土堤防共约800.0 m;采日玛乡境内1处浆砌石护岸,位于采日玛乡采日玛寺院处,护岸长约30.0 m。上述现状堤防、护岸均无设计,为牧民自建的防洪工程,工程护脚均不满足冲刷要求,且为零星点防护,洪水来临时,草场依然被洪水冲刷坍塌严重。
2 护坡及护岸技术比选
2.1 护岸线布置原则
护岸线布置应遵循原则:1)防护工程以沿河道凹岸布置为主,布置在岸坡经常受冲刷的河段,防止沿岸进一步坍塌,凸岸一般不采取工程措施,保持原有的河道形态;滩岸平缓、河势稳定、不受冲刷的河段不纳入治理范围。2)护岸线尽量随坡就势平顺布置,与洪水流向、现状水边线基本平行。3)尽可能避开现有林草、灌木等植被区域,同时要求施工时加以保护,维持现有生态资源。4)在最大限度减少征地的同时,保护岸坎上部已经形成的耕地、林地和村路等。5)护岸工程原则上不修建防汛道路,可在尽量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修建必要的进场道路。
2.2 初步比选
护坡及护岸形式的选择应根据风浪、水流、地质、地形、施工条件、运用要求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护岸工程可选择的形式有坡式、坝式及墙式护岸[1]。根据选择原则,适宜该工程的护岸形式有坡式护岸和墙式护岸,部分河段现状岸坡较陡或不宜采用贴坡防护形式时,则采用仰斜式防护形式。
2.3 技术方案比选
根据该河段当地建材情况及该区域已建工程经验,拟定4种护岸形式及结构方案,见表1。下部护脚部分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岸坡地形地质情况、水流条件和材料来源,采用抛石和石笼[2]。本文根据选定的护岸形式及护岸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1)投资比选
考虑护坡施工因素及已建护岸工程经验,方案一现浇混凝土护面的厚度为0.2~0.3 m[3],方案二浆砌石护面的厚度采用0.4~0.6 m,方案三、方案四干砌块石及格宾网石笼护面厚度为0.4 m。4种方案工程量、投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新建护岸工程量投资比较表
2)方案综合性能比较
从施工难度、运行等综合性能方面对4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如下。
方案一:优点是整体性及刚性较好,护坡经久耐用。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对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要求高,透水性较差,水下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时需修筑围堰,施工导流难度大,临时工程投资较高;低温季节受外界气温影响大,不利于施工,总工期较长;低温季节不宜施工,单位造价较高,混凝土属硬性材料,受基础变形影响大,容易出现裂缝。
方案二:优点是整体性及刚性较好。缺点是柔性、变形能力、透水性较差,要求有一定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难度较大,质量较难控制。水下施工时需修筑围堰,临时工程投资较高。低温季节不宜施工,单位造价高,属硬性材料,受基础变形影响大,容易出现裂缝,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差,造成冲刷破坏后不易补救。
方案三:优点是主体建筑工程单位造价较低,施工操作技术简单,不用支模等复杂工序;水下干砌块石施工时可采取抛填,不需修筑围堰。缺点是质量较难控制,整体性较差,极易产生跨塌等破坏。
方案四:优点是格宾石笼护坡柔性好,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强,后期很少发生跨塌、断裂等破坏;护坡透水性较好;护坡表面较大的空隙利于植被的生长;施工简单,对施工技术要求不高,后期一旦破损,容易维修且造价较低。缺点是格宾网制作要求高,需要专业厂家[4]。
通过对以上4种护岸结构、材料的比较,从施工难度、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综合分析,护岸结构、材料初设推荐选用格宾网石笼护坡+抛石护脚。
3 新建护岸典型设计
该河段治理河道长94.900 km,涉及齐哈玛乡、采日玛乡、曼日玛乡、河曲马场、欧拉乡、尼玛镇等4乡1镇1场。新建护岸91.166 km,左岸新建护岸70.007 km,右岸新建护岸21.159 km,划分治理段落32个,布置护岸53处。
3.1 典型设计
该河段坡式护岸分为上部护坡和下部护脚两个部分,以设计枯水平台为界。根据河岸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活动情况,上部护坡采用格宾网石笼护坡。护岸工程顶高程采用10年一遇洪水位加0.5 m超高,但地面高程低于护岸顶高程时,护至原地面即可,护岸顶设0.5 m宽格宾网石笼封顶。护坡迎水坡坡比1∶2,夯填相对密度不小于0.6。主流近岸、枯水期岸前无滩段,落格宾网石笼护坡厚0.4 m;主流远离河岸、枯水期岸前有滩段落,格宾网石笼护坡厚0.3 m。格宾网石笼与地基土之间设一层350 g/m2的土工布反滤层。临河高坎高于护岸工程顶高程时,开挖护岸顶高程以上边坡至稳定边坡,开挖边坡1∶1.25;若护岸顶高程以上坎高大于5.0 m时,设置宽度为1.0 m的戗台,开挖边坡及戗台表层种植草皮护坡。
下部护脚采用抛石护脚。设计枯水位高于护坡河滩地面线时,设置抛填块石枯水平台。采日玛乡采日玛村下段13-1号段上游河道宽阔,枯水平台顶部高于设计枯水位0.5 m;下游河道较窄,枯水平台顶部高于设计枯水位0.8 m。根据现状河岸坍塌轻重程度、河道演变状况及抛石方法,齐哈玛乡所有段落、采日玛乡采日玛村上段12-2号桩号0+535.43上游段落的岸坎较低,可采用岸坎顶部向河道抛石方法抛筑枯水平台,易发生河岸冲刷坍塌河段枯水平台宽2.0 m,其余河段枯水平台宽1.5 m;采日玛乡其他段落,曼日玛乡、河曲马场、欧拉乡、尼玛镇等段岸坎较高,采用分段沿枯水平台纵向进占抛石的方法抛筑枯水平台,易发生河岸冲刷坍塌河段的枯水平台宽3.5 m,其余河段枯水平台宽3.0 m,抛填块石坡度约为1∶1.5。设计枯水位低于护坡河滩地面线时,砂砾石层河床段开挖至原地面线以下1.0 m,细砂层河床段开挖至原地面线以下2.0 m,底部开挖宽度均为0.5 m,开挖边坡1∶1.5,抛填块石至原地面线作为抛石护脚。护岸典型断面设计见图1、图2。
3.2 护岸基础处理
根据地质资料,工程区护岸基础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的砂砾石、含砾砂及中细砂,砂砾石层、含砾砂层、中细砂层允许不冲刷平均流速分别为0.85~1.00,0.65~0.70,0.55~0.58 m/s。由于河道的平均流速大于护岸基础土层允许不冲流速,为防止护脚被洪水冲刷而引起塌陷,坡脚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保护护岸的安全稳定。
图1 护岸典型断面设计图(单位:m)
图2 护岸典型断面设计图(单位:m)
表2 黄河干流某河段护岸冲刷深度计算表(部分成果)
根据设计洪水与护岸的关系、洪峰流速及河床质等因素,最终确定各段护岸的冲刷深度,计算采用GB 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平顺护岸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局部冲刷深度计算成果见表2。通过实地查勘,调查各个险工处的冲刷深度,结合初设计算的冲刷深度,护岸基础采用抛填块石,当施工期(以设计枯水位为设计参考高程)水位高于护岸坡脚地面时,采用水下抛填块石基础,并设置枯水平台;当施工期水位低于护岸坡脚地面时,采用开挖后抛填块石基础,基础埋深置于冲刷深度以下,砂砾石层河床不小于1.0 m,细砂层河床段不小于2.0 m。
3.3 高边坡稳定计算
甘南州玛曲县的护岸工程中,尼玛镇萨合村右四段横1断面为高达25.0 m的高边坡,需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地质资料,护岸开挖边坡为1∶1.25,高边坡开挖每5.0 m高度设1.0 m宽马道,各层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值见表3,边坡稳定计算简图见图3。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按照GB 50286-2013规定,在不考虑地震荷载的情况下,计算方法采用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法[5],计算软件采用理正边坡稳定分析软件中的复杂土层土坡稳定计算[6],计算的安全系数及各工况允许的安全系数见表4。从表4看出,边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在计算工况下均大于规范允许值,边坡是稳定的。
表3 各层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值
表4 最小安全系数计算成果表
图3 边坡稳定计算简图(单位:m)
4 结语
此次河段整治工程的任务主要是防洪,通过修建护坡及护岸工程,可以提高沿河两岸的防洪能力,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黄河干流上游段治理范围长94.900 km,新建护岸91.166 km,河道护坡整治于2018年完工,河道整理后进一步提高了河道干流段防洪能力,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为同流域河道整治提供技术依据及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