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彩花卉风格画在骨瓷上的装饰设计与运用

2022-09-16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釉上彩器型粉彩

陈 军

一、中国水彩画发展简述

水彩画,18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传授渠道主要有三:1.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道授业(包括油画和水彩画)。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①1715年来中国传教,后被召入清宫任宫廷画师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他在清宫从事绘画五十多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探索出了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形式,利用中国绘画工具和西方美术理念作画,其画作“既有西洋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概括,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之笔墨趣味”,影响了皇家审美理念;②西班牙传教土范延佐和法籍传教士潘相公在民间传授西洋画(包括擦笔炭画、油画和水彩画),培养了一批中国水彩画先驱者(有徐泳清、张光红、周湘、张聿光等人),推动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2.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在西方国家学习西洋画,回国后传授西洋画(包括油画和水彩画),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关广志、李剑晨、王济远、张眉孙、李叔同、李铁夫、李毅士、颜文樑、王悦之等人)。3.学校教育的推动。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1715—1911年的萌芽期;2.1911-1949年的成长期;3.1949-1978年的形成期;4.1978-1998年的革新期。

二、中国陶瓷的装饰形式

中国陶瓷的装饰形式有三:1.胎装饰;2.釉装饰;3.彩绘装饰。

胎装饰是以传统的刻、划、剔、雕、镂、印、贴等技法在陶瓷的坯胎上装饰纹饰;釉装饰是给陶瓷的坯胎罩一层能产生玻璃质感的釉料,且釉料在高温烧制后能呈现不同的色彩;彩绘装饰是将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引入陶瓷装饰,即在瓷器上绘画。

彩绘装饰主要通过确定主题、设计形象、突出意境、图案绘制以及手法运用等方面进行展开。其中,既有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也有新文化的产生。彩绘装饰中每一种新文化的融入和新形式的产生,都是为了体现时代精神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水彩风格画装饰陶瓷,是当下陶瓷彩绘装饰融入的新文化,产生的新形式。

三、水彩花卉风格画在骨瓷上的装饰设计与运用

1.以水彩画装饰骨瓷的融入点

“水彩画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由此造成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外表风貌和创作技法的区别。颜料的透明性使水彩画产生一种明澈的表面效果,而水的流动性会生成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意趣。”

骨瓷以动物(牛、羊等食草类动物)的骨粉、黏土、长石、石英为基本原料,采用二次烧制(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技术,其质地细密而坚韧,胎体薄透而轻巧,色泽浮白、柔和且温润如玉。以釉上彩(如新彩、粉彩)在骨瓷上彩绘纹饰能呈现出水彩画所具有的明澈的画面效果。

水彩画所追求的明澈的艺术效果和陶瓷釉上彩绘工艺能呈现水彩画明澈的艺术效果,是以水彩画装饰骨瓷的融入点。

2.以釉上彩之新彩和粉彩体现水彩花卉风格画艺术效果的探索

水彩画的颜料具有丰富的色彩,新彩和粉彩的彩绘颜料也具有丰富的色彩,它们的共性是能充分表现自然色泽,逼真表现物象质感,完美表现光影效果。

“水彩画中充分利用了水和色、光和影的艺术融合,形成了融会贯通的光与色的色彩明暗,它的色彩拥有轻盈的润泽,淋漓而酣畅的艺术效果。”

新彩彩绘工艺的包容性很强,广泛吸收了国画(水墨画)、西洋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剪纸等艺术表现手法。新彩颜料可以利用 铜、钴、铁、锰、锡等金属氧化物和各种硅酸盐溶剂调配出丰富的色彩,可以满足水彩画需要的所有色彩,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水彩画的明澈效果。

粉彩彩绘工艺的个性很强,但也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粉彩的颜料以玻璃白为主导,它是一种不透明的白色颜料,由红丹、石英、硝酸钾、氧化砷配制而成,具有乳化作用。“玻璃白与其他色彩相融后,会产生粉化,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等,而且还可通过控制颜料的加入量的多少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粉彩在作画时引用了国画的没骨法、渲染法、双钩填色法等,其粉润柔和的色泽与骨瓷瓷质的温润如玉相得益彰。

我以新彩和粉彩配合在骨瓷上彩绘具有水彩画艺术效果的花鸟画,新彩是主角,用水彩画的语言表现明澈、水墨淋漓的艺术效果;粉彩是配角,用于点染花蕊,使之产生立体效果,整体画面更具层次感。用笔用墨采用国画技法,勾、皴染、点等,细节掌握节奏,水墨流痕随意放松,利用水、彩、墨痕分离的效果,加上骨质瓷瓷质釉面较软,粉彩和骨瓷釉面的融合比较好,不会出现坯釉分离的现象,自然呈现出釉中的效果。

3.水彩花卉在骨瓷上的装饰设计与运用

在骨瓷上装饰水彩花卉风格画,除了要有过硬的彩绘技艺,要随意、洒脱地表现出水彩花卉风格画的艺术特色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即遵循中国画传统理念,先立意,后作画。根据立意选择装饰素材,选择瓷器器型,而后设计画面。

(1)立意

中国人作画旨在表达思想,所以中国的绘画理论皆强调立意为先,如清代画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强调:“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绘画作品品格的高下,取决于立意。瓷画与国画同源,先立意后作画,是每一位瓷画创作者必须遵循的。中国画的立意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鲜明,传递着正能量。

(2)构图

瓷画的构图,首要是依瓷器的器型而变。画面与器型完美结合,才能称得上装饰设计之佳作。瓷器的器型总体可分为三大类:圆器、方器、不规则器。

圆器的构图多为360度无缝衔接环绕式;也可以一部分绘画,留出空白配写诗文或题款。

方器的构图多依立意设计情境相关的多幅画,每面绘制一幅;也可以将一幅画以“过枝花”的构图形式越过器棱边画通景。

不规则器的构图则要求作者熟谙瓷器的造型语言,或根据立意设计器型,或根据器型选择恰当的主题。构图皆要依器而定,随器应变。

以我的作品举两例:

例一、釉上彩《金玉满堂》

立意:赞美美好生活

素材:选择了石榴和白鹦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石榴树象征富贵、吉祥、繁荣;鹦鹉象征智慧、爱情。

器型:选择了葫芦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葫芦寓义和谐美满,葫芦还与“福”谐音,人们常常借此谐音祝福生活美好。

构图:根据葫芦的造型特点取折枝石榴构图。画面设计为—石榴枝从器底开始,蓬勃向上,伸展至器口。枝上果实累累,鹦鹉栖息于枝头。由于葫芦瓶的形态是下大上小,重心在下,所以构图时设计的画面重心也在下,下半部分布置了五只果实和一只鹦鹉,上半部分则只布置了两只果实和一只鹦鹉。画面中的鹦鹉与鹦鹉之间、鹦鹉与果实之间是有呼应关系的。此构图旨在呈现蓬勃生机,借寓美好生活越来越好。

釉上彩《金玉满堂》,无论是素材、器型,还是构图,都围绕赞美美好生活之立意展开。

例二、釉上彩《花语》

立意:展现“出淤泥而不染”之荷花的纯洁美

为了表现荷花的多姿多态,根据中华传统文化之“三为众”的思想,设计了三只形态各异,但主体造型一致的瓶器。形态各异是为了能表现荷花的多姿多态;主体造型一致是为了多件作品间能具有关联性,贯通主题的表达。

构图:总体设计是瓶的口、颈、肩绘一覆荷叶,形成保护态;瓶腹绘一荷花,形成仰展态。荷叶与荷花之间形成呼应关系,仿佛在窃窃私语。花朵的姿态视器型而变,或亭亭玉立,或浮于水面,或刚刚出水。

釉上彩《花语》,无论是素材选择、器型设计、构图布局,还是色彩色泽的体现,皆以展现“出淤泥而不染”之荷花的纯洁美之立意斟酌。

釉上彩《金玉满堂》和釉上彩《花语》,以新彩、粉彩和珍珠彩三者彩绘而成,多种工艺结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水彩花卉风格画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中国人作画提倡“笔墨当随时代”,所以“洋为中用”的水彩画,通过逐渐与本土现实相结合,已具有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具有了独特的中国艺术语言,时代特征也非常鲜明。

中国的陶瓷彩绘装饰是随中国画而变的,也追求“笔墨当随时代”,以水彩画装饰陶瓷自然也成为了陶瓷艺术工作者追求陶瓷装饰新视野、新观念、新形式的探索途径之一。

以水彩画装饰陶瓷为中国陶瓷彩绘装饰开新章,是值得研究推广的。我正在为水彩花卉风格画在骨瓷上的装饰设计与运用上下求索。

猜你喜欢

釉上彩器型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王延天作品精选
汪 洲作品精选
卞哲甫作品精选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