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影像为江南而歌

2022-09-16颜凤仪

现代苏州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东山小巷苏州

记者 颜凤仪

顾晨艳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苏州女摄影家,摄影是她的业余爱好。而在众多的摄影题材里,她常拍风光人文。每次走在苏州这块土地上,她都希望能够把自己对这块土地的情感,通过照片表达出来,去记录苏州的美好的风景,去挖掘苏州人身上所存在的故事。

拍摄苏州,发现苏州更多的美

坐在咖啡厅外,吹着惬意的微风,谈起摄影,顾晨艳十分快乐、忘我。从2017年接触摄影至今,她把大量时间用在摄影上。“对我来说,摄影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种美的寻找,一种艺术的表达。”

顾晨艳想把家乡的美拍下来,展示给更多人看。她坦言,摄影对她最显著的影响,便是发现苏州的美。比如之前她觉得苏州一些很常见的景致,在接触摄影后,会发现这些都值得拍摄。

2.树山梨花开

“春天的树山村特别上镜,成片的梨花,一簇簇、一层层,如轻柔的白云、漫天的雪花,房前屋后漫天铺去;2018年可园和怡园的雪景,宛如银白仙境;无论什么季节去,东山都有吸引我的风景。这里物产丰富,从春天的采茶叶开始,到夏天的枇杷、杨梅、荷花,再到秋天的银杏……能拍的东西太多了,民俗抬猛将也很有拍头。”

3.枇杷熟了

自然之美与摄影之美相融相生,用镜头留下苏州的美,是顾晨艳这五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当然,在美好的风景中,游人的各种姿态也是极佳的人文拍摄题材。”她说。

4.可园雪景

除了自己拍摄创作,她还有一个一百多人的摄影群,每个月她给摄友编辑一篇公众号文章,“摄友之家”公众号在苏州摄友圈已有一定知名度。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聊摄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她来说很有意义。

用业余时间,记录日新月异的苏州

在顾晨艳眼里,苏州是一座古今相融的城市。“古城区,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处处透着古韵与文化。园区和高新区,高楼林立,交通发达,现代化气息浓郁。”

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坚持在工作之余“扫街”,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苏城变迁。“这几年苏州变化太快了,日新月异。特别是园区建设,从东方之门到九龙仓,再到奥体中心,还有高新区的苏博西馆,相城区的苏州第二图书馆。苏州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漂亮。”

她认为,感悟苏州的“变化”后,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对于园区和高新区的城建和交通,我会爬楼拍点夜景慢门。如今航拍比较方便,拍建筑交通的大场景尤其合适,用上帝的角度拍摄会有很多新意。”

5.璀璨吴中

6.金鸡湖夜色

7.老街上的昆曲

8.喜迎新人

最近,她在拍苏城小巷。很多原本墙面破损、建筑风貌缺失的小巷,在改造后重焕新生,成为一处道路景观美景。“以后我会经常去小巷转转,多拍点古城变化的照片,不管是景色,还是建筑或者是人文。”

除了苏州城区的变化,苏州的乡村也在“蜕变”,成为一个个“诗意田园”。顾晨艳每年都去东山拍摄,她发现那边的民居也越建越好,“到处都是新农村,家家户户院内种植茶树、枇杷树、橘子树。还有各种网红店、民宿……真想住在这里。”

场景再现,烙着时代的印记

相比于拍风光,顾晨艳更喜欢拍人文。“摄影的本质是记录,记录身边有意义的人和事。对于苏州而言,是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共同回忆。”

她有次在东山的一条小巷里拍摄婚礼。小巷十分狭窄,新人迎面走来时,恰巧也走来一位喜娘。她灵机一动把喜娘作为前景,按下快门拍摄,开放式构图,正好抓拍到新郎意气风发、面带笑意,新娘低头含羞带怯的画面。

拍摄时和当地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对于拍摄者来说是美好的体验。“我去东山采风找不到杨梅树,在村里碰到一对祖孙俩,他们热情地带我去村后的山上采杨梅,采了叫我吃吃吃,还很配合地让我拍照。这种情况很多,当地人都很朴实热情。”

苏州在成长,面貌在变化,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期待着,又眷恋着。“《现代苏州》杂志和照片一样,都是记录苏州、记录苏式生活的载体。当一幅幅烙着时代印记的场景再现,依旧能令人感慨万千。”她说。

猜你喜欢

东山小巷苏州
东山由义井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红红的苹果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小巷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洞庭东山:一颗镶嵌在太湖上的明珠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