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陆博如何实现线控制动全产业化
2022-09-15赵子垚
文 / 本刊记者 赵子垚
随着传统汽车底盘的机械及液压式部件被相应的电子控制单元逐渐取代,线控底盘技术迎来了市场窗口期。格陆博董事长刘兆勇认为,集成基础制动功能和稳定性功能于一身的One-box方案显然更受市场青睐。
汽车产业对智能驾驶领域的追捧,令市场对线控底盘概念及其技术热度陡增。有商业研究机构声称,预计到2025年,国内乘用车线控底盘产业规模或达千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水平同样突显。在此前提下,国内车企与技术供应商正在积极布局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关键系统,力求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浪潮中实现集成化、智能化的底盘技术创新。
落地到产融结合层面,便是资本方对相关企业的持续关注。不久前,国内领先的线控底盘系统供应商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陆博”)对外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Pre-C轮融资。此轮投资参与方企兴资本、和高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等认为,格陆博作为国内少数实现线控制动One-box方案量产的企业之一,其对智能线控底盘领域的深刻认知、较为全面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进展迅速的商业化推广方案,是吸引资方的重要因素。
格陆博董事长刘兆勇接受《汽车纵横》采访时透露,在此轮融资后,该公司的全新产品全液压解耦式GIBC将于今年年底达成量产状态。“同时,高性能线性电磁阀、液压单元HCU和电控总成EHCU等全自动生产线也将全部到位。”
One-box或将引领线控制动
在汽车产业走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背景下,线控底盘概念发展得很快,如今已从ABS、ESC等保持车辆稳定性的系统装置,发展至依托“线控”技术及电子电信号实现对车辆动力、制动、转向等子系统操控的“初级阶段”。以线控制动的发展情况举例,过去制动系统需要发动机抽真空来实现制动助力,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套原有的制动助力结构逐渐被无刷电机所取代,如今形式则是驾驶员踩制动踏板并发出传感器信号传递到ECU,ECU再介入并驱动执行电机产生制动力。
在刘兆勇看来,这一转变过程正体现出底盘结构朝向软硬件解耦发展的趋势。而格陆博凭借在线控底盘技术上的前瞻积累,现已自主研发出EPB、ABS、ESC、GIBS(电子制动助力系统)、GIBC(One-box集成线控制动系统)、iCDS(底盘域控制器)等线控底盘核心产品,并与国内外多家整车厂针对智能驾驶线控制动的相应解决方案进行交流,开展技术开发合作和产业化。
格陆博董事长 刘兆勇
目前,线控制动正在ESC基础上进行拓展,即在保留车辆稳定性基础控制功能外,可以接收更多的外部控制指令。例如将ESC与E-booster进行组合的Two-box技术方案,既能实现紧急刹车,又将动态响应速度由从原来的600毫秒提升至200毫秒水平。当然,进一步集成基础制动功能和稳定性功能于一身的One-box方案显然会更受主机厂青睐。刘兆勇说:“相比Two-box方案,One-box会 将EPB结 合,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我们判断未来5-8年内,这一方案有望成为线控制动的主流形式。因为One-box除了高集成度、高响应速度以及成本优势外,还比较轻巧,目前格陆博的GIBC系统总重量低于5.3千克。这也意味着它对多数装配制造场景具有适应性。除此之外,它还支持制动能量回收。”
据了解,在机械结构方面,不同于业界One-box方案中电助力传动单元多采用蜗轮蜗杆加单向建压单元的形式,格陆博的One-box方案采用了具有专利的建压方式创新。刘兆勇说:“我们是用空心电机直接加滚珠丝杠,运动平顺性好,噪音更低。”此外,除了电助力传动单元中采用滚珠丝杠这点异同外,其电助力传动单元还选用了新型建压组件,建压效率更高,这一结构在低附路面上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平顺制动,并使得其在极端制动工况下可以获取更好的制动性能。
另外一处结构创新是电磁阀。刘兆勇说:“我们对电磁阀同样有很多专利设计,对其密封性、响应速度以及耐压能力也进行了多处优化。如今优化后的电磁阀组件可以支持低附路面长时间控制而无系统压降,极大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带来更高的性价比。”据了解,格陆博还针对One-box的使用场景,令新型电磁阀支持长时间上电的发热控制,从而无需在每次制动时上下电,进一步降低噪音、提升舒适性。
而在算法方面,格陆博对One-box的算法进行正向开发。“其中约80%的部分与我们已经量产的ESC系统算法通用,我们做了大量冬季/夏季实验,摸索出一些更适应中国车辆使用场景的情况。当前,Onebox算法的鲁棒性、适应性更强,我们在不必改动太多参数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做到对多数车型的适配。”刘兆勇介绍,编译后的One-box算法具有两兆以上的程序量,并针对不同工况做了大量的失效功能安全处理。
接下来,格陆博希望可以在算法方面实现更多功能拓展。“我们已经在线控制动方面获得了部分创新,下一步就是要研究怎样与整个线控系统并行发展,换言之便是将线控转向或是线控悬架的部分功能,向格陆博的底盘域里面集成。”刘兆勇表示,底盘域有望形成“控制+执行器”解耦,进而实现车辆横向、纵向、垂向的协同控制,届时将促使Onebox获得更多市场需求。
One-box
“先手”量产获取市场窗口
目前,格陆博One-box的量产时间已定在2022年Q4。但刘兆勇却表示:“One-box的电磁阀现已投产2条生产线,合计年产能是600万只。依照规划,我们后续还要将电磁阀的产线提升至10条以上,做到3000万只的年产能力。”对于一款尚未达到量产阶段的产品,提早布局如此规模的配套产能,显然除了对市场预期的乐观外,也有“先手”布局的考量。而他的信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量态势和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预测,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可能达到600万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展非常快,其渗透率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变化,而线控底盘中的One-box也会出现与之相似的增长态势。”刘兆勇说,“One-box现在的渗透率只有个位数,2021年是1%,今年有可能达到5%,但明年可能会超过15%,渗透率增长非常快。因此,我认为不论是对格陆博还是其他自主品牌线控底盘企业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窗口期。”
所以面向未来,刘兆勇表示,格陆博要想在线控制动领域站稳脚跟,至少需要获取这一领域10%的市场份额。“为此,格陆博必须将产品范围拓展至线控制动全系统,并确保EPB、ESC和GIBS(Two-box)等成熟产品的供货能力,以便后续One-box和底盘域控制器的大规模产业化。”如此便可理解,为何格陆博在Pre-C轮融资后表态加快产品自动化产线的建设。
“我们的产品配套方向主要面向乘用车,一是市场基数大,二是较高的产品配套要求可以促使我们将产品做得更扎实,进而保证市场竞争力,在海外市场也同样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能抓住海外市场的机会,获得更快、更多的推广成效。”相比海外巨头的同等产品,刘兆勇认为,格陆博的产品性能已经实现部分功能的超越,“甚至在某一些功能上,我们现在做得更好,这一点非常难得。”换言之,格陆博的线控制动产品可以在最高配置上与国外同等进行竞争。“首先是有价格优势,但更重要的是在开发费用、开发周期、配合程度以及针对客户的定制开发这些方面同样占优。”例如,相比同等产品将蜗轮蜗杆齿轮齿条电机放置于油壶下方的布置形式,格陆博产品在设计阶段便进行了设计规避,优化设计了集成式阀块以取消电缸腔组件,电机布置在水平面,以防出现制动连续加压工况时,可能导致制动液渗入电机的失效缺陷。
由此可见,格陆博的线控制动产品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力优势。刘兆勇说:“我们希望线控制动产品能打破国外垄断的现有局面,从电磁阀、电机再到整个执行机构,甚至到控制器的测试及生产环节。”格陆博希望从今年年底Onebox量产开始,到2023年底实现10万套以上的生产,并规划在未来3至5年达到100万套以上的销售总量。成规模量产后,其成本优势势必还将显现。他说:“Two-box产品目前在中低端的新能源车以及轻型商用车中已有应用,以后如果One-box逐步普及,其也将会在这些车型上实现快速替代Two-box产品,因为这些车型更看重成本。仅以格陆博的产品情况来看,采用One-box要比Two-box产 品 降 低20%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商业化进度成为关键
由于线控制动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技术含量高,产品验证时间长,所以面对如此庞大的销量目标,格陆博Onebox等产品的商业化落地进度正成为影响其后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刘兆勇表示,格陆博将持续夯实在技术研发、量产推进、产品迭代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通过构建产业化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提升高质量交付的核心竞争力。
“但关键仍在于产品竞争力,由于产品需要较长的验证周期,积累用户认可度在通常情况下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采用了一种逐步增加功能,积累用户认可的路线。”刘兆勇介绍说,“我们早期先从EPB入手,因为EPB是驻车系统,它的安全等级比线控制动这类稍微低一点,产品验证会快一些,一点点积累客户认可,令EPB达到了年产几十万套的水平。我们对ESC产品的推广也是同理,先量产基础版ESC,集成EPBi,逐步增加陡坡缓降、坡道辅助等安全功能,再到四驱ESC、支持ADAS功能ESC-pro版等,目前达到了年产数十万套的规模。”所以在此基础上,再去将One-box产品推广给客户,显然会更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拥有形成系统的全套产品也是一大优势。刘兆勇说:“对线控制动这一领域的用户来说,格陆博具有提供他们所需整套系统的能力,在产品标定、匹配开发等方面也会比较顺畅。因为我们可以提 供 从EPB、ESC、GIBS到One-box的成套产品,对客户来说能节省大量开发以及系统匹配的周期。”下一步,格陆博将着重于底盘域融合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等电控技术,相关机械构件将与合作伙伴、供应商通力协作,以期实现对线控底盘技术的全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