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茱萸湾风景区鸟类生境选择

2022-09-15阎水健谢术红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5期
关键词:样线茱萸阔叶林

阎水健 谢术红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1830)

0.引言

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绿地,这些片断化、岛屿化的城市绿地不仅是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城市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城市绿地的面积与植被类型对鸟类多样性影响显著[1]。茱萸湾风景区位于城市边缘,是扬州城区少有的面积较大、且植被类型丰富的绿地,为鸟类提供了良好栖息生境。作者于2017—2018年对该风景区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生态环境

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市东北部(N32.42955°-32.44059°,E119.48701°-119.49241°),东临古运河,西傍大运河,是一个集动物、植物、游乐为一体的AAAA 级风景名胜区,面积65.17hm2,其中水面面积约占6.51hm2,风景区前身为苗圃,绿地率为92.3%,绿化覆盖率为95.6%。区内有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女桢Ligustrumlucidum、木犀Osmanthusfragrans、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bipinnata、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等构成的常绿阔叶林,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垂柳Salixbabyloni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槐Styphno-lobiumjaponicum、柿Diospyros kaki、桑Morusalba、榔榆Ulmusparvifolia等构成的落叶阔叶林,由雪松Cedrusdeodar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等构成的针叶林,海桐Pittosporum tobira、野迎春Jasminummesnyi、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石楠Photiniaserratifolia、八角金盘Fatsiajaponic、琼花Viburnummacrocephalum、月季花Rosachinensis等构成的灌木丛,以及草地和河流与湖泊构成的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生境类型多样,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境[2-5]。

2.研究方法

2.1 调查样线

本次调查采用样线法,样线沿游道布设,样线不定宽度。由于该景区为半岛地形,样线呈环形布设,长3.2km,包含了景区所有生境类型。调查时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样线两侧的鸟类,记录种类、数量和生境。鸟类分类和鉴定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6]和《中国鸟类野外手册》[7]。

2.2 调查时间和次数

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对茱萸湾风景区调查,调查时间先在7:00-9:00和16:00-17:30,共调查10次。

2.3 统计方法

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计算:(Pi为物种i的个数与所有物种的总和之比);均匀性指数E采用计算,H为多样性指数,Hmax为最大多样性指数,即Hmax=-S(1/Slog2 1/S)=log2S,优势度指数C用公式,其中S和Pi同上[8]。

由于4个季节鸟类调查强度不同,为比较各个季节鸟类数量差异,用每小时遇见率比较各季节鸟类数量变动,每小时遇见率为该季节记录的鸟类总个体数量除以有效调查时数得到[9]。

3.结果分析

3.1 鸟类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68种鸟类,隶属于10目29科,见表1。非雀形目鸟类19种,占总种数27.94%;雀形目鸟类49种,占72.06%。中国特有种1种,为黄腹山雀Periparus venustulus[10]。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为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Ⅱ级保护1种,为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13)CITES附录Ⅰ的鸟类1种,为红嘴相思鸟。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1]中的鸟类易危(UV)1种,为黑嘴鸥,近危(NT)3种,分类为寿带Terpsiphone incei、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和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其他为无危(LC)。

表1 茱萸湾风景区鸟类目、科组成

3.2 区系与居留类型

古北界鸟类20种,占29.41%;东洋区鸟类24种,占35.29%;广布种鸟类24种,占35.29%,三者差异不明显,如图1所示。

图1 茱萸湾风景区鸟类区系比例

留鸟36种,占本区鸟类的57.35%;候鸟17种,占本区鸟类的25%;冬候鸟类9种,占18.75%;旅鸟6种,占8.82%,景区鸟类以留鸟为主,如图2所示。

图2 茱萸湾风景区鸟类居留类型比例

3.3 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

本次调查将景区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木丛、草地和水域6种生境,见表2。调查表明选择常绿阔叶林生境的鸟类最多,共计42种;其次为落叶阔叶林,共计30种;选择水域的共计14种;选择草地与灌木丛均为11种;针叶林生境最少,仅有8种。常绿阔叶林记录到的个体数占48.82%,落叶阔叶林占31.69%,远高于其他4种生境,针叶林最少,仅占1.62%。在6种生境中,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4种生境,优势度指数水域最高。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为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灰喜鹊Cyanopicacyanus、乌鸫Turdusmandarinus、黑脸噪鹛Garrulaxperspicillatus、黑尾蜡嘴雀Eophonamigratoria、黄喉鹀Emberizaelegans;落叶阔叶林优势种为白头鹎、领雀嘴鹎Spizixossemitorques、灰喜鹊、乌鸫、黑脸噪鹛、麻雀Passermontanus、黑尾蜡嘴雀;水域优势种为小Tachybaptusruficollis、黑水鸡Gallinulachloropus;草地优势种为灰椋鸟Spodiopsarcineraceus、麻雀;灌丛优势种为灰喜鹊、灰椋鸟、麻雀。

表2 茱萸湾风景区不生境鸟类多样性

调查发现许多鸟类不只生活在1种生境,跨多种生境栖息的鸟类中,跨2种生境的有13种,跨3种生境有12种,跨4种生境的有1种,跨5种生境的有6种,未记录到跨6种生境的鸟类。茱萸湾风景区鸟类跨不同生境种数如图3所示。

图3 茱萸湾风景区鸟类跨不同生境种数

3.4 不同季节多样性

表3显示冬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秋季最低,均匀度指数四季中差别不明显。鸟类种类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夏季>春季>秋季,优势度差别不明显。每小时遇见率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季节差异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

表3 茱萸湾风景区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

4.讨论

扬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动物地理分界上划分为东洋界[12],紧挨古北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洋界种和广布种比例一样,古北界种比例略低,三者差别不明显。物种的区系特点与扬州紧挨东洋界与古北界交界的地理位置有关。

植物群落多样性对空间异质性、生境多样性具有决定性影响,鸟类群落的多样性与栖息地结构及植被多样性、植被垂直层次复杂性密切相关。魏湘岳等[13]对北京市及近郊区环境结构对鸟类的影响研究表明,某一环境中的鸟类丰富程度既取决于自身的面积及空间异质性对鸟类的适宜程度,同时又受其周围环境的面积和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茱萸湾风景区面积较大,植被类型丰富,植被垂直层次较为复杂,生境类型多样,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其中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鸟类的物种数与个体数以及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4种生境,这与该2种生境结构复杂,植被多样性高相关,这2种生境有林冠层、林下灌从与草本及地表覆盖层,植被垂直层次相对复杂,可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更好的栖息环境。调查中发现不少鸟类生活在2种或2种以上生境,景区多样的生境能为鸟类生存提供较好的栖息条件,有利于提高鸟类的多样性。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份,而水鸟是湿地中主要的顶级消费者,在湿地中起着重要作用[14]。景区水域面积占景区总面积的9.99%,且两面临河,水域内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为水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在水域活动的鸟类有14种,以游禽和涉禽为主,同时也提高了景区鸟类的多样性。

数据显示鸟类种数、遇见率和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3个数据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这与茱萸湾风景区及周边的环境有关,景区周边为村庄和农耕地,冬季农耕地多数处于闲置,能为鸟类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少;而与之毗邻的景区生境类型丰富,植物种类多样,在冬季有丰富的果实种子可供鸟类采食,如女桢、香樟、山茱萸等,食物来源相对充足,能够吸引鸟类前来栖息,这是冬季鸟类的种数和遇见率最高的最主要原因。

据以上结论,建议在规划城市绿地时应以营造常绿植阔叶林、落叶阔叶主,同时辅以林灌木、草地及水域等生境,构建植被多样性更高、生境类型多样的地市绿地,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以提升城市鸟类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鸟类。

猜你喜欢

样线茱萸阔叶林
2021年生物多样性鸟兽两爬现状分析
照片样线法大豆植被覆盖度测量精度分析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却为何
样线法在北方基岩性海岛植被调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以北长山岛为例
基于ArcGIS应用六棵树抽样调查方法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一束茱萸满乡情
台风干扰对天童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