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安春雨中,陆游端起一杯茶

2022-09-15杨多杰

月读 2022年9期

◎ 杨多杰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若论写作茶诗的数量,唐代诗人中白居易是第一,宋代诗人里陆游为魁首。陆游本是高产的诗人,有“六十年间万首诗”的成就。据原浙江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戴盟先生统计,在《剑南诗稿》中涉及茶的作品达到了二百多首。这样算起来,陆游比白居易写作的茶诗数量还要多出四倍有余。

研究宋代茶事,不读陆游不行。

研究中国茶诗,不读陆游不可。

老规矩,咱们还从作者开始聊起。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他父亲携眷由水路赴京城。在十月十七日一个暴风雨的早晨,陆游就诞生在淮河舟中。

关于陆游名与字的由来,还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他出生的前夕,陆母曾梦到北宋大词人秦观。大才子都来托梦,这岂不是说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长大后也定要才华横溢吗?因此陆游的父母就在秦观表字“少游”中取了一个“游”字,作为儿子的大名了。这个故事真假难辨,但陆游在《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中也谈及此事,诗文写道:“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由此可见,陆游对于自己与秦少游名字暗合一事,确实显得十分自豪。

陆游在诗歌上的成就,绝对不输给秦少游。他与同时期的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尤袤现存的诗很少,无可多谈,所以实际上就是陆、杨、范三家了。三人以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的次序,于北宋最后三年内相隔一年出生。他们既是同龄人,也是好朋友,但仕途道路却大相径庭。杨、范二人同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顺利进入官场。范成大更是一度官居参知政事,算从文学词臣达到了“宰执”大臣的人生巅峰。只有陆游的宦海生涯,真可说一波三折,一直坎坷困顿。陆游到底遭遇了哪些困难?我们慢慢聊。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二十九岁的陆游到当时南宋的首都杭州参加进士会试。当世的主考官陈阜卿很欣赏陆游的才华,准备将其取为本场第一名。就在“状元”的帽子马上要戴到陆游脑袋上时,一场大祸正在悄悄逼近。原来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这次考试。秦桧当然想让自己的孙子当第一名,这就与主考官陈阜卿发生了意见分歧。要说陈阜卿还真是有骨气,最终愣是将秦埙压到第二,还是让陆游当了第一。您要以为事情就此结束,那可就太低估秦桧了。等到复试时,秦桧竟公然给陆游除了名,并找借口要治陈阜卿的罪。说来也巧,不知是不是实在气坏了,秦桧不久竟然死了,陈大人因此躲过一劫,但陆游却失去了由科举取得功名的机会。直到孝宗即位后,才以陆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为由,特赐了他一个进士出身,这时的陆游已三十八岁,距离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已过了近十年。

此后的陆游,一直过着宦海漂泊的生活。巧合的是,他几次为官都与茶有联系。第一次是在三十四岁时,陆游被任命为福建宁德县主簿。如今白茶的主产区福鼎,就在宁德的管辖范围之内。当然,南宋时那地方虽然产茶,可还没有白茶呢。到了五十四岁时,陆游任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办公就在既出建茶也出建盏的建安。转过年来,陆游又调任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后来朝廷又拟定他做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但最终在一些臣僚的反对下作罢了。也就在这一年,朱熹做了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陆游很高兴,还写了一首《寄朱元晦提举》,鼓励朱熹当好茶官。

虽然都做过茶官,但朱熹的茶诗很少,而陆游的茶诗极多。由此可见,影响文学创作的不光是经历,也是作者的性格使然。陆游为何如此爱茶?饮茶对于他坎坷的职场生活,又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呢?这些问题的答案,还要从陆游一生创作的数百首茶诗中去寻找。在众多茶诗中,《临安春雨初霁》是较有名的一首。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也选了这首七律。可见此诗不只有茶学意义,也同样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解读陆游的茶诗,这首似乎怎么也绕不过去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沏一杯好茶,品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吧。

撵茶图 〔宋〕刘松年

话说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俘北去,一时间群龙无首。老将宗泽等人,拥立赵构即位于河南商丘,改元建炎,从此开始了南宋的统治。不久后金兵南下,赵构又奔到扬州,最后在临安(今杭州)正式建立了朝廷。其实在南宋初年,很多大臣更倾向于立都于南京。例如张浚就说,“以为东南形势,莫如建康。人主居之,可以北望中原,常怀愤惕。至如钱塘僻在一隅,易于安肆,不足以号召北方。”而陆游在年青时也说:“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车驾驻跸临安,出于权宜,本非定都。”舍弃临安,定都建康,是主战人士的一致主张。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张浚和陆游,像岳飞、李纲、胡铨也都持此观点。话自然是好话,怎奈不对赵构的心思。他更想偏安一隅,所以一直未迁都南京。

临安,就是如今的杭州,当时是南宋朝廷的京城。因此这首茶诗,就是创作于南宋的都城了。常年在外做小官的陆游,为何要回到首都观雨呢?话说当了几任茶盐公事的官职后,陆游被给事中赵汝愚参了一本。没办法,他于淳熙八年(1181)卸职回家,投闲置散一呆又是五年。直到淳熙十三年(1186),朝廷才又起用陆游做严州知府。可是这时的放翁已经六十二岁了。这样的任命,对一个老人来说还有多大意义呢?但不论如何,他仍需在受命后赶到杭州觐见谢恩。陆游到达临安时,正是春季,小雨初晴,风光淡沱,似真似幻。于是在西湖边上的客舍里,他写下了这首《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两句,讲的是无奈。世味,大致可理解为当官的情绪与兴味。世味年来薄似纱的潜台词,就是不想当官想回家。可是不但不能回家,还必须骑着马一路奔波,赶到京城谢主隆恩。陆游心里八成在说:我都六十二了,还得走马客京华,我到底图点啥?

都说阴雨天让人悲伤,陆游是不是写诗这天下雨,偶然心情低落呢?恐怕不是。后来都离开临安到任严州了,这种情绪表现得反而更为强烈了。他在《客居戏咏》这组诗中,写下“说着功名即自羞,暮年世味转悠悠”“寂寞已无台省梦,诸公衮衮自飞腾”等句子。可见情绪是低到了极点。这时陆游心中当官的兴味,怕是比十冲水后的铁观音茶汤还要淡呢。

为什么会如此呢?陆游一生的理想,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生活。当年入蜀八载,也只有乾道八年(1172)三月至十一月的一段生活与理想符合,但也不能算尽如人意。东归后,陆游还想参与军事,却又被迁往建安、抚州等地为官。在抚州上刚刚有点政绩,又被弹劾回了家,一呆就是五年。这一次到严州为官,孝宗对临行的陆游说了这样一段话: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这时的宋孝宗早已无意恢复中原,并且把满腔报国热情的陆游,当做只会歌咏风花雪月的文人看待,陆游又怎么能不寒心呢?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讲的是闲情。正在陆游心情烦闷的时候,一场春雨悄无声息地下了起来。因为这场雨,路上的行人车辆少了,喧闹的城市安静了。也因为这场雨,诗人既不能出门办事了,恐怕也不会有人登门叨扰了。这时诗人突然发现,不大不小的春雨,击打着屋檐街道上,发出的声音竟有别样的韵律和情趣。天微微亮时,这场春雨似乎停了,巷子里传来了贩卖杏花的一声声叫卖。宋朝的遗老陈著在《本堂集》卷三十一中有一首七言古诗,题为《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由此可见,陆游听到的杏花叫卖声,是南宋临安城的一道旖旎风光。

陆游这两句诗很妙,完全是从听觉的角度去描写春雨初霁的景象,这是今人很难做到的。并不是今人想不到这样写,而是根本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就拿叫卖来说,老北京称之为货声儿,真是一道亮丽的市井风光。我小时候见过一位叫藏鸿的老人,他整理挖掘了数百种老北京吆喝,还出版了光盘,人称为叫卖大王。但那也已经是把叫卖表演化了,真正的吆喝势必要被淘汰。为什么呢?满大街呼啸而过的汽车,小商贩一条肉嗓子喊出的声音,谁能听得见啊。连叫卖都听不见,又何况是雨声呢。现代人大都特别欣赏“小楼一夜听春雨”的状态,那是因为这几乎成了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化状态。2022年疫情期间,有朋友居家隔离,兴奋地告诉大家,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小区里有这么多种鸟,谁和谁的叫声都不同。您瞧,现代都市人要想来点听觉享受,恐怕必须在特别情境下进行了。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两句,讲的是减速。在这样春雨绵绵的日子里,陆游准备做点闲事打发时间。今天的分茶,是指从公杯里给客人倒茶。宋代的分茶,指的则是点茶。作草,既不是种草坪,更不是制草鞋,而是写草书。分茶,是一种闲适生活的体现。这我们很容易理解。但草书似乎与悠哉悠哉的状态联系不上。我们今天总认为,龙飞凤舞的草书一定是种省时省力的书写方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说草书大家张芝曾说“下笔必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换言之,张芝繁忙时都写楷书,而并非草书。北宋也流行两句谚语说:“信速不及草书,家贫难为素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草书看似缭乱简略,实际上比楷书还讲章法。所以陆游在这里,才用了“闲作草”三个字。他在《锦堂春》词中也说“弄笔斜行小草”,可见书写草书与点茶品茶一样,是陆游在空闲时才作的消遣。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两句,讲的是感悟。晋代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中,有“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作缁”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里乌烟瘴气,呆久了把诗人的品格都玷污了。本诗“素衣莫起风尘叹”一句,显然用的是这个典故。陆游此番进京,真可以说心灰意冷。最后两句似乎是在安慰自己。虽然京城的官场如此不堪,但忍一忍就过去了,八成清明节时咱们就可以回家了吧?这时的陆游,对官场已经没有丝毫留恋了。

小楼一夜听春雨,让陆游参悟到了许多。拼搏奋斗了几十年,朝局还是那个朝局,官场还是那个官场,而自己却早已不是那个自己了。当年是风华正茂的帅小伙,现如今已是年过花甲的老头子了。几十年的职场打拼,到底让自己获得了什么呢?忙到最后,连喝喝茶写写字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样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这时的陆游不想待在职场,这时的陆游只想回家。或者应该这样说,这样的陆游只想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能让自己慢下来呢?陆游选择做两件事,写字和品茶。他发现,越投入这两件事,人的状态越能慢下来;反过来,越慢,字写得越漂亮,越慢,茶品得越美妙。

在临安的春雨里,陆游明白了一个道理:越慢,看到的越多;越慢,品到的越多;越慢,得到的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