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创作的这段经历让我更有力量
——《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编创手记

2022-09-15刘梦宸

杂技与魔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代舞杂技经验

文|刘梦宸

图|作者提供

面对初心

我的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此次创作这部新杂技剧场的过程和结果,无可回避地成为了我三十多岁青春的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

创作过程感触很多,刺激很多,铭记很多,遗憾也很多。但回望其中,最深刻的感受和收获是对“经验”的重新认识:我很感谢我对创作有经验,但更感谢我对杂技创作没有经验。尤其是这份没有经验让我在其中一直充满着敬畏和不得不的勇敢。

关于经验的思考,我发现,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本身,都有很多经历会让我们面临到——成也经验败也经验的处境。

成也经验:因为曾做过,经验会使我们吸取教训和建立自信。

败也经验:因为曾做过,经验会在日后让我们思维设限。要么它会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要么它会告诉我们什么能做,做什么效果最好。总之,经验会告诉我们,要相信它。

从事编舞十几年,我从未创作过杂技作品,《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是我创作的第一部杂技作品。所以我无法成于经验,但很可能妥妥地败于无经验。所幸湖南省演艺集团和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都敢于一起尝试这份无经验,并抱着“败了也是值得”的创新精神,一路与我扶持向前。

担忧和焦虑总是伴随着未知而来。打破和创造也总是伴随着未知而来。在我看来,这次完成新杂技剧场的摸索,正是因为一场未知所带来的没有经验促成的,道理并不深刻:没有经验让我来不及害怕,也更无畏,只能闭着眼睛一路往前走,和一群人一起摸着石头扑腾着过河。

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创立,都是一场新经验的积累,任何一场新经验的积累或许都是一扇门,一扇推开它可以看见新世界的门,门外可能是辽阔草原,也可能是悬崖深渊。

但我感恩有幸,一同试试这场创新,无论成败,其中都有一份值得。创新这件事不仅仅是为当下这个时代的,更是为了未来。为了给出未来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和延续性;也为了未来有一天当曾创新的“它”变成历史的时候,也可以证明一个时代曾发生过的努力和尝试,关于一个行业的,关于艺术的,关于文化的,关于生命态度的其中一种努力和尝试。每一个人在任何时代,都拥有着创造一种新事物起源的机会。任何时代都可能成为一种文化的源头。

在《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这个新尝试里的每一个个体,都共同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自我蜕变:反复怀疑,确认,肯定。作品的初始,是由影像中一个人推开一扇门开始的,我们与观众一样,准备踏进一个未知的世界。或许这场新杂技剧场的创作过程和最终呈现,于我个人、于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每一位“战友”,都是一次对自己生命的重新认知,也是一场从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坚定自己的成长过程。

是的,我喜欢用“战友”这个称谓,因为这里面有着一份彼此扶持的欣慰和每一次攻坚后的振奋。创作中,相处有好有坏,呈现时,结果有好有坏,甚至整个过程里大多数时候是不够美好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每一分钟的挣扎和兴奋里,都满载着无比的真诚。

一、关于名字

这部作品的名字并非创作初始的选择,而是作品几近完成时敲定的,但其实表达的初心从未改变过。作品最初的名字叫《红》,因为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那时的初衷和需求是一部革命题材的作品。只是我们抛掉了演绎具体的革命人物、革命事件或革命时期,选择传达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在我看来真正向上的生命状态从来不分时代,不分人群,不分身份。所有的革命人都是当下时代的先锋者,而先锋者永远在追求着更灿烂的生命状态,开创着更美好的未来时代。传承的精神、延续的青春关乎于任何时代之下的人,关乎任何年龄的人。所以在革命精神里,我看到了青春两个字:历经成长,面对困难,人人皆有。无论是曾经、现在或未来,在所有的环境和领域里,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存在着一直追求梦想的“先锋者”。所以,它从初始便一直是一部想要言说向上的生命状态和努力成长的故事。

走向青春

青春的态度

正如我一直认为,无论任何年龄,有梦想者,永远青春。也如作品最后的那一句:愿我们永远青春,永远热泪盈眶。可能我们在一生中只能经历一次青春的“年纪”,比如20 岁到40 岁。但事实上,我认为我们的生命中其实会经历无数次“青春的故事和样子”,每一场青春都有它的样子,它的名字,它不是由身体的衰老印记而定的,而是由心:比如梦想,比如奉献,比如奋斗,比如爱。每一场爱都是一段青春,每一场失恋也都是一场埋葬,我们的青春曾无数次地埋葬和重生过,我们被埋葬过,也埋葬过别人。每个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或许会多多少少地想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感受和某一段青春。或许青春的另外一个名字,会有14 亿个、14 亿的N 次方个名字。

说回到《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的诞生,其实它是一场缘分。13 年前我曾在北大讲堂的讲座听过一句话“年轻人,你们没有什么害怕的,大胆去做,因为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勇敢”。我泪流不止……那个时候我就决心未来一定会以这个名字创作一部作品。但时隔十几年,它一直埋在心里,没有下文。直到这个新杂技剧场的产生,我觉得,他们正是属于彼此的——曾经的初心就是这么恰好地遇到现在的青春,也在现在这份青春里找到了依托和纪念。

二、关于相识

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赵双午团长找到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现代舞出身,而她想要尝试一场创新和融合,实现她一直以来想要为这个行业做新尝试的夙愿。

但是我说我不是现代舞编导,我只是编导。什么是现代舞我到现在也解释不清楚它。从我学习现代舞到我教现代舞,从我问老师、问自己,到我成为老师,别人问我,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现代舞。我只能说,在我狭窄的认知里,现代舞是一种追求真实态度和活法的方式,是一种对这个世界的自我认知和表达,也是一种真实的生命状态。它有一种包容力,它的包容力,或者说现代艺术的包容力让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可以实现:一切万物皆可用。只要能为真实的表达服务。它是直面的,直给的,不躲也不藏地展现了一种我认为很珍贵的态度:直面自己,面对自己的一切问题和不完美,并努力解决它。或许这个内在的核心也造就了这场命中的合作:谁的青春不犯错,谁的青春不遗憾,无法躲藏,但我们都会面对它。

三、关于部分创作过程

(一)摸索

1.从最初进入创作,我就从未想过用舞蹈改变杂技。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以舞蹈辅助杂技的方式,找到一条杂技的新路,艺术表达方式的新路,一条不属于曾经,不属于别人,只属于湖南杂技团,并诞生在韶山北路438 号排练厅里的新的思路。每个群体与自己的作品都是有缘分的。

2.而摸索的其中无论如何创新,我很清楚,虽然我的本体是舞蹈,但我即将做的创作中杂技是本体。任何一种跨界、融合和创新都依然要有主角,并且明确。

3.正式进入创作后,我们的方式是先筛选所有的传统技术和节目,然后从中看到可发展的元素,再进行解构和重组,最终进行再编创。具体创作中,我的切入点更多的是在如何连接。我不喜欢杂技中所有的亮相,却很迷恋他们完成亮相之前的搭扣、动势,以及完成亮相之后美丽的旋转、解扣等。所以我们的创作切入点,一是新形式,二是审视连接的新可能性。

4.简单概括,创作有两个大方向:一是无中生有,一是有中生新。

无中生有,就是自己创作出符合作品表达的,但不一定是传统杂技中运用的技术和道具;有中生新就是在原有的杂技传统节目和技术上解构与重组:这里面又有两个小点,一是对原有道具的重解;二是道具不变,在动作创作上的新编创。

(二)困境也是源泉

基于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方式,难题出现了。其实所有的创作都有很多困难,我们没有什么特殊。我单单只说对我个人和这个作品而言,这其中最深刻的困难之一就是与演员的磨合,磨合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创作上的磨合,二是工作习惯上的磨合。

创作上的磨合。这次的创作方式和作品的表达需求,几乎在本质上完全颠覆了传统杂技团的训练模式:我不要每人单项训练,而是要群体作战。尽管创作其中也提炼了很多传统杂技技术,但创作的需求基本等于“从头来过”。我不要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所练下来的高难技术,即使要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也同时因为作品需求衍生出了更深一层的困难:不但抹掉了一部分单人的强项,还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在某一个单项内容上群体完成。也就是说,演员会面临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去做自己不擅长甚至根本就不会的技术。也因此,在这颠覆了训练模式的过程里,等于消解掉了他们此前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

青春的模样

工作习惯的磨合。我很喜欢这个团的演员们,因为在工作的相处中我发现杂技演员比舞蹈演员还要单纯。在这里我时常能看到“干净”两个字。而他们的单纯主要源于他们几年、十几年只做一件事情,甚至只训练一种技术,只盯着这一个重心……也因此,他们不习惯独立思考,长久的训练方式让他们更习惯被安排。同时他们也因为杂技训练的模式而养成了不太善于、也不太愿意主动打开心扉与人沟通的习惯。但创作过程中,又非常需要沟通和打开心扉,因为他们表现的就是他们自己,也由此我们之间发生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我觉得这世上有两种永恒的矛盾,一是父母对孩子,一是老师对学生,也可以衍生为导演对演员。这种矛盾的无奈在于这里面有着不得不的“要求与被要求”两个主体。父母、老师要去要求孩子和学生,后者只能被要求。没有人喜欢被要求,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骂人”。双方都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和无奈。但更大的无奈是这矛盾的根源是人性,也是爱。前者认为我为了你好,你却不听,伤心;后者认为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我不要这种绑架。

我认为,所有的矛盾都未必是坏事,因为矛盾和冲突是一种强行沟通,而沟通后的短暂理解会让彼此增添了解和谅解,也有了更亲近的机会。毕竟人类是因为共同的经历才有了建立更多深刻感情的可能,“吵架”就是一种共同经历。

(三)认识新的世界

经过这次创作,我有幸深入了解杂技这个行业,也由此发现它是一个有历史同时也有未来的行业。因为它有肢体和人类极限的很多可能,可以同时满足人类对于视觉刺激、情感共鸣、深刻思考三重需求。也就是人类欲望、情感和头脑的三大块儿最重要的需求都可能在杂技的创作中得到展现,在观赏中得到满足。虽然我们这次尝试还够不到这份“未来”,却可以预见。

杂技是艺术门类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人类发展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自己的缺失,却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它不需要成为谁,它仅仅是它自己就很好。

世界和艺术的发展甚至是行业的发展,可能有两条路:一是打破,二是融合。这次与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艺术尝试,可能只是星空下小小的星辰,但希望它可以成为众多方向中的一种可能。

我很感谢自己曾经传统后来现代的学习之路,它让我有机会站在一个或许更中立的位置看待传统和现代,看待传承和发展。传承和发展从不矛盾,他们甚至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儿什么,证明一个时代的发展!

甚至可以说,传统就是曾经的现代,现代也是未来的传统。时间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归位,会把所有东西都物归原主。我一直很敬畏历史,任何层面的历史。因为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所以我坚信想要更好地创造未来,一定要更认真地尊重历史。

创作这件事的核心,在于“创”,所以它的核心无可避免地更接近“未来”。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或许是:传统一定要保护,一定要传承,一定要原汁原味;但同时另一条腿要站在“传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从历史里向未来走去,从传统里向“新世界”发展。不只因为我们热爱我们从事的行业,也因为我们要活下去,要在时代的变化中好好地活下去。只是这个发展的过程会经历失败,会经历质疑和打击。但想明白了这份价值,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谢幕

(四)感谢相遇

我记得我在节目单上写过,我一直以为杂技演员都是超人,生下来就会飞,总之他们有着像我这么普通的人不可能拥有的超能力。但当我真的跟他们相处下来,一起创作后,我才知道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但他们确实有超能力:拥有工作起来超强度、超负荷、超艰苦,从不能到能的超能力。

在我的成长中我总是以为别人都比我勇敢,但其实当我真正见证过勇敢的人如何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才知道,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在不得不中勇敢,在不得不中坚强,然后就这么咬着牙走着,走着,然后就坚持过去了。有经验的成熟和没有经验的无畏,大概都是人生珍贵的礼物。

(五)与剧无关

可能我们生活中所有经历的事、所从事的任何行业都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工具。可能我们永远是孩子,永远需要学习,永远需要勇敢,永远需要青春的样子。

我一直在努力试图做一个温暖的人,也愿能一直做出温暖且治愈人心的作品,也真心地希望你们能在这部作品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也愿这部作品能够温暖你们,哪怕只有一瞬间。

猜你喜欢

现代舞杂技经验
高空杂技
历史尘埃:回溯中国现代舞的早期发展
空中杂技师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老鼠演杂技
现代舞创编性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展望西方现代舞在中国发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