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话“龙”的传说

2022-09-15蔡雨耘陶一晨

当代党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开发局古生物水文地质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蔡雨耘 陶一晨

走进重庆市自然资源科普馆,只见一只身长约24 米的恐龙,伸出长长的脖子,伫立在草地上。它的皮肤纹理生动逼真,连脖子与躯干连接处的皮肤褶皱都清晰可见。

这只恐龙名叫“马门溪龙”,其化石被发现于重庆合川,可它在“成型”过程中,却得到了来自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诸多支持。

“从搭建骨架到肌肉复原、从3D雕刻到最后的翻模成型,在仿真恐龙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要请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专家们来确认和检查。”该项目主要负责人、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研究部主任马檠宇介绍道。

2021 年,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强强联手,正式组建“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自此,川渝两地古生物合作研究深度不断加强。

架起“交流之桥”

先用机械大规模地挖开化石层上的岩石,再人工剥离化石上剩余的约0.5—1米厚的岩石……

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的恐龙化石群发掘现场,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队员正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化石。稍后,这些新取出的恐龙化石将被包裹上纱布、打上石膏,送往重庆北碚蔡家的化石修复中心保存。

“我们如果要对保存较好的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前往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类似的恐龙骨骼化石进行对比。”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院长、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代辉解释道。

由于川渝两地恐龙化石群所属的地质年代较为接近,将重庆发现的化石与自贡蜀龙动物群已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对比,有助于研究人员判断是否有新的恐龙种类出现。

化石是古生物研究的基础,没有化石,研究将是“无本之木”。自贡的恐龙化石挖掘已有约50 年历史,因此,自贡恐龙博物馆积累了丰厚的化石资源,是研究恐龙的宝库。一直以来,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与自贡恐龙博物馆保持着密切交流。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双方决定携手共进,推动川渝古生物合作研究更上一层楼。

2021 年8 月,川渝两地首个古生物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正式授牌成立,成为川渝地区首个、西南地区第二个古生物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内的马门溪龙

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架起了川渝两地古生物研究交流的“桥梁”,让基础资源得以共享。为了更好地建设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一起拟定了未来3年的工作计划。

“现在,我们要去自贡恐龙博物馆进行标本对比,非常方便。”代辉笑道,“遇到困难了,他们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我们。”

构建研究智库

成立于1983年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全国恐龙研究领域公认的“实力老将”,其研究人员经常和20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进行学术探讨。

磨刀溪三峡龙的发现和命名,便是20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的研究人员李宁与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彭光照合作研究的成果。

在重庆市云阳县新津乡中侏罗统新田沟组发掘出的三峡龙,保存了部分头后骨骼,这些骨骼非常纤细,形态上与小型的鸟脚类恐龙相似。

三峡龙的主要研究者李宁在查阅诸多文献后,首先将其所属类别限定在早期的鸟臀类恐龙中。作为研究的专业指导人员,彭光照与李宁进行多次讨论与分析,逐渐厘清了三峡龙的特征,最终确认三峡龙是小型鸟臀类恐龙的一个新属种。

实验室不断汇集川渝两地古生物、古环境、地质遗迹领域的精干力量,逐渐形成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恐龙研究智库,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江山就是其中一位。

得益于“库房管理”的工作经验,江山在日复一日与恐龙化石的接触和观察中,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要恐龙化石在他手中过上一遍,他就能看出这属于哪类恐龙,并马上讲出这类恐龙的主要特征。高精准度的辨认,让两地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不仅带来了人才的汇聚,还为技术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代辉介绍,在重庆恐龙研究的初期,他们的研究团队学习的是自贡的化石保护技术,用的也是四川理工大学的化石保护试剂。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团队发现可以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改良,并将总结的化石发掘保护经验反馈给自贡恐龙博物馆。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以重点实验室为基点,川渝两地在人才、技术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目前,实验室正在对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与四川自贡蜀龙动物群展开合作研究,重点分析恐龙的系统演化、恐龙的迁徙、化石埋藏区域的古地理与古环境,探讨地质构造运动与川渝恐龙化石群形成关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古生物化石调查与保护工作逐浪成势。

延展共享半径

“我们这里有恐龙化石需要装架,你们那边能做吗?”自贡恐龙博物馆收到了来自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邀请。作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自贡恐龙博物馆经常会收到来自其他单位关于化石修复和装架的邀约。

“若放在以前,因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自贡恐龙博物馆会婉拒这类邀请,但现在他们会转给我们来做,因为大家都同属于一个实验室。”代辉说道。

位于重庆北碚蔡家的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化石修复中心,在化石的调查、修复、装架上走在全国前列,拥有顶尖的修复师。修复中心主任张玉清便是其中之一,很多发表于世界顶级期刊的论文中的研究材料,都是经他的一双巧手修复出来的。

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让自贡与重庆两地在恐龙研发、修复等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

《古脊椎动物化石发掘与修复装架技术规程》的起草就是例证。

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主导下,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联合相关单位组织起草了《古脊椎动物化石发掘与修复装架技术规程》。自贡恐龙博物馆的相关研究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利用自身丰富的化石发掘和保护经验,为规程的编写建言献策。

目前该规程已通过审查,下一步将进入报批程序。该行业标准是我国首个化石保护类的行业标准,填补了化石保护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对化石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2 年5 月17 日,自贡恐龙博物馆、云阳县普安恐龙化石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共同签订《川渝恐龙研究合作协议》。

根据该协议,三方将集中力量,提升川渝地区的恐龙研究实力,共同开发利用两地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在云阳县打造“古巴蜀湖流域恐龙文化博物馆”的过程中,自贡恐龙博物馆还将为其提供恐龙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助力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从研究资源到文旅资源,川渝两地恐龙资源共享的半径不断延展。亿万年前,春水润泽川渝大地,恐龙在此繁衍;亿万年后,长江之水缓缓流淌,川渝人民在此续写“龙”的传说。

猜你喜欢

开发局古生物水文地质
踔厉奋发 踵事增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省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中心)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为地质事业发展赋能 六队焕发时代新风采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原角龙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