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动机、特征、困境及策略
——基于10位成年女性的访谈分析
2022-09-14屈梦莹
谢 琴,屈梦莹
(江西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7)
成年女性承受着来自于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对自我价值追求的内源压力,双重压力导致成年女性疲于应付而缺乏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现代社会中,除工作场所之外,生活场所的时间安排和空间活动多由女性掌控,若能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价值,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能够极大地激发女性的学习动机,转变消极心态、化解生活困境,是维持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良方,有助于成年女性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生活场所学习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指出,“在今天,只有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生活得更好,才能成为更好的公民、邻居、朋友及家长,而仅仅拥有工作相关的技术是不够的。学习不仅为了谋生,而且为了创造生活”。[1]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生活与学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于是生活场所学习理论便应运而生。
(一)生活场所学习的概念阐释
要想探究生活场所学习,就必须厘清什么是“生活”。《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对生活解释为:一是指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二是指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2]概言之,生活是人类所有日常活动的总和,包括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玩味生活。齐泽姆是最早提出“生活场所学习”概念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人们不应该接受目前占主流的观点,即以有偿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是校园外学习应该发展的关键支点。[3]“生活场所学习”是对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的补充,它或将成为人们通过利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环境来提升自己的一个学习概念。
生活场所学习是工作场所学习的深化,哈里斯于2008年发表观点,认为“生活场所的学习不仅包括行为、态度、技能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括在人的一生中,不管何时、何地、什么原因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那些知识”。[4]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学习观,囊括了一切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简而言之,生活场所学习即时时、处处存在且人人都可通过它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生活场所学习”至今未能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黄健认为工作场所学习发生在“工作实践场”,[5]是人们从事生产或生活工作的时间和空间、情境以及人们的一系列实践活动,[6]Coombs 和Ahmeds谈到非正规教育时也认同每个个体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都是从日常的经历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习得,如在家里、在工作场所、在休闲;从一些事例以及家人和朋友的态度中感受;通过旅行、读报纸、书籍、或者通过听广播或看电影看电视中反思。[7]据此,可以认为生活场所学习是发生在“生活实践场”中的,是成年人在人际交往、技能提升和学习反思中获得的教育经历。
(二)生活场所学习模型
据查阅的文献可知,至今仍未形成生活场所学习的具体模型。而关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模型却大量涌现,如瑞莱特的“输入—输出”学习模型,约根森和瓦林的“环境与过程互动”模型,杨的“系统学习”模型等。[8]既然生活场所学习是工作场所学习的深化,那么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模型是否可以直接扩展到生活场所,或者它们是否可以形成生活场所学习模型的基础。鉴于此,在总结国内外一些典型的工作场所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生活场所情境导向学习模型(见图1)。
图1 生活场所情境导向学习模型
如图1所示,成年女性基于生活情境中产生的兴趣或遇到的问题推断自身现有知识与其生活领域所需知识的潜在差距,从而触发学习需求。再根据具体的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并以情境为导向检索学习资源,选择与生活情境相适应的学习环境。然后,根据已有的学习环境制定评估标准,通过自评或他评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以及素质上的提升。最后把这些习得能力反馈并运用于生活情境中。
二、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个案剖析
为深入探究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的动机和特点,了解她们遭遇的困难,笔者根据生活场所学习的理论拟定了访谈提纲,并对江西省丰城10名不同职业的成年女性展开了结构式访谈,访谈分为两次进行,每次间隔一周,全程进行录音并将录音材料转为文本材料。10名被访谈者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被访谈者的基本信息
在对10位女性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其学习动机、特点、困境及其必要性进行深度剖析,结果如下。
(一)学习动机类型
基于10位女性的访谈内容把她们的学习动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如表2所示。
表2 学习动机类型
1.职业发展型。这种类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偏向于谋求职业的成功,主要指成年女性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活而进行自我提升,以期高标准地履行岗位职责,得到雇主的满意评价,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她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获得知识技能,从而达到职业发展的目的。表2显示,这四位女性都希望通过生活场所学习的方式来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以上四位女性的生活场所学习者是典型的以自我职业发展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其生活场所学习具有共同特点,即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是与工作相关的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活动有细致的安排,收获了工作相关知识,有利于自我职场工作的开展。
2.家庭服务型。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的意向直接与其所要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相连,与其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相关,主要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9]被访谈者HL、TSQ和CQ都是因为找寻培养孩子的良方进行学习。她们在生活场所中进行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的教育素养和家庭的教育能力,为了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人生阶段的新角色,承担起新角色的责任。这种类型的生活场所学习是围绕孩子的成长来进行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少儿教育知识。这类学习者以生活中遇到的育儿问题来开展学习活动,以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处理好亲子关系,清晰研判少儿成长问题以及要求自己以充分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
从HL、TSQ和CQ女士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生活场所学习所展现的独特魅力,能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或某项技能,不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强迫自己学习。这种家庭服务型生活场所学习的特点包括:学习动机主要是为家庭服务,为了孩子的成长;学习内容与育儿知识相关;能感受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体验到和谐家庭的幸福感。
3.兴趣导向型。生活场所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它是基于学习者动机和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访谈发现LGF、QJC和RMX的学习动机都来自于休闲娱乐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类型的生活场所学习主要以兴趣为学习动机,是一种内在学习动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生活场所学习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世界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理想方式,生活中学习时时存在、处处存在,人人都可以在生活的学习中获得成长。此类生活场所学习具有如下特点:以兴趣为导向,动机较强且具有自我约束性;针对性较强,可以立即学以致用;能收获到强大的内心满足感和实用技能。
(二)学习特点
通过对10位成年女性的访谈发现,生活场所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学习需求的多样性。高志敏以为,成人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源于他们多维的社会角色和多重的社会作用,进而导致了多样化的学习动机。[10]成年女性作为成人学习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学习需求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发展的需要。如研究中的QHY为了职位的晋升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英语和考取资格证书。第二,社会角色的要求。诺尔斯认为不断变化着的社会角色导致了成人多元的学习需求。成年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担任着各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责任和任务。如TSQ和HL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第三,兴趣爱好的需求。成年女性因自身的兴趣而进行的学习往往更持久、稳定,如RMX学习弹吉他和制作手工的过程能够使她产生愉悦和满足的心情,从而能够得以长时间的维持。丰富而个性化的生活追求促使成年女性通过生活场所学习这种方式得到自我提升和满足,更好地履行社会和家庭责任。
2.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成人的学习都是根据个体的实际需要开展的,他们十分注重对工作、生活等有帮助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如图1的模型,学习者根据具体的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并以情境为导向检索学习资源,选择与生活情境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成年女性进行生活场所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即学即用”,所学内容都是为她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的,都能够真实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从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三位女性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而触发其进行学习的,如MAY所学习的内容是与农业技术有关的知识,是为其职业发展服务的;CQ学习的内容是关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于家庭生活之中;RMX学习的内容是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开展的,可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可见,成年女性的生活场所学习都是围绕自身的需求所开展的,都能解决其所遇困境并使其获得进步和成长。
3.学习发生的情境性。如图1的模型所示,在生活场所学习中,成年女性基于具体问题情境选择学习内容并在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成年女性本身在学习方式上为“联结性认知”并具有感性、主观和情绪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她们的学习发生具有情境性,具体的情境能够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她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检验这些知识。TSQ、CQ和HL都是由于生育子女后触发其学习需求的,随后她们又将所学育儿知识运用到养育子女的日常生活中去。
(三)学习困境
从10位成年女性的访谈内容中可以发现她们在生活场所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
1.学习资源匮乏。HL女士说:“我有时候找不到一起学习和交流的小伙伴,很多妈妈群里都是在闲聊呀、发红包呀,根本就不会讨论和育儿相关的内容。而且现在在网上找资源也不方便,很多网站都要收费,我现在都只能自己买书看了。”其他两位母亲TSQ和CQ也有同样的烦恼:无法获取与育儿有关的学习资源并缺少一个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具有规范和比较的功能,[11]“比较”是激发女性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这三位女士都因缺少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学习群体而感到困扰。
2.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有效而良好的评估机制是促进当今社会成人学习和成长的助推器,很多成人学习的动机都是为获得与之相应的学习成果以助于自我职业的发展。LGF女士谈到:“因为开了个蛋糕店嘛,我还是得去学那些新的样式,最让我苦恼的是我一直都想考糕点师的证书,但它要求大专以上的学历,而我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我学的这些东西都不能得到证明,这点是让我很难过的。”MAY也因自己的农业技能无法得到肯定而烦恼。由此可见,她们是因为学习成果无法得到认证而感到苦恼。
3.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自主性不强是很多成年女性无法进行生活场所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成年女性因承担着母亲、妻子、员工、子女等多重角色,繁忙的生活和工作导致她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生活场所学习。QHY女士说:“我的学习自主性不是很强,坚持对我来说是个难题,就感觉周围没有一个学习环境,靠自己学习很困难,自己要更加主动。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学习时老是会分心,这可能与我的性格和之前有些厌学有关吧。”QJC和MAY也提到自己经常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可见被访谈者都清楚地认识到在生活场所学习中自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常常被琐事打扰而无法坚持学习,为达成目标需要更多的自律行为。
三、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的建议
作为承担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的中坚力量,成年女性的学习热情和权益值得关注和给予必要的支持,应完善生活场所学习资源建设,为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一)完善女性生活场所学习资源建设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可以将生活场所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纳入到第三级教育体系之中。法律具有强制性,只有在法律中明文规定才能保障女性生活场所学习的权益,才能使成年女性意识到生活场所学习的重要性而参与其中。要通过相关制度建设,明确成年女性学习的权益,给予职业女性和非职业女性更多参与生活场所学习的机会,并为女性进行生活场所学习提供相应的支持。
2.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是女性进行生活场所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而现有的社区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成年女性开展生活场所学习的需求。建议逐年增加社区生活场所学习活动开展所需设施,完善社区文化活动基础建设。成年女性学习需求主要有家庭教育、职业发展、兴趣培养等,社区可开展社区女性学习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的设置一些学习课程并组织社区内女性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通过聆听讲座、成立兴趣小组等形式让更多女性参与其中。
3.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公益广告等途径积极倡导生活场所学习,建设地方生活场所学习官方网站,并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以更便捷和更贴近实际生活的方式发挥生活场所学习的教育和疏导功能。另一方面,要鼓励各类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通过各种方式定期免费向成年女性学习者开放,满足成年女性对不同学习资源的需求。
(二)提高生活场所学习质量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活场所学习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相应的学习,但同时也陷入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的困境。根据目前生活场所学习的具体情况,建议从学习平台建设、课程设置、师资管理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的质量。
1.搭建虚拟生活场所学习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面对成年女性生活压力大、闲暇时间少的现实,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应与时俱进,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便捷性、灵活性等优势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搭建优质学习平台,促进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从内容输入到评价反馈完整一体的学习平台,定期对平台进行维护调整,保证用户良好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需对平台及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监督排查,保证虚拟学习平台的质量。
2.优化生活场所学习课程设置。与正式学习不同的是,生活场所学习更注重实践性,其课程设置应兼顾课程的实用性、需求性、动态性,打造多元性课程内容。首先,需明确生活场所学习课程目标,根据成年女性的实际需求,以提高生活和工作技能、满足学习兴趣、丰富闲暇生活为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其次,生活场所学习课程内容可涵盖技能类课程、概念类课程、休闲类课程等三方面,技能类课程包括育儿、办公软件应用等;概念类课程包括成人压力与心理调适、养生与保健等;休闲类课程包括绘画、摄影等。最后,课程设置应强化成年女性的参与感,除基础性知识和教学示范外,应以交流分享和操作展示为主,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3.强化生活场所学习师资管理。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教师专业知识的扎实与否以及是否具备专业素养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据悉,国内至今尚未建立生活场所学习专业师资队伍,专门化教师管理制度缺失,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仍不健全。针对生活场所学习师资管理存在的不足,应提高教师选聘标准,除专职教师外,也可聘请高校专业人才兼职和在学员中进行互助教学,但为保证教学效果,所有教师必须进行层层筛选、培训才能上岗。此外,教育部门应制定行业管理条例,约束教师教学行为,定期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保证评估的真实性。
(三)建立女性生活场所学习评估标准
2006-2008年间,德国、爱莎尼尔、芬兰和西班牙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了生活场所学习的认证实验项目。该项目采用了齐泽姆和布莱尔提出的生活场所学习认证模型,这一模型是在工作场所学习认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12]该项目认为生活场所学习评估应包括以下环节,如图2所示。
图2 生活场所学习质量评估流程
该项目为生活场所学习的质量评估和成果转换提供了具体标准,能够为激励成人参与生活场所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但该模型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明确支持主体是关键。各地方政府应该通过行政介入、资金投入、制度推进等方式,积极推动教育机构进行改革,保障生活场所学习的经费支持。其次,开展质量评估是重点。教育部门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成年女性学习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和评估办法,有计划地开展质量评估工作。最后,先前学习评价是策略。有关部门向潜在的生活场所学习者说明什么是先前学习评价,然后对报名者进行测试, 以确定他们的学业和知识水平。学习者提供相关的知识技能材料,并采用口头汇报或书面说明的方式阐述自己申报的原因和优势,评定者根据评定标准授予其学分或学位。
(四)构建女性生活场所学习激励机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M.加涅将动机的激发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一类内部因素是好奇心,另一类不同的外部因素是社会赞许、接纳。[13]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来设计女性生活场所学习激励机制。
1.提高女性学习自治力。兴趣和需要是自治力的重要来源。因此,成年女性需要明确自身兴趣和需要。只有当其学习活动是源于内源性动机时,她们才会更重视这一学习计划并努力执行。其次,成年女性需要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成年女性应该根据自己对当前状态、资源占有、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认识来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最后,综合运用锻炼、自我暗示和自我强化等方式提高女性学习自治力。成年女性可以通过每天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提升自控力,通过明确的目标暗示和自我定位树立学习自信心,通过自我奖惩以培养学习自觉性。
2.构建女性学习共同体。为激励成年女性进行生活场所学习需构建实体、虚拟两大学习共同体以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实体学习共同体需要以社区、学校和家庭为纽带。社区中的成年女性可以根据共同需求建立若干学习共同体,社区则依托附近高校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中小学校可以以孩子班级为标准把母亲划分为若干学习共同体,母亲们可以通过相互沟通、资源分享等方式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因为女性成员通常以从长辈处获取经验和与同辈间相互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14]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 打造虚拟学习共同体也是十分必要的。成年女性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微信群、QQ群、博客和贴吧等在线学习共同体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参照群体来激发和促进自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