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之研究*

2022-09-14梅文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学绩效评价专家

梅文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虽然中国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等诸多问题[1]。构建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教育绩效并作针对性的改革,有利于实现学生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和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水平,有利于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团体意见法,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厘清的基础上,归纳出推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建设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而构建出评价指标的层级构架,以作为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指标,以期为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2 相关研究分析

2.1 职业院校产学合作模式研究

随着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产学合作模式的构建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北美地区以美国的“辛辛那提合作教育”和加拿大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为主,其产学合作模式多是由学校主导,政府进行管理,学生可依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产学合作类型,学生除能获取合理薪资,习得实际的进入职场所需的就业能力外,企业也能于合作期间补充人力缺口[2-4];欧洲以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工学交替”模式为主,由企业主导,行业协会、职业学校以及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共同参与,学员需与企业签订培训契约,其实习期表现将成为日后是否能就业的重要依据,学校教育与社区产业结合,发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特色[5-7];亚洲以日本的“双结合”和新加坡“双轨制”模式为主,政府主导以宏观的角度进行产学合作之协调与管理[8-9],在合作的模式上,目前多以“订单式”合作为导向,除增加招生吸引力外,亦增加学生荣誉感、向心力与认同感,从而提升其学习效能,为企业获取稳定的人力资源。国内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即从构建质量标准等六个环节实施主导模式[10]。敖凌航[11],丁建石[12]等学者从高职院校产学合作面临如何与产业链融合等问题,论述了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索了政府主导下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路径。

2.2 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为确保学校的教育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能力,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在1990年就构建了“学校绩效关键指标系统”(Keys to Excellence for Your Schools),以“目标达成、问题解决、教学持续、专业学习、教学资源、课程体系”6大项42项指标评价学校产出绩效[13];英国教育部1992年成立教育标准局(Ofsted),并构建起英国的教育评价指标系统“视导架构”体系(Inspection Framework),从“整体绩效、行政管理、教学评量、个人发展、学生成就”5项准则28项指标评价学校的教育绩效[14];2000年日本的教育课程审核会首度提出“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制度,即有“学校自我评价、学校关系人评价和教育委员会评价”3项评价系统、16项硬性指标组成[15];台湾教育主管部门1998年公布“职业院校评价实施要点”,针对台湾地区职业院校办学绩效评价,后期为提高评价效率和认证职业院校等级,又不断优化扩充评价系统,发展到目前的24个领域、77项准则和188项指标的体系[16]。虽然各国教育绩效评价系统侧重点不同,但评价学生学习成就和师资教育能力是各国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

2.3 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评价的面向

国内高职教育无论是“双证融通模式”“产业链模式”“1+X证书模式”[17],目的都是为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从根本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从上述文献探讨发现,若依产学合作目的导向区分,主要分为“人才培训”和“技术研发”两大面向。前者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为导向,教育教学为核心,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社会产业界的适应力;后者以专业人员为主体,以科研攻关和技术产品开发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主要目的在于将知识产业化后转换为社会经济效益。故本研究在参考前述文献后,基于研究目的,以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全过程要素为对象,将评价指标面向划分为“目标与共识”“行政管理机制”“课程与学习评量”“专业教师成长”“教学资源导入”和“产学合作成果”6项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流程

本研究以文献调研和模糊德尔菲专家问卷两种研究方法,探讨并建构中国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研究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文献调研,广泛收集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以作为下阶段研究依据;第二阶段为模糊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以最终确定评价指标。

3.1 文献调研:收集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指标

3.1.1 研究方法简介

本阶段研究首选广泛收集评价指标数据,其次将数据通过开放、轴向和选择式3个步骤完成过程分析,最后通过自底向上的归纳过程,形成隶属关系的由最底层到最顶层的各级节点[18]。

3.1.2 评价指标收集

检索CNKI、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网址及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搜索引擎,搜集国内外产学合作指标理论及运用的相关研究,检索词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中文检索词包括:产学合作、教育评价、教育绩效指标等,英文检索词包括:Co-operative Education、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Formation Par Alternance、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School等。为确保研究结果的时效性,检索时限设置为2010年1月起始,在阅读标题和摘要后,排除明显不相关文献,共搜索文献150余篇,再通过浏览全文,以确定是否最终纳入。经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纳入指标收集的文献为34篇,自由节点的编码共计68个。

3.1.3 评价指标的初凝从本研究所收集的68个自由节点中,通过NVivo的树节点功能,对具有相似功能的自由节点进行关联式编入,最终构建出6个一级编码、31个自由节点的指标架构,以作为第二阶段专家问卷的指标筛选的基础,详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初凝表

3.2 专家问卷调研:筛选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

3.2.1 研究方法简介

模糊德尔菲法是在一般德尔菲法中引入模糊理论,利用模糊三角数法来整合专家意见,并用灰关联度判断专家意见是否达到收敛,意见收敛后才能计算专家意见是否严谨合理[19],其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评量区间,对所要考虑的评估指标设定区间数值,即最佳值(Oi)和最小值(Ci),分数越高说明该指标的重要程度越高。

步骤二:统计评量数值,剔除2倍标准差之外的评量值,统计各项指标专家评量的最佳值(Oi)和最小值(Ci)。

步骤三:计算三角模糊数,根据专家评量结果,计算指标的最佳值模糊数及最小值模糊数

步骤五:计算共识值,计算专家共识值Gi,并根据专家意见或相关标准确定门槛值S进行指标筛选。

3.2.2 专家问卷设计

本阶段主要藉由模糊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删除不必要之指标,以确立“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例如:某专家认为,对于“设定产学合作愿景”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之最佳值为7,重要性程度范围之最小值为5,最大值为9,则该专家在问卷指标题项最佳、最小、最大值的表格中相应填写7、5、9。

3.2.3 专家群组选择

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所涵盖的范围宽泛且复杂,如仅以某一类别专家评论议题,会让人质疑所获得资料过于偏颇。因此本研究认为有必要纳入多元专家之意见,以达到指标评价重要值计算的适切性。在德尔菲法中,专家人数的选定,Dalkey[20]认为其人数至少10人时群体的误差可降至最低、可信度最高。由于本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到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衡量指标,委请专家必须具备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管理经验才能具有较高的辨识能力,故本研究以立意抽样方式邀请12名官产学界专家进行访谈,分别为高职院校教授4名、产学合作企业界专家4名,行业协会专家4名。12位专家在各自岗位工作年限均超过15年。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透过文献调研分析,对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收集和编码,并透过两轮的模糊德尔菲专家问卷方式来筛选指标,研究的结果与讨论如下。

4.1 专家问卷数据统计与结果讨论

第一轮专家问卷发放12份,回收12份。问卷回收以后,立即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达成高度共识”与“安排定期参访”2项指标,两三角模糊有重叠现象,即且模糊关系之灰色地带则表示各专家意见区间值无共识区段,且给予极端意见值的专家与其他专家之意见相差过大,导致意见分歧发散,未能达成一致。遂将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表的结果提供给各专家参考,并重复进行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第二轮专家问卷全部收回,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得知,“配套修正机制、协调业务规范、制定适切计划”等17项指标两三角模糊有重叠现象,表示各专家意见区间值无共识区段,但从模糊关系区检定值审视,给予极端值意见的专家并无与其他专家意见相差过大而导致意见分歧发散。修订后第二轮专家问卷所有评估项目的检定值,达到收敛状态,显示专家意见达成一致。

表2 专家问卷最终数据统计表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运用模糊德尔菲专家法的目的在于藉由专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评价指标的重要度进行评量,删除不适切指标。删除指标门槛值的大小直接影响评估指标的选取,而对于如何确定门槛值,现有文献多依据研究者经验主观判断。Khorramshahgol[21]认为,可采用专家认可程度的80%以上的指标项目。经与专家群组讨论,本研究的门槛值设定为6.50,即共识值未达6.50分将视为无效指标,本研究中的“设定合作愿景、达成高度共识、制定标准流程”3项指标未达门槛值,予以删除。最终构建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图

4.3 评价指标重要值的计算

透过对专家问卷各项指标评量分值的统计,在6项评价准则中,重要度共识值最高的是“专业教师成长(7.25)”,依序是“教学资源导入(7.24)”和“产学合作成果(7.11)”。曾赛阳等提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产学合作应更注重教师的“技术技能应用”素质[22]。以产学结合为依托,以良好的成长环境及评价、激励机制为保障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23];在28项评价指标中,重要度共识值最高的是“具备专业技能(7.79)”,依序是“型塑教学品牌(7.60)”和“争取合作经费(7.57)”。详见表3。

表3 评价准则重要度专家共识值统计表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共识、行政管理机制、课程学习评量、专业教师成长、教学资源导入、产学合作成果”6项准则及28项指标构成。这些准则和指标即为影响高职院校推动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关键因素,若政府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以及产学合作相关单位运用评估工具有效筛选的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决策,必能寻得符合产学合作需求的适切表现。

5.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产学合作成效

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评价6项准则中,“专业教师成长”重要度分值最高(7.25),此结果验证了成宝芝[24]等人的研究结论:专业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重要抓手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唯有提升专业教师建设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满足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在所有28项评估指标中,“具备专业技能”重要度评分最高(7.79),可见教师的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建设水准,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要求: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及教学研究的能力和素质;又要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各种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也充分说明了各行各业对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建设的重视程度。因此,提升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提升教师教授专业技能的能力。

5.2 导入教学资源实现产学合作多方共赢

“教学资源导入”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6项准则中,其重要度分值(7.24)仅次于“专业教师成长(7.25)”,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目的在于高校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高校可以通过合作提高教学与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 为进一步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人力资本得到快速增值。这充分说明积极引进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资源导入”的4项评估指标中,其重要度分值从高到底依序是“争取合作经费(7.57)>提供教育场所(7.36)>投入教育设备(7.29)>提供教育师资(6.76)”,王晓红[25]等学者指出产学合作是对科研资源进行配置的重要形式, 为使产学合作顺利进行,就必须调动产学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使各参与方受益:企业投入相应研发经费、科研场所和专业设备;高校科研人员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解决相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学校有更多的财力和科研基地用于合作研发,实现产学合作多方共赢的局面。

5.3 落实产学合作成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产学合作成果” 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价的6项准则中,其重要度分值(7.11)属于较高水准,同时在“产学合作成果”的6项评估指标中,重要度分值最高的前2项指标分别为“安排定期参访(7.33)”和“提供就业岗位(7.31)”。张阳[26]指出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在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构建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协调发展的关键。企业安排高校师生定期参访企业,能深度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随着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调整相应的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和产业结构匹配,实现学生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产学合作成果”的另外两项重要度评分较高的指标为“受理企业科研(7.18)”和“产生社会效益(7.09)”,这说明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高校应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对接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将研发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并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形成高校、企业和政府深度协同创新发展的社会效应。

本研究已经构建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际案例的验证分析,以检验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否有效评估中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

猜你喜欢

产学绩效评价专家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致谢审稿专家
请叫我专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民生班”为例
专家面对面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