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墙工程在某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2022-09-14任亚鹏
任亚鹏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
0 引言
挡土墙是支撑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挡墙工程常应用于山区高速之中,可有效节约用地,减少拆迁,避免大量填、挖土方,对沿河位置可保护路基防冲刷,对于填方陡坡、挖方滑塌地段,可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本文以北京某高速公路为例,深入剖析了挡墙工程在该工程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1.1 技术标准及工程规模
某新线高速公路(西六环路—市界段)工程设计起点为西六环路军庄立交,向西经军庄镇、龙泉镇、妙峰山镇、王平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终点至市界与河北张涿高速公路相接,全长约65km。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6/4车道,路基宽度为33/28.5m。全线设置5座互通式立交,桥梁34座、合计23km,隧道15处、合计34km,涵洞48座,桥隧比高达90%。
1.2 沿线地质条件
门头沟区地处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境内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1.5%,海拔1 500m左右的山峰160余座。线路穿越区域的整体地貌类型属山地地貌,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水系发育(清水河、斋堂水库)。根据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可进一步划分为中山区、低山-丘陵区及山间沟谷流水侵蚀堆积地貌,在山间河谷两岸一般都有发育数级阶地。
填方挡墙地基主要为河滩地、林地、农田、山体坡脚等位置,局部地基承载力较低。沿线的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人工填土、湿陷性土、风化岩、残坡积土及永定河河道形成的卵漂石地层等。
挖方路堑墙地基主要为山体开挖坡脚土基。整体浅表层岩体受风化作用及地质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2 不同结构形式挡墙对比
2.1 挡墙考虑因素
案例高速公路路基段多在山谷半坡位置布线,路基断面一侧为开挖边坡,另一侧靠近清水河河道。挡墙主要考虑如下几方面因素:①挡墙结构可靠性、使用耐久性;②挡墙透水性、抗冲刷特性;③挡墙外观、生态绿化需求;④挡墙工程投资。
2.2 挡墙自身特点对比
2.2.1 结构可靠性、使用耐久性
(1)片石混凝土挡墙:利用挡墙自重平衡土压力;自身为圬工结构,使用年限长,工程应用多,技术成熟。
(2)加筋格宾挡墙:主要依靠格宾网内片块石重力及加筋土摩擦力保持结构稳定;格宾网采用镀锌覆高耐磨有机涂层防腐;网箱内填充石料,面墙后铺设聚酯长纤无纺布。
(3)坦萨加筋挡墙:主要依靠土体和格栅之间的摩擦力和咬合作用。
2.2.2 透水性、抗冲刷特性
(1)片石混凝土挡墙:圬工结构较厚,有效减少填料和水流接触;可加大基础埋深,并设置防冲刷护坦;墙后采用透水性材料,并加密泄水孔。
(2)加筋格宾挡墙:顶部硬化包封截水;背部设置三维聚丙烯排水垫,结合碎石排水层并将其排出至墙体外;面板格宾石笼本身具备透水、防冲刷特性。
(3)坦萨加筋挡墙:主要依靠面板防冲刷,依靠面板缝隙排水。
2.2.3 挡墙外观效果、生态绿化需求
(1)片石混凝土挡墙:圬工结构,绿化景观性差。
(2)加筋格宾挡墙:格宾石笼景观效果较差;石笼横向台阶处可进行绿化种植。
(3)坦萨加筋挡墙:挡墙外观效果好,可选择多种装饰面板营造不同效果。
2.2.4 工程投资对比
(1)片石混凝土挡墙:按均高9m考虑,造价较高,每延米1.8万。
(2)加筋格宾挡墙:按均高9m考虑,造价较低,每延米约1.0万。
(3)坦萨加筋挡墙:按均高9m考虑,造价较低,每延米约0.8万。
2.3 挡墙优缺点对比分析
(1)片石混凝土挡墙
优点:工程应用较多,技术成熟;稳定性及抗冲刷能力较好。
缺点:基底承载力要求较高;造价较高,每延米1.8万,每立方847元。
(2)加筋格宾挡墙:
优点:结构透水性及防冲刷能力较强;对基底承载力要求较低;造价较低,每延米约1.0万。
缺点:石笼外漏,景观效果较差。
(3)坦萨加筋挡墙
优点:景观效果好,装饰面板造型多;对基底承载力要求较低;造价较低,每延米约1.0万。
缺点:防冲刷能力较差。
2.4 挡墙形式选择
考虑到案例高速公路位于门头沟山区,地质条件较差,路侧沿清水河,考虑到高速作为永久工程,结构安全、稳定、抗冲刷是其首要考虑因素。片石混凝土结构挡墙,在这几方面优势较大;加筋格宾挡墙石笼片石外露,景观效果较差,石笼之间结构连接稳定性较差;坦萨加筋挡墙,主要依靠填土与筋条之间摩阻力保证结构稳定,而山区地质条件较差,加筋挡墙后期易变形失稳。综上,案例高速公路挡墙形式采用片石混凝土挡墙。
3 挡墙设计过程中的重难点
3.1 地基承载力不足
本项目局部挡墙地基位于农田、果园、河滩地等地基承载较低的位置。地表土以粉土素填土为主(局部杂填土),土质松软,工程性质较差。
其中一处挡墙工点,填方边坡高12m,受外侧占地限制,需设置挡墙收坡。边坡形式为放坡3m后设置路堤墙,地面以上墙高9m,挡墙全高11m,采用片石混凝土挡墙,地基承载力要求350kPa。
该位置地质条件:第一层:粉土素填土①-3层,黄褐色,稍密,稍湿,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和植物根系,厚度1.4~2.7m,地基承载力90kPa。第二层:粉土②-2层:黄褐色,稍密~中密,稍湿,土质较均匀,厚度1.2~10m,地基承载力120kPa。第三层:角砾③-6层:杂色,中密~密实,饱和,呈棱角状,一般粒径1~2cm,最大粒径不小于10cm,母岩以砂岩和安山岩为主,角砾含量不小于55%,充填中砂、粗砂和黏性土,厚度5.2~7m,地基承载力200kPa。
因为现状地基土层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在100kPa左右,而高挡墙要求承载力需达到350kPa,常规换填级配碎石方案换填深度超过3m,地基开挖面较大,同时经济性较差,换填方案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提出两种设计方案,以针对地基承载力较低位置挡墙及边坡处治措施。
方案一:扩展基础片石混凝土挡墙。通过加宽挡墙基础,设置仰斜墙背等方式,提供较大面积的基底承载面,以减少地基承载力要求值,同时为防止墙趾断裂,墙趾需进行配筋加固。通过上述措施,最终11m高扩展基础挡墙地基承载力要求值降低为180kPa。
方案二:加筋土边坡。因为挡墙工程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而边坡工程在做好地基压实后对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另外,常规1∶1.5边坡会影响占地外构筑物,因此采用1∶0.75坡率的加筋土边坡方案。实施过程中,首先清除表层素填土,回填碎石土并压实,坡脚位置设置毛石混凝土基础护脚,路堤底部全宽范围做50cm级配碎石排水层。
3.2 沿河挡墙设计
案例高速公路局部位置道路一侧临清水河,在雨季河道汇水较大时,部分路段河道汇水会对路基造成冲刷。因此,在挡墙设计时,需考虑沿河挡墙设计因素。
沿河路基采用片石混凝土挡墙形式,减小河道冲刷对路基影响,增强灾害防御能力,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大基础埋深;②墙脚设置混凝土护坦及钢筋石笼防冲刷;③墙背填筑透水性填料;④加密挡墙泄水孔。同时在挡墙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基坑开挖后表面水或地下水溢入,可设置钢板桩围堰。
3.3 路堑墙设计
挖方路堑墙主要应用在隧道洞口及高边坡第一级边坡位置,从功能上分为重力式挖方路堑墙及护面墙。重力式路堑墙主要起到收坡、保证边坡稳定等作用;护面墙主要应用在坡面破碎,但整体稳定的中风化、弱风化的岩质边坡,起到护面、防止坡面岩土碎落的作用。
重力式路堑墙设计过程中,不可仅仅单独计算挡墙,尤其在高路堑墙、高挖方边坡同时存在时,应整体考虑边坡稳定性。
护面墙在设计过程中,仅提供护面作用,不宜作为重力式挡墙考虑,在进行高边坡稳定性计算时,第一级边坡应按自然边坡考虑。
工点一:该边坡覆盖层较厚,以粉土、碎石土层为主,下部基岩以强风化砂岩为主。边坡若采用完全放坡,按1∶1~1∶1.5坡率分级开挖,分级高度为10m,会产生四级边坡,边坡开挖面过大,因此,边坡第一级需设置重力式路堑挡墙,面坡坡率为1∶0.25,挡墙上共2级边坡。
工点二:该边坡以强风化凝灰质砂岩为主,黏聚力c=35kPa,摩擦角φ=30°,坡面局部破损,但整体具备自稳能力,可采用护面墙方案。
3.4 涵洞横穿路堤挡墙设计
本项目局部填方路堤挡墙设置在冲沟下游位置,该位置往往设置涵洞或通道进行过水或行人。涵洞与挡墙存在交叉工程,涵洞需横穿挡墙。在设计过程中,涵洞顶部需预留连接钢筋,保证涵洞顶部挡墙与涵洞存在整体性,钢筋形式包括竖向钢筋和横向箍筋,纵横间距不小于30cm,配筋与原涵洞配筋位置存在冲突时,连接钢筋需进行位置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涵洞与挡墙在现浇时,宜同时施工,涵洞两侧及顶部混凝土需与挡墙同步施工,涵洞两侧挡墙位置不宜设置伸缩缝,保证两者的整体性。
3.5 桥区边坡路堑墙设计
本项目部分桥梁外侧紧邻挖方边坡,挖方高度较大,需设置挡墙进行收坡。在设计过程中,挡墙基础埋深需从桥梁盖梁底部算起,不可从桥面顶处地面高程算起,挡墙基础需埋设在盖梁底部1.5m以下,施工时盖梁底部至桥面位置的三角空间范围内需回填级配碎石,同时需考虑排水条件。
3.6 理正软件在挡墙设计中的计算要点
(1)挡墙及边坡线需保证和实际一致,尤其墙底倾斜坡率、墙趾墙踵尺寸、自然地面横坡角度等参数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2)物理参数应取值合理。如填料内摩擦角应结合填料性质取值,如果不是级配碎石、天然砂砾材料,内摩擦角取值不宜大于35°。基底摩擦系数,对于自然土基,取值宜在0.4以下,对于岩质地基或换填级配碎石后,取值可为0.5。
(3)地基承载力要选用修整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同时要保证自然地基或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值。
(4)坡面及地面荷载按实际考虑,并换算为土柱高度。
(5)沿河或浸水挡墙,参数取值应考虑水影响,如填土浮重度,水位升降产生的作用力对挡墙的影响。
4 结论
(1)案例高速公路位于山岭重丘区,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同时路侧临清水河,对地基承载力、路基抗冲刷能力有较高要求。
(2)通过对不同圬工材料挡墙、不同结构形式挡墙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本案例高速公路自身特点确定最终采用片石混凝土挡墙,该挡墙工程应用较多,技术成熟,结构稳定、抗冲刷能力较好。
(3)在山区高速设计过程中,遇到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时,可采用常规换填级配碎石、扩展基础挡墙、加筋土边坡等方案。
(4)在沿河挡墙设计过程中,可采用加大基础埋深、墙脚设置混凝土护坦及钢筋石笼防冲刷、墙背填筑透水性填料、加密挡墙泄水孔等措施。
(5)在地质条件较差的高边坡防护中,第一级可采用重力式路堑墙进行收坡固脚;对破碎中风化岩层边坡可采用护面墙,防止坡面岩土碎落。
(6)在涵洞横穿挡墙时,需设置纵横向连接钢筋,施工时需同步施工,保证两者结构整体性。
(7)在挖方桥梁外侧设置挡墙时,挡墙埋深应从梁体结构底部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