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实现韩中美好未来,让我们一起加倍努力”

2022-09-14高莲丹

中国报道 2022年9期
关键词:韩中双边关系两国

文︱高莲丹

两国应超越双边关系,作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一方进行合作。这种新关系和角色定位对双边关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8月24日,中韩正式迎来建交30周年。3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环关系取得全方位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重大福祉。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就是这年中韩建交的见证者之一。30年后,卢泰愚之子卢载宪接受了韩文《中国》独家专访,回忆这段改变东北亚地区格局的外交关系。

卢载宪是韩国东亚文化中心院长,长期奋斗在中韩交流前沿,为两国文化交流合作铺路架桥。他告诉记者,父亲卢泰愚此前常在谈及中韩关系时对他说“韩中应该合作”。“民心相通、增进民间友好感情是两国关系的基础。”卢载宪说。

从量变到质变的邻里关系

卢载宪说,尽管韩中两国是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交,但在此之前,双方不论是公开还是非公开的各种交流从未间断。

1988年7月7日,时任韩国总统的卢泰愚发表了《关于民族自尊、统一和繁荣的总统特别声明》,即《七七宣言》。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积极推动和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保持和朝鲜及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一表述有效促进了之后韩国的“北方政策”。

“1992年的韩中建交就是在这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的重要成果。”卢载宪对记者表示,两国建交过程并不易。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并不友好。卢泰愚向包括当时的美国总统在内的西方领导人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努力让他们理解中国。

30年来,中韩两国关系取得了飞跃性发展。但卢载宪也坦言,现在两国关系正面临变化带来的挑战。他指出,首先,两国的国家实力已发展到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程度;同时,世界秩序也正在重组调整。在此背景下,两国关系已超越双边关系,现在是需要发挥两国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时候。在他看来,韩中应向更加成熟的关系迈进,为此要实现与过去量变相匹配的质变。

卢载宪说,韩中是邻国,数千年来两国关系的远近亲疏重复变化。建交后30年来,两国之间几乎没有矛盾,“这是奇迹般的、特殊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认为不需要太过消极地看待近年来两国间发生的纷争。

在卢载宪的观察里,中国是除美国外在大部分产业能够实现资本、技术、市场最大化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民间的创造性努力之下,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IT、数字等领域,形成了强大竞争力。当今,全球供应链重组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与不安情绪。他认为,基础扎实的中国还将不断发展。

加强两国青年文化交流

说起自己和中国的渊源,卢载宪向记者介绍,大约在100年前,自己祖上卢家居住在中国山东省,之后迁入朝鲜半岛。

“正因如此,父亲对于中国有一份亲近感,再加上地理位置非常相近,山东省和韩国隔海相望,加上历史文化的相近性,以及数千年来维持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父亲十分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尽快恢复。”卢载宪说。

卢载宪表示,韩中建交是两国人民克服了很多困难得到的胜利成果,之后两国惊人的发展也让自己感受到了两国建交的价值和意义。在他看来,韩中建交是两国领导人摒弃冷战思维、英明决断实现的,不仅是东北亚、也是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建交后,两国关系实现了飞跃发展。两国建交对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强大国家、韩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发挥了不容置疑的作用。不仅如此,我认为,两国建交也为促进东北亚和平,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起到了很大作用。”卢载宪说。

在谈及韩中之间包括文化归属在内的文化纷争时,卢载宪建议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他认为,这是两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人,随着两国国际地位提高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体现。简单来说,就是“彼此都认为自己了不起”。卢载宪希望这种自豪感、爱国主义能够超越封闭的民族主义,上升为共同合作,朝着“你我都很优秀,让我们一起发展”的方向前行。

卢载宪坦言,年轻一代是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很强的一代。同时,他们也是更容易受到错误信息和偏见影响的一代。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交流中断,网络舆论的证实性偏差(当人确立了某一个观念或想法,在收集信息或认知分析的过程中, 产生偏向支持这个观念的倾向偏见)等,正在对两国年轻人之间的友好感情产生负面影响。

“其实见面就能互相理解、加深关系,但不能见面以及两国年轻人使用的网络平台不同等原因之下,两国年轻人在数字世界里的沟通和交流中断,进而错误的信息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这种印象又因网络平台的证实性偏差而产生了更加负面的影响。”卢载宪说,为此,要进一步引导两国年轻人交流与合作。

但考虑到短期内两国人员交流难以全面恢复,他建议,大力促进数字平台上的沟通和交流。他期待在元宇宙等渠道,两国年轻人为超越现在的韩中关系,而积极进行沟通、理解、合作。

中韩关系面向未来

中韩两国建交30周年的纪念日到来之际,两国官方分别在当地筹备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身为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常任委员长的卢载宪说,韩中关系要面向未来。两国应超越双边关系,作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一方进行合作。这种新关系和角色定位对双边关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他提到,为真正实现多边主义,有必要以韩中日等为区域中心,共同主导合作,特别是经济文化合作。他认为,有必要围绕环境、健康卫生、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人类普遍问题共同合作,引领发展。除此之外,在双边关系上,应致力于以民心相通为基础的人员交流和亚洲共同文化创造的合作。

文化不是占为己有,而是共享、融合、发展。“希望我们的目标是以友爱,包括相互尊重、多样性、融合等亚洲价值为基础,为共同创造亚洲文化而合作。”卢载宪向记者指出,为更好地助力青年之间的合作,希望有更多加强创新联合、促进投资的政策支持。

卢载宪说,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中韩是搬不走的永久近邻。中韩建交30周年,让我们明白“不努力就不会有收获”,他补充道:“为实现韩中美好未来,让我们一起加倍努力。”

猜你喜欢

韩中双边关系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国际关系中的双边关系及其结构特征探析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浅谈韩中双语类词典结构——以《韩汉大词典》《韩中辞典》等四部词典为例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