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矿业大学百十载历程与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发展

2022-09-13

当代矿工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矿业煤炭

焦作路矿学堂

焦作工学院大门

北京矿业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从诞生之日起,便与祖国煤炭工业同呼吸、共命运,其诞生开中国煤炭高等教育之先河,其壮大撑中国煤炭科教事业之大局。中国矿业大学的发展史,是浓缩的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史,也是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历史。

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源头

中国矿业大学前身——焦作路矿学堂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3月创立,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第一所私立工科高等学校,被公认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

路矿学堂的创立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作为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煤炭的国家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煤炭工业在中国起步甚晚,直到1876年,清政府才兴建了第一座近代意义上的矿井——基隆煤矿。至1895年,全国虽已兴办现代煤矿10余处,但开采技术都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殖民者利用强权和技术垄断,大肆掠夺中国的路、矿资源,人才与技术空白成为中国煤炭工业起步阶段最难逾越的障碍。1898年5月,晚清三大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在“矿学”一篇中描述了当时国内采矿技术的落后和专业人才的匮乏,并在文中提出了解决之道——“即于局内设矿学堂,矿成获利以后,我之学生及委员、工匠皆已学成。此藉矿山为矿学堂之法也。”此建议是非常富有远见的。

1898年6月,清政府与英国福公司在北京总理衙门签订了《河南矿务章程》,其中第13条规定:“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后经地方官绅反复争取,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终于诞生。

从路矿学堂创立到新中国成立,学校经历了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等多个办学时期,虽然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学校处境维艰,甚至一度停办,但老一代矿大人实业救国、科技兴煤的理想从未动摇过,特别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张仲鲁、张清涟先后主政焦工,并得到了翁文灏、孙越崎等人的鼎力支持,一大批社会贤达先后担任焦工校董,多名河南省主席先后亲任校董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名誉校董并为学校题词“好学力行”。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实力与日俱增,汇聚了一批知名教授和矿业专家。当时从院长到教授,多有留美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学校教学体系也以美国大学为蓝本,多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课。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学校名声日振,办学进入鼎盛时期。此后,抗战时期被迫西迁,在常务董事孙越崎的领导下,学校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人员建制和设备仪器,在陕西城固与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西北工学院,汇聚了当时国内的工学精英。西北工学院与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南北齐名、理工互补,堪称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璀璨的双子星座。

中国矿业学院竣工剪彩仪式

董事会成立大会

纵观建国前40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开启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先河,也为中国煤炭工业艰难的肇始阶段播下了极其宝贵的火种。据不完全统计,从1909年到1949年,学校共培养采矿、冶金、土木、机械类专门人才460多名,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如著名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著名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著名材料与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沛霖,著名电机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景德,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著名探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等等。据统计,到1942年,中国煤炭年产量达到了6568万吨,这与早期焦工校友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学校为国家煤炭工业的现代化转型培养了急需的本土化优秀科技人才。

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创建了中国矿业学院。从1949年到1999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壮大,学校成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领域的龙头。1951年,在中国矿业学院成立大会上,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说:“中国有这样的矿业学院,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矿业学院的成立,反映了中国矿业发展的光明前途。”1984年,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莅临学校视察,指出:“中国矿院是中国煤炭教育战线的龙头,龙头摆得好,煤炭教育就发展得快,人才就出得多,煤炭工业的基础就牢固,风吹不倒,雨淋不垮!”两任部长的评价正是对中国矿业大学在煤炭科教领域地位准确而生动的描述。

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早在1949年4月,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人民政府就派员赴苏州接收了颠沛流离中的焦作工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开发矿业”的号召,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对人才与科技的迫切需求,国家决定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并从焦作迁址天津,任命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1952年是学校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学校迎来了两次重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是燃料工业部决定学校迁京办学。6月15日,中央批准学校在北京建校。1953年,学校完成了京、津合校,并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其二,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汇聚新的力量。1952年8月,教育部作出《关于采矿系调整的指示》,按指示要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师生并入中国矿业学院,一大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学校汇聚了当时中国煤炭高教领域最优秀的师资。完成迁址北京和院系调整后,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大大增强,发展定位更加明晰,为20世纪50年代进入北京“八大学院”时期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同时,新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格局基本确立,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学校肩负起了振兴新中国煤炭科教事业的伟大历史使命。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矿业学院仿照苏联模式,面向行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成长为新中国煤炭科技人才的摇篮。1953年,学校在行业内率先培养研究生。1954年,学校最早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55年,学校开办了煤炭行业内最早的夜大学和函授教育,承担了煤炭部在职干部的业余培训工作,并接受国内众多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和有关厂矿企业人员前来学习进修。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中国煤炭高校由当时北京矿业学院、合肥矿业学院2所迅速增加到10余所,这些学校创立之初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北京矿业学院,学院因此成为新中国煤炭科教人才的摇篮。

改革开放中走向中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开始拨乱反正,中国科教事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徐州建校、管理体制改革和“211工程”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前20个年头学校发展壮大并走向中兴的“三部曲”。

建校徐州,迈出了走向中兴的第一步。“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校被迁往四川重庆华蓥山建校,学校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中央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学校迁往中国煤炭重工业基地——徐州。1979年,徐州校本部破土动工,并在北京留守处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作为二级单位隶属徐州校本部。1984年12月22日,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煤炭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矿业大学积极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煤炭部的领导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成为这一阶段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1989年,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成立,开启了学校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实行校办企业改制,校、院、系三级管理改革,“四条线”财务管理改革,等等。这些改革为学校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成为唯一跻身“211工程”建设的煤炭院校。1994年11月,中国矿业大学成为全国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首批高校之一。尽管煤炭生产处于困难时期,煤炭工业部党组还是决定要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矿业大学,通过“211工程”把中国矿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业大学。因此,学校作为煤炭院校中唯一跻身“211工程”建设的高校,既代表了我国煤炭科教领域的最高水平,也肩负了全煤系统在行业低谷时期以科教引领行业振兴的责任。

开启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

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中,学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煤炭高教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据统计,50年中,学校共培养研究生3441人、本科生30048人,占全国煤炭高校培养总数的22.7%、63.3%。“文化大革命”前,学校完成了包括精选高炉石墨、中国第一台刨煤机、重介质选煤和水力旋流器等一批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直到1993年,中国矿业大学一直为全国煤炭高校中唯一的博士点授权单位。1982年,发现建立了腕足动物的一个新超科——二迭贝超科(当时腕足动物72个超科中只有2个是由中国人建立的)。1986年,经“六五”科技攻关,“水煤浆制备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3年,学校专利申请数列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居全国高校第三名。1994年,陈清如教授主持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干法选煤厂。同年,中国第一个采掘机器人在校内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煤矿机器人的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1996年,余力教授主持的煤炭地下气化完成了工业化试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业性地下气化基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盛赞这一课题是“矿业与化学工业的结合”。

聚力创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特色与品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法宝。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包括煤炭院校在内的行业办学模式也受到严峻挑战,全国十几所煤炭高校先后划归地方管理,并纷纷更改校名,调整办学定位,但中国矿业大学坚持办学定位不动摇,继续高擎矿业大旗,同时积极向新能源领域拓展,成为新时期中国能源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2009年百年校庆后,面对能源革命新形势和高等教育新格局,学校高举“矿业”旗帜,聚焦“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奋斗蓝图,奋力开启创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

立足行业,彰显特色,学科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学校大力实施“三大高峰、四大高地”学科提升工程。2006年底,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的5所高校之一;2017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个学科进入A+,2个学科进入A-;同年,学校成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标志着学校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学校有8个学科进入ESI前1%;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6个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

立足国内,放眼全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34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上连获大奖。大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本科生出国升学率增至 38%。学校获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与近百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联合20多所国外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并升级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矿业工程教育能力中心”,并成为该中心旗舰高校。在巴基斯坦和厄瓜多尔合作共建“中巴矿物资源英才中心”和“中厄矿业学院”。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创办了“旅游孔子学院”。获全国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社会服务成效不断显现——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6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73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6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61项;授权国内专利9925件,授权境外发明专利698件。学校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目前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学校以校董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董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152家,全面合作单位达到109家,与1个省级人民政府、12个地市级人民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14家国有大型企业共建了研究机构,承担了全国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安全培训等任务。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与8个城市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牵头发布《潘安湖宣言》,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矿大方案。助推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华丽转身,潘安湖生态修复项目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

112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引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功之路,先后培养出包括20多位两院院士、30多位共和国的部长省长、70多位高校领导、几百位大型企业负责人、几万名优秀科技骨干在内的34万余名海内外学子,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的科技硕果,孕育出一大批站在行业发展最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面向未来,中国矿业大学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能源事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猜你喜欢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煤炭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煤炭的“未来”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工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