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地质文化村建设初探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为例
2022-09-13吴家悦徐尚智郝春燕宋庆伟贺瑾瑞
吴家悦,徐尚智,郝春燕,宋庆伟,杨 艳,贺瑾瑞*
(1.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 北京 100120;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北京 100081;3. 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 北京 100195)
地质工作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先行性等重要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矿产资源保障,有效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1]。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于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国家的重要战略对我国的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新形势下的地质工作已经从传统的矿产资源勘查向环境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等多方向不断拓展[2-3],在此背景下地质文化村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拓宽地质服务领域的新模式。地质文化村是通过深入挖掘并融合地质、自然、人文等资源,将村落发展为兼备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地学科普、文化传承等多功能的特色乡村,是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手段,是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4]。地质文化村的概念最早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出[5],2014年浙江白雁坑地质文化村开始投入建设,并于2018年11月被正式命名为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6],此后地质文化村建设工作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下逐步开展。目前,全国地质文化村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已经开展的地质文化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与策划设计方案为基础,初步探讨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意义等。
1 地质文化村建设思路
地质文化村建设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7],依托独特的地质文化资源,结合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村域发展规划,确定适宜本村的“地质+”建设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进行策划建设[8]。
地质文化村选址应遵循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具有特色自然及人文资源、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等原则。“人气”是地质文化村的灵魂,更是乡村发展建设的主体,户籍人口应不少于100人。特色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也是吸引公众的焦点。便捷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则为村落发展建设和游客旅居提供根本保障。
1.1 资源环境综合调查评价
对村域进行地质资源、人文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综合调查,深入挖掘地质和人文资源内涵,评价其科研科普、美学旅游等综合价值,掌握资源环境特征及村域发展状况,为后续的策划设计和产品开发打下基础。
1.2 地质文化村总体策划设计
深度探究并融合各类地质要素、人文要素的内涵和意义,构架地质文化与乡村发展的联系,结合乡村发展规划,确定适宜的建设模式和发展路线,对村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分,并从地质文化资源科普展示、解说系统建设、研学旅游路线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多个方向进行总体策划设计。
1.3 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
通过设计制作科普宣传产品、工艺品、文创产品或开发体验活动等形式将地球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有形的呈现出来,达到寓教于游、游学结合的目的,既能普及知识,也能突出特色,打造优势品牌,带动多元化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旅游及社会经济发展。
1.4 建设实施与宣传推广
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引进投资企业,拓宽资金渠道,对前期策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等内容进行实施建设,并通过网络和多种媒体形式宣传推广,亦或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和社会各界关注,提高地质文化村影响力。
2 东胡林村概况
东胡林村地处门头沟区斋堂镇,距北京市区直线距离50 km,紧邻G109国道和在建的G109新线高速路,交通便利(图1)。村落东临大寒岭,南望清水尖,西瞧斋堂城,北接莲花山,以“东胡林人遗址”最为闻名,周边有爨底下村和灵水举人村等古文化村落,还有双龙峡、珍珠湖等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
东胡林村行政区划面积为8.78 km2,全村户籍人口322户533人,院落330处,村内人口流失严重,经济来源有限,曾被列为北京市低收入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林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乡村环境治理提升,同时与文旅企业合作开发旅游项目,在2019年全面实现脱低。
尽管村落经济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仅有少部分村民通过养蜂、农业种植和小旅馆提高收入,民俗、民宿和旅游项目等文旅产业发展缓慢且规模有限,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亟需开辟出适宜本村持久稳定、惠及全村的发展之道。东胡林村依山傍水,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但对其挖掘、保护、利用等工作十分有限,守着“绿水青山”却难以变成“金山银山”。此外,对“东胡林人遗址”等重要文化资源缺乏宣传推广,村内的遗址陈列馆常年闲置,未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通过对该地质文化村建设的探索,能够开拓休闲旅游、文创产品、精品民宿、农事体验等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有效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村民可持续收入,助推乡村建设发展,实现从“脱贫”到“振兴”的全面跃进。
3 东胡林村资源特征
3.1 地质遗迹资源
东胡林村坐落于素有“中国地质摇篮”之称的北京西山地区,村域内流淌着永定河北京流域内最大支流清水河,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和充沛的水源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图2)。通过开展详细的地质遗迹调查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9],将东胡林村挖掘出的20处地质遗迹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个地质遗迹大类、7类、12亚类(表1)。
表1 东胡林村地质遗迹分类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in Donghulin Village
图2 东胡林村典型地质遗迹资源Fig.2 Typical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Donghulin Village
(1)第四系黄土剖面
东胡林第四系黄土剖面主要出露于村西东胡林人遗址东侧,总厚度约788 cm。剖面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为夹杂砾石和岩石碎屑的晚更新世黄土堆积物,上部是全新世黄土剖面[10]。在实地调查中,剖面上部裸露处仍可见古人类活动遗留的石器碎片、细碎的兽骨遗骸和贝壳、螺类等动物遗骸。层层沉积的第四系黄土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人类遗骸等文物和遗迹[11-13],就像一本卷帙浩繁的历史古书,每一层都记录着源远流长且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也证明了永定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侏罗系煤系地层剖面
东胡林村主要出露地层除了第四系黄土层外,还包括侏罗系九龙山组、龙门组和窑坡组煤系地层,村域内可见多处典型剖面。北坡出露的九龙山组地层剖面形态特征最为壮观,剖面长约60 m,有多层紫红色和灰绿色条带凝灰质砂岩交替出现,局部夹有透镜体,不同颜色的岩石代表不同的古环境气候,紫红色代表干热的氧化环境,灰绿色代表湿冷的还原环境。村南马涧沟中的龙门组地层剖面宽约上百米,高约40 m,呈直立陡壁式出现,砾石中以黑色燧石质砾岩为主,分选好、磨圆好。另一处窑坡组地层剖面长约30 m,主要岩性为灰色石英砂岩,煤线出露宽度约0.5 m,窑坡组地层也是门头沟区侏罗系重要的赋煤地层,富含多种植物化石。
(3)石麻潭湿地水体景观
石麻潭湿地位于东胡林村西南的清水河流域,总面积约为10000 m2,丰水期时水深超过2 m,潭中有碎石和草木集成的小岛,为水鸟提供栖息场所。此处因受地质构造和地形影响,四季水流充沛,水质清澈,冬暖夏凉,体感舒适。春夏时节,水域上空常见䴙䴘、翠鸟等动物嬉戏玩闹,水中野鸭竞相追逐,一派生机景象。到了冬季,因受马涧沟低温热水的补给,潭水温度恒定在10℃左右,被当地人称为“千年不冻的水”,水面上常水汽缭绕,缥缈虚幻,宛如仙境,更有雾淞景象引人入胜,凝结的水汽像皎洁无瑕的落雪附着在树木枝头,似琼树银花般清秀雅致。
(4)通州峪冰瀑水体景观
东胡林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在四周的山间沟谷中,孕育着多处泉眼,水流四季不断,造就了天然冰瀑奇观。通州峪冰瀑位于鳌鱼沟峡谷上游,在地形起伏较大处,可见数个规模大小不一的冰瀑,其中规模最大的高约15 m,宽约10 m,冰体洁白如玉,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冰瀑沿途溪流冷冻结冰,形成一道延绵数里的冰河,似一条白玉带在山间舞动。降雪过后,四周树木也披上了洁白的戎装,沿途的冰花、冰笋、冰凌星罗棋布,琳琅满目。由于沟谷幽深,冬季平均气温低且日照时间短暂,导致冰期较长,从头年的九月份到次年六月份都可看到不同程度的冰瀑景象,故有“万年不化的冰”之美誉。
3.2 自然生态环境
东胡林村位于首都西山生态涵养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村落地势平坦,群山环抱,水源充沛,植被繁茂。石麻潭湿地四季流水不断,体感舒适,景色宜人。村南的鳌鱼沟峡谷更是不可多得的一片净土,空气湿润清新,负氧离子浓度高达3000~5000个/cm3,夏季清凉舒爽,幽深僻静,是休闲旅游、避暑养生的绝佳场所。
丰泽膏腴的土壤和充沛的水资源条件哺育了种类繁多的特色植物,在村南的马涧沟、鳌鱼沟中分布尤为丰富,其中不乏多种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和珍贵的药用植物。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着众多野生动物游览栖居,常见野鸭、翠鸟、白鹡鸰等水鸟在水域嬉闹玩耍,亦有黑鹳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时隐时现。
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区内生态保护力度加大,自然环境不断优化,许多稀有物种也逐渐得到了有效保护,身临其中,既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大自然生机盎然的蓬勃活力。
3.3 人文遗迹资源
东胡林村起源可以追溯到辽代,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此,故称为“万年东胡林人”。村落几经周折,古建筑遗存无几,但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村落衍生出了诸多精彩的传说故事、典型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调查确定了10处人文遗迹资源(表2、图3)。
图3 东胡林村典型人文遗迹资源Fig.3 Typical human relics in Donghulin Village
表2 东胡林村人文遗迹资源表Table 2 Resource list of human relics in Donghulin Village
(1)万年胡林人,中华黍米源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村西坡地上,目前已经修建陈列馆加以保护。遗址的发掘最早始于1966年,在东胡林村西北的清水河三级阶地上,现北京大学地质专家郝守刚首次发现了一些石化较差的人骨遗骸及贝壳项链,通过碳14鉴定确定了东胡林人相对精确的生活年代为距今9500年前。在2000年前后,又有赵朝洪等考古专家相继发掘出了古人类遗骸以及包括石器、骨器、陶器、动物骨骼等在内的一批重要遗物和多处人类烧火遗迹[14](图4)。最近的2016年,东胡林村第一书记杨艳在遗址陈列馆东侧黄土坡上再次发现了东胡林人遗骸[15]。
图4 东胡林人遗址挖掘现场(赵朝洪提供)Fig.4 The excavation site of the Donghulin human site
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是继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之后我国北方的又一个重要古人类文明发现,它的有关研究重现了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人类的农耕文明、生产生活、饰品审美以及墓葬风俗等古人类文化,结合对古土壤中埋藏的矿物成分、植物种子和果核、贝壳和蜗牛遗骸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人类活动及社会发展与古环境、古气候的关系[16]。此外,有关研究表明古东胡林人时期就已经在种植和食用黍米,这将我国黍类粮食作物的发展起源追溯到了1万年前,为研究我国北方早期农耕文明提供了重要载体。
(2)隐秘洞穴抒写抗日传奇
在东胡林村西的山沟里,有一个位置隐蔽、结构坚固的天然洞穴,洞穴虽小而不起眼,却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抗日名将卫立煌的临时指挥所遗址。在著名的“髽鬏山战役”中,卫立煌抢占了髽鬏山制高点,居高临下,痛击日军。当时卫立煌在此洞穴中设立临时指挥所,巨厚的岩石层创造了相对安全隐蔽的天然屏障。由于历史久远,临时指挥所地表建筑物未能保存,半封闭的岩洞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坍塌。这座不起眼的洞穴见证了我们的革命老前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在东胡林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抒写了中华儿女抵御侵略、誓卫疆土的爱国主义精神。
(3)蜿蜒水渠传承大寨精神
大北渠引水工程旧址位于东胡林村北坡,为斋堂水库配套工程之一,始建于1970年,东胡林村内工程长约4 km,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山间。大北渠的修建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和农村建设经验在斋堂镇得到推广,当时为了解决村落周围高海拔山地农田缺水问题,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修建该渠。时至今日,勤劳奋进的东胡林人始终将这种精神发扬传承,依托党在农村的扶持政策,他们突破传统农业模式,利用村内优质的自然资源,发展了果树种植、蜜蜂养殖、文化旅游等多项兴村产业。
(4)幽幽古宅谱写民俗特色
东胡林村目前尚保存有20世纪初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民宅十余套,村中建筑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周围有各种寺庙。目前部分院落保存较为完好,虽然院墙破败,窗棂、屋顶等也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但仍能看出初建时的传统民间小四合院的影子,部分院落的窗棂雕花、影壁、房檐等仍保存着原始风貌,个别院墙上还留有“人民公社”时期的标语,韵味十足。习总书记曾说,城市建设不仅要有绿水青山,更要有乡土文化的传承,东胡林村古民居是反映当地人民生活生产方式、民俗文化和建筑审美的重要载体,是一部拥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文化厚重的史书,也是城市建设的文化瑰宝。
4 东胡林村资源综合评价
东胡林村典型的地层剖面、构造形迹、水体地貌等地质遗迹资源是地质演化过程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具有很高的科学、美学和旅游开发等综合价值,也为地质文化村科研科普、研学旅游和多元产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对于第四系黄土剖面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类农耕生活的社会经济状况,探索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科学研究和科普教学的绝佳场所。侏罗系煤系地层剖面对于研究古地理环境及地质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剖面中也可见断层、褶皱、擦痕等小型地质现象,适宜开展地学研究、地质实习和科普教学等研学活动。石麻潭湿地、通州峪冰瀑等水体景观和村南的鳌鱼沟、马涧沟峡谷地貌都在一年四季具有不同风格的美景,是开发研学旅游路线的重要点位,也可合理开发旅游项目,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东胡林村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地质文化融合串联,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和文旅产业开发前景。著名的东胡林人遗址对研究北京地区人类早期历史、现代人起源与发展和新石器文化的演变等重大学术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深入挖掘并打造“东胡林人”品牌,开发文创产品和“黍米源”农副产品,发展研学旅游和特色农业。卫立煌临时指挥所遗址、大北渠引水工程遗址和东胡林村古民居等文化遗址也彰显了深刻的红色精神、劳动精神和民俗特色等,是乡村发展建设的重要资源,可开发主题教育基地和民俗旅游产业。
5 东胡林地质文化村策划设计
5.1 总体布局
地质文化村的总体布局应充分结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村域发展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等,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提炼地质文化资源内涵,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并突出重点,将科普教学、文化传播、生态涵养、休闲旅游等属性有层次地展现出来。
通过充分调查东胡林村地质资源、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结合相关发展规划,确定“地质+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将村域划分为“一廊、两带、三线、四区”的总体功能布局,策划建设了科普解说系统(图5)。
图5 东胡林地质文化村策划建议图(左)和手绘导览图(右)Fig.5 Planning proposal (L) and hand-drawn map (R) of Donghulin Geo-cultural Village
(1)“一廊”:地质灾害科普长廊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村后山有一处长约60 m,高约2 m的拦挡坝,为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调查组充分利用墙面资源,用丙烯颜料绘制了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4种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及避险图文,向村民和游客进行地质灾害知识科普宣传。
(2)“两带”:农林作物观光带、石麻潭湿地野生动物观赏带
村前的清水河补给了充沛的水资源,滋润着丰泽膏腴的土壤,为农林作物的生长和各类野生动物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农林作物观光带主要范围为清水河北岸沿线,此为历代东胡林人农忙耕作的主要区域,种植了多种豆类作物、油料作物和常见的瓜果蔬菜。游览其中,既能领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丰富景象,也能感受到东胡林人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时机合宜,还可亲身体验播种和采摘的乐趣。
石麻潭湿地野生动物观赏带主要范围包括石麻潭湿地在内的清水河流域,自然环境优美,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区域内记录有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在内的多个稀有物种。在湿地附近休憩游玩,不仅可以观赏到五彩斑斓的野生鸟类,更能体会到自然界万物生灵的蓬勃生命力。
(3)“三线”:遗迹资源轻松游、畅快游和深度游研学路线
考虑到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将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人文遗迹资源有机串联,设计全长约1.5 km的清水河北岸轻松游、全长约2.5 km的清水河南岸畅快游2条短路线和全长约7 km的马涧沟—鳌鱼沟深度游1条长路线,每条路线均包含不同类型的遗迹资源景观,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宜的线路参观游览。
(4)“四区”:东胡林人文化展示区、遗迹景观游览区、旅游民宿接待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东胡林人文化展示区向公众模拟展示1万年前东胡林人的生活状态,普及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科普展示村域内乃至整个永定河流域的岩石标本。遗迹景观游览区涵盖了村内所有地质遗迹和人文资源,设计并完成了解说牌、东胡林村标、指示牌、地质文化村手绘导览图等科普解说系统建设。旅游民宿接待区主要为游客提供游览休憩、餐饮居住等便利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区主要为村内自然林地和水域,包括众多珍贵植物、药材和野生动物,起到生态涵养的作用。
5.2 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
地质文化村以挖掘并融合地质和乡村文化为基础,重点完成科普解说和研学旅游等系统建设,并拓宽展示和宣传渠道,让公众“看得见、摸得到、记得住”。也要设计开发精品民宿、文化创意、农副产品、研学课程、农事体验活动等产品和项目,突出村落特色,打造独特品牌,助推乡村建设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特色农业、科普研学等多元化产业发展。
地质文化村科普解说系统的基本建设内容包括村标、科普解说牌、宣传图册、自媒体等宣传产品。根据东胡林村资源特点绘制了地质灾害科普墙和手绘导览图,编制了“万年胡林黍米源,清水河畔金银山”主题科普图册和宣传片,制作了“自然之美、北京之最”主题科普宣传折页。根据东胡林人遗址陈列馆闲置情况,设计东胡林人主展厅、村史馆、地质馆和3条研学步道,预计未来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投入建设。根据发掘出土的东胡林人紫游螺项链饰品,计划设计紫游螺项链文创产品对游客销售。研究成果证明东胡林人早在1万年前就开始种植和食用黍米,可向相关农业研究人员进行详细咨询,考虑利用清水河畔的东胡林集体土地种植黍米,打造“黍米源”特色农业品牌(图6)。
图6 科普和文创产品设计Fig.6 Design of popular science a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5.3 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规划
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东胡林地质文化村科普解说系统建设和研学旅游系统设计,在典型地质遗迹与文化资源处树立科普解说牌,在村庄明显地段树立指示牌,其他科普宣传产品也正在制作当中。同时与文旅企业合作在村口建成旅游服务驿站,为游客提供服务,其他文化创意、民宿、餐饮和特色农业等多元化产业也在逐步发展实施。自工作开展以来,东胡林村的知名度、村民收入和游客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东胡林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学路线步道交通不便,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需要向政府或企业加强集资修缮建设;东胡林人遗址先后出土了上万件文物和遗骸,目前村里没有任何留存,需要加强收集和保护;当地村民老龄化严重,村落的建设发展需要知识青年带头引领,应加强人才队伍引进。
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应积极通过网络、自媒体等多平台宣传东胡林地质文化村,充分利用政府公众号等官方渠道传播地质文化村系列科普故事,扩大知名度;组织实施地质文化示范村建设工程专题调研、特色主题日等活动,推介东胡林村地质科普研学、民俗度假和特色农业等产业,提高影响力并拉动旅游消费;充分融合东胡林村周边莲花山、爨底下村、灵水举人村、宛平抗日烈士纪念碑等旅游资源,深化区域合作,互为支撑,形成旅游资源集群化发展格局,更有利于地质文化村的宣传推广。
6 讨论
(1)地质文化村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活生产质量和游客的休闲游览体验。依托旅游资源的开发,村民可以发展民宿、农事体验、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等经济活动,甚或打造特色品牌并与大型企业开展商业合作,打开多元化商业通道,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建立村民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的新模式。
(2)新时代重点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时代主旋律。地质文化村建设能够充分挖掘珍贵的地质遗迹等自然资源,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同时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地质环境治理等措施也能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造美丽乡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理念。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地质文化村深度融合地质和多元乡土文化,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科普宣传、文创产品、观光游览、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传承传统村落文化,普及地球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和文化素养,助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4)地质文化村建设应运用立体化思维,即以地质文化为主线,既要“纵”向挖掘地质学知识、地质精神、地球故事,也要“横”向拓宽多元乡村传统文化,“横纵联合”有机串联,深度融合。同时构建立体化功能区布局,突出各功能分区特点,满足公众知识学习、休闲养生、游览消费和实践体验等多方位需求。
(5)东胡林村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多样,古人类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古建筑文化等文化内涵种类繁多,具备地质文化村建设的优势条件。围绕“地质+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将村域划分为“一廊、两带、三线、四区”的总体功能布局。建议进一步推动地质文化村的申报授牌工作,并将建设方案逐步实施,打造特色品牌,扩大宣传力度,助推乡村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