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建设的新机遇

2022-09-13徐雪天滕玉鸥罗学刚

神州学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工科影响力留学生

文| 徐雪天 滕玉鸥 罗学刚

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人数不断攀升,截至2018年年底,来华留学人数已近50万,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来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也在增加。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占比达54.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区。但在专业选择上,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仍然占比最高,经管、工科等专业比重虽然逐年增加,但整体占比仍在10%以下,数量激增对于质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结构失衡要求管理能力作出应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学质量。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要做强“留学中国”品牌。

做强品牌,归根到底要靠提高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通过来华留学工作提高新工科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思路

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可以涵盖教学影响力、学术影响力、校友影响力、产业影响力等,没有影响力,竞争力则无从谈起。影响力是竞争力的前提。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面对来华留学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和国家的新举措,工科类高等学校应借助教育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的“东风”,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将“新工科”建设与来华留学教育充分结合,依托“一流专业”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工科专业的跨文化教学能力,提高并增强工科专业在留学生源地国家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优化留学专业中的文工结构;通过打造工科专业留学品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教育美誉度,进而提升教育的整体竞争力。

二、生物新工科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天津科技大学样本

天津科技大学作为我国首批直属于原轻工业部的本科高校,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于2017年开始招收斯里兰卡籍留学生,截至2021年已招收3届学生,其中2021届、2022届学生已顺利毕业并全部获得学士学位。作为全英文留学生项目,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斯里兰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均获得高度认可,在扩大提升学校、学院和学科的影响力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该项目运行4年来,为在来华留学工作中如何依托一流专业、提升我国生物“新工科”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以下实践经验: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是“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员之一

(一)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整合教学资源

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为基础的教学资源整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地位、信任度、学术影响力。“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亟需能够适应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产业人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产业链。国家级一流专业因其完备的教育资源和学术基础,育人体系成熟,育人质量高。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的留学生项目,能够为留学生提供优质且成熟的教育资源,培育优质育人成果,通过为生源国的国民基础性行业提供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将“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教学影响力有效输出,并获得认可。

(二)利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完善培养方案

以同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为准绳的培养方案,打造与世界接轨的留学教育。工程教育是工科教育的内核,产业工程师是工科教育的育人目标。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根据2021年加拿大皇家学会年会上的专家报告,未来的工程教育将呈现出跨国性、学生主导性、参与产业经历的趋势。鉴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全球化认可度和需求度,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准绳的培养方案将留学生专业教育的目标、流程、标准和结果都提升至国际通用标准,以国际化培养方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使之成为可以在全球学术和产业界无障碍、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天津科技大学2018级生物工程专业留学生Chandimali参加斯里兰卡PCR实验室检测工作

(三)开展“学术快闪”激发学术交流活力

学术影响力的打造,除了通过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进行传达,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学术传播形式。天津科技大学推出了围绕生物专业特色、紧跟经济热点和产业需求的mini学术报告——“学术快闪”。通过专家教授以10分钟左右的小专题对于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介绍、讲解、展示,并配合活泼的动画设计和主持人问答等环节,让学术生动、活泼、符合后疫情时代特点和“90后”网络原住民的偏好,打造学术“小快艇”,轻、快、准地将知识送达并普及,从而提升留学生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召开学术会议提升国际知名度

学术会议是塑造学术影响力的倍增器。天津科技大学与泰国易三仓大学有长期稳定的教育交流和学术合作基础,双方在生物技术上有着一致的育人方向和科研方向,每两年一次的“一带一路”生物技术研讨会在两国生物技术领域均具有相当影响力。由于学校拥有多名生物发酵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多名校友在产业内是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因此,随着该国际学术会议在泰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五)打造文化育人名片扩大教育影响力

生物工程虽然是工科专业,但文化育人同样是提升教育影响力的一部分。生物工程专业依托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慕课等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结合学校生物特色和国家大政方针,推出系列东方草药专题、诗意中国专题、药食同源专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等专题讲座和凸显生物酿造传统与特色的中华白酒“品酒大赛”,以赛促学、以文化人,培养知华友华敬华的国际学生、海外校友,以及全世界热爱、尊重中华文化和认可中国高等教育的朋友;在新年为留学生制作新年贺词专辑,在海外留学生中广为流传;留学生的毕业典礼隆重而温情,学生们自发在屏幕前以各种方式书写:I love TUST(天津科技大学校名英文缩写),表达对母校与老师的情愫。学生家长对于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也予以极大赞扬,学生毕业后分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在斯里兰卡卫生部等单位就业,体现了较好的育人成果。

(六)通过学科融合推进工科专业转型升级

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工科的核心思想,也是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方式。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化,传统工科专业面临脱胎换骨式的整合升级,依托于中文专业的留学生工科项目的教学内容和育人方式也应随之调整。将国家新工科建设理念充分融入到留学生工科教育项目中,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思维定式,提升专业内涵,拓展教育边界,将新工科的跨界、交叉、融合、创新的精神能量释放到来华留学教育中,既是作为高等教育大国的担当,也是将高等教育改革成果应用于全球化的实践。天科大生物工程专业留学生项目将“生物工程”培养方案作为主干课程,同时从国家级一流专业“制药工程”中选取核心专业课作为选修模块,效果显著。疫情期间,该专业的留学生在斯里兰卡当地PCR实验室参与检测工作,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产业服务中。

(七)加强产教融合精准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来自产业的认可,高等教育的成果需要产业的鉴定。充分了解、发掘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业务的产业需求,了解国内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了解全球产业链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国际化人才培养既考虑学生特点,又迎合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于人才的需求,国际化人才培养终将成为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前奏,而无论国内学生还是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的模式、标准和目的终将趋同,为全球产业人才培养贡献中国方案。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依托“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成立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将新工科建设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链的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尚在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对于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的需求十分迫切,关乎人民生命福祉和社会发展根基的基础性产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国家需求。天科大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将来自产业前沿的声音融入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中,为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创建了新范式。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培养对象的国际化,还是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培养成果的国际化、服务产业的国际化,最终将与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留学生项目为实践基地,面向“一带一路”,依托“生物工程”这一国家一流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充分发挥大国教育优势,通过“质量工程、品牌工程”提升我国生物新工科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最终以学术影响力和综合影响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是天津科技大学在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希望通过这种探索,将来华留学工作做成“中国品牌”,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工科影响力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