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的“活”化之路

2022-09-13韩忍冬

中国新时代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文·韩忍冬

这10年来,各地都在主动迎合社会需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展陈水平,

让一件件文物“活”了起来。

2022年8月10日,“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开幕,全面展示国博百余年来文物保护成果。

精心修复的庚儿鼎等青铜重器,每一件都藏着文物修复师的巧思;透过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仿制品,聆听文保人员的匠心;“后母戊鼎器形花纹拓片”等珍贵拓本,秀出了几代巧匠的金石传拓技艺……

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修复工具,还有文物和仿制品,按“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5 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博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文物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经历了风霜雨雪从历史中留存下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件文物承载的就是一段厚重的历史,一处文化遗产就包含着中华文化传承的密码。

近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事实上,这10年来,各地都在主动迎合社会需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展陈水平,让一件件文物“活”了起来。

沉睡的文物有故事

了解历史,从文物开始。

文物就像一把钥匙,它会帮我们打开历史的大门,并尽量真实地给我们讲一段故事。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过往,诉说着古老的曾经,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印记,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鉴赏价值。

可以说,每一件文物都可以还原一段历史。

1978年,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在地下沉睡了2400年之后重见天日,其他丰富的古乐器也随着曾侯乙墓的出土,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套65 枚的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这套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改写了中国音乐来自西方的说法。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同时填补了中国早期封建时期的音乐史空白记录,对研究中国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以及东周王朝音乐文化和湖北地区音乐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它还向世人还原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青铜技艺。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早在2400 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铜、锡、铅3 种成分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十分严格的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

再如,1986年7月,一篇相关报道发布:辽西发现5000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界推断,这一重大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 多年。1955年,考古学家尹达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首次提出“红山文化”的名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遗址墓群相继发现和发掘,大大推进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感慨:“红山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于仰韶文化,按过去的说法,仰韶文化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阶段,但大致同时的红山母系氏族公社居然有牛河梁遗址这样宏伟的建筑成就,这就颠覆了我们对原始社会的传统认知。”

200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80 周年,在延禧宫内,《清明上河图》首次在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对外展出。这部传世长卷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5 米多长的画卷里,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还有在浙江良渚的反山、瑶山墓地出土了极其精美的玉器,莫角山实为人工堆筑起来的超大型土台基,甘肃秦安大地湾的大型宫殿建筑、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时期高大的城墙、湖北天门石家河大型城址等,都是颠覆传统认识的发现,还原着一段又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文物,一路经历风吹雨打,感知着过去,知晓着过往,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守护文明根脉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作为全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文物保护压力巨大,56 项世界遗产、76 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 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

文物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是做好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就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文物事业擘画发展蓝图,推动文物保护传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部署“建成文化强国”远景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更加完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2012年增长了115%,新增8 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长江三峡文物等重大保护工程相继竣工。

这10年来,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物资源内涵扩大、总量明显增长,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2012年相比,国家、省、市县级文保单位数量分别增长115%、58%、88%。文物保护投入加大、成效彰显,中央财政文物保护资金10年累计投入1000 多亿元。

与2012年相比,目前全国博物馆数量、年举办展览数量、年参观人次分别增长60%、144%、119%,现有备案博物馆6183 家,其中91%免费开放,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藏品数据信息全民共享。

这10年来,我国推进了8800 多项考古发掘项目;良渚、石峁、二里头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边疆考古取得大量发现,“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水下考古陆续开展。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奋斗目标,考古工作呈现全新气象。

老故事的新讲法

从神秘的三星堆文物,到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的《只此青绿》,再到让人梦回大唐的《唐宫夜宴》……近年来,曾经静默在中国各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频频火爆“出圈”,走出了一条活化之路。

“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作人员为了让古琴保存完好,把它像国宝一样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不敢触摸,更不敢演奏。但所有的乐器都盼望着用它们的古老声音和今天的人们交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为了“唤醒”古琴,与团队自2017年起对其中的6张古琴进行修复整理,交给琴家演奏,利用现代的录音和科技设备对古琴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测试,最终让古琴穿越千年发声。

而文物数字化采集正在让三星堆神秘深邃的文化“穿越3000年”。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表示,三星堆文物的发掘、记录、修复过程中,3D 扫描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三星堆博物馆已完成101 件精品文物的三维采集、289 件文物的360 度环拍、416 件文物的高精度二维影像拍摄。三星堆博物馆还在近景摄影上进行了尝试,使用12K 技术微距拍摄三星堆文物,让网友得以“脸贴脸”沉浸式看国宝,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12K 影像的清晰度是4K 分辨率的9 倍,是8K 的2 倍以上,可以呈现文物的精密细节,对于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后续研究、知识普及、档案留存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为了展示文物在空间表现上的更多可能性,也采用数字技术对考古场景进行了精确还原。比如,为了展示气势恢宏的石峁遗址,博物馆采用3D 打印的等比例缩小模型来展现城防设施、宫室建筑、大型墓地、手工业作坊遗迹,还结合场景复原了一段“石墙”。参观者置身于这些场景中,可以从石峁人的角度去观察石雕在石墙上的具体位置,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功能。在开放展示的场景中,感受兽面纹、龙纹、人面纹、虎纹带来的视觉震撼,听讲解员介绍“过去建筑学专家认为纴木的运用最早始于汉代,石峁纴木的发现,将此技术的历史提前了1000 多年”,参观者可以想象,千年以前,石峁人就已经懂得如何利用这些相当于“混凝土中的钢筋”的木材。

在打造文化IP 方面,故宫博物院经验丰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介绍,以《千里江山图》为例,故宫对“千里江山”系列文创产品的迭代创新已有5年,目前推出茶具套组、桌垫、文房用品、首饰系列等。故宫博物院还通过社会合作,不断拓展“千里江山”文化IP,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应用项目的合作,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数码艺术展“千里江山图3.0”,落地重庆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等。

“复苏”后的文物,要“适应”现代生活,离不开文化IP 的“加持”。“从现代审美的层面来讲,我们的理念就是要让藏品融入时尚现代生活。我们基于博物馆藏品提取的文化元素开发出来的IP 产品,必须跟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爱上藏品、爱上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

另外,近两年云展览和数字展览也成了文博数字化发展新亮点。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继2020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 余项网上展览之后,2021年度博物馆线上展览的数量增加到3000 多个。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采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比2020年增加了15%以上。同时,“博物馆之城”建设也正成为一股热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近30 座城市提出要建设“博物馆之城”或“博物馆之都”,其中云展览、云直播、云论坛、云讲座等数字化展示形式,成为多数城市提出发展文博数字化的重要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暑期,一些在古文物建筑中开办的民宿非常火爆,可谓“一房难求”,不但需要提前多日预定,价格也十分坚挺,一房难求。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首次专门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出台政策性文件,明确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以及参与内容、方式和程序等,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

“很多文物建筑如果长时间不加以利用,就会逐渐荒废,这无疑也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被利用起来后,有专人打理维护,能够让这些文物保存得更久。”文化和旅游部法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天星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利用,将其用作开办茶舍、客栈和民宿,无论是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文物建筑自身利用,都大有好处。”

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到考古盲盒、文创雪糕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活”起来,以真实可感的模样融入民众生活。

古老的故事正在通过新的讲法而让更多的人所熟知。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名胜古迹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