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对14英寸高性能集显本“期望过高”

2022-09-09

电脑报 2022年34期
关键词:触控板笔记本机型

随着集显提升为Iris Xe,第12代酷睿H处理器如今也已进驻14英寸本,所以,14英寸高性能集显本产品数量暴增,价格也就随之下降(竞争激烈嘛),大家的关注度自然也迅猛提升。而在备受关注的同时,我们发现,这类机型往往被“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比如,每次介绍一款14英寸高性能集显本,都有读者在后面留言说“16GB内存不够用”,“不能扩展内存很遗憾”;又比如,经常有读者在购机帮你评公众号后台进行购机咨询时,问我们哪款14英寸高性能集显本视频剪辑更好,或是学专业设计更好。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对14英寸高性能集显本“期望过高”。

是的,它们的确可以玩一点游戏,能够做一些视频剪辑,可以进行三维建模,但仅仅适用于“轻量级”的,准确说是“轻量级+低频次”。

我们必须正视这类机型的客观现实:

首先,它们搭载的酷睿H/锐龙H处理器可能有45W~54W的功率释放,但相较于满功率,还差得远,锐龙6800H可以跑到80W+,i5 12500H可以跑到90W+,i7 12700H在真正的高性能本(比如游戏本)中,可以跑到115W。所以,它们的处理器性能,和真正的高性能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更何况,还有更狠的酷睿HX处理器在)。

其次,它们的集显再强,也无法和GTX/RTX独显相提并论。游戏和独显的关系大家都懂,这里就不赘述了,就谈专业应用——无论是图形图像编辑、视频编辑,还是三维建模和渲染,高性能独显都是非常重要的,会带来效率的暴增。而如今很多专业应用甚至可以让独显来主导计算,效率相对于处理器方案会有质的变化。

然后再说说“非性能层面的问题”:14英寸笔记本的屏幕尺寸应对专业应用还是偏小。比如,很多专业应用都有大量的菜单面板,在14英寸本上,这些菜单面板会因为尺寸太小导致“难以看清”。另外,14英寸本没有数字小键盘,而大量专业应用都需要数字小键盘,比如财务、编程,甚至视频剪辑都要用到。虽然可以通过购买USB数字小键盘解决这个问题,但毕竟麻烦。

最后再说说噪声和温度问题。由于14英寸本内部空间小,在高功率释放时(不管是玩游戏还是专业应用),14英寸本的噪声、机身温度都会比15.6英寸、16英寸的传统高性能本(游戏本)高不少。

总之,大家不要过分痴迷于价格便宜的14英寸集显高性能本啦。另外还请记住,视觉体验也是“一寸大,一寸强”^__^。

在第11代酷睿和锐龙5000时代,很多同型号笔记本,锐龙款比酷睿款便宜1000元!我当时就告诉过大家,处理器平台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差价,且AMD也不可能有比英特尔更多的钱来不断补贴PC厂商。

而今年是第12代酷睿和锐龙6000平台了,由于AMD的内存规格提升和处理器自身涨价,平台差价进一步变小,实际情况就是:部分机型,锐龙款和酷睿款已经没有价差了,甚至个别机型是锐龙款更贵。你说的个别锐龙款机型依然便宜七八百元,那多半是“有学问”的,也就是有“用户不容易看出来的猫腻”。

这里再次给出一张老图,是上一代ThinkPad X13的锐龙/酷睿平台配置详尽对比,大家可以发现锐龙款“减配不少”。而更有趣的是,两者的电源管理也有差距:同样在关机状态,酷睿款放抽屉里大半个月,电池电量还有百分之几十;而锐龙款放抽屉里四天,电就彻底掉光了。

我想,这些学问,放在这一代平台的对比上,依然适用吧……

这是个好问题。今年,的确绝大部分笔记本的摄像头分辨率都提升到了1920×1080,也就是200万像素的FHD级别。但也正如你所提到的:感覺画质提升不大,甚至根本感觉不到提升。

其主要原因,就是笔记本摄像头模组对光线的要求很高。普通室内光线环境,包括家里和办公室,由于光线强度不够,所以画质提升不明显甚至感觉毫无提升。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补光!在淘宝上有各种各样的摄像头补光灯,甚至是自带补光灯的FHD规格摄像头,你试试吧,你肯定会感觉“奇迹诞生”!

下面给出两张对比图,是同一个笔记本摄像头拍摄的,相信很有说服力▼!

肯定不是真的。实际上,这是一个“由种种因素叠加起来导致的普遍错误认知”。而这些因素包含:

超过95%(我们做了小范围调查)的Windows笔记本用户不知道触控板的全部功能操作——因为Windows电脑的鼠标太便宜了(低至9.9元包邮,哈哈哈),所以很多用户都不用触控板。另外,x86电脑生态分散,所以触控板宣传这事儿,好像没有厂商重视过,无论是微软、英特尔还是PC厂商,基本没重视过触控板功能的宣传。

绝大部分苹果笔记本用户使用触控板,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苹果原装鼠标很贵,另一方面是苹果大力宣传MacBook触控板的优秀。

使用苹果本的绝大部分用户,对Windows笔记本触控板的能耐更是毫无认知,甚至知识结构还停留在20年前。

实际情况是:Windows笔记本触控板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了丰富的多指轻触手势,不仅功能丰富,甚至在不少功能上比苹果本触控板更好用。为此,我们专门做了视频,大家可微信扫码或前往B站电脑报账号观看。其中包含了“通用基础篇”和“进阶功能篇”(以华为MateBook X Pro为例)。

当然,苹果本触控板也有优势:第一,很大;第二,采用了手感出色的毛玻璃顶级材质触控板——但如今大量的Windows本也是用的毛玻璃材质触控板,手感也很出色。

这涉及两个知识点:

第一,笔记本机身上的哈曼卡顿、JBL等标贴,并不绝对意味着它用了哈曼卡顿或JBL扬声器,也有可能是“采用了这个厂商的调音”或是“通过了这个品牌的某某认证”……是的,有“注水成分”。尤其是调音,若扬声器不行,再怎么调也不行。

第二,并不是说有好的扬声器就一定有好的音质或者说好的声音表现。华为的中高端笔记本声音表现出色,是因为有独立的音频芯片辅助。这方面我们并不专业,但下面的MateBook 14s拆解图能说明问题,该机内部有四个扬声器,每侧两个(黄色圈选)。而旁边红色圈选处的三颗小芯片,其中至少有一颗是和音频相关的。而我们拆解过很多笔记本,大部分笔记本是没有这些音频芯片的,因此在声音的推力表现、音场表现,以及特定声部的表现上,的确不及华为的中高端机型。

猜你喜欢

触控板笔记本机型
国内主流机型客舱声品质表现分析
触觉触控板的优势:触觉技术将如何改进下一代计算机
苹果将推内置触控板的iPad键盘套
苹果将推内置触控板的 iPad键盘套
不可小觑的4K机型,着重亮丽的色彩还原 光峰A300
渐趋成熟的旗舰机型 艾洛维V10
笔记本
我拥有了愿望笔记本
可爱的笔记本
惠普推Sprout Pro投影触控创作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