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书帖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在促进祖国统一中的启示和意义
2022-09-09李务起
□ 李务起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祭侄文稿》书帖,是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传世名作,在中国书法史和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一、《祭侄文稿》书帖形制和内容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共23行、234字,文稿内容为:“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作为祭文,书帖追叙了安史之乱时,常山太守、颜真卿堂兄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不畏强敌、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叛军,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壮烈殉国、取义成仁之历史事件。颜真卿多方寻找亲人遗骸,最终只找到颜杲卿的一只脚和颜季明的头骨,面对亲人尸骨,颜真卿悲从中来,援笔作文,遂成此帖。书帖书写于极度悲愤情绪之下,其字不顾笔墨之工拙,随书家情绪起伏,通篇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书帖记录了一段极为动荡的政治时局,书写了颜真卿及其族人捍卫国家统一的悲壮历史,折射出颜真卿的伟大人格和崇高政治情怀。书帖在中国书法史上较为少见,是极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墨迹原作。
二、《祭侄文稿》艺术特点及其在书法史和艺术史上的价值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积淀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呈现着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线条艺术,是中华美学的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国书法有近2000年历史,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可以说,唯有在书法上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评价书法之美,就是对书作进行审美思考,一般包含形质和情性两个方面。书作中基本点画代表形质,情性则代表着精神世界。《礼记·乐记》注疏云,“因物念虑谓之情”,《十三经注疏》云,“自然感生谓之性”,形质与情性相互依存。古语云:“诗品源自人品,文心辉映诗心”,又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华传统美学向来高度重视人格修养,认为道德与文章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故每一部传世久远的作品,都与创作者深厚的学养、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密切相关。
历来评价一幅好的书作,常会提到“用笔精到、结体合理且别出心裁、用墨精彩、行气贯通、章法独到”等方面,以上确为上佳书作应具备的基本元素。《祭侄文稿》就结体而言,虽属行书,但字势宽博,平正奇险,字形向两边拓开,形成开张体势却又相互照应,形散而神聚;笔法圆转,笔锋内含,力透纸背,线条遒劲舒和。就章法而言,整篇涵盖行楷、行草、小草、大草、狂草等多种字体,字形变幻莫测,浑然天成,毫无雕饰,恣意灵动,随心所欲,呈现巨大遐想空间;字距行距时疏时密,压抑的情感喷薄释出;涂改部分茂密浓厚,视觉冲击极强;渴笔枯墨、墨法苍润,流畅自然、挥洒自如。概观而论,《祭侄文稿》书帖形式特点为:一是章法和布局节奏富于变化,书写率意、自然无造作;二是枯笔连擦,流丽遒劲,左右映带,笔断意连,气韵连贯;三是行笔节奏趋向奔放,运笔节奏随着文稿情节发展而不断变化。此外,书帖笔力雄健、遒劲、入木三分,“惟见笔力惊艳耳”,结体、用笔、用墨等均建立在笔力基础上,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为遒劲、和润的传世经典。
在创作心态上,书帖一是具有鲜明的无意识和“自然流露”创作心理特点,二是艺术形式完全由情感内容自然外化,三是情感外显极其充沛。《祭侄文稿》书帖原不是为书而书,丧侄巨痛激发颜真卿极度悲愤情绪,其坦白率真、以情运笔,书帖用笔连绵不绝,满纸纵横涂改,强烈表达着颜真卿当时长歌当哭、血泪泣下的哀愤之情。唐代书法崇尚法度,《祭侄文稿》既有“法”的齐备,又有“情”的宣泄,其所达境界也可形容为“无法无天”。故苏轼曾赞曰:“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
书法创作最难融情入书,即将情感的波澜起伏与笔画、结构、章法融为一体,以此将书家的喜怒哀乐充分展现出来,达至最高境界。《祭侄文稿》在特殊感情支配下气贯长虹、震撼人心,深度契合“书为心画,诗为心声”之古语,在客观上真实反映着颜真卿的气质、秉性、襟怀和性情,蕴含着其饱满的情感和人格力量,反映着其忠义之气和爱国之情,故成旷世绝品。
自然书写是草书创作最重要的内在精神,点画、用笔、草法运用、字形姿态莫不据此体现。而杰出艺术品重在无意为之,故有“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之论。颜真卿激情义愤之下无心遣词造句,更无意于书写本身,随其情绪起伏而书写错误之处甚多且时有涂抹,致使书帖出现大量墨块和涂改,但正因如此,书帖才显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扬,“无意于佳乃佳”,终成自然书写之美典范。
从艺术角度看,《祭侄文稿》是悲伤、愤怒情况下的发泄,情绪变化导致运笔节奏跌宕起伏,书法线条苍茫沉雄,墨气酣畅,墨彩绚烂,真情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用笔如神、一泻千里的书法技艺和苍凉悲壮、神采飞动、笔势雄奇、超神入圣的气势,映照着颜真卿高贵的人格魅力,是人格之美、书法艺术之美完美结合之典型,凸显书法艺术的审美观照和人文内涵。
三、书帖背后史实及其反映的爱国主义思想
元人鲜于枢在《祭侄文稿》书帖题跋中首先誉其为“天下行书第二”,这也是后世“天下第二行书”称谓的发端。而赋予《祭侄文稿》无上魅力、使其走上神坛终致家喻户晓,除了其作为流传至今的书法真迹、颜真卿高超的书法艺术、郁怒奔突的情感宣泄,更与书帖的历史背景、感人故事、颜真卿高尚的人格和忠义气节、颜氏一门的死士气概及其传递的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关。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曾四任监察御史,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一生忠贞不屈。唐建中年间李希烈叛乱,颜真卿被派前往李希烈军中传旨,被囚禁后凛然拒贼,终被李希烈缢杀。后被唐德宗追赠司徒,谥号“文忠”。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赞曰:“(颜鲁)公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
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尤崇忠孝,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楷模。颜真卿25岁中进士,因受杨国忠排挤,753年被外放平原太守。平原郡处于安禄山辖区,颜真卿到任后,察觉到安禄山有谋反迹象,便借口防备雨灾而加固城墙、疏浚城壕,并私下招募年轻壮丁,储存粮食等物资,为即将到来的战乱做足准备。
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兵败如山倒。危难之际,平原太守颜真卿被共推为统帅,集合20万大军,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对安禄山后方构成重大威胁。《旧唐书·颜真卿传》记载:“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到报告说颜真卿在前线抵抗安禄山大军后,“大喜,顾左右曰:‘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安史之乱中,许多郡县相继被灭或望风投降,若非颜真卿等举义旗讨贼、抵挡叛乱,李唐王朝或许早已改朝换代。在这一历史事件中,颜杲卿在河北、颜真卿在山东不屈抵抗,兄弟二人忠贞爱国、英勇抗敌。受此激励,河北附近17郡县继起响应,切断范阳与东都交通,陷安禄山于困境。受颜氏兄弟影响,许多投降安禄山郡县纷纷倒戈,奋起抗击。此过程中,颜杲卿幼子颜季明往来于平原、常山之间联络义军,所起作用甚大。756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被俘后被凌迟处死,其子颜季明战死并被砍掉头颅。颜氏一门战死者多达30余人,十分惨烈。
颜季明是颜杲卿三子,常山起义时只有十几岁,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穿越于平原、常山之间递送情报,深得颜真卿疼爱。唐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颜季明首骨并携归。凝望爱侄首骨,颜真卿悲愤交加,遂取笔成文,将颜杲卿父子英勇抵抗安史叛乱以身献国的英雄事迹和内心的哀愤都倾注在了书帖的字里行间。于颜真卿而言,国恨与家仇叠加,悲痛与哀愤并存,他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极具史料价值和爱国情怀的书帖。
四、书帖对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国家统一的启示意义
上世纪30到40年代,文物南迁,《祭侄文稿》万里流徙,前后历时16年,播迁10余省,从北京故宫、上海到南京而后重庆,穿越大半个中国,经历了炮火的洗礼,直至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其颠沛流离的命运还没有结束。1949年,《祭侄文稿》和众多文物一起被带到台湾,先转运至台中,后又在雾峰租地建屋保存,1965年运往台北新建库房,在成立台北故宫博物院后,才得以在岛上有栖身之所。
《祭侄文稿》重回两岸同胞视野是在2019年年初,网络传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要举行“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消息。众所周知,《祭侄文稿》书帖已达纸张寿命上限,每一次展出、打开、运输、环境及温度湿度变化,对它来说都是伤害,即“展一次伤一次”。两岸网友“求求关注”的无奈哀求声,体现着两岸同胞对此书帖无以复加的珍爱。本属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财富的国宝被送往日本展览,虽从表面上看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异域传播,但实际上却是民进党当局“开拓新的活动空间”政治考量,是其为了一己之私政治利益诉求而罔顾民族感情的倒行逆施,也是其推动“文化台独”的图谋和伎俩。
日本与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日本人非常喜爱中国书法,对颜真卿书法爱好尤甚,也正基于此,才使得民进党当局将《祭侄文稿》作为亲日、媚日的中介。少数“台独”分子一贯视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其中代表中华文化的藏品为眼中钉、肉中刺,《祭侄文稿》赴日展出,使书法与政治间的关系变得突然引人注目起来,也使得书帖的日本之行成为两岸同胞关注焦点。
在两岸同胞共同关注下,远赴日本展出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后被送返台北故宫博物院,但“《祭侄文稿》即便是在台湾岛内都已有很多年没有对外展出,为何偏偏要借展日本?”等质疑与“被损坏”“被媚送”和“被调包”等传言和猜测却在不断涌现。面对质疑、传言和猜测,台北故宫博物院竟宣布,《祭侄文稿》将在库房休息三年以上才能再次面世。时至今日,书帖入库已满3年,提醒和呼吁两岸关注《祭侄文稿》的书法爱好者、相关学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继续密切关注《祭侄文稿》,待其再次亮相时,共同检验此前的各种猜测。
传统论书强调书品与人品相统一,颜真卿作为“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之一,书品高自不待言,其人品实则更高。其以忠义而死节,达至人文精神高标,其书品实则是其人品在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外在表现。《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是“中正”“节义”思想的艺术呈现,文中所表达的对乱臣贼子之痛恨,对山河破碎之痛惜,正义凛凛,令人肃然起敬,使其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高峰,达到了书法表达情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祭侄文稿》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故黄庭坚在《山谷题跋》曾评其曰:“鲁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颜真卿《祭侄文稿》及围绕书帖的史实背景,不仅传递着中华艺术精神,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着爱国主义思想,也对新时代促进祖国统一具有启示意义。书帖背后的历史故事所传达的颜真卿在家国之恨中的忠烈之气,更是国人奉为经典和圭臬的精神价值所在,对贼臣的愤恨、对分裂的抗击、对平叛的不遗余力乃至献身,爱国情怀和守护统一的思想不仅体现了颜真卿鞠躬尽瘁和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和圣洁情操,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颜真卿秉持爱国主义精神,坚决抗击叛军,反对分裂国家,谱写了古代士大夫忠贞爱国的悲壮篇章。实际上,包括《祭侄文稿》在内台北故宫博物院每一件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藏品,都是两岸文化血脉相通的明证。两岸同胞珍爱《祭侄文稿》书帖,是对忠义爱国气节的褒奖和弘扬,对分裂行径的痛恨和抨击,是颜真卿爱国主义思想在岛内的传承,是共同反“独”促统的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鼓舞下,两岸同胞以《祭侄文稿》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激励,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养分,必定能凝聚反“独”促统共识,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