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亲子关系就对了
2022-09-09优的爸绘本亲子共读推广人家庭教育指导师编辑吴颖
文|优的爸(绘本亲子共读推广人,家庭教育指导师) 编辑|吴颖
父母经常很困惑,明明是在好好地跟孩子讲道理,说的话也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根本不听!殊不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处理好亲子关系。关系不好,父母的话再有道理,对孩子也难产生影响。
越是着急,越要好好说话
一位年轻的妈妈焦虑地和我说,她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写作业特别拖拉,成绩也越来越差,她每次陪写作业都气得不行,总要和孩子大吵几场,闹得鸡飞狗跳。“尤其是看他总用笔在题上点来点去,就是不往下写,我快急死了!”妈妈说道。
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先稳住自己的情绪,陪写作业时,忍住不再说话,看看孩子的反应。果然,过了几天,这位妈妈反馈给我说:“孩子这几天写作业的情况好了点,有次还问了我为什么平时说话总是笑嘻嘻的,一到陪写作业的时候说话就变凶了?”我想不用我再说什么了,这位妈妈应该知道了“真相”所在:孩子在心理上已经对母亲陪写作业时与他的沟通态度产生了阴影——有妈妈在身边,原本能读懂的题也变得如同天书,原本会做的作业也迟迟无法完成。可见,越是着急的时候,父母越要好好说话,甚至是先不说话,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听听孩子想说什么,再回应孩子,这是一个好的对话机制,能让亲子关系变得缓和,对解决问题也更有帮助。
一个好好说话的小技巧
亲爱的新手父母们,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在陪写作业或者陪练弹琴的过程中的亲子对话是不是好,建议你把当时的场景录下来,之后放出来自己看一看、听一听,就知道有没有问题,该如何改进了。
亲子共读中的说话练习
我还给这位母亲一个建议:有时间多陪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这不仅能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让孩子写作业读题时更高效,而且,亲子共读是家庭里进行亲子对话练习的理想场景。在亲子共读中,父母用声音向孩子传递故事,传递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对孩子的爱。围绕共读的故事,亲子很容易开展一场高效对话。
以图画书《大卫,不可以》为例,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问题和孩子展开对话:“大卫做了什么让妈妈那么生气?”“你觉得大卫这次会不会闯祸?”“妈妈叫他,会有什么后果呢?”需要注意的是,每段对话、每个提问,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是父母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看法、想法,练习相互倾听和相互理解,以便在亲子关系中养成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问题的习惯。
围绕同样的故事,亲子对话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增长不断深入,比如这些对话还可以有更多价值:
“你觉得妈妈为什么会生气?”—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同理他人的感受。
“大卫闯了几次祸,你觉得他下次会怎样?”—引导孩子进行推理思考。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帮孩子学会做正确的选择。
共读绘本时的亲子对话方法,也能借鉴到日常对话中去。如果能在陪孩子读故事的过程中找到好的方式,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日常亲子对话的效果。在故事中,人会放松,对话不容易受焦虑情绪干扰;共读是亲子对话的理想“试验场”。
好好说话需要“预存话费”
父母与孩子长期相处,对话时时进行,亲子对话模式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
有研究表明,在3岁以前,对话频繁的家庭与缺乏亲子对话的家庭相比,给孩子输入的词汇量相差很多。而这些通过语言输入的词汇,又会构建着孩子的思维模式。作为一名父亲,我对此有深刻感受。从儿子小时候,我就很重视亲子对话,总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话题和他展开对话,他的语言能力就是比其他同龄男孩要好很多。
当然,亲子对话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和我的关系仍然很融洽,我们时常就他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进行讨论,在他遇到问题时,我也能将自己的经验和一些理性建议有效地“传输”给他,供他参考。在他小时候,我们共同营造出来的平等、和谐的亲子对话模式,是在为后来的亲子关系“预存话费”,在亲子关系出现挑战的关键时刻,它的价值会充分展现出来。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不屑于“和孩子说话”或者没能和孩子好好说话,总是以教育、批驳的方式进行亲子对话,就不可能指望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困惑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