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养育关键词

2022-09-09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吴颖

父母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食育养育孩子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吴颖

上篇

顺应自然的养育

遵循节气的变化,遵守地域的特点,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这也是自然养育中很重要的部分。现代生活方式经常让我们忘记或忽略了自然养育的规律,需要经常检视。

节气,帮我们找到自然养育的密码

受访专家︱崔玉涛(北京崔玉涛诊所院长) 采写∣覃静

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因时而养,因地而养,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过多人为的干预,不仅违背自然养育的原则,也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因时养育,节气是最好的“闹钟”

人与自然是相通的,自然界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影响,不同季节,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健康问题,孩子对于天气的变化比大人更敏感,但身体的调节能力又不如大人强,所以身体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更大。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它不仅针对自然界万物,而且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人的代谢过程、饮食起居与节气都是相符的,我们应顺应自然界变化,根据节气特点来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预防疾病,应对疾病。比如外出活动,夏天和冬天的时间安排就不一样,夏天要避免最热、最晒的时候外出,而冬天恰恰相反,要在最暖和的时间段出门。

每个节气都有它的特点,比季节划分更为细致,能够更详细地给我们照顾孩子以提示、引导,就像闹钟一样。因此,因节气、时令来养育孩子,可以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更自然地成长。

因地养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养孩子要本地化。我们国家地域辽阔,饮食习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北方人跟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西部地区的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的饮食习惯也不一样。因地养育孩子,也是自然养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的便利,物流的发达,让我们有了更多接触各种新鲜事物的机会,孩子在出生后就接触到了很多对于父母来说都很新鲜而又遥远的食物,父母想的是,尽量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更有营养的食物,但是,外来的食物就更有营养吗?我们经常吃的本地食物,肯定是最适合当地人吃的,舍近求远并不是最佳选择。如果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是没有营养的、不适合的,那早就被淘汰掉了,不会一直传承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这么说并非不能吃外来的新食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家人一起品尝新鲜、美味的食物当然可以,但在孩子早期味觉发育的时候,刚开始建立饮食习惯的时候,就让孩子过多地品尝外来的食物,就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不仅增加孩子过敏的风险,也会导致孩子以后的饮食习惯和家庭格格不入。因为饮食不仅仅代表着各种营养素,它必须跟我们的文化背景相融合,不能将营养与文化完全分割开来。

因人养育,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养育最忌讳的就是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跑了,我家孩子还不会走;别人家的孩子能喝1500毫升奶,我家孩子只喝800毫升;别人家的孩子每天能睡12个小时,我家孩子每天睡10个小时都不到……

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生长规律、发育进程,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要“高标准、严要求”。就像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个老师上课,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千差万别,孩子的生长也是如此,别说孩子的食量有大有小,基础体重、身高各不相同,就是同样的饭量,同样的身高、体重,还有早长和晚长的不同。所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他自然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需要的帮助,才是最好的自然养育法则。

这些不自然养育的坑,你入了吗?

有的家长夏天怕孩子热着,冬天怕孩子冻着,家里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恒温状态,以避免孩子因为热和冷而生病。但这样做是违背自然的。因为自然界本来就应该有季节转换的变化的,这样的变化会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可以使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更活跃,更好地适应各种天气情况,即使外界温度发生变化,身体也不会因为无法适应而生病。

如果因为担心孩子冻着、热着而让孩子待在家里,而且家里经常保持恒温,会让孩子失去感受自然界变化的机会,身体的适应能力得不到锻炼,皮肤和呼吸道的适应性也会被削弱,反而会导致孩子变得弱不禁风,天气稍微有点变化就生病。

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承受冷暖的刺激,才能让孩子的身体更强壮,适应能力更强,抗病能力也更强。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孩子生病,抵抗力弱,肯定是因为接触细菌造成的,要想孩子不生病,就得消灭细菌,所以很多家长都把家庭消毒当作日常的清洁方式,什么东西都要彻底清洗、消毒。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无法接触到细菌,抵抗力得不到锻炼,就没有抵抗细菌的能力。

人吃五谷杂粮是不可能不生病的,况且不生病并不等于抵抗力强。孩子接触不到细菌,自然就不会生病。但是一旦接触细菌,他可能会得特别严重的大病。得了病能很快恢复,才应该叫抵抗力强,因为恢复得快,说明体内的免疫系统能很快把致病菌驱逐出境,它的战斗力很强,它不怕致病菌,而免疫系统的能力,是在不断地与致病菌的斗争中获得的,把孩子保护在无菌的环境中,抵抗力永远也强不了。

自然养育并不等于放养,也不等于回到原始状态。疫苗的发明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提高了很多人的生命质量,它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能因为提倡自然养育就不顾疾病对孩子健康的威胁而拒绝疫苗,这并不是自然养育的正确理解,而是曲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保护孩子免受严重疾病侵袭的前提下,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提高自己适应自然的能力。因为孩子的抵抗力是要随着成长而慢慢成熟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预防严重疾病影响到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而疫苗接种就能够避免孩子遭受严重疾病的侵袭,所以,接种疫苗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反而是提高孩子抵抗力的有效方法。

4个月就让孩子练习坐,6个月就扶着孩子站,8个月就扶着孩子走……这种追求发育越早越好的观念是违背自然养育规律的,孩子的大运动应是“水到渠成”,身体发育到了那一步,大运动自然就产生了,古人总结的“三翻六坐八爬九站立”是有它的道理的,身体还没发育到能坐、能站、能走的时候就提前让孩子去做,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发育,反而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伤害,比如过早坐、站、走对孩子的骨骼、肌肉发育都会造成影响,导致孩子出现不正确的体态,甚至影响脊柱的发育。

食育比其他的教育更接近自然,接近土地,接近身体,接近人情,接近幸福。食育更是借食育人,让孩子在食育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传承中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也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食育,舌尖上的教育

文|沈立(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

提起“食育”这个概念,大家都以为它诞生于日本。但实际上,在9 0 0 多年前的中国宋代,饮食教育就由黄庭坚提出了。他在一篇名为《士大夫食时五观》文章中说:“古者君子由饮食之教,在乡党曲礼,而士大夫临樽俎则忘之矣。”由此,他把中国饮食教育的源头至少推到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说明我国的食育文化是非常悠久的,只是我们一直没有把这种教育用于专门针对儿童的养育。

食育的丰富内涵

随着我国食育实践与食育研究的深入开展,食育理念的定义逐渐清晰—尊崇天地自然之道,传承祖先优秀的饮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增进人类身心灵康乐的基础教育。具体诠释起来如下:

尊崇自然之道是食育的基本原则,体现的是道法自然的思想。自然之道即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强调个体的饮食应在自然规律之下保持节制和平衡。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食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食育应该将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饮食养生、医食合一等作为实践的方式。

保护生态环境是食育的基本责任,人类对食物的态度和方式关乎生态环境的存续问题,应该通过食育向孩子传递关于生态环境的理念,帮助孩子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增进个人身心健康是开展食育的现实目标,食育关乎孩子身体、情感、人格等的发展,应该通过食育帮助孩子获得关于“食”的知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可见,我们强调的食育,是从孩子幼儿时期起,就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生观培养上。

1 美国饮食作家、饮食权威与食育导师迈克尔·凯文·波伦把现在市场上大量非自然的伪食称为“可食的类食物物质”(edible foodlike substance),这些含有各种化学添加剂的产品其实不是真正的食物,对于孩子与家庭而言,甄别这些食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随着大家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注,食育的传播也越来越广,但是很多商家也参与其中,有些还以食育之名,组织垃圾食品与问题食品的带货活动,越来越背离以育人与健康为根本目标的食育使命。

3 中国公共营养师与营养配菜员的职业资格许可以及认定已经被国家废除,但是“食育导师”甚至“国际食育导师”的不规范认证现在呈愈演愈烈的趋势,食育的教育属性被严重扭曲。

家庭食育,“知”与“趣”都重要

“食育”两个字,食前育后。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食育都是从“食”开始,从家里的厨房做起。

首先,调整全家人的饮食,尽量把食物与调味品等都换成天然健康的有机食品,按照当季、当地、适量与有机的原则安排一日三餐,按照二十四节气调整一年的饮食。

其次,教孩子制作食物,奶奶或妈妈成为老师 ,孩子当学徒,手把手地学习做饭炒菜,把厨房当作教室,把餐桌当作书桌,把吃饭时间变成师生共享教学成果的时光,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再次,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或院子,利用楼房的楼顶或阳台,也可以租用城乡都市菜地,带孩子种植一些常见的瓜果蔬菜,把食育从餐桌延展到田地,把食育从就餐与烹调扩展到种植与采摘,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从农场到餐桌的家庭食育之链。

最后,向其他家庭分享自己家饮食、烹饪与种植的成果与经验,带动更多家庭一起从事食育,成为推广与普及食育的“食育之家”。

厦门天竺幼儿园有一个食育专题活动叫“地瓜总动员”,很受孩子们欢迎,其实这个活动也非常容易被家庭食育“拿走”借鉴,在此介绍给大家。

第一步:幼儿园的老师带孩子们到食育基地“咱厝小田园”进行自主研究,观察地瓜田里的地瓜秧,然后采摘地瓜叶进行一些小装饰。

观察之后,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初步讨论,就地瓜叶也是一种蔬菜达成共识。可是此时地瓜在地下,暂时看不见,还没有成熟,只能等待。

第二步:1个月之后,孩子们再次来到“咱厝小田园”,清理地瓜藤,用小铲子采挖地瓜,装在篮子里。接着在工人叔叔的帮助下一起垒土窑烤地瓜,在田间地头品尝香喷喷的烤地瓜。

第三步:大家把其他收获的地瓜带回幼儿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烹饪地瓜,制作各种各样的地瓜美食—地瓜饼、地瓜干、炸地瓜条与蒸地瓜馒头等。

总之,食育是由种植、采摘(收获)、烹饪与品尝等环节首尾相接的一个整体,父母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将这几个环节进行灵活组合、融合以及更多创新,比如还可以读诵与食物有关的童谣与古诗,编讲演食物的相关故事,用食材做手工装饰品,了解食物和文字的关系、食物的历史知识等环节。

前面我们讲的,更偏重于食育中的“食知”。除此之外,食育中的“食趣”也不可少,它是食育的情感目标,是指孩子对“食”的情感态度。通过“食知”,孩子懂得了对食物的尊重和爱惜,那么“食趣”是指应该让孩子在进食中有着愉悦的身心体验。这种体验可以让孩子从根本上认识和接纳食物。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就餐环境和就餐氛围,并且自己也应该持有对健康食物的积极态度以及做好对食物的不同形状、颜色、口味和口感有悦纳态度的良好示范。

我有一个梦想—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开花的菜园

我的故乡在江南水乡—江苏江阴路桥,是一个周庄一样的水乡小镇,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有弯弯的古老石桥。到了春天,一树树花开,一群群蜜蜂,田园里各种花香和蜜蜂的嗡嗡声交相辉映,编织成一部色彩艳丽、芳香浓郁的春天交响曲。家里有个天井做花园,家附近有几块自留地。从春天到秋天,我跟着父亲去播种、劳作和收获,也养羊、养鸡、养猪、养狗与养猫,地里的作物给我提供了童年时代难忘的美食,而动物们成了伴随我成长的最佳伙伴。

看着被楼房、电器、围墙与自然割裂开的孩子们,我时时想起自己快乐而美好的童年,也有了这样一个梦想—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开花的菜园,这里有蟋蟀,有蜗牛,有蝴蝶,有蜜蜂、有瓢虫,有小鸟,有安全而新鲜的蔬菜与瓜果,在这样的园地里,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下篇

探索更好的自然教育

充满好奇心,感到万物皆美,应该是自然教育更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而且,好的自然教育并不应该是父母把孩子扔给某个自然教育机构,而应该是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并且在大自然中获得一种真正能有效陪伴的能力。

陪伴,在自然教育中找到这种“超能力”

文︱郑旭(不万能生活馆创始人,编剧)

我是学艺术的,一直做影视和编剧方面的工作。创业之初,我做的并不是自然教育,而是社区空间设计项目,是对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家庭空间上的一种探索。我非常想尝试用改变空间关系的方式,来调整社区中家庭之间的关系,再具体到每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以我是从空间和建筑上去切入的,试图从设计美学和空间关系去影响人的行为,去探索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下,爸爸在哪儿,妈妈在哪儿,孩子在哪儿,他们交集的空间又是哪儿。

开始,我的理想是用戏剧、音乐、阅读、体能、户外和各种文化主题活动的方式,带动生活馆辐射社区家庭参与,让这个公共空间成为家庭空间的延伸,从而改变家庭与家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后来,我和团队又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小村庄做了一个居住空间的具体实验—一条街上都是我们改造后的院子,几个有孩子的家庭住在一起,营造一个熟人社区的氛围,让每个家庭能真正地互相认识。我们带着爸爸们玩乐队,带着妈妈们排戏剧,为孩子们创作音乐。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我们把儿童涂鸦墙、儿歌开放麦和生活博物馆的理念带到胡同里,让更多的家庭意识到生活有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当我开始做自然教育之后,最初的这些创业理念并没有改变,这就让我做的自然教育显得有些独特,因为我认为,它的核心不是知识科普,也不是孩子的能力培养,而是陪伴和生活。

在自然中,邂逅童年的自己

在我看来,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学会多少种陪伴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多么绘声绘色,而是一个人能否在有了孩子之后还能找回自己童年的状态,用一种孩子的心态去陪伴孩子的“超能力”。当一个成人能“变”成孩子,去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特别受孩子的欢迎,因为孩子能很快地“识别”到你是一个“孩子”,你和他们是“一拨儿”的。

每一个孩子都特别聪明,他对父母的陪伴状态更是敏感,能辨别出来父母的陪伴是敷衍还是全心全意。现在我愿意全身心地做自然教育,是因为我发现,在大自然里,很多父母能够脱下成人的“壳子”,与自己的童年重归于好,同时也获得了用童心陪伴孩子的能力。我还发现,自然教育是最能够解决现在这个时代“父亲缺位”这个问题的,因为当家庭真的和大自然融合了之后,玩得最开心的,往往是那个家庭中的父亲。也许这是因为男性更容易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抑或是男性更容易在大自然中和童年的自己相遇,总之在自然教育中,父亲成了那个能非常快地投入陪伴角色的人,能带着孩子玩得很“嗨”。在其他游戏或者亲子活动中,父亲陪伴的效果还真没有这么明显。

这几年做自然教育,我感觉自己的童年得到了疗愈。作为“80后”的我,小时候是在全托中度过的,父母不在身边。那时候可能不少父母觉得把孩子送进条件非常好的全托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种好的教育,可能有不少“80后”父母和我有过差不多的经历。这种经历造成的其实是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对陪伴这件事的极度渴望,而神奇的是,这种渴望,在自然教育中,在一种特殊条件(比如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信号,必须亲子完成)下对孩子全身心的陪伴中,被弥补和满足了。

在教知识前,让孩子感受“万物皆美”

我做自然教育的契机,还是和空间设计有关,源于当时参与一家昆虫博物馆的运营。在对比了一些和昆虫有关的博物馆之后,我决定让这个昆虫博物馆变得和其他展馆不一样,这也奠定了我做自然教育的另一个理念—不是要教给孩子多少科学知识,我最希望的是能让他们先“看见”昆虫,不再害怕昆虫,对昆虫感到好奇。

我们以博物馆空间作为依托,在昆虫主题的基础上跨界,白天观虫、夜晚观星、清晨观鸟,美其名曰:一日三观。目的是为了给家庭营造更丰富的陪伴主题与氛围。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发现身边的昆虫,观察蚁狮如何猎食,养蜂人如何和蜜蜂亲密接触,蟑螂其实也可以很可爱,消除孩子对“害虫”和“益虫”的偏见。我们把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科普内容变成了故事,把故事画成了绘本,搬上了舞台。科学不是知识的堆砌,是方法,更是一种精神。对于孩子来说,科普教育的本质是对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培养与保护,死记硬背知识可能会孩子的兴趣造成伤害,这点是不少父母的认知误区。在我看来,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兴趣,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力,当孩子的视线跟着一只切叶蚁把花瓣切成小块儿搬运回巢,看螳螂伪装成树叶在模仿随风摇曳时,别用知识的灌输去打断孩子的观察,万物皆有灵的感知力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个方向的跨界就是让孩子们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昆虫的身体结构是非常精美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很多昆虫的颜色都是结构色,呈现出来的色泽是任何艺术家都无法模拟的,是自然之美。如何让孩子们去学习自然之美呢?我们邀请央美的岩彩专业老师以及和“东方岩彩”机构合作为孩子们上岩彩创作的课程,从采土制作绘画的颜料开始,用自然的颜色创造自然之美。我们只给孩子美的方向:大自然的形、色、质、场(环境),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什么是美,发现了美,便拥有了美。当孩子们看到一只步甲身上的颜色与龟兹壁画用的颜色毫无差别时发出赞叹,这就是万物皆美的力量,是最好的美学教育。

因为疫情原因,现在这家昆虫博物馆已经关闭了,但是我和我的团队已经让展览“走”了出来,把它变成了移动博物馆,进入了北京的几家大商场,并为它命名“万物皆美”,依然致力于把开放性的探索空间呈现给孩子和家庭。我用自己擅长的空间设计能力,尝试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去讲故事。从昆虫博物馆到一个好故事,是我们的一次跨越,用影像讲故事,用装置讲故事,用空间讲故事。如果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故事就是最受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方式。

常说养孩子要“接地气”,这里的“接地气”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很明确的动作指令—真的要让孩子与土地连接,与大自然相接。

土地,藏在城市里的自然星球

文|张瑶瑶(B612星球自然教育农场创始人) 编辑|李美锟

我的童年在江南一个风光明丽的小村庄度过,在大自然里无拘无束的成长经历,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段历程,以至于养育孩子后,仍想带着他们也感受这份快乐。然而养育孩子的最初我也很迷茫,北京有着大都市的繁华和美丽,却缺乏宁静与自然。孩子小小年纪看起来就很忙碌,需要学习的知识远远多于对生活的体验,更谈不上自然的感受,面对这一切我凭着直觉按下了暂停键,不想陷入焦虑的洪流,我觉得孩子应该回到更加真实自然的生活中。

后来,我终于遇到了梦寐以求的农场,松软的土地散发着令人怀念的气息,我开始带着孩子走进自然,和土地在一起,顺应四时节气过日子,让我与想要的生活愈来愈近,不管工作多忙,我们一直都在小小的耕地间生活,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耕作的生活经历了将近7年。土地让我找到了自己,也越来越懂得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乐趣及智慧,孩子也越来越健康,这一切促使我成为一名自然教育工作者,与更多的家庭分享自然养育的笃定与幸福。

初心:星球之诞生

今年是我养育孩子的第十二年,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第十七年,从传统教育走向没有围墙的自然教育,看似完全不相关,却又是那么顺其自然。

创建自然教育农场的契机就是我的教育梦想,也是我编织理想生活的方式。都说未来是AI的时代,孩子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为孩子创建一座自然教育农场,并不是想教孩子如何做一个农民,而是传递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习的原动力。亲手播下一粒种子,静静等它破土、发芽,让孩子看一看平平无奇的植物怎么做成美味可口的食物;亲手用草木染布,制作饰品,体味来自自然最美丽的色彩;看一看清晨的露水闪烁的光芒,夕阳西下的余晖……在孕育我们的土壤中,亲眼见证蓬勃的力量,体悟生活的喜悦。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让孩子体验生活之美,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能对大自然和这个世界保有一颗闪闪发亮的好奇心,为孩子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期盼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与自然连接,让热爱自然的人可以遍布这个星球。

连接:灵性在苏醒

很多时候我们都愿意接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或者共生共荣的关系,而我觉得人和大自然的所有生物一样,需要依托大自然获得生存的基础。我们人类需要大自然,而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当我们以过分开发甚至是破坏自然资源来发展人类文明时,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物种减少……都是大自然在向人类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试图战胜大自然,而是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昀轩、昀臻、妞妞是最先来到农场的3个孩子,那时候农场一片破败,连一扇门都没有,荒凉的土地上遗留了去年冬天的羊粪,一粒一粒地铺满了黄土地。昀轩和妞妞开心地在地里跳来跳去,而昀臻就站在入口处慌张不已,我们都挥手叫他进来,他胀红了脸发脾气,说他坚决不会进去的,他讨厌这个鬼地方。他妈妈悄悄给我解释,因为他有点怕脏。哦,原来如此,我就拿着锹把一路的羊粪清理了一下,他才敢慢慢挪动几步,也是迫不及待地要离开。后来我们每周都要发起建设农场的活动,第三次来时,农场还没有水源,从下水井处提水上来浇地,孩子们在井里惊喜地发现了青蛙,昀臻跟着小伙伴们兴奋地照顾青蛙,在水坑里跳来跳去。妈妈发来他们畅快玩耍的视频,感慨地说看到孩子在农场突破了洁癖和对动物的恐惧,特别欣慰,我亦如他妈妈一般感到欣慰。

其实,孩子是比成年人更容易与自然连接的,他们天生是喜欢亲近自然的,是自然之子,拥有天真澄澈的心,热情好奇的双眼,质朴纯真的爱。如果在他们小时候我们能够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保护自然的信念就会伴随他们成长,也会源源不断地从自然获得蓬勃向上的能量。

在活动中,我观察到孩子和父母发生的变化实在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会想这些不是他们的变化,而是一种苏醒。我们在自然的浸润下苏醒过来的天性,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之子,携带了自然的密码。在自然里我们更容易快乐,更放松,更友好。

四季:体味养育真谛

我们的自然课程涉及很多方面,大致分类为文化传承、自然科学、自然美学、自然生活几个类别,自然生活是农场活动的一部分,结合四季的农作物,依据节气,开展一些生活课程,是最朴实无华的,却也因为饱含了生活的智慧,很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早春种下的艾草和薄荷,在夏季来临时会用来做艾草薄荷膏,驱蚊又止痒;清明节我们会做青团;也会酿一罐青梅露,在夏季冲一杯凉凉的青梅饮;芒种我们会收割麦子,然后晾晒、脱粒、磨粉,磨的细麦粉做面包,粗麦片就熬麦片粥;土豆成熟了,我们会一起烤土豆,酷暑难耐时一起做冰粉,熬酸梅汤……节气就好像大自然的脉搏、节奏,在城市里几乎感受不到,但是顺应四时生活后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季节更替。我们在这样一片简单的土地上,过了不一样的生活,对节气也有了不同的情感。

有一片土豆是最早播种的,可是迟迟不发芽,我们等来等去扒开看了几遍有点不耐烦,就扔了土豆改种樱桃萝卜。樱桃萝卜发芽飞速,很快便绿油油一片。因为樱桃萝卜收获的时候没有其他菜可以收获,所以孩子们每次来只是小心翼翼地体验式采几棵,再留给其他孩子来收获。这样等待的过程一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准备全部采收时,却发现曾经圆溜溜、水灵灵的萝卜全部原地炸裂了,口感也不是曾经的脆嫩。植物默默不语,却也给了我们成长的启发、养育的真谛:四时有序,成长有时,揠苗助长要不得,但是过时也不候,这大概才是顺其自然的真意吧。

农场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慢慢的建设下,渐渐有了动物、蔬菜、鲜花、水果、房子……一座荒原已经变成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橙色,是喜悦的象征。我希望自己创办的以户外运动为主的自然教育,不仅可以让孩子的身体更健康,也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甚至是终生的快乐。

运动,让自然教育更有力

受访人︱安蒂(悦橙自然森林创始人) 特约编辑︱张安妮

我自己原本就特别喜欢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在朋友中,我就有“假小子”之称。2014年,生完女儿后我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在这家公司学习到一种创业模式,得到启发,决定自己创立自然教育机构“悦橙”,走上了与自己之前的工作截然不同的道路。

专业户外运动的独特魅力

女儿2岁左右,逐渐进入了大运动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每当我带着女儿外出时,发现几乎没有高质量、专业的幼儿户外运动,这在国内还是空白。于是,我尝试将创业模式向亲子运动方面转型。我把我那些专业做户外运动的朋友请过来,帮助我开发了一些亲子运动主题的活动,体验了几次后,发现效果特别好。因为在户外运动方面,我们确实能做到足够专业,在运动方式和内容上有比较先进和成熟的理念,另外,因为我自己真的是迫切需要带孩子运动的妈妈,所以设计的活动都很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也让孩子很开心。

特别要说的是,我从怀孕到生下女儿,一直没有停止学习,我的硕士论文的主题就是“自然教育”。

后来,我就一直努力在少儿户外运动的市场上寻求差异化,希望把比较稀缺的资源引到孩子们身边。说起我们最有特色的自然教育活动还数洞穴探险课。在国内,这套课程是我们首发,目前已经做成儿童分级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难度的洞穴探险内容,四季都可以参与。冬天,我们曾带孩子们在洞穴里露营,住在洞穴里过圣诞节;夏天,我们带孩子们在洞穴里划船、看电影……这种独特的户外运动体验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徒步、滑雪、帆船、荒野生存、体能营等都是我们的特色自然教育项目,比如在体能营上,我们会让孩子把草原骑行、徒步、皮划艇、露营、飞盘、棒垒球运动、足球、排球、篮球、射箭、定向越野运动等各种时尚有趣的户外体育运动都挨个体验一遍,而且有专业的运动教练全程指导,避免运动伤害。

现在我们也增加了不少自然体验方面的课程,比如节气、观鸟、农耕等,但我始终把高质量的亲子运动纳入其中,可以说专业的亲子户外运动是我当时做自然教育的初衷,也是现在悦橙这个品牌做自然教育的特色。在我看来,高质量的专业户外运动应该是自然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力量的魅力,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与大自然更紧密和直接的连接。

所有人都能在大自然中成长

其实,人类工业化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人与自然拉开距离的时间不过一两百年。但是诸多现实提醒着我们,人是要依附于自然生活的,一旦脱离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诸多心理问题。

当人在自然环境里面,特别是那种舒服的原始森林里,很多人的心情是无比舒畅的、放松的。孩子更是如此,这也是孩子本能的体现,比成年人的表现更加明显。我们带过自闭症儿童,他们在自然中的放松与一般孩子相比更加突出。大自然让自闭症儿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紧张和焦虑,或者说能将这些情绪降到较低程度,他们在自然中玩耍、交流的状态愈加接近一般孩子的样子。

大自然会让孩子们的快乐放大。如果说人是自然之子,那么,孩子就更是大自然的精灵—我们都是依赖于大自然的。

很多孩子在两三岁时就开始加入我们,他们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身体的成长,另一个就是心理的成长。孩子们从爱哭、胆小,变成了坚强的男子汉和不怕风吹日晒的女汉子。

我的女儿名叫蜗牛,因为从小就跟我“野”在自然中,她的身体特别好,很强壮。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无论她的书包里装了多少课本,有多沉,她都是自己背着书包,我和她爸爸从未帮她背过一次。而且在自己收拾书包、收拾屋子、外出收拾行囊等方面,她早早就懂得了要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不仅如此,在营地,她会主动帮助我去带领一些年龄比她小的孩子,并且非常包容,一点也不像独生女。这是因此她有很多机会与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跟大孩子玩时,她能提前学习很多本领和技能,在带领弟弟妹妹时,又用这些新技能去照顾他们。有一次活动我不在现场,后来听一个小朋友的爸爸说,蜗牛带着一群孩子去爬树摘果子,她都要提前地尝过,觉得果子的味道还行,才给其他年龄小的弟弟妹妹摘了吃,现场的父母都觉得那个场面特别暖心。

所以,当女儿走进大自然时,她的自信心是爆棚的,从不怯场,我想,这也是所有孩子在参加户外自然课程中能自然而然地获取的一种社交能力,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中,孩子才能与更多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个真实又无边际的巨大空间里一起活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这是一种更自然的社交方式,他们之间形成的情感纽带也更加真挚和持久。

其实父母也都说自己在自然教育中得到了成长,特别是化解了分离焦虑。有时候我总是跟父母们开玩笑:“得分离焦虑症的不是孩子,而是你们这些爸爸妈妈们。”所以,我觉得自然教育的特别意义还在于,不仅孩子在自然中成长了,不少父母也受到了影响和启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着。

我想我就是自然教育中获益最大的父母之一,也要感谢我的女儿,她的出生让我变成了另外一种身份—妈妈;同时,有了“悦橙”这个“孩子”,我也成为了自然教育工作者和自然教育推动者这样的角色。

想让孩子爱上钓鱼这件看似有些枯燥的事可能吗?而且,在自然水域中钓鱼又将鱼放回原水域的孩子,收获的并不是鱼,而是完全置身于大自然的快乐和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钓鱼,自然教育中真正的“授人以渔”

受访人|张惊雷(北京为蓝自然营地创始人)

作为一家专业钓鱼俱乐部和自然教育营地,“为蓝”已经收集了孩子们12年的欢声笑语,举办过许多次冬令营和夏令营、亲子钓鱼家庭赛、自然主题日间营等系列精彩活动,《聆听湿地之声》公益音乐会也一直是其经典的保留项目。

爱上钓鱼,孩子收获的并不是鱼

我自己特别喜欢钓鱼。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写的暑假日记曾被老师狠狠地批评过,因为写的内容都一样:今天中午吃完饭,我去钓鱼了。其实,我真的没说谎,也没偷懒,我确实是每天下午都在钓鱼。就是因为这么喜欢钓鱼,我给儿子取名张小渔,也把垂钓作为自己的自然教育营地中最重要的项目。

我希望我的小营员们,都能和我一样,爱上钓鱼这个活动,所以我一直在不断地摸索给孩子们优化垂钓方式,比如制作专门的适合儿童的钓竿、调整钓钩等,我“授孩子以渔”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习过于专业、复杂的垂钓方法,或者是只会一种程式化的垂钓方法,而是希望通过自然、简单但非常有意思的方式让孩子爱上钓鱼这件事。因为爱上钓鱼,孩子就和大自然有了非常多的融入机会,通过钓鱼,孩子能从大自然里收获得特别多:

首先就是身体健康,比如在钓鱼时视力经常需要进行远近调节,对眼睛就是很好的锻炼;

其次,在钓鱼中,孩子对自然变化的感知会是非常直接的,比如我们的营地春夏秋冬包括三九天、三伏天都有钓鱼活动,经常来钓鱼的孩子们就特别清楚季节变化对垂钓的影响,也总能忽略或者说是会应对、克服自然带来的恶劣情况或困境,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力也很敏锐,总能在大自然里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有趣的物和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为蓝”的垂钓从来不是在人工鱼塘进行的,都是安排在自然水域中,而且采用的是“钓获放流(catch and release)”理念,就是孩子们钓到鱼后,会把鱼放回到原水域。所以孩子们通过垂钓,也在学习观察湿地生态,认识原生鱼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我也一直告诉孩子们,水里的鱼快乐了,咱们钓鱼的人才能更快乐。

从这点来看,“为蓝”的垂钓项目是比较成功的,每个来体验过钓鱼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而且一些随行的父母也对这个活动完全“种草”了。我还真的挺希望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能对钓鱼有一种“上瘾”的状态,如果能以此为融入大自然的良好契机,再因为喜爱钓鱼而关注中国的湿地环境和水域,又做了点什么努力的话,是多么好的结果啊!

孩子不爱,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做自然教育12年,我的切身感受就是不要老说孩子太“宅”,有“自然缺乏症”,不喜欢到户外活动,更不应该逼着孩子去户外运动,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找到一个真正爱上大自然的方式,让孩子真的感受到在大自然里玩耍太爽了,太有意思了。如果我们为孩子提供的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战胜不了电子产品对他的吸引力,那说明我们没做好啊!所以做到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忘了所谓自然教育的理念,或者说这种理念更加回归到它的本来层面—我就是希望孩子能在我营造的一个大自然的乐园里面尽情地玩儿,玩儿得好,玩儿得开心,最好能玩儿得忘乎所以,其他的,真的都不重要。去年开始,“为蓝”在北京延庆有了新的营地,生态环境也更好了,能钓鱼的水域也更加丰富了。今年的夏天特别热,但是我们在营地办的几次夏令营都深受孩子们喜爱,他们好像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扎帐篷,进行钓鱼比赛,抓昆虫……每个人都玩得不亦乐乎。最逗的就是我儿子张小渔,作为“老渔民”的他,在第一轮活动中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获得了钓鱼比赛的冠军,第二轮活动依然兴致勃勃地要求参加。我告诉他每次活动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参加过一次就不用再去了,但他坚持参加,觉得这么好玩的事,玩几遍也不烦,这让我这个活动设计者感到很欣慰,看来孩子是真心喜欢。这一次次与大自然亲密嬉戏,对他的吸引力已经超过在家吹空调、玩电子游戏的诱惑了。

要说钓鱼甚至说自然教育这件事,对孩子的未来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不敢断言,我只是觉得,每当我看见孩子们在野外那种活力四射、四处奔跑、不知疲倦的状态,就能感受到他们内在的巨大的能量,他们的很多表现也是经常让人吃惊的。

让孩子先关注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鸟,再了解我国丰富的鸟类资源,由衷地生发爱鸟之心、护鸟之情,才会主动地参与到爱鸟护鸟、保护大自然的行列中。

观鸟,从绘本故事里的鸟看自然

受访人︱保冬妮(儿童文学作家,绘本创作者)

在儿童文学作家中,应该潜藏着许多观鸟达人,我也是其中之一。50岁以后,有了时间,也有了积蓄,我便全身心投入到自然探索的旅行中。10年间,去过北极、南极、哥斯达黎加、加拉帕戈斯群岛、阿根廷、肯尼亚、纳米比亚、南非等地方,只为观察野生动物和鸟类。每年,我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去各地观鸟,去过国内外上百个观鸟地,扛着长枪短炮一样的设备,观察、拍摄并记录了700多种鸟类。

在旅行中我细心做鸟类观察笔记,路上遇到鸟儿掉落的羽毛,带回家消毒后珍藏起来,家里已经有不少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羽毛。

先看见自己城市的鸟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生活在北京600多年的特有鸟种—北京雨燕有特殊的感情。在童年的记忆里,每年春天,都能见到北京雨燕在天空中上下翻飞。北京雨燕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它们的4个脚趾全部朝前,所以不能像其他鸟一样抓握树枝,也无法在地面直立,它们只能把巢建在岩壁或者高大的古建筑上。北京雨燕一度减少,在人们的保护下又渐渐回到北京安家。我在陶然亭公园观雨燕,雨燕在天空中飞得极快,喜爱摄影的我发现远景拍不到“数毛版”的北京雨燕……于是,我想把有着清晰北京雨燕画面的图画书带给小朋友,不仅让孩子们知道北京雨燕需要人们的帮助,人们也需要鸟儿。因此,我创作了图画书《北京雨燕的新家》。

2019年,我去河南董寨拍摄,看到了三十四只珍稀的“东方宝石”朱鹮。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濒临灭绝的朱鹮在中国重现,中国保护朱鹮40年,朱鹮从7只繁育壮大到7000多只,这些特别的经历特别值得让孩子了解。如果不爱护鸟类,就真的会有动物灭绝。《朱鹮回故乡》这本图画书因此诞生了。

观鸟多年,可有一种鸟让我心心念念,一直无缘见到,就是野生绿孔雀。绿孔雀生性机警,罕见于云南的深山之中。绿孔雀和我们常见的蓝孔雀有区别,绿孔雀的脖子上长满鱼鳞状的绿色羽毛,而蓝孔雀脖子上的羽毛是蓝色的,光滑连成一片。绿孔雀雄鸟头上的羽冠聚拢成一簇,蓝孔雀雄鸟头上的羽冠像一把打开的小折扇……近几年,科学工作者们联合起来保护绿孔雀的栖息地,也是特别值得大家关注和了解的。带着有朝一日我们都能见到绿孔雀的美好心愿,我创作了《寻找绿孔雀》。

在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我见到了丹顶鹤。走过大江南北,我见过上万只鸟,但大家平时都没有机会见到那么多鸟类,比如鹤一共有15种,中国就有9种鹤。我把它们都写进了《丹顶鹤的旅程》里,让读者朋友一次解锁中国鹤,了解它们的形态、觅食、迁徙,生活和生存的状态。书中还有精心设计的科普知识页。希望孩子们读完动人的故事,萌发爱鸟之情,了解鸟类的知识后,懂得科学护鸟,为动物们提供帮助!

鸟的多少是一个地区生态多样性,自然环境好与坏的风向标。想要引导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物种,首先要让他看到、关注到本土,也就是自己居住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种。这几种鸟类朋友,可能正好就在孩子们的“家门口”,期望鸟儿家族们的故事,让孩子们科学又生动地了解鸟类生存的现状,感受中国鸟类之美,体会鸟儿的勤劳、勇敢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发自内心地去保护鸟类,与大自然的飞羽精灵长久地和谐共处。

从绘本故事开始开启观鸟之旅

我之所以创作这样的绘本故事,是想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告诉孩子们,地球不是人类专有的空间,人类只是地球的过客。留下地球更多的生灵,实际上是在延续人类在地球上的期限。我想要和孩子们分享:地球因人类的过度占有和掠夺已经千疮百孔,很多美丽的景象我们来不及看,就消失在时间的远处或近处。这也是创作“我的飞鸟朋友”鸟类绘本的动机。希望通过创作绘本带小朋友了解鸟、爱上鸟,发现自己家附近的飞鸟朋友,从了解自己城市、附近山林到远涉边地,走进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从看绘本中的鸟故事开启观鸟的第一步,还可以学会使用“懂鸟”小程序,识别鸟种和查找鸟类知识。更重要的是,观鸟要注意不能为了拍照而追鸟,打扰鸟儿的生活。

为了不影响野生鸟类的自在生活,同时留下它们的影像,我和很多观鸟爱好者宁肯放弃在城市对鸟类的围观拍摄,而愿意到千里甚至万里之外的荒郊野外去观鸟。

于我而言,野外观鸟的那一瞬间是非常治愈的。鸟类的单纯和快乐,在大自然中才能看到,可以令人忘却一切世间烦乱。零下40摄氏度寻找猫头鹰之旅,走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不仅看到罕见的鸟,更治愈的是可以放空一切,专注自然,倾听大自然原有的声音。有时想看的鸟儿没看到,也是遗憾的美好,值得等待和期盼。每一只鸟不会等待你,而我们只能偶遇它们。

猜你喜欢

食育养育孩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养育学堂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