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视角下工业遗产的再更新研究
——以福州红坊海峡创意产业园为例
2022-09-09福建师范大学林伟伟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工业遗产更新
工业遗产是由工业文化的遗存组成,因此当代工业遗产分为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两类。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对工业遗产建筑进行更新再利用往往比拆除重建更具经济性。而且这些建筑、厂房等往往具有开间大、进深长、常带有工业时代特有的高耸烟囱等特点,如图1 所示。因此,工业遗产逐步成为城市中独特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工业美学象征。
1.2 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也称“社区总体营造”,即对社区进行开发和实践。其核心是公共参与,多方共同建设美好社区,重构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本质上是一种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在社区营造中通过多方主体参与,强调住宅区、街道、公园、公共空间等串联成社区的一部分进行使用,形成该地域内积极的社会氛围,从而强化社区用途的多样化,提高该地域的空间环境品质、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
2 社区营造视角下工业遗产的再更新意义
和国内众多城市一样,福州于2015 年实施市区产业“退二进三”战略,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原先地处偏僻的工厂逐渐成为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重要节点。工业遗产再更新的目的在于价值再生,因此通过空间改造与业态重组等使其顺利重返城市。社区营造是将社区社会化后的原子化、碎片化的区域转化为社区,实现物理空间上的住区转向为具有共同体意识的社区
。工业遗产得以在政府主导规划的发展框架下,通过社区营造理论,脱离孤立的存在,以人为本地参与城市空间重构。并充分发挥工业遗产潜在的资源优势,循序渐进地修复社区中的关系,成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缓解资本对城市社会构架的直接冲击,在冲击与重构之间取得动态平衡、维持社区活力。
经过以上处理措施,地下室底板产生明显回落现象,上浮区域的标高与未上浮区域的标高相差2 mm,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采用以上加固方案后,地下室底板未出现其他漏水现象.由于该工程位于山坡坡底,且为岩体基坑,降雨汇入后不易排出,突降暴雨时,易发生抗浮失效.为避免使用阶段再次发生上浮破坏,对地下车库底板进行加厚处理(二次浇注混凝土),也可以在基坑周围设置一定排水井,当雨季来临时,及时对基坑进行降排水,避免超过抗浮水头.
3 社区营造视角下工业遗产的再更新策略
3.1 “打破与利用”——物质环境再更新策略
3.1.1 打破——街区边界
街道边界通过建筑、绿化带、沿街停车、雨棚、构筑物等来产生违和感
。边界既能起到分隔区域、产生领域感、强化交流与归属的积极作用,也能因为过于封闭而产生分割空间、驱逐人群等消极作用。因此,在城市范围内需进一步扩大工业遗产空间对社区的开放性,破解消极边界,营造积极边界,同时通过监控、公共人群等其他方式保障社区的可管理性。在街区形态上解放单一冗长的街道,通过丰富纵向动线增加端头店铺等,让街角频繁出现并有机交叉使用,在规划好的既定游览动线外增加来访者从下自上探索新路线的可能。
蒋介石所做的意识形态阐述基本上是“照着讲”和“接着讲”,至少在形式上不能超越孙中山的构想。因此,蒋介石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发挥和阐释实际上不具有主体性,对于带有动员性质的核心党义不便发挥,而仅止于强调力行总理遗教,带有浓厚的教条主义色彩。
社区营造不单是塑造有形空间,而是将物质的世界与无形的精神整合起来,反馈于作为主体的人
。公共景观空间作为社区活动的主要物质载体,在改造期间需要将公共景观空间纳入园区体系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园区发展方向应与社区的发展理念相结合,避免追求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设计理念,可以充分利用园区空置用地建造成微型景观空间,为社区居民、游客、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休闲、娱乐等多样化功能的公共活动“框架”基础,该“框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参与营造的机会,启发人们的参与意识。
3.2 “多元与融合”——产业设置
产业对园区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今在市场影响下园区业态逐渐向商业倾斜,迎合都市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业态面向群体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从园区现有资源出发去培育创造出更为多元的业态来回应具有许多需求的在地居民,产生更具活力的业态配置,以此吸引不同人群。同时,应加强特色产业与社区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婚礼特色产业相较于园区其他产业,婚礼相关产业具有高观赏性、高话题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红坊”现有的婚企资源加以整合,可以结合文化创意、餐饮等其他产业,通过面向城市范围定期举办展览、婚礼沙龙等方式拉近婚礼企业与普罗大众间的距离。
人是社区营造的主体,这里的人包含社区内人口的构成情况、年龄分布、居民需求等。对城市发展而言,人口的数量与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活力所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通过对“红坊”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红坊”以办公、市场消费人群为主,其中消费人群以20—35 岁年轻人为主要群体,园内年龄分布单一,并且通过访谈了解到在“红坊”更新、发展过程中鲜有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且对周边居民而言存在感较弱。
3.3 “挖掘与营建”——文化精神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水土流失、石漠化及潜在石漠化面积分别为 8 412km2、1 314km2 和 2 166km2,分别占全州面积的 27.73%、4.33%和7.14%。水土流失及石漠化已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
4 社区营造视角下福州红坊海峡创意产业园设计分析
红坊海峡创意产业园(下文简称“红坊”)在工业遗产更新中是较为成功的例子。地处仓山区建新镇腹地,俨然已成为城市中的重要地理节点,更新后的工厂与社区间的关系问题也十分突出。“红坊”的前身是金山投资区一、二期厂房,始建于1992 年,经过20 余年的发展,由于产业结构的更替等问题,旧工业区亟需进行功能置换。为响应省政府“十二五规划”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号召。2012 年引进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由上海水石国际设计公司对园区分两期进行改造,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94.14 亩
。针对园区范围,围绕社区营造中的人、文、地、产、景五点展开分析。深入了解“红坊”的发展历史、设计策略、园区特色、社区关系、存在的重要问题,以及可以加以利用的资源等。最后,根据调查所得结合“社区营造”理念,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再更新策略,以期为国内工业遗产再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于未来,马国新说:“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表什么决心,我只要扎扎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党和人民,这就足够了。”
4.1 “红坊”现状分析
4.1.4 产——体验性
(1)如果some_information可以唯一标识某SNS用户,如用户ID,注册手机,注册邮箱等,此时属于精准信息攻击,返回指定用户的发言信息和好友构成,如果无匹配项则攻击失败。此时该用户在sns.com网站抗社会工程学攻击。
工业遗产的物质空间、产业的症状被优化后,最为棘手的为社区文化的精神营建问题,这将成为唤醒社区文化价值认同、营造实践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推动社区与工业遗产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推进工业遗产活化的相关行动落实,形成地方特有的操作模式
。随着大众对文化精神需求的提高,工业遗产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在地区环境提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地标景观的作用
。应在物质空间上对工业遗产地区的集体记忆与在地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工业记忆通过设计手段转译后以工业文化墙、纺织公园、工业博物馆等表现形式体现在工业遗产地区的建筑、景观小品等设施中,填补社区中缺位的文化内核,缓解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文化冲击。通过开展园区文化日、开放展览馆等向公众展示在地文化,强化社区集体意识。《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提到,很多人只有在问题切实关系到自身利益而必须进行认真思考时,才会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因此,在自上而下的空间改造、制度规划外还需发展出一套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的良性协调机制,建立居民对营造公共环境的兴趣,鼓励社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进而在共同处理事务中凝聚情感,加强居民的地域认同感。通过对社区意识的培育,使居民逐渐产生主人公的姿态,在动态中传承地方记忆与社区文化。
活跃、丰富的业态使得社区居民得以依靠园区发展享受生活品质的提升,促使产业影响力从工业遗产向社区范围内外溢,从根本上带动社区的发展。通过企业的混合用途,有效提升社区活力,并满足社区居民及游客的需求。与此同时,带来的多元人群自然对工业遗产空间起到媒体曝光,进而推动产业多样性的作用。
3.1.2 利用——公共景观
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对“六十条”的反映。经过全党调查研究,在5月至6月召开的北京中央工作会议上,经修改形成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取消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给制和公共食堂两大问题。
主要指在地文化的延续、文化活动的经营,以及社区文化的培养等。不同地域经过时间的沉淀一般都会产生独特的区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在“红坊”更新中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尚为浅薄,原有工业建筑空间、车间、设备等反映当时生产文化的设备都被悉数移除,也未在公共景观空间中有所体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物质空间载体与原有工业文化的分离,无法体现出地域的文化内涵。更新初期园区曾提出以福州漆艺为特色赋予园区新的文化内涵,调研结果显示在实际运营并未充分体现。因此,尽管“红坊”作为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在地社区联系的文化力量。
4.1.2 文——凝聚性
4.1.3 地——交通性
主要指建筑空间、景观设施等,是最基本的社区物质基础。2013 年园区改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外观上。设计团队根据突出重点、合理投控的原则,以园区内外的人车动线为依据,对视线的可达、主次关系进行分析,列出最重要、较重要、较次要、最次要四个等级的立面更新策略,对不同区域的立面进行分层更新
。同时抓住工业场域特有属性,将楼梯间改为半通透设计,暴露梁柱结构、创造出残破的外立面形象,与新建材料产生强烈的对比,成为“红坊”标志性构筑物,如图2 所示。但受园内原给货车规划的道路限制,内部不乏长达百米的主要通道,均匀单调的长街道可以一眼望穿,交通性弱,对提供多样性的游览体验产生一定阻碍。
4.1.1 人——参与性
业态构成、产业分布情况等都是“产”的部分。“红坊”的转型意味着发生了由工业生产向创意产业的功能置换。工业空间的再生带来了城市中的差异化消费场景,获得了商业市场的青睐。因此,改造后的园区产生了采用商业地产形式对外招租的商业模式。在“红坊”产业布置上对可参与度最高的一层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一层共入驻53 个品牌,其中婚礼相关23 个,餐饮相关9 个,文化创意相关13 个,其他(服装店、便利店等)8 个。数据显示“红坊”在产业设置上,婚礼类的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婚礼相关业态占到一层总业态的44%,使用面积则超过50%,如图3 所示。同时入驻FORUS、178、WE 等福州知名婚礼品牌。平日里园区常有来此消费的情侣,相对应的园区内的个别精品咖啡、甜品店的经营也很成功。从表面上看,这些婚礼类企业的入驻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大量人群,但在实际调研中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服务对象定位为较高收入的年轻群体,对消费群体划分的界限明显。
4.1.5 景——渗透性
河北农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平表示,从总体上看,集团公司各项经济指标均向好发展,在当前困难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他还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
“景”主要指公共空间营造,例如公共景观、活动广场、服务设施等室外场所,是社区环境经营的主要载体,亦是“红坊”更新的缺失环节,可见园区对景观在提供公共参与场所与发扬社区文化方面缺乏足够认识。水泥硬地与种着零星树的草坪构成了“红坊”公共景观的全部内容。缺乏凝聚园区精神的小品装置、可参与式的设施空间等。并且在后续管理上用铁栏,将园区从四周社区中剥离出来,破坏了整体社区的渗透性与完整度,如图4 所示。此外园区对汽车管理失衡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开放所有街道用于停车,导致园区原本连续的体量被汽车分解破碎。道路两侧停满的汽车让想要步行逛街的游客被迫行走在街道中央,同时阻隔了人与商铺间的交流,店家费尽心思制作的橱窗影响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4.2 “红坊”现状分析总结
综上所述,“红坊”的更新是在消费主义主导下独立进行的,并未纳入整体社区的考虑范畴。目前来访者多将红坊理解为一个特定的工作、消费场所,而不是在地社区内的工业遗产空间。由于内部多为婚礼、创意工作室,且配套业态消费水平不低,对社区容易产生疏离感,因此园区虽然对城市开放,但周边社区的居民多为路过,或仅在门口稍作停留。更新初期附加的文化内涵在服务完招商引资的初步要求后就被快速遗忘,居民的认同感消失,无法唤起原工业区的集体记忆。四面被新旧社区围绕的“红坊”本可以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场地独特性,成为颇具特色的社区文化、艺术中心,但这种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场地的更新停留在表皮装饰,在公共环境上缺少对群众参与性的充分考虑,半封闭式管理切断了园区对社区的连续性和引导性,对雅各布斯笔下充满人情味的社区街道空间缺乏深入的思考,内在功能的缺乏与外在管理的隔阂使得“红坊”的实际影响力难以向社区外溢。
4.3 “红坊”再更新思考
对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不仅会使旧的建筑物留下来,更重要的是复苏工业地带的生命力,使之能够融入当代的城市生活之中
。在社区营造视角下工业遗产的再更新应从社区整体出发,思考工业遗产更新在整体场域中的积极作用,在更新中需注意对旧有历史文化、建设背景、社区人员构成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与所处社区环境相结合,通过文化的传承凝聚社区居民,使其成为社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语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的整体繁荣,因此工业遗产的更新不能在社区缺位的情况下孤立进行。社区营造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在介入工业遗产更新时需因地而异,顺势而为。关注真实的“人”去展开环境、产业,以及文化的营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传承独特的工业文化与社区精神。使再更新后的工业遗产成为社区公共空间的延伸,进而逐渐激发在地居民的共同意识与参与营造的能力,达到工业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1]李志敏,汪长玉.台湾生活文创型社区的发展历程及开发经验[J].经营与管理,2016(08):23-27.
[2]石梦婷.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与策略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20.
[3]金岩.回归街道生活的步行社区街道设计策略[J].中国园林,2013,29(05):66-69.
[4]杨哲,初松峰.存量土地活化的机制与主体研究—基于台湾社区营造经验的延伸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02):121-130.
[5]刘墨渲,姜文艺.台湾社区营造视角下工业遗产的活化研究—以高雄桥仔头糖厂为例[J].南方建筑,2021(02):103-110.
[6](英)兰德利.杨幼兰,译.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周亮.基于再生价值的福州工业遗存景观更新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8]水石国际.城市再生开发与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9]张松,陈鹏.上海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意园区发展—基于虹口区的调查、分析及其思考[J].建筑学报,2010(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