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井作业自动化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及展望

2022-09-08杨希军张宏峰柴寿春陈吉森王春祥

今日自动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港油田分体式修井

杨希军,张宏峰,柴寿春,陈吉森,王春祥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天津 300283)

1 国内修井作业自动化技术研究现状

近年来,胜利、大庆、新疆、河南等油田与胜机、三一、南阳二机、东方先科等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开展自动化修井设备现场试验,经过近20年的研发攻关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认识。

胜机公司研发的管杆输送机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在胜利油田累计投产150套。三一石油推出的常规修井机井口自动化改造方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配套。南阳二机生产的全自动修井机小规模推广,分别在河南、新疆、大庆、大港油田开展现场试验。东方先科研制的分体式自动化装置在大港油田完成23井次小修作业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表明,各厂家设备存在无法起下泵杆、冲砂费时费力、制造维护成本高、生产时效低等共性问题,因此修井作业自动化研制还任重道远,需要修井专业与装备制造专业相结合,研发出满足修井现场实际需求的自动化设备。

2 大港油田修井作业自动化设备应用情况

大港油田一直致力于修井作业自动化的探索试验工作,先后推广了管杆举升机、井口操作平台、气动卡瓦等自动化配套装置。2021年,结合本油田现场实际,研发试验了智能一体化修井机和分体式修井作业装置各一套,通过现场试验,改进了设备的现场适应性,为下步研发提供了方向。

2.1 智能一体化修井机应用情况

智能一体化修井机于2021年7月在大港油田投产使用,目前累计完成20口井,起下管杆18 320根。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智能一体化修井机技术参数

2.1.1 设备模块组成和工作流程

一体化修井机由管杆输送、油管提悬、井口处理、集成控制4个模块设计组成,如图1所示。在作业过程中,采用PLC 集成控制各模块操作,通过控制室的按钮或手柄,各模块相互协同,实现小修作业的自动化。起管工序流程如图2所示,下放管柱与之相反。

图1 智能一体化修井机系统组成

图2 一体化修井机起升管柱工序流程

2.1.2 设备关键技术

(1)管杆输送技术。研发的动力猫道举升高度为0.8~3.5 m,移送管柱长度为8~10 m,最大起升载荷0.5 t,可远程遥控、双向折叠,简便灵巧。

(2)自动液压钳技术。该设备集成对扣器和反扭矩释放装置,其结构简化,集成主机,位置精度高,一键到井口位,一键完成上、卸扣作业,安全省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3)扶正机械手技术。机械手臂集成主机,通过伸缩臂实现伸长接管、缩回对中的功能,程序设置精密,一键到井口位,准确对中。

(4)集成控制技术。设备集成化程度高,除猫道外,其他全部集成于机车尾部,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PLC 自动控制、各装置的控制元件组成,程序安全互锁,避免误操作。

2.1.3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①施工井架与猫道只能同一直线摆放;②无法自动化起下泵杆;③无法快速安装防喷单根,抢喷时间长;④冲砂单根只能临时放置在猫道另一侧,接完油管单根后,需要人力搬上猫道,平时2 min 能完成的工序实测需要7 min。

(2)改进措施。①升级扶正机械手臂,增加旋转功能,机械手磁吸油管后,启动旋转马达,机械手与油管一起旋转180°,将油管移运至动力猫道;②配置动力吊卡转换吊钩,起下泵杆时,无需拆卸吊卡,只需卡住吊卡转换吊钩,直接悬挂抽油杆吊卡;③将油管、旋塞阀、防喷短节组成新的防喷单根,放置猫道另一侧抓手处,出现紧急情况,立即抢装;④研发双轨道动力猫道,可一键切换起下状态,实现便捷冲砂的设计方案。

2.2 分体式自动化修井机应用情况

分体式自动化修井机于2021年8月在大港油田投产使用,累计施工23口井,共起下26644根油管,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分体式自动化装置技术参数

2.2.1 设备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分体式自动化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升降平台、液压吊卡、半自动液压钳、气动卡盘、管杆输送机组成,形成了一套简便实用的半自动化作业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起下管柱的具体工序流程,如图4所示。

图3 分体式修井机井口自动化配套装置

图4 分体式自动化修井机起下管柱工序流程

2.2.2 设备关键技术

(1)井口操作平台。由台体、翻转踏板、升降支腿、积液排污槽等主要部分组成,升降系统由液压控制,可做到单腿的高度调整,实现平台整体水平。

(2)半自动液压钳。通过小绞车钢丝绳悬吊于井口,尾部连接气缸。人工辅助完成液压钳的上卸扣、推送,整体移动由尾端气缸推动,上卸扣由本体控制阀手动操作。

2.2.3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①起下油管过程中液压吊卡偏摆角度不正;②液压钳推动气缸过长,致使液压钳离井口太近;③操作平台需吊车配合安装拆卸,搬迁时需额外增加运输车辆。

(2)改进措施。①安装大钩防风导向装置,减小晃动,提高吊卡对油管的取送对中准确度;②液压钳推动气缸更改为多级缸,避让井口半径600 mm 左右;③研发井架自背式井口操作平台,高度可调,重量较轻,安装方便快捷,搬迁可随井架一起搬走。

3 修井作业自动化技术改进方向

通过多井次的现场试验,一两套自动化设备逐渐适应现场实际,实现了人工辅助起下泵杆,施工井范围由最初的水井扩大到油水井,司钻操作逐渐熟练,员工接受度不断提高。然而设备依旧存在应急抢喷时间长,搬迁准备工作量大,制造维护成本高,生产时效较低等问题。要实现小修作业自动化技术推广使用,未来应重点攻关以下几方面。

(1)充分考虑井控应急的设施配套,做到应急反应迅捷准确。

(2)优化集成控制程序,缩短动作间衔接时间,提升设备运行速度。

(3)抽油杆的输送、对中、上卸扣问题。

(4)改进自动液压钳,提升自动对中精确度。

(5)结合各油田作业现场实际,考虑不同的改造标准,形成多种自动化配套方案。

4 结语

自动化技术是今后修井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规模化推广将为数智油田建设增添新动力,注入新动能。油田企业应紧紧抓住数智转型建设机遇,与机械制造厂家交流合作,将修井专业与装备研发相结合,对现有修井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共同研发适应性强、性价比高、稳定性好的自动化修井设备。

猜你喜欢

大港油田分体式修井
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新工艺的优化
分体式电磁阀设计理论及方法分析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改良分体式折刀位和传统折刀位在外科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及现场管理的优化
大港油田供水管网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与变化规律
大港油田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变化与井组增油量关系研究
大港油田稳步提高产气量 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指标
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新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