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豹回家
2022-09-08张哲
文、图|方圆记者 张哲
太阳帽、登山杖、望远镜、处理蛇咬伤药、驱蚊喷雾……8月1日,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检测科副科长杨军将这些上山所需的装备装进背包,和同事一起向山上布置红外相机的地点出发。山谷里潮湿而又闷热,不时有蚊虫从耳边飞过发出“嗡嗡”的声音。
杨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手拿登山杖边走边敲打脚下的草丛,“腿上有伤也算我们这行的职业病了,拿个登山杖除了能帮着爬山,也能把附近草丛里的蛇吓走”。渐渐地,脚下湿滑的石板路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兽道”,齐人高的植物时常把路遮住,杨军依旧拿登山杖开路,队员们的脚步也渐渐缓了下来。经过半小时的路程,小队来到了今年4月份杨军在林中布置的红外相机处,杨军确认附近安全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相机,查看3个多月的“成果”。而最让杨军期待的,就是能否拍到野生豹。
2太阳帽、登山杖、望远镜、处理蛇咬伤药、驱蚊喷雾……这些都是杨军与同事们上山的必备装备。
3 杨军(前)手拿登山杖为队员开路。
4近日,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百花山使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豹,别名金钱豹、银钱豹等,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太行山脉是豹种群的重要分布区。
北京是名副其实的豹故乡,京西是豹的原始栖息地,也是豹种群在太行和燕山扩散和恢复的中心点。由于环境破坏,豹的食物不充足等原因,北京已数十年没有野生豹活动的记录。2013年,相关领域专家在距离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到30公里的河北小五台地区多次发现豹的踪迹,豹距离回归北京只有“一步之遥”了。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检测科科长赵明腾回忆说:“20世纪90年代,我们村很多老人都见过豹子,2014年左右,有村民描述,看到过野生豹的脚印。20多年来,北京一直没有拍摄到野生豹的影像。”
1赵明腾(右)与杨军在监控室内查看红外相机拍摄情况。
2从今年4月起,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辖区内布置了百余个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种群情况。
3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展厅内专门为野生豹开辟出一个展示影像的区域,方便参观者了解野生豹物种、生活习性等。
4温度、湿度、负氧离子等数据直接通过手机就可实时查看,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环境的监测。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正在对鸟类粪便抽样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
今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暨“迎豹回家”计划实施工作小组宣告成立。位于门头沟生态涵养区的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则是他们的主战场。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17万公顷,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拥有森林、草甸、河流、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已知分布有高等植物 135科572属1292种,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36种,孕育着丰富的多样性生物,素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之称,是首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借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契机,“迎豹回家”计划实施工作小组发布《迎豹回家—北京市门头沟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行动计划(2022-2027年)》。他们通过安装百余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群资源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强化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积极与高等院校专家科学指导;保护区野生动物本底调查;组织青少年参观、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等形式,积极为豹“回家”奠定基础。
杨军站在检测站通量塔顶,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调试。
杨军介绍,豹的生存环境十分多样化,平原、山地和森林均可生存,且密度随区域生存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当前华北地区生态系统最顶端的捕食者,豹种群的长期生存需要十分丰富的食草动物群系支撑,所以对空气、水质等环境的监测同样是他们工作的重点。只有保护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才能养育丰富的食草动物群系。
“目前,野生豹的食物链数量充足,保护区内野猪、狍子、斑羚、野兔、山鸡种类众多,一个野生豹的小种群在这里生存是没有问题的。”赵明腾说。
同时,“迎豹回家”计划实施工作小组的工作推进也面临人为干扰、资金不足等难点。未来生物廊道的建设,更是需要跨省、跨部门协作。
目前,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组建专家团队,充分发挥科研智囊作用,为野生动植物检测提供学术帮助。随着门头沟区多个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智能科研检测全覆盖被提上日程,目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网络智能检测,打造智慧化栖息地。
“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完整食物链构成的完美生态金字塔。目前,北京的生态环境已经完全具备了重新接纳豹种群生存的条件,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豹回家的准备。” 赵明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