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讲党课的朱德
2022-09-08◇孟红
◇ 孟 红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革命前辈在运筹帷幄于诸多战事与经济建设之余,十分注重政治工作,会寻机为身边的党员、战士甚或家人及群众因地制宜地开讲党课,党课内容总是那么颇有针对性和说服力,鞭辟入里、生动精彩,听课者深受裨益,乃至受用终生。以下所撷取一些发生于朱德身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拘一格讲党课的生动典型事例,以飨读者。
“共产党员嘛!我们都要听党中央的,不能闹情绪。”
1937年9月,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后,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三四四旅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的主力旅之一,是1937年8月25日由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成的,徐海东担任旅长、黄克诚担任政治委员,下辖第六八七团(原第七十三师编成)、第六八八团(原第七十五师编成)。1937年10月,平型关战斗结束后,三四四旅随八路军总部参加了晋东南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战斗。1937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三四四旅和王震所率部队再次深入华北敌后开展山地游击战。
1938年2月,朱德与刘伯承(中)、邓小平(左)研究反九路围攻作战计划
1938年,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转战太行山区,连战皆捷。1938年6月,徐海东指挥三四四旅在町店浴血奋战,英勇歼灭日军第二十五师团一个联队,毙伤日军近千人,并击退来援之敌。1938年8月,徐海东病倒在华北战场上。
随后,三四四旅在山西沁水县端氏镇休整、学习、整训。其间,朱德前来检查工作。徐海东由于身体不好、加之多年来南征北战屡屡受伤致使身体积劳成疾而体弱至极,便请求去延安治病和学习。此事得到八路军总部的批准。
朱德认为,论资格和能力,可以由该旅23 岁的团长田守尧代理旅长。旅政委黄克诚也完全赞同。于是,朱德同田守尧谈话,明确告诉他代理旅长职务,等候八路军总部任命。
可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却并不同意朱德的这一提议,认为田守尧在资历和领导能力方面,指挥一个近万人的主力旅,似乎还显不够,他们决定将另派他人前来任职。很快,八路军总部派杨得志任三四四旅代旅长。
对这样的人事变动,田守尧思想上就有些想不通,有点不高兴,之后为老旅长送行的聚餐会也不愿意去参加。
朱德知晓了这个情况后,意识到共产党的干部之党性需要加强的紧迫性,便对黄克诚说:“开个党委会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田守尧进行帮助。”
随即,黄克诚召集旅党委会。会议开始后,刚开始没人发言,黄克诚先开了口,但对田守尧的批评比较婉转,不够尖锐。
朱德站起来一个一个指着与会领导干部说:“你们这是什么党委会?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接着,他对田守尧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最后,朱德又说:“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出台。共产党员嘛!我们都要听党中央的,不能闹情绪。”
在朱德指导下,三四四旅经过学习整训,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在战略思想和战术指挥上,实现了以打游击战为主的根本转变。
田守尧牢记朱德在党委会上的谆谆教导,在随后的军事生活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血与火的战斗中锤炼自己。第二年,田守尧先后被任命为该旅副旅长、新二旅旅长。
“下棋完全与作战一样,我们要下赢抗日战争这盘棋……”
1939年7月15日,八路军总部进驻山西境内太行山区东麓的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总部在砖壁驻扎时期,不仅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还利用战事繁忙的间隙,进行开荒种地、修筑渠坝、抗旱打井、绿化造林,为当地群众办了许多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朱德在紧张的工作和战斗之余,经常和所驻村的乡亲们下棋,并利用下棋来做宣传工作。
一天,村民李作艮正在大门口和同村村民下象棋,突然走过来一个穿灰布军装的人,老军人50 岁左右,看起来很敦厚。见老军人后面跟着警卫员,李作艮立刻起来鞠了一躬说:“老总,您有事?”那位老军人和蔼地笑笑说:“你怎么称呼我老总?”李作艮回答说,国民党第十三军来砖壁住过一晚,村里人见了当兵的自然而然就叫老总。老军人吹了吹石头坐下来说:“咱的部队,一律称呼同志,你就叫我老同志吧。”说着,老军人要求和李作艮杀一盘,李作艮由于拘束,开始一连输了好几盘。
朱德的棋艺超群出众,全村找不出一个他的对手。他下棋非常认真,也十分投入,每走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走一步是一步,绝不兴随便悔棋,更不受观众胡乱指点的影响,总是稳扎稳打,举棋若定。他下棋还有一个最拿手的本事,就是能把五个卒子都推过“楚河汉界”,对车、马、炮看准了,冷不防吃你一口,又急忙回来护他的卒子。他常讲:“卒子过河顶个‘车’,要打胜仗光靠将相不靠士兵是不能取胜的。”
后来熟悉了,李作艮也时不时会赢这位老军人,甚至还骂老军人“臭棋篓子”,老军人不恼不怒,收拾好棋局继续和他下。后来老军人的房东告诉李作艮,和他下棋的老军人就是朱总司令的时候,老李甚是不好意思。
朱德(右)和彭德怀(左)在王家峪的合照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前排中)视察抗日军政大学
朱德在延安作关于抗战形势的报告
有时候,这边摆开阵势刚刚“杀”开,总部却有急事派通讯员来叫朱德。这时,朱德往往嘱咐不要撤掉棋局,连棋桌一同抬回家中,保持原盘不动,留着下回来了接着下。
李作艮曾经疑惑不解地问总司令:“为什么不轻易半路收拾掉一个棋局?”朱德笑笑说:“下棋不光是为了娱乐,主要是为了锻炼脑子,增长智谋,下一盘就要有一盘的效益。也就是说,打一仗就要力争胜一仗,绝不能半途而废。”
从此,李作艮逢人便讲:“总司令下棋也是作战!”确实如此,熟悉朱德的人都知道,他下棋同打仗一样,严肃认真,稳打智取,镇定自若,用兵如神。正如刘伯承师长所形容的,打得敌人“四面楚歌传来,一拳打去是风”。也正如他自己所言“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李作艮后来回忆说,朱总和彭总都和他下过棋,朱总司令最喜欢他的象棋,说总部的棋子太小,没有他家的大棋子下起来过瘾。
就在这棋盘上,朱德总司令和老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八路军总部离开砖壁村后,李作艮老人一直把那副象棋珍藏下来。1990年,他的家属将那副象棋捐赠给了八路军纪念馆。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八路军总部移驻王家峪期间,也流传下来一则朱德下棋的有趣故事。
1939年的秋天,太行山的王家峪,山清水秀,人们满怀喜悦地奔走相告:“八路军来啦!八路军来咱村啦!”
一天中午,总部右面张丙午家的大门里,健步走进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八路。这位老战士黝黑的面庞上挂着慈祥的笑容,一双聪慧的眼里闪烁着亲切的光芒,他握住张丙午的手兴冲冲地说:“听说你是王家峪的‘棋迷’,来,咱们‘杀’一盘。”张丙午连忙起身热情欢迎,立即摆开龙门阵“迎战”。不料,号称“张高棋”的他,这天却一连输掉三局。更有趣的是,局局都输在了卒子上。这位老八路善使卒子全部杀过河界的绝招,使张丙午大为惊异,甘拜下风。
当张丙午还在纳闷时,只见老八路笑呵呵地说:“这和打仗一样,只靠我们八路军还不够,还要靠咱们全国的老百姓;只有军民并肩战斗,才能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去!”
听了这番话,张丙午心悦诚服,满怀尊敬地站起来,紧紧地握住老八路的手,连连称赞:“好棋手,好棋手!”
翌日,当张丙午从住在他正房的电台室的同志们口里得知,那个同他下棋的老八路就是威名远扬的朱德总司令时,他高兴得逢人就夸朱德棋艺高超,逢人便宣传朱德给他讲过的抗日救国全靠军民团结的道理。不仅如此,张丙午还和儿子一起参加了村里的抗日人民自卫队。
从此,朱德得空就常常和张丙午下棋。一天下午,张丙午叫了几位喜好下棋的老汉,在总部门前的石桌上和朱德摆开了阵营,他们四五个人共同对付朱德一个人。然而,一局又一局,朱德总是“将”得他们顾此失彼,进退两难。有时,从车、马、炮到将、相、士,竟一个也动弹不得,一动就被吃掉,导致全盘皆输。观阵的人越来越多,赞声不绝。
傍晚,朱德见天黑无法走棋,便从下棋谈起,给他们做起宣传工作来。他说:“下棋完全与作战一样,我们在井冈山打白军时,就已经总结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当时我们照这条方针打敌人,不论黄洋界歼敌,还是七溪岭战斗,连战连捷。下棋和打仗是一个道理,必须纵横机动,进退得当,有时步步逼近,猛吃一口,打开缺口,连续进攻;有时灵活撤退,避敌精锐,摆好围阵,待机歼敌。每一着棋,都不能四平八稳地沿着老套子走。就说我们今天抗日,只要广泛动员民众,普遍开展游击战争,就会使日军像陷进泥坑里的野牛,一点也动弹不得,越动就陷得越深。当前日军在华北战场上虽有三十万兵力,但由于我们八路军的车、马、炮和将、相、士同心协力,英勇作战,就拖得日军欲南侵而不得,想定居而受扰,只好在我们掌握着战争主动权的‘棋局’里损兵折将,四处挨揍。”
老乡们听着朱德津津有味的讲解,一个个点头称是,茅塞顿开,乐而忘返。
见老乡们听兴正浓,朱德继续深入浅出地打着比喻说:“由于我们按照毛泽东主席的‘棋谱’,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摆开了人民游击战争这局棋,使长驱直入的日本侵略军几经周折,屡遭重创,狼狈不堪。仅1938年一年中,战局迫使日军曾两易统帅,先以寺内寿一代替香月清司,紧接着又以杉山元取代寺内寿一,但谁来指挥下这盘棋,也同样挽救不了败局。他们的三十万大军,只能困守在华北几个大城市和几条交通线上,在这些点线之外,就是我们八路军游击队的天下了。甚至形成‘棋着’插花、犬牙交错的棋局,在敌人占领的战线内也有我们点燃起来的抗日烈火。”最后,朱德大声强调说:“我们要下赢抗日战争这盘棋,必须遵照毛泽东主席‘动员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的道理,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中,充分发挥一兵一卒的战斗作用。否则,是难以取胜的。”
饭后棋余,朱德总是讲一些关于作战和下棋的话题,并巧妙地融入军民一心团结抗日的宣传教育,通俗易懂,极有哲理,老乡们听了个个眼界大开,斗志倍增,受益无穷。
“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热爱这项工作,人人争取做一名红色军医”
1939年春,八路军总部野战卫生部在山西潞城县的南村建成一所卫生学校。当时,朱总司令就住宿于离南村2.5 公里的北村,对这所学校及入住治疗的伤病员总是牵肠挂肚,常抽空到卫生部的总医院和卫生学校进行视察,指导工作。
这年7月,日本侵略军又大举围攻晋东南根据地,卫生学校跟随总医院一同转移到了武乡县土河坪村。这个前后居临峡谷的山庄,住着70 多户人家,与砖壁村隔沟相望。此时,第一期学员即将毕业。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卫生学校传开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朱总司令看望我们毕业生来啦!”学员们在急促的哨声中跑来,齐刷刷地集中到了校部门前。不一会儿,朴实可敬的朱总司令便在卫生部部长孙仪之的陪同下,微笑着走到了队列前面,亲切地同学员们打招呼问好。当时,学校的条件十分简陋,没有桌椅板凳,更没有礼堂和会议厅,学员们上课不是因地制宜在山包里,就是在大树荫下。
这次,朱总司令在毕业大会上进行讲话,就站在学员们中间。他讲:“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正在迎着困难进行百折不挠的抗日战争,条件是十分艰苦的,我们在战斗中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要有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精神,要把伤病员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想伤病员之想、急伤病员之急,尽管在战争环境中条件差得很,可是只要我们对伤病员同志们热情,多方体贴,哪怕是给他们换一次绷带、送一杯开水,他们都是会很受鼓舞、感受到温暖的,这样就多少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
听到这里,学员们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朱总司令给伤病员喂汤喝的动人场景:在日军开始疯狂“扫荡”的时候,八路军部队由潞城县经黎城县向武乡县转移。在转战途中,为了防止敌人空袭,总部机关是夜间行军。一次,当总部人马经过一夜的行军后到了一个村子里, 正准备匆忙吃上一顿早饭再出发的时候,十几个老乡从火线上抬下几名伤员。朱总司令放下手中端着的碗,疾步走上前去,细心地察看了伤员的伤势,看到战士给伤员喂的汤太热,伤员烫得无法下咽,朱总司令就让警卫员取来两三个碗,亲自给伤员把热汤来回倒了几次,又用勺子搅拌温凉一些,抱着重伤员的身子,一小勺一小勺地喂进伤员嘴里,直至喂完才离开。朱总司令走后,那位重伤员听说,喂汤的那位老同志就是自己日夜保卫的朱总司令,立即感动得热泪盈眶……
接下来,朱总司令还谆谆嘱咐学员们说:“同志们,下连队搞卫生工作,除了要搞好战地救护之外,还要多给战士们传授卫生知识,教育大家讲究卫生,帮助部队搞好预防工作。”略作停顿,朱总司令最后强调说:“医护卫生工作是我们革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热爱这项工作,人人争取做一名红色军医。”
学员们聆听了朱总司令热情洋溢、充满期望的讲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都认为那是一堂入心入脑而又深受启发教育的党课。
“这个‘德才兼备’,就是对供给干部的根本要求”
1939年腊月的一天,太行山上刚刚泛起了绚烂夺目的美丽朝霞,结冰的漳河水还笼罩在一层层轻薄游移的雾霭中。武乡县桥南村里就已经是人声鼎沸了,原来是八路军供给干部训练队的教职员工正在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有的在洒扫街院、平整道路,有的在队部所住宅院中悬挂会标且张贴标语。
这个供训队在朱总司令的积极倡导下,自1938年于屯留县西白兔村成立以来,一边同日军进行捉迷藏似的周旋,一边又进行必要的训练,给前线培养输送了一批供给、财务干部。
这一天,是第二批学员毕业的日子,朱总司令和总部其他首长亲临供训队参加大家的毕业典礼。
一到供训队,朱总司令就向其负责人雷代夫、栾俊等同志询问了学员的思想和学习情况,随后走到主席台前就座。这时,七十多名学员整齐肃静地坐在背包上,膝盖当作课桌,其上摊开着笔记本,毕恭毕敬地接受朱总司令的检阅,聆听朱总司令的谆谆教诲。
朱德首先向修业期满、即将走上战斗岗位的同志们祝贺;接着,他身体前倾一下,微微一笑,用和蔼沉着的声音向大家发问:“你们很快就是八路军的供给干部啦,可是,你们知道我军的供给制是怎样实行起来的吗?”
这个看似寻常可是并不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把大家给问住了,个个面面相觑,摇摇头。但也一下子将大家都吸引住了,每个人都不畏寒冷、挺直腰板静静等待着朱总司令给大家娓娓道来。
只见朱总司令收敛了笑容,眉宇间流露出沉思的神色,他回首往事,将在座的各位带回到了我军艰苦卓绝、血雨腥风的创业时期。
朱德讲道,“1927年,我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前实行的一直是薪饷制,发放银元,扣除官佐士兵的钱办伙食。上井冈山之后,一是井冈山上的工农业不发达,二是敌人的重重封锁断绝了外援,不久,部队的饷源开始拮据了。于是,便实行打土豪筹粮筹款。开始筹到的还多一些,没过多久,在当地筹到的就越来越少了,吃粮食只好到山下去挑。于是,便出现了分配制。银元不发了,每人每天一斤六两粮食,三钱油,五钱盐,秋天还分一点儿南瓜。”
停顿片刻,朱德继续说:“随着这些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大家懂得了红军是为工农大众打天下的,与白军有着本质的区别;也由于当时山下一片白色恐怖,山上处境艰难,大家只要能吃上‘红米饭南瓜汤’就不错了,也没有人要求发薪饷了。从此,我军的供给制就形成了。”
讲到这儿,朱德脸上又露出了和悦的笑容。他循循善诱地勉励大家:“供给制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人民军队特有的制度,是保障人民军队战胜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的革命制度。为了赶跑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这项制度还要坚持下去。供给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败,供给干部无上光荣!”
在场的广大学员被朱总司令这一席言简意赅却又生动条理的讲话深深地吸引了,体味着我党我军当年创业的艰难,愈发觉得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倍加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朱德的话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又水到渠成地转入到另一个分主题内容上——供给干部如何修养自己的品质来更好地为我军服务?他说:“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好的供给干部呢?”略作停顿,好引导大家来先思索一下,随后概括地对大家说:“我们的办学方针,不是适应战争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供给干部吗?这个‘德才兼备’,就是对供给干部的根本要求。”朱德一语中的,点出了关键与要害处,简明扼要且大家易懂易记。
接下来,朱德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现在是战争环境,物资来源十分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能否组织好部队的供应,保证人有粮食、马有草料呢?部队的家当掌握在供给干部手上,你们能不能做到不丢不损、不占不贪呢?”
随即,朱德列举出几个典型事例,表彰了一些为筹集和守卫八路军的资财做出过重大牺牲以至不惜以身殉职的供给财务干部,也批评了个别违反党的政策、经济手续不清甚至有贪污浪费等不良现象的人。
讲话结束了,但朱总司令的这一番话,给广大学员以深刻的教育意义,大家纷纷陷入了深沉思考中:怎样才能不辜负革命队伍的培养和朱总司令等领导同志的殷切期望,做一个合格的供给干部呢?最后,朱德还给供训队挥毫泼墨写了“洁己奉公”的题词。广大学员不由自主、不约而同地给朱总司令送上热烈诚挚、长久不息的掌声。
典礼完毕后,朱德又同供训队的负责人就训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并且同学员们一道会餐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几天后,供训大队在朱德的亲自关怀下,正式扩编为八路军供给学校并招收了新学员。
“不经过工农群众,哪里来的功?”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即1947年,晋察冀野战军在华北战场上发动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石家庄战役。在朱德的直接指挥下,全歼守城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被国民党军称为“不可攻破”的石家庄市。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打开了华北的战略战局,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腹地的点线分割企图,而且还首开我人民解放军攻克坚固设防的城市的先例,大大提升了各路解放军的士气。全国解放战争的整体进程也因此有效得益、凯歌行进。
战后,在对野战军团以上的干部作报告时,朱德扎扎实实、颇有针对性地借此良机,给大家上了一堂发人深省的党课,教育大家要冷静、客观、全面而科学地看待这场战役及其胜利,给大家深入浅出地讲了“胜不骄、败不馁”的哲理。
特别是,朱德将如何对待所谓的功劳之事给予了辩证分析,给出了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他总结说:“立功运动发动了广大群众,但争功就要不得。人家的功,你去争来有什么用?……功是谁的?是战士和工人农民的,领导的人不经过他们,就一点功也没有。就我来说,中国的工人和农民在革命战争中流了许多的血,世界上晓得中国工人农民的英勇,可是不晓得他们那样多的名字和那样详细的事迹。我是总司令,就把我当作他们的代表,把他们的功劳挂在我的名字上,我也不能推掉。但是,假若我因此就夸功,岂不可笑?同志们也要这样想,不经过工农群众,哪里来的功?所以不要冒功,也不要推功。”
朱德的这一番一分为二、入木三分的条分缕析,令在座的各位干部茅塞顿开,能够十分理性地认识功劳问题和胜利问题,心中无不涌起对朱总司令更深深的敬意和钦佩。
“我再讲也不会像‘四卷’讲得那样完整,那样深刻啊!”
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挥笔题词“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人民永远忘不了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在这里领导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峥嵘岁月。因此,1962年,当井冈山人们得知朱德军长要回来视察的消息时,大家兴奋得奔走相告。朱德来了后,当地负责同志热情邀请他给大家作个报告。朱德却笑着谦虚地说:“我没啥可说的,我是来看看大家的,离别了井冈山30 多年啦,我很想念咱们这儿的老百姓,想念这片熟悉的革命土地呐!”
朱德略作停顿,又继续慈祥地望着大家说:“《毛泽东选集》四卷不是已经发表了吗?你们要认认真真学好《毛选》四卷,用‘四卷’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我再讲也不会像‘四卷’讲得那样完整,那样深刻啊!”
同志们听了朱德的话后,纷纷深有感触地说:“朱德用他那伟大革命家的高尚品德,给我们作了一次胜似报告的独特报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