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做好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措施
2022-09-06张媛媛
张媛媛
(作者单位:清远广播电视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也使得人们形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这对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发展日趋成熟,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影响。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采编工作质量提升,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并且充分凸显自身优势、提高采编效能是电视新闻媒体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1 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
1.1 提高新闻时效性和全面性
新闻采编工作开展的第一步便是由新闻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采访内容应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有理有据,这样可以促进采访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还能够保证采访内容的全面性,有助于采编人员更深刻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1]。在充分了解新闻事件之后,采编人员可以快速整理新闻编辑思路,加快新闻内容的编辑速度和传播速度,由此能够大大提升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加快新闻传播速度便能够实现独家新闻报道,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热度,发挥新闻报道的传播影响力。
1.2 提升新闻传播质量
在新闻采访阶段,采编人员所获取的新闻内容是零散的,要想完成新闻报道,必须对原始的新闻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力求做到新闻内容言简意赅,标题新颖且内容深化,这样才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提高新闻传播效能[2]。与前期的新闻采访工作相比,编辑工作内容更加复杂,也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对新闻编辑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采编人员需要注意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充分利用图片或者视频来使新闻“图文声话并茂”,这样既能够减少文字赘述,又能够让受众通过图片或视频获取重要新闻内容。
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时效性受到限制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表现出新的特点。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新闻传播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可以让受众瞬间获取大量的新闻内容,而且即便是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受众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关信息,这充分展现出了新媒体的巨大优势。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旦发生新闻事件,每个在现场的人员都能够用手机记录并传播新闻,这对于传统的新闻采编人员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导致其在进行新闻事件报道时很难取得时间先机,新闻报道缺乏时效性。并且,如果转播别人的报道,又会出现同质化问题,导致受众失去阅读兴趣。尤其是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新闻报道缺乏时效性会对新闻采编工作造成巨大影响,难以提升采编质量,更无法提升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2.2 采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来说,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作为专门的从业者,其采编能力应符合新闻传播要求,能够对新闻内容加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但就当前情况来看,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媒体环境下,采编人员不仅要具备采访和编辑能力,还需要兼具摄像、剪辑、上传、运营等一系列能力。事实上,这些人员对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运用游刃有余,但对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却相对缺乏应对能力,使得新媒体的采编工作受到了制约。而不能制作出符合新媒体传播要求的新闻内容,便会失去新闻传播的优势,进而严重阻碍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
2.3 民众参与度低
对电视新闻媒体来说,其所报道的新闻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政治、民生、文化、教育等方面,这些新闻内容中都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民众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也是主流权威媒体的职责。但对于民众来说,其更关心的是与自身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事情,如果电视新闻媒体只报道新闻,却忽视了与民众生活的贴合度,势必难以达到理想的新闻传播效果,更无法形成热点新闻,最终只会导致新闻传播效果越来越差。缺乏民众参与的新闻报道,自然也就缺乏了与民共读的核心理念,这会对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2.4 采编人员的道德素养有待提升
面对激烈的新媒体竞争,电视媒体要想实现创新转型发展,就必须依靠专业性强的采编人员,通过人力支持来实现成功转型,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4]。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使得电视新闻媒体的新媒体账号中的新闻传播也变得更加趋利化。在诸多的新闻报道中,部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仅仅是大概了解,便按照自己了解的信息进行片面化报道,由此误导大众,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主流权威媒体的采编人员,其自身的道德素养与新闻报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掺杂个人情感的情况,就会导致新闻内容片面化,甚至对社会舆论产生负面引导,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因此,要想实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就必须要重视提升采编人员的道德素养。
3 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优化措施
为有效解决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实现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发展,在新媒体时代提升竞争力。
3.1 充分应用新媒体,突破时效性限制
新媒体是当下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可以通过在新闻平台建立账号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从而提升新闻热度,获取更多的流量和效益。相较于自媒体,官方媒体的传统优势在当前形势下仍旧十分突出,无论是真实性、权威性还是客观性,都是读者比较看重的新闻传播优势[5]。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同时积极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应用新媒体,突破时间与空间对新闻传播的制约,实现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发展。采编人员对于新闻信息的获取方式应多元化,除亲自到现场进行新闻内容的采编外,还应当注重通过互联网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尤其是对于发生时间较短但在网络上形成舆论热点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应当及时通过联系新闻当事人、观看新媒体传播的视频等方式来了解事件原委,坚决不能人云亦云,以避免新闻同质化。采编人员可以根据新闻线索深度挖掘新闻内容,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委。例如,对农村老人生活在城市中幸福度的相关新闻进行报道,采编人员除了要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老人的采访,通过多人采访的方式来了解大众的想法,并且在编辑工作中确保对这些采访内容进行客观、真实的处理,为大众呈现出多角度、有深度的报道。这样的新闻内容更具特色,可以让大众看到更客观的新闻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6]。
3.2 进一步提升采编人员工作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不仅需要新闻内容本身具有吸引力,还要求采编人员具有较强的新闻策划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并实现新闻的快速广泛传播,提升新闻传播的热度。因此,广播电视台必须重视采编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促使其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编技能。在具体工作中,采编人员必须与新媒体“融合”,成为全媒体采编人员,并且应学会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掌握全媒体新闻的采集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全媒体新闻采集过程
明确全媒体化的采编过程,能够促使采编人员更好地掌握新闻采编的要点,并基于新媒体平台获取更多有热度、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剖析,形成特色报道,从而提升新闻传播效能。例如,在对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新闻报道时,采编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整理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采访项目建设方的方式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寻找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内容,以热点为基础展开新闻制作,形成独特的新闻报道视角,以充分提高受众对于新闻的关注度[7]。后续,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实地走访、拍摄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开展与本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系列访谈,如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对民众的影响等,以吸引民众对新闻事件持续关注。通过一系列的新闻策划来报道此事件,既能够让民众持续关注新闻内容,也可以充分联系民生,使新闻报道变得更加人性化,从而实现强化新闻传播效果的目标。
3.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民众参与度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传统主流媒体都在谋求转型发展,这就需要电视媒体充分意识到在报道中提升民众参与度的重要性。自媒体发布新闻内容能够获取热度与流量的关键就在于内容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真正地触动了民众的新闻敏感点,从而形成了持续的舆论发酵,以引发更深刻的讨论[8]。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充分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优势,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更多元化的渠道获取新闻线索,实现新闻内容收集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在此过程中,采编人员需要注意积极从民众生活中获取新闻线索,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更能够打动人心。例如,关于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准备金率的内容,以及各地城市松绑房地产政策的内容,都是与民众购房息息相关的内容,可以说很多人每天都在浏览相关新闻,希望看到与自己相关的购房政策,这便是一个持续发酵的新闻热点内容。采编人员可以通过积极报道各地城市关于房地产政策松绑的情况,让民众了解当前购房政策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持续关注政策变化来开展系列的新闻报道,以获取持续的关注度。另外,新闻采编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了解民众希望报道的内容,并且从中选取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线索,实现深度加工,以形成更具人性化的新闻内容。通过报道民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获取民众的支持,从而促使采编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4 注重提升采编人员的道德素养
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受众更希望获取真实的、有时效性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因此,电视新闻的采编人员必须注重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对新闻内容的采编不能掺杂任何的个人情绪,应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9]。例如,在对关于楼上楼下邻居因为噪音而报警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采编人员应注重实地考察,了解楼上和楼下的具体情况和噪声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新闻报道中应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报道,同时也应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帮助两户人员达成和解。在新闻报道最后,采编人员也可以添加一些与防噪声相关的小知识,向受众传播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效果,还能够发挥新闻媒体的价值,为大众传播真正有温度、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4 结语
要想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转型发展,就必须对当前的新媒体发展形势有正确认知。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充分认识到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明确当前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有效的转型发展策略,以实现采编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借助新媒体实现新闻采编效能的提升。与此同时,采编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采编技能,除要掌握新媒体采编技巧外,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力求为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传播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内容,从而真正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职责,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