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务实创新中砥砺前行
——访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刚

2022-09-06谭跃通讯员孙昊浙江交管局提供

道路交通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交管危化品公安

文|本刊记者 谭跃 通讯员 孙昊 图|浙江交管局提供

王刚局长(右一)督导检查危化品运输企业

浙江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路网复杂,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截至2021年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2142.9万辆,驾驶人数量2569.9万人,公路总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在人、车、路激增的形势下,全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持续深化“一创一治”“减量控大”“遏重大”等系列行动,深入推进交管领域数字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积极开展“枫桥式交警中队”创建,力整顽瘴痼疾,确保全省交通安全形势平稳。近5年来全省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下降47.9%,较大事故下降70.96%,连续13年未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刚。

本刊记者:面对不断变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新形势、新挑战,浙江交警如何夯实事故预防基础?

王刚:浙江交警始终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核心,深入开展攻坚行动,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大平安”闭环管控机制,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数“零增长”目标。

一是完善交通安全综治格局。浙江已初步构建起“政府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格局,通过压实政府领导、行业监管、企业主体三大责任,推动“除险保安”“减量控大”工作行稳致远。经过两轮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公路安全防护提升工程、伤亡事故领导干部到场制等各项综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目前,伤亡事故各市县政府领导到场率均在90%以上。针对农村地区道路、高速公路“遏重大”短板,今年初省道安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道路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治理两个指导意见,压实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全省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遏重大”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作,每年对事故多发的重点路段、重点乡镇(街道)和重点道路运输企业实施省级挂牌督办。

二是深化道路隐患源头治理。浙江公安交管部门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持续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建立完善“两客一危一重”等重点运输企业风险评价机制和重点车辆隐患常态化排查督办、定期通报“清零”机制。全省“两客一危”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均达100%。全省完成变型拖拉机和小学生非专用校车的淘汰工作,推动57座以上大客车、卧铺客车、行经四级及以下公路农村站立式公交逐步退出营运,督促非营运大客车隐患“三率”清零。2020年7月1日,浙江颁布实施电动自行车管理地方法规,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截至目前,全省淘汰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192.8万辆,对符合要求的电动自行车一律实行“码牌合一”登记。 浙江深入实施公路安全防护提升工程,对公路路口和混合交通路段采取“应隔尽隔”“应封尽封”等措施。近3年来,共整治省级挂牌事故多发点段356处,封闭公路路口7000余个,增加防撞护栏和机非隔离设施6600多公里,改造高速公路老旧护栏4100公里(单边单侧)。经综合施策,全省公路路口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前3年减少693人。

三是深化路面秩序严管严治。浙江交管部门紧盯各类易肇事致祸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开展“一盔一带”、酒后驾驶、公路“双违”、开车打手机等专项治理行动。在今年开展的夏季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百日行动”中,仅一个月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438万余起。全省公安交警坚持不懈开展节假日和周末酒驾整治统一行动,近3年共查处酒驾29.47万起,其中醉驾7.2万起。高速公路违法停车极易引发次生恶性事故,3年来共查处高速公路违法停车10.5万起,“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九字警句工作经验被公安部向全国推广。针对2020年“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全省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铁拳”整治行动,出台9项常态严管措施,期间共查获危化品运输车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18万起,查办危化品违法运输案件17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6人、治安拘留68人。涉及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同比减少609起,下降42.44%。

四是实施交通安全精准宣教。全省公安交管部门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单位,成立“大学生宣讲团”,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交通安全宣教。连续16年会同省文明办、省广电集团等单位举办全省巡回宣传月大型公益活动,2022年开始对全省11个地市、100个乡镇、16大交通枢纽进行网络直播,推进“礼让斑马线”文明意识从中心城市走向乡镇村社。大力培育社会力量,依托交治站、“三堂一站”(学堂、文化礼堂、宗教礼堂、红色驿站)等对“一老一小”、快递外卖骑手、农村农民等重点群体开展分类精准宣教。充分运用“浙江交警”等新媒体平台矩阵,常态开展“五大曝光”行动。3年来,全省开展“五进”宣传活动500余万场,开展满分教育38.86万余人次、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审验教育122.7万余人次。

本刊记者:强化科技应用是缓解警力不足的有效途径,浙江交管部门怎样做强科技兴警?

王刚: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数字化改革和公安厅党委科技建设总体部署,全省制订并实施了公安交管科技建设三年规划。

在技术层面,围绕打造省级公安交管“数字驾驶舱”,完成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的省级数据集中,归集清理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事故等9大类207亿条数据,并实现与交通、教育、气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夯实数字交管基座。积极探索“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运行机制,以省公安厅名义下发《关于构建浙江公安交管现代警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制定《交警中队数字警务室建设指导意见》,在全省481个中队建成数字警务室,建成率达83.5%。

在省委政法委“数字法治”——“浙警智治”大框架下建立浙江交管“安行浙江”子场景,杭州“交安码”、丽水“农道安”、绍兴“越安行”、湖州“途安在线”、嘉兴“畅行码”等数字化应用成效得到群众充分肯定。

依托社会治安防控和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实现对高风险车辆的触网预警、全程联控和多点拦截。强化对客车非法营运、危化品车违法运输、严重超限超载、疲劳驾驶、失驾毒驾酒驾等高危车辆、人员研判模型建设,精准识别风险,及时落地查控。

加强数字处突能力,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人、车、路、气象、环境、管理救援力量等要素一平台汇聚、一张图展示、一体化指挥,重点围绕危化品泄漏、隧道起火和涉及多车、大客车事故等典型场景,建立完善处置预案,提升科学高效处置能力。

本刊记者:浙江交管局如何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释放惠民红利?

王刚:车驾管业务是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的高频事项。针对车辆检测站存在的环境不佳、检测时间长、服务态度差及“黄牛”扰民等突出问题,2020年浙江省公安厅牵头省级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车辆检验“一件事”集成改革。2021年“一件事”集成改革被省政府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强力推进,并纳入浙江数字化改革项目。目前,全省400余家车辆检测站已完成改造提升,并实现“交钥匙”“一窗办”“容缺办”“预约办”等便民举措。改革后,私家车平均检测时间缩短2/3左右,每年惠及860万车主,浙江政务服务“浙里办”App上群众好评率达到99%以上。

为拓展车驾管服务网点数量,全省公安交警车管系统共设置了跨治安、出入境警种业务的“一窗通办”网点370个、窗口493个,配置车驾管自助服务机等1100余台,布设社会服务网点5756个。同时,深化推进公安交管数字化改革,全面推广交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5年来共办理网上车驾管业务1.23亿笔。在浙江省政府先后组织的五次“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三方民意测评中,车驾管事项的实现率、满意率均位居前列。车辆检验“一件事”集成改革被评为2020年全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2021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下一步,交管局将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等四厅局深入实施车检“一件事”集成改革19项措施,升级打造车检改革2.0版。

此外,浙江交管局高标准落实公安部“放管服”改革举措,做好公安部交管便民措施的试点工作,先后实施公安部交管便民措施75项,承担了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车辆购置税联网核查、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警邮合作等12项试点任务,为全国“放管服”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浙江元素。目前,全省已有车驾管业务社会化服务网点5965个,其中警邮网点业务量每年达140余万笔,居全国第一。

猜你喜欢

交管危化品公安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跨扇区后援决策的心理因素研究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编者按
公安交管推行一站办结等6项新措施
危化品应急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与使用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电子企业存储危化品常见消防隐患
市公安采风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