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丰宁头道沟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2-09-06齐新国王立考李博文李艳杰
王 政,齐新国,王立考,李博文,李艳杰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河北总队,河北 保定 071051)
萤石作为氟化工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同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及节能环保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列为我国的战略性非金属矿。随着国内萤石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我国的萤石资源逐渐由优势矿产变为紧缺矿产[1-2]。
河北省丰宁县萤石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周边已发现10个萤石矿(化)点,但多以中小企业开采为主,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属可选、易选矿石[3]。本次通过对丰宁头道沟一带萤石矿找矿工作,初步分析了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并与已知矿床对比分析,总结该区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进一步开展萤石找矿具有积极意义。
1 成矿地质背景
头道沟萤石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Ⅱ2)内蒙地轴沽源陷断束大滩中断凹构造单元的东北部(图1),康保—围场东西向深断裂南侧,上黄旗—乌龙沟北东向大断裂西侧,属于冀北隆Pb-Zn-Ag-Mo—萤石成矿亚带。
图1 大地构造单元图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白垩统张家口组及第四系,张家口组为本区萤石矿的含矿围岩。受上黄旗—乌龙沟断裂带影响,区域内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沉积盆地。受火山喷发作用影响,区内张性断裂构造发育,表现为北东、北西及近东西向三组断裂。
区内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强烈,呈浅成—超浅成相侵入体产出,侵入时代为中生代白垩纪晚期,主要有次石英粗面岩和次流纹岩。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为本区萤石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4-5]。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仅出露下白垩统张家口组二段及第四系。张家口组二段(K1z2)主要为灰紫色石英粗安岩、灰色安山岩夹斑流岩及流纹质凝灰岩,为萤石矿体的围岩。第四系主要为洪积、冲积及风积物,分布在河谷两侧。矿体围岩为张家口组火山碎屑岩,岩石较完整、稳定,节理及裂隙不发育,围岩与萤石界线较为明显,围岩蚀变不强,多为高岭土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近矿岩石轻微破碎。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有F1、F2,具正断层性质(图2)。F1位于矿区中部,走向北东35°~55°,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60°~85°,出露长约5 030m,断裂带宽约30m,破碎带内见碎裂岩、张裂角砾岩,可见硅化、褐铁矿化、萤石化。F2位于项目区南部,走向北西280°~290°,倾向北东,倾角80°,长约3 200m,破碎带宽5~20m,带内见碎裂岩、张裂角砾岩、断面具擦痕,可见硅化、褐铁矿化、萤石化。
图2 矿区地质简图
主构造控制着全区的构造格局,破碎带内见碎裂岩、张裂角砾岩,发育有强烈的硅化、褐铁矿化、轻微萤石化,硅化多呈细脉状,沿构造线方向充填,褐铁矿化多呈浸染状,萤石矿化多呈细网脉状、鸡窝状。次级断裂为本区的的赋矿构造,主断裂为源源不断的热液运移提供通道,在其围岩附近发生了萤石矿化,由于构造强烈,结晶时间短,造成矿化程度低;当热液进入次级断裂内时,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时间长,且有充足空间进行结晶,形成了萤石的富集。本区内萤石矿分布于F1、F2的次级断裂中。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主要呈不规则岩株、岩床状侵入于张家口组中,为火山活动的产物。在矿区北部及西部出露有白垩纪晚期次石英粗面岩和次流纹岩。
2.2 矿体特征
矿区内2个萤石矿体赋存在下白垩统张家口二段地层中,呈脉状产出于区内次级构造中[6]。
K1矿体位于F1断层的次级构造中,其产状严格受次级构造控制,走向呈北北西向,倾向215°~246°,倾角73°~78°。矿体地表控制长度266.67m,厚度1.27~1.39m,平均厚度为1.33m,CaF2品位29.15%~35.12%,平均品位31.74%。与围岩界线清晰,呈断层接触,其顶底板岩性均为火山碎屑岩,围岩蚀变不强,多为高岭土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K2矿体位于F2断层的次级构造中,其产状受次级构造控制,走向北西,倾向33°~37°,倾角76°~83°,矿体地表控制长度327.36m,厚度1.18~1.28m,平均厚度1.22m,CaF2品位26.20%~33.03%,平均品位29.21%。矿体两侧围岩均为火山碎屑岩,呈断层接触。围岩多发育高岭土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2.3 矿石特征
(1)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矿石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是角砾状矿石所具有的一种结构;另一种是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是单一萤石矿晶体彼此镶嵌紧密堆积而成。
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图3a)为主,次为皮壳状构造(图3b)、条带状构造。萤石、石英等矿物沿围岩角砾裂隙之间成细脉状、网脉状充填,此类矿石质量较差。块状构造矿石主要由粒状萤石矿物组成,矿石质量较好(图4)。
图3 萤石矿构造(a 块状 b 皮壳状)
图4 萤石矿镜下照片
(2)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综合岩矿鉴定结构、XRD分析结果可知,原矿的物质组成为萤石34.23%、石英54.52%、长石11.25%。
原矿石化学成分为(%):SiO264.31~68.85、CaF229.76~ 34.65、CaCO30.64~ 0.70、Fe2O30.17~0.26、P2O50.027~0.028、S 0.014~0.018。
(3)矿石微量元素。
根据光谱半定量显示,原矿石微量元素具有相对富集Rb、Sr、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Th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表3)。
表3 光谱半定量全分析结果表 (单位:10-6)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3.1 成矿成因探讨
(1)成矿物质来源。原矿石微量元素具以下特点[7-8]:①Rb/Sr比值随岩浆分异程度增加而增加,本区矿石Rb/Sr比值(0.001~1.265,小于10),表明成矿时期基本为岩浆早期阶段,分异作用较弱;②矿区内矿石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与E-MORB型玄武岩相似。区内矿石微量元素(除1件样品外)具较为一致的分布曲线,具同源岩浆演化产物特征,且Nb/Ta比值(9.64~17.58,其中GB4为1.76),指示在岩浆作用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加入,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上述表明本区的萤石成矿物质来源与岩浆分异活动密切相关。
(2)成矿构造。本区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主要分布于次级构造带中,其产出状态与断裂构造的产状基本一致,构造充填脉型特征明显。
(3)成矿温度。结合矿石微量元素分析及矿石中的方解石、黄铁矿等低温矿物特征,本区萤石成矿为低温环境。
(4)成矿成因。在成矿早期,含矿热液在构造—岩浆的作用促使萤石、石英矿物质富集、迁移在主构造带中,但因活动强烈,不易于萤石的富集结晶,多以硅化为主,为主要的热液运移通道;在岩浆活动演化后期,热液通过主构造通道运移到次级断裂中,因断裂活动减弱,温度下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溶滤吸取途经的围岩中的F-、Ca2+,最终在利位置充填、沉淀、结晶形成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9-12]。
3.2 找矿方向
通过探讨本区萤石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结合周边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得出三道洼—干沟窑子—马架子一带断裂构造发育,为沿含矿构造带走向外围延伸的火山碎屑岩出露地段,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4 结论
(1)本区萤石矿体赋存于下白垩统张家口组火山碎屑岩,受构造控制,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2)矿石主要为石英—萤石型,矿石以块状构造为主,次为皮壳状构造、条带状构造。CaF2品位29.21%~31.74%,平均30.48%。
(3)通过分析本区萤石矿地质特征、成矿成因,提出了三道洼—干沟窑子—马架子一带萤石成矿有利地段,对该区开展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