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创产品创新的实例分析与发展建议
——以“解谜书”系列为例
2022-09-06侯文静张雨甜保定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侯文静,张雨甜(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档案文创产品是指将档案中的历史文化信息提取、转化并升华为档案文化元素,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的精神消费类档案文化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其中,档案文创的有形产品是直接针对档案文化资源进行创作、制造和商品化的。目前,档案文创的开发以现代文书的档案为主,形式内容较为单一且同质化现象普遍,产品自身创新程度不高,致使档案的文化内涵得不到充分体现。此外,产品趣味性、互动性的设计相对较弱,在对公众的吸引力方面远不如其他类型的文创产品。除了档案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因素外,与互联网的结合度低也是档案文创较难走进公众视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目前情况来看,仅有少部分档案文创在设计开发中运用了多媒体网络等新兴技术,档案文创的开发主体在开发能力上仍有待提高。
档案文创的发展要远远晚于其他类型的文创产品,在当前国内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鼓励博物馆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投资研发与品牌IP打造,前有故宫博物院“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等一系列文创产品的出现,后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妞”等文物衍生形象的推出。在故宫类文创产品大火之后,故宫推出的《谜宫》系列也成为近几年档案文创产品的一个爆点。互动解谜书是以书为实体,根据书中情节与附属的线索配件不断解谜推理而寻找结局的创意出版产品。其目的是通过解密环节的设计将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中以使读者获得更好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故宫《谜宫》系列的出圈,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第七档案室》联合密室推出的系列IP,都打破了人们对档案文创的固有认知。
一、档案文创产品的实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一)《谜宫·如意琳琅图籍》
《谜宫·如意琳琅图籍》是由故宫出版社文创团队设计的第一部“创意互动解谜”书,并配套了相应的App形式。该书的内容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剧情紧凑,创意上也十分出彩,引人入胜。对《谜宫》系列文创产品的分析,可以为档案类文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档案文创应该以历史的真实性为基础。《谜宫》系列的文创团队参考了大量现存和未公开的文献资料、历史档案,不断进行查证和梳理,力求保证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同时,游戏中所用的道具也根据历史上真实的文物严谨仿制,这样充分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性,在娱乐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公众对于文化摄入的需求。
《第七档案室》解谜书档案文创
档案文创在内容上应该具有趣味性,并与公众产生良好的互动。《谜宫》系列读者可以自由选择身份进入游戏,不同身份对应着不同的结局,情节紧凑,增强了人们的好奇心,并且留有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充分的自由探索度。
档案文创在形式上应该与新兴技术产业结合。《谜宫》实体书加上线上App的加持,为原本枯燥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活力。读者可以通过扫码进入游戏界面,层层推理,理清谜团,通过故事背景解开书中的谜题,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适应当今市场大环境的需求,使实体书摆脱空间上的限制,扩大档案文创的消费市场,还能延长实体书的保存期限。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游戏,体会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并获取历史文化知识。
由此可见,《谜宫》系列的档案文创启示我们档案文创要尊重历史事实,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性,同时注重档案与新兴技术产业的结合,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崭新的方式向读者展现原本的内容,让档案文创“活”起来。
(二)《第七档案室》
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第七档案室》相关解谜书以及相配套的实景式解密室,除了都具有不同的引人入胜的剧情外,《第七档案室》更注重沉浸式体验、发挥网络宣传优势以及传承档案精神。
一些博物馆推出街景式展览,古城旅行街的打造,如天津博物馆对天津旧街景的复原,让人们如同身临其境,真实感受天津旧街景的魅力。在此经验的积累下,中国丝绸博物馆推出了配套的档案文创系列,将档案文创的解谜书与现阶段年轻人流行的密室游戏紧密结合。实景平台的设置使传统的实景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千篇一律的古建筑上。《第七档案室》在设计实景时以档案本身为侧重点,无论是故事结构、故事内容、NPC玩家的设置,都立体地将档案中的背景展现出来,更加注重沉浸式体验。这样不仅打破了公众对档案文创的固有认知,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还突破了以往对档案文创内容的书面认识,将档案文创内容形象化,便于公众对档案内容形成具体的认识。这种档案与娱乐产业相结合的模式,或许在未来会成为档案文创一个新的突破口。
此外,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在网上发起号召,对自身的档案文创进行了推广。同时,在扩大宣传效应以及自身的影响力方面成功打造了自身的IP系列,如基于印章设计的“第七档案室”LOGO、代表项目中心人物形象的侧脸剪影、由档案标签衍生出的项目标志性符号等元素,通过一个IP系列的整体带动影响力。线上的有力宣传与线下的品牌效应成功结合提升了公众的关注度。
《第七档案室》的大背景建立在架空的环境下,通过紧凑的剧情设计和紧张的倒计时开篇,开局就将读者拉入故事高潮。在线下的主题密室空间内,通过表演将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虽然设计的剧情不同,但是档案人的精神一脉相承。档案人的精神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能使观众更好地体会档案背后所发生的故事,使观众体验之后意犹未尽,并引发人们对于档案内容、档案精神的反思,这样更有利于档案精神的传承。
《第七档案室》系列文创产品启示我们:档案文创与当下流行的娱乐产业有效结合,更有利于为公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注重打造自身的品牌,依托网络优势,能引起公众的关注。最后将档案内容进行升华,可以极好地引出当下人们对档案精神的诠释。
二、档案文创未来的发展建议
档案资源长期以来得不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开发档案资源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基于不同的理论进行过一些探讨。笔者通过主体分析法,根据档案部门、文创开发企业和多媒体网络三个不同的主体对档案文创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档案部门
档案文创是以档案为依据,档案部门作为收藏档案的场所,对于档案文创的开发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档案法》中规定“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开发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档案馆的内部人员作为档案的第一手掌握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推动档案文创的开发。档案部门可以通过与多方合作来设计档案文创。档案部门可以积极与优质的文创开发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引入文创企业对档案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帮助。同时,档案馆可以通过文创大赛等形式广泛征集社会经验,为档案文创内部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档案部门要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新《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委托档案整理、寄存、开发利用和数字化等服务的,应当与符合条件的档案服务范围、质量和技术标准等内容,并对企业签订委托协议,在约定服务的范围内对受托方进行监督。档案部门要履行职责,对档案文创产品的质量、内容和形式做出监督,做出高质量、高水平、高颜值的档案文创产品。档案部门应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对档案文创进行宣传,通过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或综艺节目等新兴技术媒体打通档案馆的宣传途径,依托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产业,提高公众的关注度。
(二)文创开发企业
国家注重对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保护,新《档案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文创开发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档案文创的开发,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文创开发企业应该具有专业的档案文创开发团队。企业的档案文创设计者设计的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注重档案的文化内涵。所以档案文创设计者不仅要提高和创新自身设计理念,还要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目前,档案文创缺乏专业的开发团队与此同时也缺乏活跃的第三方进行参与设计,档案文创行业的活性仍然不足,具有局限性。文创开发企业对相关科技进行研发。新《档案法》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档案科技进步。档案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企业优势,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开发,将档案文创的内容和形式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
(三)多媒体网络
多媒体网络对于档案文创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发挥多媒体网络的宣传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拓宽宣传渠道
多媒体网络可以充分利用“三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微视频和App客户端对档案文创进行宣传并及时更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档案文创产品的宣传效率,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拉近人们与档案文创的距离。
故宫《谜宮》系列解谜书文创
2.创新宣传形式
目前,多家博物馆如敦煌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积极在淘宝这一销售平台上售卖文创产品,大大提升了销量。档案文创也可以建立网上销售平台,让档案文创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这一创新的宣传形式,可以及时根据顾客的反馈调整档案文创产品的设计形式和内容,有利于档案文创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档案文创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开发档案资源,传承中华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解谜书系列的文创产品发挥了良好的典范作用,对于当下档案文创文创的开发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档案部门、文创开发企业、多媒体网络在开发档案资源和创新档案文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持续挖掘三者的合作潜力。未来档案文创开发和创新的步伐将继续向前迈进,人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档案文创的发展之路还需要不懈探索。